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社会民生 > 正文

“初老症”袭击80后? 专家称是亚健康

2012-04-12 07:24:22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初老症”一词在网上流行,不少“80后”网友对照其症状进行测试,发现和自己的情况大部分符合——

“初老症”袭击80后?专家称是亚健康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12日报道 本网记者 冯川叶 见习记者 倪羽

“快来测一测,以下‘初老症’的50个症状,你符合了几条?”近期关于“初老症”的测试在网上十分红火,不少80后网友进行测试后表示“中枪”,无奈感叹自己步入了“初老”一族。

“初老症”一词源自一部台湾偶像剧,它特指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重压下,一些年轻人心理年龄往往比实际年龄大,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心态消极,并且身体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如:时时感到烦心,对新鲜事失去兴趣,总忘事,坐下来肚子一堆肉,不爱凑热闹,总觉得自己落伍等等。

网友热议“初老”症状

在国内某家网站的一项关于50个“初老症”症状表现的投票调查中,“认识新朋友的概率逐渐退化”这一选项以17.8%的比率高居榜首,“只要坐下来,小腹就有一堆肉”、“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等选项也紧随其后,成为较热门的“症状”。

你是否也做过“初老症”的测试,你觉得自己正在步入“初老族”吗?对此,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在20名受访者当中,有8位表示自己做过该项测试,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初老症”;有6位表示自己大概了解并没有进行测试,但认为自己多少有一点“初老”的迹象,只有6位表示不知“初老”为何物。

在网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测试结果,并对“初老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觉得这个测试还挺准的,好多选项都正中我的要害。”80后青年杨芬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自己也进行了网络上的“初老症”测试,出乎意料的是,50个症状里面,自己竟然有一半都符合。她说,其实她在老家工作,压力并不是特别大,但每天上班都提不起劲,遇到陌生人就喜欢保持沉默,甚至觉得自己是无趣又无追求的怪人。

和小杨一样,今年24岁的陈聪也觉得自己步入了“初老族”。小陈在厦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他感觉自己“初老”的标志就是每当听到某某明星过世的消息都要感叹一句:年华易逝!“我们最疯狂的年代是在这些明星的歌声、影音陪伴中度过的,那个年代过去了,我们也老了。”他说。

网友“古古轩”说:“数了数发现自己居然有21项符合‘初老症’,不得不承认自己年纪大了。可我好奇的是,生理年龄25岁的我,怎么就老成这样了呢?”网友“贝贝同学”的看法或许回答了网友“古古轩”的疑惑,他认为所谓初老就是未老先衰,“我觉得罪魁祸首就是巨大的生活压力。”

生活规律可拒绝“初老”

“初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要怎么预防和调节?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首批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州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罗胜发。

“其实心理学上并没有‘初老症’这一说法。网友们所说的‘初老症’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就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还可能使人情绪失控,焦虑不安,进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罗胜发认为,“初老症”典型的症状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生理状况:容易疲惫、没有活力,头经常发晕、口干舌燥;二是心理状态:时时感到烦心,对新鲜事没有兴趣,记忆减退,经常感到有压力;三是社会交往功能:周末喜欢宅在家里,不爱出门,不会主动去认识新朋友。

“现在社会的压力大,许多80后时常用身体的透支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同时又缺乏锻炼,生活作息不规律,这样更容易患上‘初老症’。” 罗胜发认为,患上“初老症”并不可怕,关键是正确认识这种状态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主动进行调整和应对,比如主动和父母、亲戚朋友谈论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每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对自己的职业做简单的长期、短期规划,这些都是缓解压力,拒绝“初老”的好方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