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城建 > 正文

银杏水乡长汀南坑村: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 今朝游客如织

2014-06-03 08:44: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从昔日灰头土脸的水土流失重灾区,成为今朝游客如织的生态村,南坑村经历了一番“绿”的变迁

银杏水乡的美丽故事

东南网6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张静雯)

走进长汀县策武乡南坑村,排列成行的银杏树,夹道欢迎着远方来客。

沿着村中绿道漫步,一边是溪水潺潺,一边是田园山色。近处,有翠竹、香樟、紫玉兰、桂花等本土花木;远处,黄瓜、茄子、空心菜等时令蔬菜整齐排列,一望无际。迈上石阶,则是另一番景象,几座白墙、红顶、花窗的农家小院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湖畔垂柳依依、莲叶田田、白鸭戏水……一幅令人神往的水乡画卷展露无遗。

5月21日,长汀县公交公司的8名年轻员工们到南坑村享受休假时光。“感受水乡魅力,到南坑真方便。”小黄说,这里空气好、风景美、路程近,休假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来这里钓鱼、烧烤,放松放松。

“去年10月,村里的基础设施建完以后,周末一般都有2000多名游客来这里感受水乡风情。”从上海来南坑村投资农家乐的李峥宇说,南坑村在

景观整治和商业开发上非常注重原生态的保持,山水、田园、人家都相处得非常融洽,自己被这里的风土人情吸引,完全是乐不思“沪”了。

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村民也乐了。“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卖金银花、麦冬等药材,零售给游客的价格比卖给批发商的高出一倍多。”村民老袁高兴地说,每到周末,自家的农产品一下子就卖光了。

“除了农产品热销,南坑村的观光农业、休闲渔业也渐渐发展起来。”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介绍说,去年,南坑村全村经济总收入1755万元,同比增长1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0571元,同比增长16%。

然而,眼前生机勃勃的南坑村,昔日却是灰头土脸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只要一下雨,山上的泥土都被冲下来,到处都是黄泥浆。夏天,地表温度很高,根本没有办法光脚行走,简直就是‘火焰山’。”回忆起以前水土流失的状况,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佷感慨。

那么,“火焰山”是如何变成魅力十足的“银杏水乡”呢?

据沈腾香介绍,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为了脱贫致富,种下4309亩的银杏树。这些银杏树不仅给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解决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还造就了现在银杏成片的特色乡村景观。

“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连片银杏种植基地,南坑村在规划时就确定了‘银杏水乡、生态南坑’的发展思路。”长汀县建设局局长严必盛说,在建设过程中,也尽量保持村庄原有格局和自然风貌,对旧房实施修旧如旧,对新房进行简单的外立面规整,不搞大拆大建。

严必盛介绍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南坑村的美化也尽量选用本地物种;铺设石子路,不选鹅卵石,而是用本地石材;房前屋后的美化,则是采用黄花菜、金银花等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美化效果的作物;道路两边的草坪,则是用当地的狗牙根草……这样一来,具有地域特点的村庄风景更加凸显出来。

据了解,南坑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等称号,但银杏水乡的美丽故事还在延续。今年,南坑村还将陆续建设水上儿童乐园、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让更多的游客更好地感受红土地上的银杏水乡风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