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科教文卫 > 正文

漳州:“科技保姆”到田间 “打包服务”助增收

2014-04-24 20: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晓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龙海市的农民们正在田间种植黄秋葵苗。

东南网4月24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山苦瓜亩产鲜果多少公斤、产值几万元、几斤鲜果可加工一斤山苦瓜茶,苦瓜素防控糖尿病和高血压吗?为何黄秋葵素称“植物伟哥”,经常食用真的具有护肝强肾、健胃整肠功效?它出口前景如何……

谷雨是我国南方春季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4月24日,在漳州龙海市东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田间,农民不断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现场指导蔬菜嫁接育苗、移栽定植与病虫害防控。

上午,福建省农科院闽南分院、工程研究所等专家团队,在龙海市东园镇枫林村、南边村,开展山苦瓜、黄秋葵、甜豌豆、西兰花等高价值蔬菜新品种示范、育苗移栽、种植与加工、耕作新模式等技术培训,解答农民咨询。

“专家团队依托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3个项目、福建省农科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项目,围绕品种选择、蔬菜育苗、移栽定植、病虫防控、产品加工、水旱轮作等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技术难题,开展‘保姆式’的‘打包服务’,让农民更加专注于田间生产的现场管理。”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余文权说。

据介绍,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农民组织合作,让农民增收致富的众多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又把生产遇到的难题,带回实验室研究,探索农业全产业链的科技“打包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性服务新业态,深化了科技下乡的外延与内涵,实现科研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亿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经理甘海源告诉记者,种植省农科院专家培育的山苦瓜“如玉45号”,一季亩产鲜苦瓜4000—5000公斤,田间每斤批发价5—12元,产值超4万元。全镇种植黄秋葵2000亩,每亩增收2500元。

改革开放以来,龙海市农业经历了国家商品粮基地对台农业先锋、现代设施农业3个阶段的历史嬗变,得益于众多农业专家长期“潜伏”基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目前,以谢华安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培育的水稻良种满仓515、谷杆两用稻201、特优175、航天水稻等,已在龙海等地大面积推广。针对龙海对台农业的出口毛豆、花椰菜、西兰花的农药残留,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实施出口蔬菜绿色防控与标准化生产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星火项目、科技部和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二等奖各一项。

蔬菜是龙海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科技服务重点转向龙海1.5万亩设施蔬菜,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与现代化卉业,探索全产业链的科技“打包服务”,力促对台农业先锋的龙海市,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2009年福建省农科院开展科技下乡“双百”行动,五年累计1000多位专家长期下乡3.21万人次,联系服务农业企业814家,扶持农民合作组织249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407项次,推广良种良法4643万亩、食用菌2366.67万袋、畜禽3763.3万头,5年累计助农增收85.17亿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