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平潭> 要闻播报 > 正文

平潭:造一座海上花园之城

2014-11-16 08:15: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曾20次上平潭岛调研,对情况很熟悉,也十分关注当地的生态建设。

1日,再次来到平潭考察时,习总书记一下车就问:“风还大吗?”总书记仔细询问了防护林、环岛路建设情况。听说生态保护面积已有相当规模,总书记强调这项工作很重要。

“习总书记关心平潭生态建设,是对我们林业工作者的极大鞭策。我们将继续发扬平潭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实验区建设成绿意盎然的生态花园岛。”平潭森林与园林局副局长林銮勇说。

林銮勇这些天很忙。14日一早,他又来到芦洋乡马腿村的山顶,察看幸福洋吹沙地造林情况。“我已不知第几次来到这里了。原来这里沙尘滚滚,如今已变成一片绿洲,为附近村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看着心里就开心。”

2011年,实验区为了建设需要,启动幸福洋垦区吹沙造地工程,共吹沙造地2万多亩。吹沙地紧挨大海,风力大,如果固不住沙,道路和村庄就可能被吞没,造成巨大损失。2012年,实验区开始在幸福洋植树造林。经两年多努力,如今这里已造林1.35万亩。

幸福洋吹沙地造林,是实验区近些年来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实验区开放开发建设初期,外界质疑最多的,是平潭风大沙多海水咸,生态环境差,不适合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林銮勇是平潭人,有很深的感触,他说,以前平潭有一句流行很广的俗语:光长石头不长草,可见岛上绿色植物少。

历史上平潭风沙灾害严重,历经几代人努力,虽已有效制服风沙灾害,但生态环境还是比较差。短板如何补齐?实验区成立后,提出建设“国际森林花园岛”的目标,力争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0%、绿化率45%以上。“如此高标准、高起点的定位,对平潭来说困难相当大,需拿出‘与天斗、与地斗’的勇气和智慧。”林銮勇说。

为彻底改变平潭生态环境,实验区提出,从2010年起,连续5年、每年植树1000万株。如今,这一工作已提前完成,已植树(包括补植)54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29%提高到37%。

经4年多努力,平潭已基本建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多树种相配套,初具抗御风、沙、水、旱、潮五大灾害的海岛防护林体系。由此产生的最大变化是,全岛近地面局部地区风力有所减弱,常年空气质量达到I级。

习总书记的真切关怀,让平潭林业工作者倍感振奋。“今年冬天,我们要准备400多万株树苗,明年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平潭森林与园林局局长林庆兴说。

林庆兴介绍,今年已在龙凤头成功种植75亩石漠化植树,明年将在澳前推广种植1000亩石漠化植树,让更多石头山披上绿装;幸福洋吹沙地已造林1.35万亩,明年计划再造林5000亩;将在长江澳附近启动建设海峡两岸合作林,种植南洋杉、湿地松、刺桐等多树种混合林1000亩。

打造国际森林花园岛,“花化、美化、彩化”同样重要。过去,平潭除了木麻黄、相思树等防风沙树种,基本上没有别种花草树木。但现在,平潭不仅绿了,而且美了。

行走在平潭岛,金井大道、环岛路、坛西大道等构筑成的路网四通八达。主干道上,处处是风景,高大整齐的树木随风摇曳,三角梅、美人蕉、月季等迎风怒放,犹如一幅幅流动的图画。平潭综合实验区森林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同璋说,变化正是得益于大力实施“绿化、彩化、花化、美化”工程。

林同樟说,2011年,实验区专门成立森林园林有限公司,并从全国各地引进人才,通过改良土壤、驯化树种,快速推进绿化建设。目前,环岛路、坛南湾、金井大道等主干道和竹屿湖、海渔广场、澳前旅检大楼等多个场地的绿化工作已完成,实现了“四季常绿、全年有花、立体布局”。

实验区还邀请来全国著名植物、林业专家,调研平潭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在对平潭原生树种、水文条件、土壤特点等调查基础上,去年,实验区森林园林公司与厦门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合作编写完成《平潭绿化导则》,为未来实现全岛“绿化、花化、彩化”奠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道路修到哪,绿化就跟到哪。此外,对正在建设的公园、场馆,绿化工作将第一时间跟上。”林同樟表示,大家将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景观绿化工作,早日把平潭建设成一座海上花园之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