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龙海程溪镇东马村:受怕日子不再有 美丽家园人人爱

2014-02-13 09: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龙海程溪镇东马村原来地处大山中,是地质灾害点,村民睡觉都不安稳。从2010年开始,全村487户村民陆续迁出,至2012年,整村迁建至山下。如今,村民们不仅睡得稳,而且睡得美。春节期间,记者走进这个村——

受怕日子不再有 美丽家园人人爱

东南网2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郑智敏)

时间:正月初三上午地点:龙海市程溪镇东马新村

满目苍翠。小叶榕、天竺桂、女贞等绿植吐出浓浓的春意。整齐划一的楼房掩映在绿丛中。

这就是崭新的东马新村,家家张灯结彩,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中。放眼新村,街边公园内,老人在晨练,穿着盛装的顽童在追逐嬉戏着;家庭主妇们则在自家门前悠闲地晒太阳,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和邻居聊天说笑……一幅美轮美奂的“都市乡村”景象扑面而来。

村主任刘文川告诉记者,东马新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依托邻近程溪工业集中区的区位优势,村民们依靠打工和自主创业逐步走上致富路,新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前的东马村,在大山中,是地灾村。村民大都依山坡而居,住的也基本上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灾害发生时,经常有老房子坍塌。灾害过后,村民们便忙着拆东墙补西墙,继续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房子越修补越不牢固,每年一到雨季,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便都赶回来,怕房子倒塌、老人和小孩在家不安全。”村民刘文龙说。

2010年,镇政府出资在程溪农场桥南一块占地面积110亩的平地建安置点,规划每户建筑面积48平方米,4户联建一幢,共建122幢。2012年底,东马村整村全部搬迁入住。“现在,村民们居住的是统一规划、配套设施齐全的框架结构新房。不管刮风下雨,村民们都能睡上安稳觉了。”刘文龙一脸惬意地对记者说。

随后,村两委干部又多方筹资12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光村庄绿化面积就达2平方公里。村两委干部开展“家园清洁、家园整理、家园绿化”行动,并动员全村村民参与。村里成立了保洁专业队伍,并配备、完善了保洁装备。村里还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家家户户都为自家门前的卫生承担责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为进一步美化村庄的面貌,村两委还按每户5500元的标准,向镇里争取了住房外观装修补助资金。目前,新村的房子都“穿上”了统一色调的华丽“外衣”。

搬到新住地,有五成村民选择自主创业;有400多个村民在周边企业务工,个人月收入达3000元;还有部分村民从事养殖、种植等行业。山上闲置的土地以及旧村复垦的200多亩土地,都由造林大户租用并统一经营,农民收入实现了多元化。

而搬迁前,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卖竹子。“虽然大家也种植果树,但每年天灾一来,便几乎没有收获。单靠卖竹子,村民年收入不过万元。”刘文川说。

整村搬迁后,新村两委干部积极和周边企业联系,商谈村民到企业打工的岗位、待遇等问题。协商好后,村干部再入户引导村民就近打工或自主创业。村民刘文海搬迁前,在山上种了300亩竹子,想等竹子长成后卖给山下的竹器加工厂。“一家人忙碌了一年,竹子长成后,还要请人砍竹子,然后再运到山下的竹器厂。卖的钱扣除人工和运输费用,剩下的只够一家人吃饭。竹器加工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要是有场地,我自己也能做。”刘文海早就想创业,但山上的条件不允许。前年搬下山后,他终于办起了竹器加工厂。“我家的竹产品制作得很精美,销路非常好,当年就净赚12万元。”2013年7月,他又投资4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

“现在,自主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占地20亩的村民自主创业园正在建设中,预计下半年就能投入使用。到时,想创业的村民就不愁办厂没场地了。”刘文川说,“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万元;而搬迁前,村民的户均收入才几千元。”

采访中,村民们的言语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这一新家的喜爱。

村民李进海说:“我们都非常喜爱这个新家园,大家都想把这个要住一辈子的家建成顶级的村庄。刚搬来时,很多村民都义务出工、出力清运垃圾,场面热火朝天。”

村民刘文龙说:“现在如果有人随地吐痰,会被看见的人批评得脸红脖子粗。”

“我们村不仅被漳州市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村’呢。”一村民说这话时,脸上透着自豪和幸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