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银行卡密码谁在倒卖?记者暗访发现这些信息都能买

2016-04-12 08:34:31 郑靓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记者暗访个人信息交易群,储户信息被分类倒卖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就会成为不法分子获利的商品。昨日,记者在QQ群搜索关键字“数据”,系统显示共有数十个活跃QQ群,从群简介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是个人信息交易群。记者随机加入一个有近2000名成员的群后,看到不断有人发布各种兜售个人信息的广告。

随后,记者添加了多名卖家的QQ。卖家“诚信数据”称,他手头尚有全国各银行客户数据几百万条,根据开卡时间不同,每条信息售价在5角到3元不等,为证实手头确实“有货”,他还给记者截图,显示仅前日一天,就有近2万条银行卡信息进入后台。

“这些信息,主要通过银行给客户寄卡时的快递面单获得。”卖家“卡卡商家”表示,拿到基本信息,他们就能知道卡号、密码、余额等。

卖家“各种数据(保真)”说,他只出售“一手”信息,即从未卖过的全新信息,4元一条。记者要求验货,他发来一张截图,共数十条银行卡信息,包含姓名、开户行、地址、电话等。他说,只要付钱确定购买,还可看到卡内余额、卡密码,“部分银行的VIP客户,如金卡、白金卡持卡人的信息也有,一条要七八块。”

密码泄露有两种可能 “钓鱼短信”、“撞库”

“就算我的手机通讯记录被窃取,但银行卡密码只有我知道啊。”曾被盗刷走2万元的王先生说,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被泄露和倒卖确实有可能,可他想不通,咋连密码都对上了。

“假如你的手机应用需要登录,而登录密码又和银行卡密码一样,那么就很可能‘中招’。”银行人士任先生说,密码泄露有两大可能,一是通过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市民点击链接后进入虚假页面,输入的所有信息都会被记录。

二是“撞库”。“所谓撞库,指当诈骗分子掌握了用户的银行卡号、某个其它登录密码后,用此密码进入用户的网银尝试登录和支付,‘撞’对了就可进行盗刷。”

此外,除使用钓鱼网站获取个人信息,犯罪分子还会利用免费WIFI、改装POS机、在ATM机上安装摄像头等方面,获取市民的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

勿用相同用户名、密码 避免存在“撞库”隐患

4月10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十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其中有两名是福建籍男子。盗刷乱象,也是我省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今年省两会,就有代表提出加强打击网络信息诈骗犯罪的建议。

对此,福建银监局在协办意见中称,将大力督促辖区银行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据了解,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末,省内银行配合警方累计查询案件数4579件、金额8.9亿元。

银监局人士提醒市民,对来自955××的带网址链接的手机短信,应认真辨别网站域名,不要在非银行网站输入电子银行登录密码和动态密码等信息。同时,不要将网银、手机银行密码设置为与其他网站用户名、密码相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