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防控入侵生物的福建样本

2021-05-31 10:00: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林智岚
多年来,我省采取措施积极防控,通过部门协作、科技攻关、大数据运用等方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监测防控技术体系,相关成果曾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于促进植物保护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得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对全国红火蚁防控工作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工作人员在野外进行调查和鉴定。

工作人员进行科普宣传。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摄

核心提示:

红火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具入侵性和破坏性的百种外来有害生物之一。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今年4月,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448个县(市、区)。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指导部署红火蚁防控工作。

多年来,我省采取措施积极防控,通过部门协作、科技攻关、大数据运用等方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监测防控技术体系,相关成果曾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于促进植物保护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得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对全国红火蚁防控工作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东南网5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文/图)

统防统治见实效

“从去年开始,红火蚁消失了,农民可以放心下地干活。”5月11日,在平潭好收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守成高兴地说。他告诉记者,他曾被红火蚁咬过,手肿了两三天才消。合作社有六七十个农民,在挖土豆、摘花生时很容易遭到红火蚁攻击,如果由此影响不能下地劳动,将对生产影响很大。

施友恭是福州宏盈农业总经理,他位于平潭的农场有1860亩,去年该农场获授“福建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一个年段8个班级,400多名学生,如果有一个孩子被红火蚁咬伤,都会带来严重后果。”他拿出一张名片,上面有专业防治公司的联系电话,“怀疑有红火蚁就打电话,公司立刻派人来进行鉴定、监测与防治,我们不用出钱,全部由政府买单。从去年开始,农场就没有再出现红火蚁了,游客在农场放心观光、野餐。”

在平潭岚城乡霞屿村党群服务中心,柜台明显位置放着红火蚁专业防治公司联系卡。“联系卡发到每一位村民手上,发现红火蚁的村民都会主动打电话汇报,专业公司立即上门防治。”该中心工作人员林丹说。

2017年,经调查发现平潭主岛11个乡镇均发现红火蚁,其中农田受害面积最大,其次为园林绿化。“我们采取财政出资购买社会化服务,采用外包形式请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专业化防控,通过2019—2020每年春季、秋季四轮集中防治,全区红火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蔡宗信说。

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作用,并结合联防联控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红火蚁扩散。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教学科研单位成立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赴全省各发生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对疫情发生区域,第一时间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现场,开展防控工作。目前,全省已对红火蚁各发生区进行了一次以上的全面施药防治,平均防效达90%以上。

监测防控标准化

红火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具入侵性和破坏性的百种外来有害生物之一。2005年9月,我省在龙岩市上杭县首次发现红火蚁,是全国第四个发现红火蚁的省份。“红火蚁主要通过草皮、建筑材料、带土树苗等物品调运传播,近年来,随着城乡接合部开发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红火蚁就有了可乘之机。”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总站站长王茂明说。

面对来势汹汹的红火蚁,我省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建一支红火蚁防控专业队伍,全力开展红火蚁封锁扑杀防控工作。经过8年抗疫,成功控制红火蚁,201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业内专家验收通过龙岩市红火蚁根除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域调查监测再未发现红火蚁,也没有接到被红火蚁叮蜇的反映。

自2005年我省首次发现红火蚁后,省农业农村厅与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联合开展红火蚁调查监测、防控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监测与防控技术,制定了福建省红火蚁普查、监测、防控、评价等一系列标准和规程,有效解决了红火蚁防控难题,相关成果获201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在全省推广实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促进植物保护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数字技术”新模式

近日,在仙游县郊尾镇沙溪村的农田里,厦门宇力山消毒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专业防治。“经过防治,红火蚁基本消灭。为了降低药物使用量,现阶段不再进行大面积投药,而采用诱集方法,也就是用诱集签插一块红火蚁喜欢食用的火腿肠,30分钟后观察火腿肠上有没有红火蚁出现。如果有,就进行定点投药。”在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张苗苗说,“今年我们在防治区诱集采样,很少见到红火蚁了。”

仙游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蔡慧娟对记者说:“专业防治人员队伍素质要高,响应快速、经验丰富、投药全面、监测到位,比老百姓自主投药效果好。”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一边工作一边用“云采集”软件,按照设定的采集任务和数据表单,拍照并上传防治施工信息到服务器。蔡慧娟给记者看她手机微信小程序上的“云采集”系统,上面有专业防控人员每天对红火蚁出没点、蚁巢信息进行定位、投药消杀等实时记录。“哪个点发现几只蚂蚁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为我们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

5月18日,在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记者看到“云采集”系统后台的疫情实时数据分析功能,通过调查、防治、数据采集三合一的方法,实时生成红火蚁发生面积动态图和防治面积动态图。该系统要求防治企业做到实时采集每个防治蚁巢、投药点或诱集监测点的数据,每条诱集监测数据都必须带有图片和卫星定位信息,便于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据了解,基于“云采集”系统的红火蚁数字化监管体系,2017年首次应用于厦门集美区的红火蚁专业化防控项目监理中。截至去年底,这种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了在全省红火蚁发生危害调查监测与防控的全覆盖。目前,该系统收集汇总数据超过450万条,为我省红火蚁精准防控提供依据。

“‘云采集’是应用数字技术保障生物安全的创新模式,是国内首个红火蚁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数字化监管体系。通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与我们所的共同努力,实时采集分析红火蚁监测防控全程的时空大数据,实现了红火蚁防控监管的标准化、数字化、精准化和可视化。”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所长赵健介绍说,数字技术应用涵盖红火蚁发生调查、防治过程监督、防治成效评估、防治验收等过程,保障了我省红火蚁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高效精准,提高了防控成效。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