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州打造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 总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

2021-10-29 21:42:28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_DSC5458_副本.jpg

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津介绍相关情况。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东南网10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今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场),会上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津介绍“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计划和举措。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创新型省会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东南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东南智造中心,引领福州大都市圈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福州市委、市政府谋划建设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

林津介绍,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总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区域涵盖大学城、高新区、上街镇,空间布局为“一廊、三核、五区”,主要是在大学城、高新区海西园、旗山湖、高岐湖等地布局一批高水平科学装置、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建设若干高水平科研院所,提升院校、企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培育若干高端科技产业集群。

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按照“1年打基础、3年科创要素集聚初显、5年发展内核初步成型”的工作要求:

在引进高水平科学装置上,争取加入国家大科学装置网络节点,谋划筹建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智能等重点领域高水平科学装置,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科学中心,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在建设高水平科研院所上,引进中科院、国内知名大学共建高水平科研院所;引导社会资本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打造一所“高精尖”新型研究型高校;推动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等8所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光电信息、柔性电子、平板显示等高水平实验室建设。

在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上,柔性引进院士、行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吸收台湾优秀人才,留住高校毕业生。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创新、离岗创业,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拓宽青年人才计划、博士后计划资助面,探索向科学城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在建立高效率转化体系上,完善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制度,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成立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委托研发平台、成果孵化中心、中试转化基地,成果转化基金,支持“高新贷”“科技贷”服务科学研究和企业创新。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编制光电、氢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型功能材料、信息技术服务、节能技术与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方案,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争2025年科学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一是打造光电产业集群,成立光电行业协会,加强闽台光电行业交流协作,打造中国光电版图重要一极;二是打造信息产业集群,依托我市信息产业传统优势,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大数据、5G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三是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中科院海西院、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部分生物医药企业,重点发展康养医药、医疗器械、基因检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技术领域。

在发挥科学城科创引领上,学习国内先进地区科技创新、“硅巷”经济、产城融合发展经验,谋划建设福州科创走廊。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的目标,发挥老城区原有产业基础,挖掘城区闲置空间、低效用地,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打造产业特色明显、创新创业服务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科创走廊片区,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聚集地,实现科学城与老城区的联动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福州市还推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全市统筹,明确各片区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对符合发展定位的科研和产业项目优先落户相应功能区;二是谋划成立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管委会,成立“科创走廊”工作议事协调机构;三是对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实行差异化地价,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四是对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土地出让采用先租赁后出让、弹性年期出让、作价出资(入股);五是对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孵化机构、高新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经费支持;六是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榕留榕就业创业七条措施》,对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在榕就业创业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提供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