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闽山闽水物华新·非凡十年 | 杨晓:坚持“走路工作法”

2022-09-27 09:32:07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初秋时节,一个平常的周四晚上,福州市园林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晓带领着她的同事们,又一次集体走上福州街头,用脚步探寻城市里的绿化方向。“这不是轻松的散步,是带着任务去的,目的是找到哪里还可以种树、添绿。”杨晓说,自2017年组建“星期四—现场”微信工作群以来,这个“走路工作法”一直在坚持。

千方百计为城市增绿,是杨晓自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坚守的初心。“我希望福州能变成一座建在公园里的城市,有绿水有青山,有大树有繁花,市民惬意地在这里生活。”杨晓说。

可是,这个愿望在当年就像一个“奢望”——1986年,杨晓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回福州工作时,福州的人均公园绿地只有1.7平方米,在省会城市中只略高于高原上的拉萨。说起公园,大家叫得出名字的就一个西湖公园,甚至经常将福州园林处称为“西湖园林处”。

不久之后,杨晓和她的理想就迎来了转机。上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倡导“见缝插绿”和“成片种树”相结合。“这让我觉得自己所学有了用武之地,从此投身园林绿化事业奋斗一生。”杨晓说,多年来,她写了60余本笔记,收集设计图纸、图片上千份,积累资料10余箱。

30多年来,杨晓和同事们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几乎在一张白纸上奋力描绘福州的点点绿意。随着白马河公园、江心公园、左海公园等一批公园相继建成,五一北路、白马路、江滨路等一批绿化示范街道不断涌现,福州人从园林绿化中收获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从“全民动员、绿化福州”行动,到“绿进万家、绿满榕城”行动……对杨晓来说,为福州造绿,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16年9月,福州启动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准备让107条内河实现水清、河畅。杨晓认为,在水变清的同时,岸上绿化建设也需要同时推进。为此,她提出了“一线跟包法”:福州市园林中心下面的12个基层单位,从内河两岸绿化方案设计阶段就开始分项目跟进,驻守在项目建设一线,为规划设计与施工提出园林设计的专业意见,最终保留下内河两岸的几百棵大树,沿内河形成了一大批市民家门口的串珠公园,打造出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片。

36年坚守初心,换来福州满城绿意。到2021年,福州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到14.82平方米,拥有大小公园1400多座,被称为“千园之城”,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2021年,福州市上榜十大“大美之城”榜单,老百姓最满意的就是福州的公园绿地。同时,杨晓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第七届福州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用脚步丈量大街小巷,用汗水浇灌满城绿色,为市民带来新的生态获得感、绿色幸福感、环境安全感。”杨晓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