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筑梦乡村之泉港惠屿 | 塑形留魂编织海岛蓝图 产游结合谱写渔村新章

2022-10-25 16:54: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

湛蓝的海水倒映着朵朵白云,一艘艘渔船停靠在岸边休憩,海浪轻涌,幽幽海风带来阵阵清凉,夏日的惠屿静静地横亘在湄洲湾西侧,独自美丽。

惠屿坐落于泉港区南埔镇,是泉州唯一一个海岛行政村,2003年以前,这里不通水电,更无交通与通信,是泉州有名的“贫困村”。从“月暗孤灯火”到“灯火连星汉”,惠屿用了近20年的时间破茧成蝶,建成以海水养殖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海上桃源”。

近年来,随着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惠屿人对海岛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新一轮规划中,一幅以“产游结合、主客共享”为基调的美丽海岛画卷正徐徐展开。

image.png

image.png

横亘在湄洲湾西侧的惠屿岛独拥一片碧海蓝天。

塑形留魂编织海岛蓝图

从肖厝码头搭乘轮渡,十多分钟即可到达惠屿西岸。海岛不大,仅0.79平方公里,中部的山地将岛屿分成东西两部分,面向泉港的西岸为生活岸线,东岸迎风面则为生态岸线,脊背式的地形让本就袖珍的岛屿更加局促,加之耕地、岸线等生态红线的限制,可利用的空间就更小了。

image.png

岛上耕地面积有限,主要种植地瓜、花生与其他蔬菜作物。图为农妇正在摘花生。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我们曾经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岛上生育率为零,因为太穷了,没人愿意嫁过来。”回首过往,惠屿村党支部书记肖清林感慨万千,“从2003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奋斗,从泉港最贫困、最落后的村庄,变成最幸福的海岛。”

image.png

由于早期缺乏规划,不少民宅存在侵占海岸线现象。编制单位 供图

“探大钱,起大厝”是闽南人根深蒂固的乡土观,无房无以成家的惠屿人更是把盖房当成发家致富后的首要任务。21世纪初,依靠水产养殖起家的惠屿掀起了一股“盖房潮”。但由于缺乏规划理念,早期的民宅大多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依坡而建,旧低新高,杂乱无章。“一不考虑安全系数,二不考虑地质灾害,三不考虑风暴潮。”肖清林总结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大厝”在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海岛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思路决定出路。2012年,惠屿开始引入乡村规划,经过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渔村的发展蓝图慢慢精细起来,一座闽南风情的海岛轮廓日渐清晰。对惠屿而言,每个发展阶段的需求不同,所绘的蓝图也不断变化。在肖清林看来,村民现阶段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是人居环境问题,是如何做好海岛旅游的困惑。

image.png

规划师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想法。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面临发展“瓶颈”的惠屿在2019年迎来了新一轮规划,由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乡村规划最重要的是以村民为主体,为寻找规划切入点,规划师们通过现场踏勘、与村民面对面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村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同时建立多样的村民沟通渠道,强化村民公众参与,共同缔造。

image.png

惠屿村域综合规划图。编制单位 供图

新一轮规划以“美丽海岛生态旅游示范村”为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采取“多规合一”的编制方式,以资源定功能,以功能定主体,以主题落项目,推进特色景观营造,打造“海岛、共享、友好”的乡村慢生活品牌,构建乡村旅游融入乡村生活,兼顾主客需求的设施、环境和空间。相较于发展阶段的“大刀阔斧”,新规划更注重用绣花功夫,对海岛“精雕细琢”。

image.png

规划后的民宅外立面,正逐渐展露出迷人的海岛风情。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惠屿岛的生态空间包括陆地与海洋两部分,其中建房侵占生态岸线问题比较突出,要逐步清退违建房屋,然后对岸线进行修复。”据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敏介绍,此次规划更侧重国土综合整治,只有清退违建房屋,确保生态红线和其它生态资源面积,才能在此基础上寻求海岛最大的发展空间。

image.png

村史馆中展示的渔具。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海岛建房不同于陆地,砖瓦土石,来之不易。对于部分无法拆除的建筑,编制单位选择将其活化利用:原泉港区委党校改为游客体验中心,原惠屿小学改为村史馆,并增设海洋知识展厅……同时,划出东侧的闲置地集中设置联排式安置住宅,用以安置退出生态岸线的民宅。只有在规划的框架中合理建设,村庄的发展方能持之以恒。惠屿的新建房屋有着严格的要求:应在划定的宅基地建设范围内、高度控制在3层以内、面积控制在120㎡以内,同时鼓励采用坡屋顶,体现闽南海岛的传统特色。

image.png

“神井甘泉”是惠屿人的“生命之水”,如今也成为海岛重要景点之一。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在最大限度保护山海资源、保留村庄建筑形态肌理的同时,编制团队也充分利用村内碎片空间、闲置地,打造公共空间、微空间。小街巷、“圣蛙石”“神井甘泉”……家门口一个个小而美的景点在精心打造和历史故事的串联下,焕发了动人的光彩。

image.png

岛上风情独特的闽南建筑经过一番整治成了一处有韵味的“打卡点”。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image.png

破碎的小空间被打造成清新微景观。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在王敏看来,家家户户打理好门口庭院,就地取材打造特色微景观,让居住环境养眼舒心、焕然一新,这是乡村规划重要的价值所在。当这座海岛散发着古朴又清新的独特韵味时,便是留住了闽南的根,留住了渔村的魂,留住了惠屿的乡愁。“游客来不来,惠屿都是漂亮的,不需随波逐流,有麝自然香。”

2产游结合谱写渔村新章

作为资源禀赋的“海上明珠”,惠屿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岛上1400多名肖氏族人,世代向海而生,新时代下,水产养殖改变了整座海岛的命运。

image.png

惠屿水产养殖业年产值约2亿元,是岛上支柱产业。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惠屿的特色养殖产品包括海带、鲍鱼、海蛎、江䈪菜等,其中,海带养殖面积5000多亩,年产海带干品3950吨,年产值约3000多万元;鲍鱼养殖8000多箱、5000多万粒,年产值约5000多万元。

image.png

村民肖金山正在打捞自家养殖的鲍鱼。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在早期,惠屿的海上养殖业因缺乏科学理念,产量和产值并不高。“后来经过专家指导,实行科学养殖,南面养海带、北面养海蛎,中间是网箱养殖,分开养,产量就提上来了。”村民肖金山介绍,随着养殖质量的不断提升,自家的养殖规模也从80亩扩大到近千亩,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统计,惠屿海水养殖业年产值约2亿元,养殖产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占惠屿的80%,是实实在在的支柱产业。

“养殖业是我们的主业,我们会一直坚守。”但在肖金山看来,养殖业毕竟是重劳力,属于“看天吃饭”,渔民们仍希望在养殖产业外,能充分利用海岛资源,进一步开拓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小海岛也能有大梦想,肖金山的想法也是乡亲们对渔村未来发展的畅想。

image.png

通往海上餐馆的栈道也通往了“海上惠屿”的梦想。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受制于有限的岛屿面积,惠屿村集体大胆构思了“三个惠屿”的美好愿景:“岛上惠屿”“海上惠屿”“陆上惠屿”。“岛上惠屿”即把海岛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休闲渔村旅游产业园区;“海上惠屿”则是利用海上养殖产业,打造集养殖、休闲、垂钓、餐饮、旅游,观光、科普、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养殖基地。“岛上惠屿”与“海上惠屿”构成了生态休闲渔村独特的旅游资源,将促进岛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提升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村民们的生活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陆上惠屿”的提出,就是为了让村民们实现医疗、教育等方面与陆上接轨。“我们准备在泉港城区征一块地,建设自己的小区。以后,惠屿村民的就逐步往陆上发展。”肖清林如是说。

image.png

大澳沙滩被规划为游客娱乐休闲区域。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事实上,‘三个惠屿’就是代表着村民们生产、生活和异地安置,我们尽量把它融为一个整体。”王敏介绍,新一轮规划突出“海岛生活”的主题,以惠屿水产养殖和海洋文化展示功能为特色,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海岛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结合海岛渔村风情和儿童友好型旅游项目设置,推动“多产业+社区生活=业态+宜居融合”的发展模式,打造泉州“渔村休闲度假、海产品销售、亲子旅游、海洋文化展示一体“的综合性海岛乡村旅游目的地。

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编制团队为不同产业合理安排村庄用地,并规划了“科教娱乐体验路线”“休闲娱乐体验路线”“渔村风情体验路线”“环岛观光路线”等四条旅游线路,通过不同角度,将海岛的特色资源与多面风光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游客。

image.png

岛上自然风光美如画。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从村民的征求意见和几次讨论来看,这个规划基本上符合大家心中的梦想和发展的愿景,既能够接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又能够为海岛未来的发展确立明确目标,是一个精准、接地气、易于实施的规划。”肖清林对新规划充满信心。

image.png

目前,惠屿有6家民宿,3家餐饮店。图为海上餐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海鲜。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image.png

利用闲置民宅改造而成的民宿外,独享一片静谧的海。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image.png

新建村委会与广场。编制单位 供图

据介绍,自2020年规划项目启动实施以来,村庄规划按照“先易后难”逐步落地。民宅外立面换上“新装”、道路两侧的景观不断提升、脏乱的碎片化街巷空间被“微景观”取代、闲置房屋重新装修成民宿、新邮轮码头、村委会综合楼及游客服务中心陆续投入使用……“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村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我们有6家民宿,3家餐饮店,但这还远远不够,现在每年大概吸引20多万人上岛旅游观光,为村民、村集体收入开辟了新的路子。”肖清林直言,有效的规划项目带动了惠屿生态休闲渔村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image.png

海岛碧海蓝天依旧,惠屿人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整个村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了,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预计2022年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将突破9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20万元。”肖清林说,这是惠屿建村至今,村民收入最好的时候。展望未来,惠屿将以抱团发展的方式带动村庄整体发展,成立惠屿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家家入股、户户分红的模式,促进岛民增收与就业,同时完善旅游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image.png

惠屿落日。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2015年,蔡国强的“天梯”在惠屿连接星辰。2022年,惠屿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触摸星辰。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惠屿正告别夕暮,阔步走向未来的朝阳。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