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尤溪县:农技赋能,黑木耳产业有“钱景”

2023-02-19 08:13:49 作者:王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通讯员 王琨)

立春刚过,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黑木耳品种展示试验示范基地里,祥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盛益忙着记录黑木耳试验品种的生长情况。

“基地现有13个试验品种,每个品种试种500袋以上,主要从产量、朵型、厚度等方面进行记录,找出经济价值高、适合推广种植的新品种。”陈盛益说。

陈盛益2011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种植,是当地食用菌种植能手,现有黑木耳种植面积190余亩。2022年7月,陈盛益开始承担由福建省种子站主持的黑木耳品种试验,试种“新黑三”“天农16”“杂交一号”“AU3”“AU9”等13个新品种,菌种来自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黑木耳栽培主要环节包括制袋、灭菌、接种、养菌、刺孔、下地、出耳管理、采收、晾晒等。“新品种的栽培和常规品种一样,下地后主要做好喷水、菌棒翻转晒筒等日常管理工作,采收期内15天可以采一次,现在已经采收三茬了,预计今年4月底结束采收。”陈盛益说。

陈盛益介绍,从新品种的田间表现来看,“天农16”长得比较快,朵型整齐,缺点是厚度不够;“AU9”长得最快,下地不到一周就长出来了,缺点是朵型太小。

目前,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三明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专家们采集了各新品种的原种,准备各取所长,希望通过杂交培育出性状稳定、产量高、适销对路的新品种。

“农民最在乎的就是经济效益,我们开展品种试验,就是为了提高黑木耳的产业效益。”陈盛益说。

此前,他从浙江引进“黑三”和“黑木耳916”进行试种,发现“黑木耳916”肉质厚、品质好,但禁不住南方的雨季,黑木耳还没采摘就烂在地上了,而“黑三”比较适应尤溪的气候,整体表现都不错。渐渐地,他放弃了“黑木耳916”,开始大规模种植“黑三”。得益于良种栽培,合作社经济效益可观,去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

在尤溪,和陈盛益一样负责开展黑木耳品种试验的基地还有4处,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种植区的汤川乡香林村、中海拔种植区的洋中镇桂峰村、低海拔种植区的西滨镇双洋村和坂面镇坂面村,目前各基地新品种都处于田间试验阶段。

尤溪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早在1993年就成为全国11个食用菌产值超亿元的县之一。然而,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在实际生产中大规模应用的良种,尤溪黑木耳产业发展长期受限。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品种的选育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试验示范。目前,尤溪黑木耳的种源主要是从省外引进,由于种性不清、品种退化等问题,制约着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壮大。”尤溪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站长彭传尧说,“我们通过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黑木耳新品种区试工作,希望能培育出适合尤溪栽培推广的黑木耳新品种。大力推广‘五新’技术,通过液体菌种的研发应用等,进一步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除了品种试验,尤溪还针对黑木耳的栽培技术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开展黑木耳养菌阶段菌棒翻堆、菌棒翻转晒筒、废菌渣回田等试验,不断提高和完善黑木耳栽培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农技人员积极开展黑木耳种植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干制等技术,持续推动黑木耳产业提质增效。

在技术支持下,黑木耳已成为尤溪富民兴村的特色重点产业。目前,全县共有黑木耳种植户2200多户,种植规模达6800万袋,预计今年干品产量可达6.5万吨,实现产值3.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