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二至”“二分”与“四立”

2023-03-14 08:03:38 作者:黄黎星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中国古代天文学滥觞自远古,古代先贤仰观浩瀚苍穹,俯察方位分野,记录天象变化,确定星宿排列,测算日躔月离,创制演进,从观象授时到制定历法,“敬授民时”“以前民用”,发展出包罗众多形态、记录丰富数据、具有精妙特色的以历法制定为核心的天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章彩显现。

立春,居传统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之首。在“观象授时”时代,古人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为立春;在历法已经能够精确依据天文轨迹确定的时代,则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刻为立春。立者,始建也。立春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

立春节气,在天文历法上也具有标志性意义,立春日是四种“岁首”之一。《天官书》所言岁首有四种:一曰回归年,以冬至日为岁首;二曰祭祀年,以腊明为岁首;三曰历法年,以正月一日为岁首;四曰节气年,以立春为岁首。可见,冬至、立春这两个节气,具有天文历法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冬至是古代天文历法发展过程中,最早被关注、被测定的天文历法的一个节点。《鹖冠子》说:“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再稍加细分,斗柄指向寅位,为立春;斗柄指向子位,为冬至。此外,《尚书·尧典》记载了“四中星”,说:“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指的是尧帝时代根据星宿位置来确定“二至”(冬至和夏至)、“二分”(春分和秋分)。但是,观测斗柄指向的“斗建”法,或者观测日行星宿位置的方法,只是大略地确定时间。

冬至节点的观测和确定,具有重大的天文历法学意义。在古代,精确地观测冬至节气点,主要依靠工具与技术上都能够实现精确化的“圭表测影”法。圭表用以“揆度日影,以效阴阳”,既可以辨方正位,更利于揆气定时。太阳绕着黄道进行周天旋转的“视运动”,夏至日行极北,日中时刻,表影最短,冬至日行极南,日中时刻,表影最长;春分和秋分太阳出没于正东西,日中时刻表影居中。这四个时点不仅在观测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更是建构回归年的四个时间标记点。

随着太阳周期运动计算以及岁首确定的需求,冬至作为一个天文年度起算点的传统逐渐形成。古人通过连续观测,发现四年为周期,冬至正午的日影,逐渐回到原处重叠起来,遂知四年即1461日的日影回复,以四除之,得一年日数为365.25日。这个数值,已经非常接近现今精确测定的365.2425,可以作为最基础的核心数值来制定历法了。这个每年奇零的0.25日,为一日的四分之一,古代的“四分历”名称,核心意义就指这个。

同样通过圭表测影,古人可以测定出与冬至相对的夏至节点。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可以综合地证实:至迟到春秋中期,先民已能够完熟地使用圭表来确定“二至”(冬至、夏至)日,即将正午表影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正午表影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同时,用圭表测影,观测中间刻度也容易测定“春分”“秋分”的节点。所以,“二至”“二分”是最早被测定的节气。

根据古籍记载,随后被测算和安排的节气是“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有十二月《纪》,在孟春、仲春、孟夏、仲夏、孟秋、仲秋、孟冬、仲冬这八个月,分别安插了八节,分别是:立春、日夜分(即春分)、立夏、日长至(即夏至)、立秋、日夜分(秋分)、立冬、日短至(即冬至)。

“二至”“二分”与“四立”这“八节”确定之后,才逐渐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我们今天仍然沿用的二十四节气,在现存古籍中最早完整记载的是《淮南子·天文训》,其名称和顺序全部相同(《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则略有不同)。以平气法测算,二十四节气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一时,即现在说的一个季节),四时为一岁,所以一岁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应该说明的是,从冬至、夏至开始发展出的二十四节气,其观测和确定,依据的是日影,实际上也就是依据太阳“视运动”的黄道轨迹,与月行(视运动)周期无关,这是中国传统历法中“太阳历”的部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