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寻找刘清漪

2023-03-21 09:39:07 作者:肖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刘清漪在2022霹雳舞世锦赛比赛中。新华社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小选手们在比赛中。

东南网3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文/图)

17岁的河南姑娘刘清漪已成为中国霹雳舞的一个标签。

今年2月25日,在日本举行的2023年首场霹雳舞奥运资格赛中,刘清漪夺得冠军,这不仅是她个人,也是中国霹雳舞队的首个正式国际比赛冠军。

这个冠军泛起的涟漪正慢慢把霹雳舞推进主流的视野。如今的霹雳舞,不仅仅是一种流行文化的符号,也是一股竞技体育的新生力量。

3月18日,由省体育局主办,省体操技巧运动管理中心、省体育舞蹈运动协会、省街舞运动协会承办的省首届街舞锦标赛在马尾体育馆落下帷幕。这次比赛共有霹雳舞(breaking)和自由街舞(freestyle)两个大项,其中霹雳舞分为18岁以下和14岁以下两个年龄组,是对福建霹雳舞选手的摸底考核,他们中的佼佼者将组成福建省霹雳舞队,追寻更高的竞技舞台。

在不远的未来,福建也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刘清漪。

(一)

在赛场内,只要你跟孩子们说起刘清漪,总能让他们酷酷的外表松动。在他们眼中,刘清漪是崇拜的偶像,是学习的对象,更是超越的方向。

“她真的超级厉害!”今年12岁的林子田是福州台江第二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同样是B-girl(女子霹雳舞运动员),在前年的国家队集训营中,林子田成了刘清漪的队友。

从6岁开始接触霹雳舞,林子田每天晚上都要在舞蹈室训练到将近10点。“中午在学校就能完成作业。”对于学业,林子田并不担心。她说,刘清漪就是她的目标,“我希望能做到最强,去争取冠军”。

B-boy(男子霹雳舞运动员)柯东耀则在去年年底第二次入选国家集训队。13岁的柯东耀选择过画画,选择过音乐,最终却把专注力定格在了街舞。

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家长们的观念。“那个时候,他才4岁半,在晋江算是比较早跳街舞的。他把学舞当成读书一样,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柯东耀的母亲李晓云说,如今一家三个孩子全都在学街舞,“现在学街舞的人也多了,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也更好了”。

这就是时代的进步。福建霹雳舞队的主教练邓健坦言:“属于孩子们的春天来了,而且刚刚开始。”

(二)

本次比赛决赛前,37岁的邓健第一次在舞台上来了一段裁判solo(独舞),“没想到现在能越练越轻,看来到50岁我都可以做招”。

20年前,来自三明永安的邓健在集美大学的社团里与霹雳舞邂逅。“当时家长也反对,觉得你穿得不伦不类的,就是不务正业。”至于学舞,“都是看国外的碟,一步一步学。那个时候运气很好,有人带我,就慢慢成长起来了”。

那是一个霹雳舞不被认可的年代,当年社团里的十来个人,只剩下邓健一个人坚持到了现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小演出,然后就是教孩子跳舞,勉强可以糊口,家里人觉得你能养活自己就很好了。”邓健说,天赋很重要,但坚持更重要,不管是舞蹈还是任何东西都是这样。

邓健的坚持在时代不断向前的车轮中收到了回响。2020年12月8日,国际奥委会宣布街舞中的霹雳舞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对于这个行业而言,这则消息如同福从天降。

作为我省首次举办的街舞锦标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省72支代表队的近400人参加,而两年前的第十四届全运会霹雳舞项目福建省队选拔赛仅有60多人参赛。

(三)

这是一场迟到的比赛。

据悉,这场比赛原本在去年年底举行,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一直拖到了现在。此外,两年前的全运会,福建霹雳舞选手也因为疫情没能亮相赛场。省街舞运动协会秘书长倪捷说,“今年大家蓄势待发,都狠着劲往上冲”。

对于福建霹雳舞运动来说,这场比赛仅仅是开了个好头。倪捷说:“接下来我们将推动霹雳舞运动员的等级评定工作,还将在全省各地举行分站赛,以及全省的公开赛,通过赛事的举行,进一步推广霹雳舞运动。”

其实,福建的霹雳舞水平并不弱。柯东耀、林子田、陈思贤等选手都曾入选过国家队集训名单,同时在包括中国街舞联赛在内的比赛中,福建选手同样颇有斩获。

在邓健看来,刘清漪很优秀,是大伙追赶的目标,“我们不会永远跟在别人身后,我们一直都想去超越别人”。

在个性表达中不断超越,这恰恰是“霹雳精神”不被时光泯灭的本真。就像林子田在社交平台上说的:“不被定义,庆幸自由,我可以是任何样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