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州中山堂的历史变迁

2023-03-21 09:39:07 作者:林曦 查达琴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福州中山堂

福州贡院初设冶山东南公廨及周边空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布政使薛大昉移址城南谯楼(鼓楼)东面重建。明成化七年(1471年),布政使朱英又改址冶山东北角(今中山路23号)新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巡按御史胡文静购买贡院附近民宅以扩充场面,清初又三次增辟文场(考场),从而形成规制完整、规模宏大的开科取士场所。

福州贡院中轴对称,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左右牌坊、仪门、明远楼、东西文场、至公堂、衡鉴堂、抡才堂及主考官房等。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1府3县,隶属福建省管辖,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更为紧密。科举方面,清政府明令台湾士子必须来福州贡院参加乡试。此后,台湾考生便“文于小暑前,武于白露后”渡海赴榕应三年一次的秋闱选拔,直至科举制度废除。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于1906年始,行新学,废科举,并仿行西方宪政,预备立宪。福建地方官府奉旨改革,于1909年10月13日成立福建省谘议局,设址福州贡院至公堂。谘议局有权议决“本省应兴应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选举资政院议员”,其宗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虽然福建省谘议局议事仅历时两年,但尽职尽责,开启了从封建专制向民主转变的新纪元。

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福建迅速响应。11月1日,福建革命党人组织军政府,推举孙道仁为都督,谘议局名存实亡。11月9日,谘议局议员中的革命党人、同盟会成员率革命军协助起义部队光复福州。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即令各省都督改组谘议局,福建省谘议局办公场所被临时省议会机构正式取代。同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任南京临时参议院参议长林森将消息告知福建省都督府,由省政务院电邀孙中山莅闽。4月20日,孙中山携夫人宋庆龄抵达福州,于20日黄昏在临时省议会会堂接见福建军政界要员、学生代表,并发表演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在此设福建省党部。1932年,为纪念孙中山,国民福建省政府将贡院南面大街更名为中山路,福建省党部办公楼改名为中山堂。1946年4月,福建省成立参议会,会址设在中山堂。在议长丁超五领导下,省参议会内部开展了呼吁和平、阻挠设立“戡建会”、反对闽粮外运、停止征兵征粮等一系列反对国民党内战政策的斗争,对解放战争具有进步的意义。

1950年,福建省中苏友好协会、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福建分会同时成立,两会会址均设在福州中山堂。接着,福州中山堂又先后被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福州军区后勤部、福建省商业厅、省供销社、省粮食局等单位使用。

历史上福州贡院建筑由于人为与自然因素,屡次重建。清道光七年(1827年),福州贡院至公堂因木构件腐朽严重而重建,被福建省谘议局重新启用前,当地政府于1904年对其进行过重大改建。至公堂原为中国传统官署建筑,其形制富有福州地域特色,因当时中国为了自强,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这种潮流也波及建筑领域,故改建工程受西式建筑理念的影响显著,但改建也没有一味模仿,至公堂入口门廊、露台的西式宝瓶栏杆及钢筋混凝土、石材等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与技术特点,而屋顶、斗拱及彩绘装饰则具有中华民族文化韵致,是中西合璧式的探索与实践。

20世纪90年代中山堂闲置,因缺乏管理,大楼岌岌可危。1998年,福建省政府拨款约300万元用于中山堂修复工程,同时将修复与管理事宜交给民革福建省委会。2001年6月,中山堂落架大修,秉持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经一年精心修复,中山堂恢复改建时的状貌。

福州贡院建筑群现仅存经改建、整修后的中山堂,它见证了福州的科举兴盛、重教向学的优良传统,也见证了近代福州人民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坚定决心和革命精神,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建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