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瞭望丨以书为媒守望福文化

2023-04-07 20:26:22 作者: 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福”文化有三大特质:一是包容,二是平等,三是大同

◇“福”文化的当代价值或可浓缩成四个字——“幸福”“奋斗”。“幸福”是当代“福”文化的核心内涵,“奋斗”是创造幸福的路径

◇“每当看到老百姓拿到一副书法家写的春联,兴高采烈、格外珍惜时,那一刻我感觉到作为书法家的存在价值和幸福感。”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苗苗

陈吉书法作品 受访者供图

2022年春节,福建省策划推出“福星高照,福佑中华”主题宣传活动,陈吉书写的《福星高照,福佑中华》书法作品被作为活动宣传LOGO,出现在全国多家媒体和发布平台,出现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陈吉,同时也是一位“福”文化研究专家。

中国人的共同价值中,对“福”的祈愿和守望尤为执着。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份,每一个福建人对于“福”更有一份特别的亲近与情感。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吉,将书法创作和“福”文化研究结合,多年来致力于思考、传承、推广“福”文化。

陈吉书法作品 受访者供图

书写时代 服务人民

陈吉以福建先贤、清代书法大家伊秉绶为宗,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苏士澍誉为“当今书坛追摹取法伊秉绶隶书卓有成就的书法家”。

自清代乾嘉以来,书坛学伊隶者代不乏人。伊秉绶与邓石如同为“启碑法之开山鼻祖”,被誉为“南伊北邓”。陈吉学伊隶,也是受福建另一位伊隶书法大家章友芝先生的影响。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云:“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古质而今妍”。伊隶一贯“质”感鲜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章友芝的隶书,也是偏于“质”多些。陈吉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伊隶写得清雅干净,中正平和,以“文”取胜。

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评价道:“陈吉学伊秉绶,别开自家精神与面貌,变伊秉绶的横枪大戟为劲节修竹,呈现出一派‘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清健妍美,不激不厉中透出淡泊和沉静之气。”

陈吉一直坚持的书法创作观有两个重点:一是书写时代,服务人民;二是追求美善,雅俗共赏。陈吉很喜欢书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对联警语,每到春节,尤其忙碌。他说,写春联、福字,是书法与老百姓最接地气的表现方式。某种意义上,也是体现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例证。

“每当看到老百姓拿到一副书法家写的春联,兴高采烈、格外珍惜时,那一刻我感觉到作为书法家的存在价值和幸福感。”陈吉说。

护“福”名作

曾任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的陈吉,在任上发起推进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福”文化抢救工程。

2011年陈吉在工作调研中发现,许多闽籍书画名家名作缺乏系统的收集、保存和宣传,散落在各地展馆和民间,若不进行系统性抢救,很可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但实施起来,才发现这项工作的难度之大:包括确定名家人选及抢救作品名录;确定濒危等级及分期分批抢救方案;上下奔走筹措经费;联系协调全国甚至海外的公私展馆和民间藏家,了解核实信息,评估借用作品,等等。

经过探索总结,陈吉和同事们确定了“四个突出”的工作原则:一是突出名家传承。通过向全社会展示宣扬闽籍书画名家们的艺术成就和美育精神,来传承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福建历史文脉,助力文化强省建设;二是突出社会参与。如伊秉绶项目,从全国17家博物馆商借近80件精品力作,“集大成”展览,打造艺坛盛事;三是突出系统推介。通过举办一个展览、出版一册作品集、召开一场专题研讨会、举办一场专题讲座、组织一次作品巡展、做好一个数字化记录的“六个一模式”,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突出上下联动。如今,该工程先后整理推介了黄道周、张瑞图、伊秉绶、陈子奋、沈觐寿、章友芝等近20位闽籍书画名家名作,形成良好口碑和广泛社会反响。

“福”文化的理论建构

2021年底,福建省委提出进一步传承弘扬“福”文化,加快把“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陈吉有意识加强了对福建“福”文化的理论建构、时代意义、弘扬创新等针对性研究和实践。

陈吉认为“福”文化有三大特质:一是包容。涵盖了中国人寄托祈祝的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二是平等。千百年来,无论是王侯公卿,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贴同一个“福”字,接同一个“福神”,传播同一种“福”文化。三是大同。“福”的核心指向是“幸福”。无论何时何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都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祈愿。为此,陈吉认为,“福”文化的当代价值或可浓缩成四个字——“幸福”“奋斗”。“幸福”是当代“福”文化的核心内涵,“奋斗”是创造幸福的路径。

身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的陈吉,同时提出“福文化+”的守正创新思路,在“福文化+非遗”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

其中与闽江学院致道国际漆艺学院一起合作创作的大漆书法作品《有福之州,有福同享》,将中国书法和福州漆艺两个非遗项目跨界融合,被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选定为赠送各国嘉宾的官方文化宣传品。2023年春节,“福在新时代——陈吉‘福文化’艺术作品展”在厦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开幕,展出了陈吉设计、创作的近百件“福”文化作品,包括书法、剪纸、漆艺、陶瓷、建盏、石雕、古琴等,品类丰富,展示了“福文化+”的广阔空间和前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