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福建:爱的依归,迎来更多专业助力

2023-04-20 10:27: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储白珊
讲台上,“老师”声情并茂;课桌前,学生聚精会神;操场上,亲子“厨房”一片欢声笑语;校园内,巡场的教育专家仔细观察记录……

image.png

“好爸爸俱乐部”亲子厨房活动别开生面。

image.png

家长课堂现场,家长与学生各抒己见。

东南网4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文/图)

千师访万家,加强协同育人

“一分钟是多久?用小手摸一摸自己的脉搏,能听见它跳动的节奏吗?7岁的小朋友,一分钟脉搏会跳80到100次。”

“藿香、苍术、白芷、艾叶,这四味中药看着平平无奇,用它们做成香囊后配挂身上却可以预防感冒。这是为什么呢?”

“爸爸,小番茄兔子是这样做的吗?”

……

讲台上,“老师”声情并茂;课桌前,学生聚精会神;操场上,亲子“厨房”一片欢声笑语;校园内,巡场的教育专家仔细观察记录……

4月15日,福州市仓山区教育局以区第四中心小学为主会场,举行全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现场会。与会者从校门口心愿墙开始,边走边观摩区内各所学校的家校共育展板、“好爸爸俱乐部”之亲子小厨房活动、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风家训长廊、心理团建区以及“非遗·拾光长廊”,体会和思考家校携手能收获怎样的共育之花。

会议全程进行视频直播,吸引了近10万人“围观”。

仓山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区,农村区域广、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数据显示,2022年,仓山区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人数占福州全市的近一半,这让区域内基础教育承载力受到挑战的同时,亦暴露出随迁子女家庭监管能力、家校育人合力亟待提升等需求。

去年以来,仓山区创新开展“千师访万家”家访活动,推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区内各校持续借力该品牌活动,组织全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开展家访工作。不仅如此,该区还持续通过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咨询、育儿经验分享活动,挖掘优秀家庭典型案例等方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进行科学育人知识指导。

“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围绕‘三个回归’,即让爱回归家庭、回归人与人之间平等尊重的关系、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营造重视和关注家庭教育的氛围,提升家校共育质效。”仓山区教育局局长廖青表示,今年将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协同育人全方位协作力度,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常见问题入手,支持和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基础的家庭教育知识、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家庭教育手段和方法。

专业性内容建设是核心

这正是福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缩影。近两年,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先后编写出版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小初高《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遴选建设了25个家庭教育特色校、100个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全省还连续6年推出《家长课堂》近300期,每年线上线下培训学生家长100多万人。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当前,我省正在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建设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生态。今年内,我省还将建设一批家庭教育特色学校和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地,遴选一批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目标在“育”。对于15日当天的现场会,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省特级教师郑捷如是评价:“活动中有很多的生成与发展。比如,有新的校本课程、新的教学活动、新的学生活动。不过,当前家校共育依然存在职责不清等关键难题,亟须建立一套有利于协同育人的机制。”

家庭教育,亦期待得到更多专业助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晓燕认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全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核心是专业性内容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完善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指导纳入师范生培养和教师业务培训重要内容,切实提高教师和社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充分认可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社会新业态、新形态、新职业人员的资格。

据了解,福建今年将推动100%的县(市、区)年底前建立家庭教育综合性指导服务机构,完善机构体系。同时,加强智脑型专家队伍、智能型骨干队伍、智慧型家长队伍建设,探索区域化协同、社会化协作、社群式协助协同育人机制,在全省10个县(市、区)、100个社区(村)开展家校社共育试点工作。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