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以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

2023-04-22 09:01:33 作者: 黄琼芬 汪惠婷 苏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静   我来说两句

惠安县积极探索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通互动

以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铸魂育人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近年来,惠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通互动,着力运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才、立德树人。

整合资源

推动政策理论覆盖校园阵地

“这是我校的吉祥物‘乐乐’,它的主体颜色为红色,寓意我校校名承载着‘惠安解放日’的红色历史。‘乐乐’的手上举着一把火炬,其中的火焰形似数字‘823’,寓意我校高举星星火炬,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近日,记者走进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学校红孩儿宣讲团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将人拉回那段红色岁月。

“八二三实验小学以‘惠安解放日’命名,红色是八二三实验小学永恒的底色。”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校长郭惠彬表示,近年来,学校厚植八二三特色文化,以主题统领,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并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培养“求真、崇德、善行”的新时代好少年。

“习语金句”书法走廊、红色文化“圆梦”长廊、“幸福追梦”浮雕主题文化墙、红色文化教育展示馆……漫步在八二三校园,红色文化景观随处可见。“我们打造了一园、一墙、一廊、一馆等红色文化景观,并推出‘演说小天地 快乐大舞台’、‘魅力八二三 音乐伴我行’、文明礼仪大讲堂等特色活动,组建红孩儿宣讲团,发动学生人人讲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郭惠彬说。

为推动党的政策理论覆盖全县校园阵地,惠安县推动各级学校用好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我讲习爷爷的故事”“强国复兴 有我少年”等主题宣讲活动,让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融入校园日常。同时,不断输入高校专家学者、乡村讲师团小分队、“五老”宣讲员、道德模范等校外宣讲力量,开展专题宣讲、思政课、培训会等活动。

14日晚,惠安一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第五期培训举办,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学党史团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工作研讨会、“书记进课堂”……过去一个月,惠安一中举办春季“思政周”,推出了一系列活动。

惠安一中副校长周惠忠介绍,学校大力推进大思政与党建、课程教育、德育建设、校园文化相融合,多维度实现学校大思政建设落地生根。12日,校领导还带队到福州,就“思政课坚持守正创新及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主题,与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讨共建交流相关事宜,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系统化、理论化建设。

除了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惠安县还在全县中小学成立13个“1+N”思政课建设联盟,围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课题研究、讲座交流、听课备课等活动,运用县内省级名师工作室资源,为农村学校送培送教、示范教学,实现资源共享、联通互动。

校社融合

构建多维度思政教育体系

近日,惠安县雕艺文创园雕艺研学基地迎来又一批学员。徜徉于雕艺博物馆,感受惠安石雕的巧夺天工;和雕艺大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匠人的生活;在大师的精心指导下,制作专属的雕艺作品……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为学生们打造了不一样的教育体验。

“惠安雕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弘扬惠安雕艺文化,我们充分整合惠安县域研学旅行资源,打造雕艺研学基地。通过一系列研学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惠安雕艺文化,形成对乡情、县情的整体认识,陶冶爱乡情怀,提升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惠安县雕艺文创园主任张爱东介绍,去年,研学基地接待学员超2万人次。

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十分重要,而具有实践课堂特色的大思政课,正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重要载体。为此,惠安县发挥实践课堂特色,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课程育人与日常思政教育,构建家校社、大中小学一体的系统化、差异化、多维度思政教育体系。

惠安县还打造思政“第二课堂”,制作《我愿把青春献给党》等红色主题专题片,创排高甲戏励志小戏《少年岳飞》、木偶戏《黄继光》、惠女舞蹈《我是一个兵》等文艺宣讲精品,开展“惠民惠安”文化宣传进校园、“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运用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根脉寻访、实景式教学、社会实践调查等,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