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宣讲舞台掀起“青春风暴”
www.hyyz888.com 2023-04-22 09:01:33  林清智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厦门大学有一群青年志愿者,他们发挥“青年讲给青年听”的优势,让青年引领青年——

宣讲舞台掀起“青春风暴”

福建日报记者  林清智

讲师团成员以说书形式宣讲“嘉庚精神”。(资料图片)

讲师团成员参加“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福建青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比赛。(资料图片)

“我的手里有个神奇的宝贝,它很小,小到只有几毫米;它也很大,大到关乎千家万户的饭碗……”舞台上,潘月涵手握一小瓶种子,从粮食安全说起,结合自己在科研路上的酸甜苦辣,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她说:“‘五四’青年节出生的我,带着与生俱来的青年属性,愿与所有中国青年同伴一道,做一粒奋力奔跑在青春赛道上的好种子,为守护大国粮仓贡献青春力量。”

近日,潘月涵的宣讲视频《青春赛道上的一粒好种子》在学习强国APP上发布,受到成千上万网友的关注。

潘月涵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她还有一个身份——厦门大学“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成员。该团成员全部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秉持“青年讲给青年听,让青年引领青年”的朋辈宣讲理念,用创新的形式和容易产生共鸣的故事,向大学生讲述“高大上”的理论。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六届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中,“囊萤星火”青年理论微宣讲项目获得金奖。该项目实施两年来,已开展数百场宣讲,覆盖大学生4万余人次,系列宣讲视频总浏览量超6000万次。

形式新颖

“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成立于2021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团委在年初谋划成立一支面向青年的讲师团,打造“青春微课”宣讲品牌。

“讲师团的名字和学校的囊萤楼有关,囊萤楼是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的诞生地,是厦大的重要标志。都说志愿者‘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取名‘囊萤星火’寓意着宣讲像小小的星火一样,带动更多青年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讲师团指导老师刘莹介绍,考虑到青年人更知道青年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此讲师团的成员全是大学生,希望他们发挥朋辈作用,在宣讲舞台上掀起“青春风暴”。

经过学校内部推荐、招募和面试选拔,46名来自各个院系的大学生成为讲师团首批成员。2021年5月4日,讲师团正式成立,开始了“青年讲、讲青年、青年听”的探索实践。

讲师团成立后,校方聘请专家顾问对成员进行理论知识、演讲技巧等培训,将他们划分至不同课题组,并组织开展研学等实践活动,搜集宣讲素材。

“讲什么尤为关键,大家把理论融入故事当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提交稿件,再从中筛选比较有创意的想法。”刘莹表示,和罗列框架、知识要点的传统讲课方式不同,讲师团注重“因人选题”“量身定制”,结合成员所学专业和特色,采取“个人事迹+思考感悟”的方式,把大学生身边个体“小我融入大我”的真实经历和具体实践作为现实教材,以小切口阐释大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将理论政策等内容转化为“青言青语”“网言网语”,力求最大限度实现场景化、生活化、个性化宣讲。

具体怎么讲?为了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讲师团在呈现形式下了不少功夫:每人的宣讲时长尽量控制在8至15分钟,全程脱稿,搭配相得益彰的背景音乐,穿插富有冲击力的短视频,具象化讲述鲜活的故事,并融合辩论、演唱、快板、魔术、戏曲、器乐演奏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让理论宣讲更有“文艺范”。

2021年6月3日,讲师团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办了第一场示范宣讲。“受邀前来的观众一开始听说是宣讲,都以为是灌输式的上课,没有太大兴趣,结果现场掌声不断。观众看到了说书、诗朗诵、辩论等表演,普遍反映形式新颖。宣讲结束后,不少人想报名加入讲师团。”刘莹说,此后,讲师团又赴厦大翔安校区和漳州校区宣讲。在漳州校区,他们还将青年中流行的角色扮演游戏融入宣讲,让观众在一步步解题过程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

各显所长

台前的耳目一新,往往意味着幕后的别出心裁。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嘉庚先生到延安了。延安新社会,处处新风光,打了土豪分了田地人民做主了,人民做主了。”讲师团首批成员之一、公共事务学院2019级本科生商兆岩穿着长褂,以一段贯口开场,然后打着快板表现陈嘉庚1940年到延安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

在这个题为《烽火里的“意外遇见”》的宣讲中,商兆岩说道:“陈嘉庚先生与中国共产党的‘遇见’是必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像嘉庚先生这样的爱国人士的初心也是救国救民。”

在宣讲的尾声,商兆岩用一个魔术让讲述内容更有画面感。“百年来,党与人民风雨同舟、携手共进,逆着烈火灼灼、难关重重,才能共赴这百年来恰是风华正茂的海晏河清、姹紫嫣红。”只见他一边慷慨激昂地述说,一边拿起一根“细棍”点燃,紧接着用手掌包住火焰抖了下手腕,“烈火”瞬间变成了一朵鲜红的花朵。掌声过后,商兆岩声情并茂地说出了结束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商兆岩来自黑龙江,听着单口相声长大,学过快板,上大学后又研究起了魔术。他的表演既阐释了作为厦大“四种精神”之一的爱国精神,又落脚于时事热点,让观众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一段《草原英雄小姐妹》琵琶演奏开场,传达“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的道理,激励大家做好自己,努力成为各个岗位上的英雄;从汉字讲起,结合自己练习、教授书法的心得,讲述汉字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在宣讲过程中用毛笔依次写出“中国精气神”,最后用横幅拉出,向观众传递文化自信……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硬核理论套上新颖包装。

更多的学生则是结合专业特色解读最新理论知识,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安鸿洁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相声、器乐、书法等文艺特长,该如何让自己的宣讲与众不同?安鸿洁立足专业知识,围绕当时备受关注的北京冬奥会进行策划。她花了一个月时间打磨宣讲稿,接着又反复训练、实践。之后,在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安鸿洁献上了主题为《冰火之约里的“中国式浪漫”》的宣讲。她从冬奥比赛场地的制冰过程讲到首钢的发展,从工业遗址的“重生”说到“雪飞天”的设计灵感,将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时政热点自然融入其中。

星火燎原

一个个能说善讲的理论宣讲“轻骑兵”、一道道美味可口的理论“佳肴”,让“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的名气越来越响、舞台越来越大,他们走出学校,走进机关、社区、中小学,甚至走向省外的广阔天地,将宣讲特长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2021年7月,“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老屯乡,开展为期一周的党史宣讲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事先搜集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既有宣讲作品基础上开发普法等宣讲课题,融合音乐、戏曲、快板、魔术、舞蹈等元素,在田间地头和民宅中穿梭,与村民们打成一片,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感悟党史、收获知识。

聚起来能构筑一个阵地,走出去也可竖起一面旗。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讲师团成员、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段颖到宁夏一所中学支教,其间,她既与队友们一道给学生作宣讲,还面向当地学生开展播音、写稿等方面培训,引导他们自己宣讲红色故事,并协助校方成立校园电视台,让孩子们在模拟演播中收获自信。回到厦大后,段颖将支教经历融入宣讲中,在同学心中播下支教的种子。

目前,讲师团已开发推出“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七大系列90余个微课程。为了扩大宣讲效果,讲师团还应省市宣传部门邀请,录制“强国有我 青年说”“青年讲党史”“百年恰似风华正茂”等线上节目,打造24小时全天候课堂,系列宣讲视频的全媒体平台浏览量超6000万次。在累计336场次“青春思政微课”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更加自觉主动关注中西部地区和基层。

“‘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是我校在大思政课格局体系下,发挥青年思想引领作用建立起来的学生骨干队伍,讲师团的探索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重要实践。”厦门大学团委书记洪海松表示,下一步,讲师团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五四”青年节等节点,不断打磨新作品,持续走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与省内外各高校密切联动,让青年影响更多青年,带动更多青年。


责任编辑: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