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世界大同”践行者

2023-05-16 09:27:23 作者:陈梦婕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历史上,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早期闽商海外发展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在“南洋”地区,“下南洋”也就成为明清时期闽商从事商业活动的主要路径。白手起家的福建先民遍布各行各业,在当地编织起绵密的贸易网络,也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时代的风云人物。

英国人约翰·福尔曼在《菲律宾群岛》一书中谈道:“华人给殖民地带来了恩惠,没有他们,生活将极端昂贵,商品及各种劳力将非常缺乏,进出口贸易将非常窘困。真正给当地土著带来贸易、工业和有效劳动等概念的是中国人。”

根据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的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闽侨经营行业差异性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闽侨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如印尼闽侨主要从事胡椒、椰子、蔗糖等经济活动,马来亚闽侨以经营树胶种植、加工出口工业为主,新加坡闽侨大多数是经营转口贸易,菲律宾闽侨主要经营蔗糖、椰子、苎麻、大米和烟草等土特产,越南闽侨则从事商业、米店、五金、钢铁和咖啡等生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国家相继独立,纷纷由殖民地经济转向民族经济,闽商成长获得空前机会。在此阶段,闽商经济从单一的商业资本转向了产业资本,除了经营海运陆运、房地产及金融业外,`经营领域还扩展到造船、橡胶、制糖、罐头、肥皂等生产部门。

李鸿阶表示,这个阶段,东南亚闽侨资本已与当地民族经济融成一体,带动和促进了住在国的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其经济多元化发展,也为当地提供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此外,与华侨华人族群经济、祖籍国经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具有一定的跨国中介和跨国经营特性,其商业版图范围往往横跨多个国家。

除了商品贸易,采矿业是战前闽侨经营的第二个重要行业,尤以马来亚最为典型。永定人胡子春年仅13岁就跟随族人前往槟榔屿岛谋生,投靠姑母家,20岁开始涉足矿产开发。1901年,胡子春投巨资购买了先进采矿设备并注册了端洛矿务有限公司,同年12月12日的《马来邮报》称之为“东方设备齐全、先进、完善且规模最为庞大的矿场”。

闽商还率先经营种植业,奠定了新加坡、马来亚种植经济的基础。被誉为“马来西亚橡胶王国的四大功臣”中有三人为祖籍福建的闽商。马来亚的橡胶栽培始于1877年,但商业性栽培是在1895年前后。最早提倡种植橡胶的林文庆和陈齐贤均为福建海澄人。在泰国,闽商许沁美从福建龙溪招募工人到董里种植橡胶,开创了泰国的橡胶种植业。闽侨还在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垦荒地、种植水稻,使侨居地成为住在国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20世纪初,东南亚各殖民宗主国卷入一战,华商资本趁机崛起,金融业由此成为闽侨经营的重点行业。新加坡的华侨银行、华商银行、和丰银行、大华银行、华联银行、万兴利银行与广利银行都是由闽籍华商创办的,涌现出如李光前、林秉祥等一大批杰出企业家,同时也为住在国培养了大量企业管理人才。

躬耕商业领域之余,闽侨也不忘积极回馈当地社会。新加坡是热带瘴疠之地,19世纪初,那里疟疾、霍乱、天花等各种疾病滋生蔓延,福建社群领袖陈笃生捐资在珍珠山上建立平民医院,这所医院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陈笃生医院,其遗孀李淑娘及儿子陈金钟继续其未竟事业,现已发展成为新加坡第二大医院。

1857年,永春籍闽侨陈金声捐助当局兴建自来水库,由新加坡中部的麦里芝引水至市区。为纪念他的功绩,当局在伊丽莎白女皇道上建造了一座陈金声纪念喷泉。喷水池的底部用英文刻写:“此喷水池为市政当局所建,以纪念陈金声先生献款捐助新加坡自来水工程。”

1953年,同安籍闽侨陈六使创办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不仅让成千上万的华人子弟不至于深造无门,而且为新马两个新兴国家栽培了工、商、文、教、政等各界急需的人才。南洋大学毕业证书从左至右依次为中文、马来文、英语三种文字。校徽由一颗星和黄、蓝、红三道光圈所组成。黄星象征南洋大学,黄蓝红三道光环依次象征华、巫(即马来族)、印度三大民族,寓意多元民族和谐相处、多元文化融合共生。

有30万人口的诗巫如今是马来西亚沙捞越的第二大城市,至今这里仍有闽清人黄乃裳的雕像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街道、公园等。1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维新变法失败的第二年,与康有为、梁启超同在清王朝通缉令上的黄乃裳流亡来到马来亚,恰逢当地正在推行“港主制”的移民政策。黄乃裳与诗巫当地土王订立垦约,从家乡招募了1000多人,这些人中除了农民,还有传教士、商人、医生、教师等各种人才。

从其组成便可以看出,从一开始,黄乃裳便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新的生活,他还用家乡的名字给这块土地命名——“新福州”。这些怀抱梦想的建设者从福州出发,双脚踏上甲板的那一刻,命运就此改变,而南洋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改变。

无论是在母国或是居住国,华侨都是“世界大同”理想的践行者。(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