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建文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摘要
www.hyyz888.com 2023-05-22 08:01:24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近日,全省文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福州召开。会上,与会同志共同学习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相关篇目,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创作生产单位和文艺家代表作交流发言。福建日报今日刊发发言摘要。

“四个自信”是电视剧创作的原则和目标

“红色三绝”系列电视剧总策划 袁锦贵

坚定“四个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一部好的电视剧、既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必须起到这种作用。这几年荧屏收获满满,展映了多部这样的好剧作,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润物细无声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四个自信”,自然也起到了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好效果。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确实很有讲究。我们在创作“红色三绝”系列电视剧的过程中就深有体会。

一是效果要积极。衡量一部剧作的优劣,确实也是众口难调。现在流行的评价标准有收视率,有豆瓣评分,有专家点评,还有大量弹幕和网评,但大家更加关注的是“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专业奖项。无论是哪一种评判标准,都应该特别注重它的效果。效果是否积极,是否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是否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如果一部剧给观众造成消极作用,那么这部剧娱乐性再强、收视率再高,都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在创作“红色三绝”时就特别注重它的主题效果,要宣扬一种什么精神,要起到怎样的现实观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长征,这样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古田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力量。我们在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时,被当年八万红军将士为信仰而战、血染湘江的历史情景所深深地感动。尤其是担负红军战略转移总后卫的红三十四师,六千闽西儿女明知此去无归途,但为了红军的生存,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义无反顾地听从党中央的命令,以血肉之躯铺就突围之路。最后,包括年仅29岁的陈树湘师长在内,全师官兵几乎全部壮烈牺牲。这种为信仰而战的精神力量,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最好诠释和体现,新的长征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确定了“信仰”这个积极主题,我们以红三十四师为原型创作了《绝命后卫师》,在纪念红军长征会师八十周年期间由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由于剧作史实性强、代入感强,观众反响较好,各方评价较高,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和金鹰奖。更为可喜的是,该剧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鲜活教材,起到了培根铸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

二是手法要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电视剧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是要让观众欣赏的。想不想看、是不是看了一集还想看下一集,决定权在观众。因此电视剧的创作要与观众密切地融合。要在思想上融合,在情感上融合,在艺术欣赏上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人民群众与党有着同呼吸、共命运、生死与共的深厚感情。他们信服党的理论主张,信服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尽管有不满足、不满意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反对她、毁誉她。有了这种对民情民意的基本判断,我们相信观众喜爱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电视剧创作就要融合观众的这种思想、这种情感、这种艺术欣赏需求。

在“红色三绝”系列电视剧的创作中,我们把当年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血战湘江、坚持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三千公里红色交通线等革命历史史实,第一次用故事化的手法搬上银幕,使“信仰、坚守、忠诚”这些抽象的概念,活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鲜活的故事。在古田会议召开九十周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周年之际,我们创作了电视剧《绝境铸剑》,以弘扬“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古田会议精神。这样一个重大而严肃的创作主题,如何与观众融合,是成败的关键。我们以当年的闽西红八团、红九团为原型,以四大暴动、三年游击战等史实为主线,创作了一个红军队伍的成长故事,贯穿体现了古田会议精神及其现实引领作用。既不说教,也不图解,让观众在看剧中得到意会和领悟。

三是过程要用心。一部电视剧的创作,要经历主题策划、剧本编写、拍摄制作等工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用心去做。要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必须用心、用情、用功。要善于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是座文艺创作的富矿,亟须我们去发掘。在众多的选题中要避免一哄而上、同类同质叠加的创作现象。一个题材要放到大视野、大环境中去比较取舍、精心挑选。

在创作《绝命后卫师》时,考虑这是一部写长征的剧,长征剧已经不少了,但我们只写长征总后卫的故事。同样,《绝境铸剑》重点写闽西三年游击战,《绝密使命》写秘密交通线,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为了更加尊重历史史实,搜集更加丰富的故事素材,每部剧我们都进行了大量的采风、论证工作。那几年为了创作,我们先后到闽西、闽西南、闽西北等原中央苏区县和粤东南红色交通线沿线,参观革命历史展览馆、革命历史遗迹、革命基点村,寻访“五老”人员,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不仅看历史资料,还收集民间口口相传的革命斗争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创作素材,使剧作更接地气、更鲜活。在摄制环节,我们尽量选择实景,“红色三绝”百分之八十的场景都在故事发生地拍摄,拍摄效果自然比摄影棚好。

倾情倾力 不负信任

福建日报社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足迹”系列图书,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这是福建日报社全体写作组成员倾情倾力、精益求精的结果。

一、举全社之力、集十年之功的工作呈现

一部好的作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往往需要持久的积累,久久为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正确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福建日报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多次组织精干采编队伍,持续深入挖掘整理、首发推出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一系列纪实性报道。

2014年春节后,报社组织采访组开展田野式调研采访,用近半年时间回到习近平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重访106位重要当事人、见证者,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刊发《群众的赞许最甘甜》《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等7篇“习近平福建纪事”。

2017年4月底再接任务,报社派出7个写作小组在全省展开两个月的采访挖掘,采访150多人,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前刊发了7篇“习近平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长篇通讯。

新老“闽七篇”纪实性长篇通讯影响巨大。多年来,报社还对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见诸《福建日报》的万余篇报道和30多篇署名文章进行了梳理,并由此阐发、推出“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在福建”“习近平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福建纪事”等系列报道。

多年的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赋予福建日报社承担重要书稿写作这一重大任务的底气和信心,也为书稿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始终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写作

写作一部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力作,需要克服浮躁心态,秉持工匠精神。

《闽山闽水物华新》是由福建省自己编写出版的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17年半工作历程的书籍。

2020年8月4日晚上,报社接到书稿写作任务,党组高度重视,马上抽调一位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和24位骨干记者组成写作组。

队伍迅速集结,进入工作状态。在接受任务的48小时内,写作组完成了大纲框架。8月12日起进入封闭式工作。写作过程中,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写作组对所有叙述事实进行人证、书证、物证的核对。写作组通过求证出处、求证细节,把通讯的生动与文献的严谨做了较好的结合。

经历两次封闭写作、两年修改完善,2022年6月,“足迹”系列正式出版发行。

三、始终用心用情写作,展现领袖风采书写时代精品

一部好的作品,真挚的情感最持久,最打动人心。

写作组的同志多次深入八闽山水,追寻领袖足迹,客观记述他与福建人民同甘共苦、砥砺前行17年半的光辉岁月,感悟他的家国情怀、高尚情操。采访写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感悟思想伟力、汲取思想力量的过程,也是体现政治担当、展现党报作为的过程。

在写书稿的那段时间里,写作组成员白天采访,晚上写作,处于高强度写作、高密度采访状态。写作组好几名成员身体出了状况,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出。

2021年3月,写作进入修改阶段,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总书记深情回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这些话语在每个人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进一步感受到闽山闽水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也更加激起对总书记的爱戴之情和书写时代精品的强大动力。

《闽山闽水物华新》的写作,彰显了福建日报社在重大政治任务中的政治担当、作风担当、能力担当。报社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持续做好福建作为新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宣传,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具有福建文化标识的精品力作。

为人民歌唱,为时代歌唱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近年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高度重视纪录片创作,集团所属卫视中心年产纪录片约200集,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讲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柴米油盐之上》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国民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在腾讯视频单一平台观看量近9亿;聚焦文学领域的《文学的日常》,豆瓣评分最高达8.9分。

成绩提振信心,亦表明:做“有价值的传播”,正能量就能赢得“大流量”。

一、人民性:看见“平民英雄”

拥抱人民、表现人民,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上的鲜明特色。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分为《开勇》《琳宝》《怀甫》《子胥》四集,每集以主人公名字作为片名。这四组典型的“平民英雄”的故事,让国家的发展成就告别了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呈现了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早餐中国》四季130集,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各地风味早餐,还看到了130个早餐店老板的故事。这些故事集合起来就是一卷样本极丰富的当代中国人图鉴。

如一点点星光,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共同塑造出了可爱、可敬、可信的中国形象。

二、共鸣性:以情感共鸣达成广泛影响

《柴米油盐之上》通过英国天空卫视、美国探索频道等国外主流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跨越种族和语言的隔阂,引发各国观众的共鸣。原因在于:片中展现了普通人为实现梦想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对于共同价值观的挖掘与呈现,有赖于创作者下沉到人民生活之中。创作者要充分理解人民性格中最深刻的内核,从情感上与他们融为一体,而后通过艺术创作将这些共情点呈现出来,才能触动观众的灵魂,引发普遍的情感共鸣。

三、时代性:观照现实气象

文艺因时而兴、乘势而变,要与时代同频,才能与人民共振。

首先,要对时代有敏锐的洞察力。文艺创作要“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为时代而歌。能否让时代渗透在作品中,呈现当代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决定了作品能否创造新的经典,能否攀上新的文艺高峰。

其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表达。以上纪录片,每一位主人公身上都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创作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彰显的恒久价值进行提炼与表达后,再传播出去。

总而言之,文艺创作要为人民歌唱、为时代歌唱,才能引发大众共鸣,真正为人民所接纳,进而构成国家的文化记忆——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站在新时代闽派戏剧的高度 脚踏实地讲好中国故事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 曾学文

福建戏剧是闽派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歌仔戏是海峡两岸共同孕育的地方剧种,歌仔戏《侨批》凝聚着我们对闽派戏剧创作的思考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实践。

重视打牢创作“一剧之本”基础,是闽派戏剧创作的重要原则,也是福建剧作者的优良传统。在《侨批》的创作过程中,作为编剧,对“十年磨一戏”这句老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歌仔戏《侨批》创作源起于“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剧本创作历经三年时间,2018年搬上舞台后,省文旅厅多次召开“火花茶会”,邀请全国和全省专家把脉问诊,充分论证,并将《侨批》推向中国戏剧节、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全国重要的展演平台,同时该剧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剧本前后又经历了六次大改。通过一次次的“真改”,既汇聚了省内外专家的智慧,也收获了全国专家的肯定。

福建是戏剧大省,又是剧种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既有历史悠久、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和梨园戏,也有像歌仔戏这样年轻的剧种。闽派戏剧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开掘本土文化资源,重视保持和彰显每一个剧种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不同的发展路径。歌仔戏是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剧种,在遵循剧种本体规律,打好“守正”基础的同时,更注重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2年8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先生一篇题为《从〈侨批〉看歌仔戏的新收获》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谈道:“从《邵江海》开始,厦门歌仔戏的创作团队就开始了对当代歌仔戏舞台艺术风格的新探索,他们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创作,不断追求和拓展歌仔戏的艺术风貌和符合自身特点的舞台样式感,努力寻找其在题材开掘、表现形式、审美意识上与当代人文精神和艺术表达的最佳契合点。”这也是厦门戏剧探索一条与厦门城市文化发展相适应,并用特色去丰富闽派戏剧的发展之路。

今年3月16日至17日,歌仔戏《侨批》再次晋京展演并线上直播,吸引众多华侨团体观看。他们表示:“华侨精神一直是鼓舞我们发展的动力。如今,我们更要传承宝贵的华侨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自身独特优势和作用。”他们的肯定,使《侨批》创作团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艺术创作者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侨批”以文字的形式承载闽南人跨洋渡海的历史记忆,《侨批》则以海峡两岸及东南亚闽南人喜爱的歌仔戏来表现华侨精神,用福建独特的艺术优势来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守正不守旧 创新不离根——从莆仙戏《踏伞行》谈文艺精品创作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黄艳艳

2022年9月15日,莆仙戏《踏伞行》获得中国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这是我省时隔15年再次获得该项殊荣,更加坚定了福建戏曲的剧种自信、行业自信与文化自信。

2016年,《踏伞行》开始筹划创作。历经5年持续培育,15次邀请全国顶尖专家观摩指导,先后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和荣誉。回首《踏伞行》厚积薄发的创作之路,归根结底是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较有成效的探索。

一是根据剧种和剧院实际,从剧本编写开始走“守正创新”的路子,精准选择和打造剧目。编剧周长赋对莆仙戏古老剧种的特质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发扬,选取传统戏《双珠记·逃难遇亲》作为故事起点,借鉴折子戏表演特色,在内容上提炼出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注入对当今生活的体验和思考,体现中华文化包容、“和合”的思想,使该剧剧本既化入传统,又开出新篇。

二是尊重传统,融合发展,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精妙结合、和谐统一。导演徐春兰是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她非常尊重莆仙戏剧种的传统和特色。排练过程中,既保留了莆仙戏古剧科介、舞蹈、曲调、唱腔的表演特点,又在灯光、音乐、唱腔、舞美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设计。同时,邀请莆仙戏老艺人参与排练指导,让《踏伞行》的表演整体浸润着“宋元南戏遗响”的古朴风格,实现传统与当代的高度契合。

三是把艺术质量作为“守正创新”和剧目打造的生命线,不断打磨,精益求精。《踏伞行》以参加全省、全国戏剧活动和赛事为契机,反复修改,八易其稿。全体参演人员反复推敲表演细节,仅主角“王慧兰”每天记录的修改细节就达200多条。近乎严苛的反复排演,让《踏伞行》在艺术呈现上不仅有简洁流畅的叙事风格,各场次的衔接过渡也自然熨帖,将观众牢牢“锁”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莆仙戏《踏伞行》的成功,得益于福建戏剧人勇立时代潮头的自信和敢为人先的拼劲。该剧对守正创新的积极探索,有力推进了剧目的传承、人才的传承、观众的传承,为传统剧种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重视传统戏的挖掘整理,还相继创排了《踏伞行》《海神妈祖》《江梅妃》《御史江春霖》等一批优秀剧目,演出内容覆盖传统文化、文明建设、廉政家风等,观众反响甚佳。

大力推动“闽派”电影呈现新气象

福建省电影局

在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我省出品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成功斩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首次实现两部电影作品同时获奖,首次获得电影类特别奖,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福建电影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经过历代福建电影人的努力取得的硕果。在参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经验:

一是深耕题材创作。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深入挖掘福建特色资源,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与实践、红色革命、华人华侨等特色题材,用电影唱响时代凯歌、凝聚时代精神,创作推出了《狼群》《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樵夫·廖俊波》《又见奈良》《风平浪静》《大闹天宫》等一批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福建之美的精品力作,推动形成题材类型丰富、风格形式多样、个性特征鲜明的“闽派”电影格局,为择优选择影片参评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科学谋划推动。省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十分关心关注电影参评工作,对申报影片寄予厚望,多次听取电影局情况报告并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亲自指导评选工作,为我省顺利参评、成功获奖指明工作方向。省电影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现场参与项目评议,指导项目申报,在前期影片选择中,眼光独特,判断准确,及时与兄弟省份直接进行沟通协调,有力推动申报参评工作,为精准挑选影片申报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拓展合作交流。近年来,我省不断健全电影服务体系,积极为影片来闽备案立项、拍摄制作、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提供优质服务,与国内知名电影企业、电影人实现良好互动。在交流交往中,省电影局注重挖掘优秀题材,深度参与合作开发,联合推出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1921》《革命者》《金刚川》《守岛人》等重大题材、主旋律影片,可申报“五个一工程”奖作品选择性多,为实现电影类参评历史性突破给予有力支撑。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

厦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

一、抓保障强基础,创作生产环境持续优化

厦门市认真落实各项文艺政策,形成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协同推进、一体运作的文艺工作新格局,持续优化文艺创作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先后出台《厦门市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实施意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文艺创作、阵地建设、院团改革、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文艺发展专项资金,围绕文本创作、舞台艺术创作等给予资金补助,专项资金实施两年来,共资助奖励项目195个。推动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民办文化机构的发展。以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先后建成闽南大戏院、嘉庚剧院、闽南戏曲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公建设施。

二、抓特色兴产业,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题材上坚持围绕闽南、海洋、侨台等特色文化,着力发挥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门类优势,集中力量抓重点文艺创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共获得全国常设性文艺类奖项40多个,如歌仔戏《侨批》、电视剧《山海情》《绝密使命》、歌曲《一起向未来》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厦门六中合唱团获第十九届“群星奖”,漆画《盛世花开》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金奖等。把握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的有利契机,借助文化产业力量,引导扶持“厦门出品”优秀影视作品。2019年以来,厦门影视企业备案电影作品493部,取得公映许可证23部;备案电视剧70部,取得发行许可证14部,均占福建省60%以上。

三、抓惠民筑品牌,文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坚持人民文化人民共享,持续推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大讲堂”“戏曲进校园”“曲艺夏令营”“文艺志愿服务”“云游厦门非遗云课堂”“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一批文化惠民品牌活动,让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全市国有文化单位年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公益惠民演出700多场次、公益电影放映7500多场次,年均免费服务市民群众达1600多万人次;成功举办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展1700多场次电影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鼓浪屿音乐节”“厦门市民文化节”等60多项文化品牌活动,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交响乐《安岐随想》《土楼回想》、歌仔戏《侨批》、南音《百鸟归巢》、舞蹈《奋进路上》等作品先后进京演出。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