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一只肉鸡的联农带农效应

2023-06-11 10:19: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张辉

圣农集团帮扶光泽县鸾凤乡的村庄建设的鸡肠加工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东南网6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陈志鸿 文/图)10日,位于光泽县止马镇的新振肉制品二厂内,鸡肉串流水线马不停蹄地运转。这家今年3月刚刚投产的工厂,月均产能超80吨,订单已排到年底,吸引了近300名村民就业。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工厂的“股东”。

原来,2021年,当地龙头企业圣农集团提供启动资金,组织全镇10个建制村共同创办新振肉制品加工厂。企业提供原料,负责技术培训,统一回收产品;10个村以土地资源、闲置资产、可用资金入股。当年,新振肉制品一厂投产,月产能约120吨。去年,10个“股东村”村集体收入均增加近10万元。随着二厂投产,今年增收有望突破20万元。

作为亚洲最大的白羽肉鸡生产企业,圣农集团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联农带农,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圣农集团的策略是:让产业链有机嵌入“振兴链”,让农村与农民深度参与到产业链中来。具体的抓手,是协助乡村兴办企业。

2018年,圣农集团在光泽县鸾凤乡试水,新建光泽县鸡肠加工厂,由鸾凤乡中坊村承包加工;协助十里铺村创办物流公司,承接原来由社会车辆承包的豆油运输业务。经过一年运作,效果不俗。这时候,圣农集团又有了新的计划。

“白羽肉鸡养殖,产业链很长,产品加工、豆粕运输、辅材生产数量庞大,单靠一个村无法完成任务。”圣农集团党委书记傅光明说,2019年,集团依托党建引领,和乡镇党委一起向组织力要生产力,指导整乡、整镇甚至跨乡、跨镇围绕白羽肉鸡产业链联办企业。

很快,与止马镇10村共建的新振肉制品加工厂投入运营。

在鸾凤乡,12个建制村则创办了3家物流企业。在乡党委和圣农集团党委指导下,3家企业联合组建物流园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联帮活动。企业在完成圣农集团豆油、豆粕、鸡肉冻品运输任务的基础上,对外开拓新市场。2022年,12个村中,村集体增收最少的村收入超过15万元,增收最多的村收入超过200万元。

立农村,办企业,干农业,带农民。在福建光泽县、浦城县、政和县,江西省资溪县,甘肃省镇原县,圣农集团已帮助300多个建制村新建工厂、养殖场。其中,圣农集团总部所在的光泽县,每3个劳动力,就有一个在圣农上班;圣农集团帮扶的12个乡村振兴工厂,为2000多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民在集团或工厂上班,年平均收入达6万元。

傅光明说,圣农集团通过与乡村党组织联建,促成产业链共建,既助力村集体增收,又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实现多方共赢。

乡村有了产业链,吸引越来越多的乡贤归来。

不久前,光泽县李坊乡旅游休闲小镇一期项目顺利建成。该项目由圣农集团提供启动资金,当地乡贤带着经验、资金、技术返乡参与投资开发。目前,项目已完成千亩梨园、万亩茶山升级改造以及18栋民居立面改造,新建12个特色庭院和2栋民宿,打造出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梨园春色生态民宿群。

得益于一只肉鸡带来的联农带农效应,村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助力乡村参与产业链的同时,圣农集团还引导帮扶村庄完善分配制度,把增加的村集体收入用于改善村民民生福祉。

作为当地共同富裕示范村,十里铺村全体村民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改善居住条件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村里每年还出资25万元为村民购买商业保险,实现大病有保障,自费部分村里全额报销。此外,过去的两年,全村共发放70万元助学金;去年,发放养老金24万元,受益农民109位。

记者手记

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时指出,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联农带农是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要能力和责任。近年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去年,农业农村部发布2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典型案例,并从中总结出5种主流模式。作为村企协同模式代表,圣农集团的实践经验入选其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流向乡村,引领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但在一些时候,社会资本与农民的互动不足,以致不少农民难以充分享受农业产业链增值带来的收益,甚至被遗忘在现代农业体系之外。

乡村是农民的乡村。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乡村建设,农民都应当是不变的主角。资本下乡,莫忘老乡。依托乡村广袤的土地与资源成长起来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处理好与脚下这片土地以及农民之间的关系,承担起联农带农的社会责任。

过去,企业联农带农实现的方式较为单一,更多依靠单向输血式帮扶,或提供就业等方式实现。这固然能够助力农民增收,但他们依然像配角而非主角,农民与产业之间也依然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因此,要多通过市场的机制来解决问题,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链有机地嵌入乡村,通过产销对接、技术帮扶、生产要素入股等多元化的方式,让广大农民在不同节点上参与产业链共建,实现收益共享。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