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古韵廉村话“苜宿”

2023-06-13 09:54:23 作者:林小芳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廉村陈氏祠堂照壁

苜宿,一种豆科类草本植物,在西汉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最初主要用作饲草,后也用以佐餐。因为唐代“苜宿廉臣”薛令之,“苜宿”成了高风亮节、清正廉洁的象征,流传至今。

薛令之(682—756年),字君珍,号明月先生,唐建安郡长溪县石矶津(今福建宁德福安市廉村)人,祖籍河南高阳郡,一世祖薛贺在梁武帝政权中被封“金紫光禄大夫”,也算江南士族,但为避战乱,举家南迁,自梁都城建康(今南京)辗转入闽。

薛令之出生时,即将迎来开元盛世的李唐天下,百姓因轻徭薄赋而安居乐业。尽管家境清贫,但薛令之志存高远,以出身寒微的将相苏秦和韩信自比,他的《草堂吟》记录了结庐而居躬耕苦读的生活:“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自信灵谷中的鱼龙终将如出鞘之剑,得遇圣明君主。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24岁的薛令之北上长安应试科举,赫然入榜,破八闽文荒,成为隋唐以来开闽进士第一人,自此进京入仕为官四十余载。薛令之的仕宦生涯因其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而沉浮起落。开元初,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广开言路,恢复被武则天废除了的谏官议政制度,时年31岁的薛令之被授予“左补阙”谏官一职,“掌供奉谏诤,凡朝政阙失,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负责规劝皇帝、纠正朝纲,并可弹劾百官。唐玄宗从谏如流、革除弊政,“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在此期间,薛令之应唐玄宗之命以象征谏官的屈铁草为诗一首,云:“托荫生枫庭,曾惊破胆人。头昂朝圣主,心正效忠臣。节义归城下,奸雄遁海滨。纶言为草芥,臣为国家珍。”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谏臣忠诚正直的品格。其中的末句,将代指帝王诏令的纶言喻为草芥,而将臣子视为国家珍,既体现了当时唐玄宗倡导朝臣勇于谏诤的风气,也侧面表现了薛令之备受赏识、君臣融洽的氛围。

然而好景不长,开元中后期,唐玄宗“因时极盛,好大喜功”,开始懈怠,疏于朝政,耽于酒色,奢靡之风渐起,朝野怨声日盛。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两年后,时年58岁的薛令之被提拔为东宫官太子侍讲,与副侍讲贺知章同为东宫太子李享侍读。李林甫因在此前的后宫夺嫡之争中支持寿王李瑁,心生惶恐,“常有动摇东宫之志”,刚正不阿的薛令之由此被卷入倾轧排挤的政治旋涡中,备受冷眼。

时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走向衰败,募兵制下的节度使拥兵自重,安禄山势力渐大,大唐盛世歌舞升平之下已呈叛象危机。薛令之感时伤怀,夙夜忧叹,但身为太子师,为免祸及东宫,只能以自悼诗犯颜进谏:“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这是一首明为忧贫实则喻世的诗,只可惜其“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的隐喻并未引起唐玄宗的警醒,反倒惹来不快,“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看到唐玄宗在自悼诗旁的所题,薛令之只好称病辞官,“徒步归乡里”。

薛令之古稀之年回归故里,隐居灵岩山,清贫度日。几年后,唐玄宗听说他生活困窘,“心怜之”,“令有司资以岁赋”,但薛令之只“酌量受之”。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年73岁的薛令之忧贫交加,病倒。次年,唐玄宗逃亡,李享即位为唐肃宗,薛令之与世长辞。欲召恩师回朝的肃宗闻之,潸然泪下,“嘉叹其廉”,“敕其乡曰廉村,水曰廉溪”。廉村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后世地方官员把村后山岭改称“廉岭”,此后,由廉村、廉水、廉岭而来的“三廉”声名远播。

薛令之去世后,“苜宿”象征的清正廉洁成为廉村的传承家风,濡染着闽东士子,并为后世所传颂。廉村的村规明文规定:族人中的不廉之士,被立石碑谴责,死后不得归葬祖墓。后唐时期,有陈姓迁入廉村,陈氏还以薛令之的节义、廉洁精神为核心,融合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思想,立下10条祖训族规,嵌入廉村后人的心里,并深刻影响着闽东仕者的为宦风格,代代相传,如《福安志》言:“入仕者多以抗直辞归,宦囊纤薄,盖亦薛令之之遗风焉。”北宋任秉义郎的福安人缪刚“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南州一物归”;南宋任监察御史的福鼎人杨惇礼清白传家,世人赞其“三不为”:有田不买,有官不做,有子不荫;其族孙、朱熹学生杨楫,官至司农寺簿,“诚实诚可嘉,不苟见奇节”;元末明初官至翰林侍讲学士的古田人张以宁,《明史》称其“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如此闽东廉吏,不胜枚举,一再重现薛令之的清廉遗风。

薛令之之后,“苜宿”一词也成为赞颂为官清廉刚正的代指,频繁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宋代苏轼咏开元寺山茶花盛开诗云“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宿盘”,苏辙《寓居六咏》曰“手植天随菊,晨添苜蓿盘”,陆游曾留下诗句“饭余扪腹吾真足,苜宿何妨日满盘”。

历代官吏也不乏感怀之作。明末兵部尚书、福安乡贤刘中藻《廉溪舟中》称:“万态烟云一叶收,盘中虽冷亦何求?廉溪风节清如许,且与黄花订晚秋。”清代福宁知府来福安造访廉村,曾留诗曰:“公余谒补阙,祠水一潭清。景仰高风在,相知对明月。”清福安知县方士模《廉村怀古》提道:“高怀那复恋朝簪?冷落东宫苜宿吟。身隐不须仓廪栗,岁寒方见老臣心。”大学士纪晓岚以“词臣只是儒官长,已办三年苜宿盘”,婉拒地方官的珍馐佳肴。

清代四川大儒程允升将其典故编入蒙童读物《幼学琼林》,“桃李在公门,称人子弟之多。苜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成为经典名句,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林小芳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