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厦门海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谋求“强链聚变”

2023-07-17 07:46:57 作者:林泽贵 林梓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林梓健)14日,全球第一条百兆瓦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生产基地落地厦门海沧半导体产业园。当天,海沧区人民政府、厦门自贸试验区和大正微纳三方签署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项目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合作,将填补海沧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产品市场空白,为海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起到强链补链的积极作用。

大正(江苏)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大规模生产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全球首家公司,已建设完成MW级柔性钙钛矿产线中试,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电池供应商和钙钛矿电池组件制造商,公司在厦门市海沧区落地“全球第一条百兆瓦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生产基地”。

大正微纳公司首席科学家和特聘顾问宫坂力现任东京大学教授。2009年,宫坂力制备出首个真正意义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拉开了钙钛矿吸光材料研究的序幕。宫坂力在201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名,被誉为“钙钛矿之父”。

本月上旬,海沧区、厦门自贸试验区与大正微纳达成明确合作意向,三方拟在海沧区建设全球首条100MW大规模柔性钙钛矿量产线,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未来,待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市场及产品进一步成熟,该企业产能有望突破GW级甚至10GW级。

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项目从初步接洽到签约落地海沧,历经不到2个月,体现出海沧区对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海沧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高效率。

近年来,海沧区持之以恒发展实体经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比重达36%。2022年,海沧规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全市“双第一”,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显示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韧性。

坚持龙头引领、创新驱动,海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厚积薄发。2022年产业规模达390.3亿元,同比增长51.31%,未来将向千亿规模产业链拓展和延伸。2022年,海沧区新能源主要企业10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约249.71亿元,同比增长72.95%;新材料主要企业14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约140.59亿元,同比增长23.81%。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