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回信勉励福建寿宁县下党乡乡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日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总书记的回信引发热烈反响。

 资  讯 

这里是下党!

即时 | 2019-08-09 07:54

  在下党乡曹坑村,返乡创业青年蔡相安在葡萄园查看葡萄长势。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的喜悦,要与总书记分享。

6日,寿宁县下党乡,一封回信让乡亲们沸腾。

总书记回信了!

半个多月前,下党乡6位党员干部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下党脱贫的喜讯,表达了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感恩之情。

总书记回信祝贺,并深情勉励,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

是什么样的牵挂,让下党成为总书记忘不了的地方?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闽东偏僻山村实现幸福嬗变?

是什么样的使命,让他们接续奋斗30年,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

下党乡政府对面墙上,“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干得助、久久为功”16个大字,是最好的注脚。

滴水穿石,将嘱托化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夜幕降临,新近完工的夜景工程,勾勒出老房子的飞檐斗拱;三三两两的下党乡村民,聚在一起纳凉聊天……古村落正焕发新活力。

“30年前,哪里想得到如今的景象。”坐在自家的“幸福茶馆”里,71岁的王光朝感慨万分,他是此次给总书记写信的6人之一。

遥想当年,下党乡还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群众最怕三件事: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大猪。

改变,在1989年夏天发生。

在王光朝的记忆里,1989年7月19日的那个画面,依然清晰:一群人顶着烈日、头戴草帽、手持竹竿,风尘仆仆,从文昌阁边上曲曲折折的石径上走下来。最前面那位,肩搭毛巾、汗透衣背的高个子,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他们从离下党村还有7.5公里的平溪乡上屏峰村徒步而来。

一行人一到下党,顾不得休息就开始开会。没有办公场所,会场就在王氏祠堂,吃饭就在有几百年历史的廊桥鸾峰桥上。午饭后稍作休息,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返程又是10多公里的山路。“当时的乡党委书记杨奕周拿着柴刀在前面开路,习总书记和其他人每个人拿根竹竿,沿着河边走,一路上可以说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另一位写信人、时任乡党委副书记刘明华回忆。

第二天,习近平召集各部门在寿宁县城召开了现场办公会。随后,政府累计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主要用于水电照明、公路建设和办公场所。

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习近平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下党建设发展难题,并提出要求,要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把路子摸得更清楚一点,把脚步迈得更扎实一些。要以一村一户一人为对象去想路子,去解决问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上,才能实打实上一个新台阶。

习近平说,下党的发展,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牢记嘱托,30年间,“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在下党落地生根。

下党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绝壁上修路、在大山中谋发展,靠着经营茶园、发展旅游和现代农业,让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

在给下党乡亲们的回信中,习近平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今日下党,也留下了总书记的无数印记:文昌阁旁的学习路,是他第一次徒步进下党的山脊小道;当年拍板建设的水电站,如今仍在满负荷运转;下党人最常喝的,是和他当年喝过的一样的草药茶;村头“难忘下党”主题馆,详尽展示了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的生动瞬间……

总书记对下党长期的关心牵挂,为下党脱贫致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2018年,下党乡人均纯收入13066元,是1988年的70倍!

没有习总书记的关心和牵挂,就没有下党的今天。于是,盛满了感恩之情的信,飞向了北京。

一封书信,道不尽三十载深情,更开启一段久久为功、走出具有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新征程。

以干得助,脱贫路上凝聚各方合力

习近平“三进下党”,带来关怀与希望,也为当地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渴望摆脱贫困的下党人迸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掀起干事创业的热潮。

为了打通一条通往外乡的公路,1989年底,他们在大山中开道,绝壁上修路,开始了艰苦的奋斗。

“我们这里都是悬崖峭壁,要用绳子绑在身上,两个人打锤,一个人扶钢纤。打炮眼一天只能打一米左右深。”当年参与修路的下党村村民王光川说,为了赶工,工人们常常夜里点着火把加班加点。

2年后,这条公路从下党村一直修到芹洋乡溪源村,连接上通往寿宁县城的公路,下党乡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此后,下党乡的交通日新月异。如今,全乡已经开通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从寿宁县城到下党,开车只要50分钟。

自强不息,为下党打开了走出去的通道,也聚起更多的助力。

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下党加大扶持力度,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全方位汇集。

在各方帮助下,下党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创全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模式,推出“下乡的味道”的品牌,发展茶叶、脐橙、锥栗、毛竹等逾万亩。

曾守福,是2014年省委组织部派驻下党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联合各方,将下党乡的农产品统一注册品牌“下乡的味道”。“下党有好生态、好土壤、好故事,有一群充满奋斗渴望的人,却没有好的市场、好的路子。我们的工作,就是拉他们一把。”曾守福说。

为了打响“下乡的味道”品牌,曾守福与贤达们联合推出“扶贫定制茶园”的销售模式,让茶叶还没种下就已经被爱心人士预订了,这给了贫困户种茶的信心。这样的探索,让“下乡的味道”成为扶贫定制农业第一品牌,并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十二则精准扶贫经典案例之一。

2016年开始,山茶油、脐橙、笋干、地瓜扣等农产品也加入“下乡的味道”。在统一标准的质检下,“下乡的味道”开始走向稳定的品牌发展之路。“定制果园”“定制蔬菜”“定制牧场”纷纷出现。

如今,“下乡的味道”品牌已经从农产品领域拓展至手工艺品、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推广。按照设想,到2020年,品牌将推进实现“一村一品”,形成产业链,让产业振兴更进一步。

思路打开了,脱贫路宽了。下党村的发展,深深触动了相邻曹坑村的村支部书记蔡相安。

如何带动曹坑村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那时村里有一大块地,条件不错,我们想到了种葡萄。”蔡相安说,该想法得到村民的支持,他们流转了60多亩土地。2017年底,第一期30亩葡萄种下,取名“康庄葡萄园”。

葡萄园给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岗位。“高峰期有10多个人同时做工,一个人一天工钱超过150元,对村里的贫困户来说,这笔收入不错。”蔡相安说。

8月6日,康庄葡萄园里,硕果累累。“再过半个多月就可以采摘了,今年一亩收成估计在750公斤左右。我们也计划借助‘下乡的味道’销售葡萄。”蔡相安说。

下党的故事,励志又暖心。如今,下党人以讲好下党故事为抓手,打造红色旅游新地标。

“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特别注重群众参与。”下党乡党委书记叶忠强说,“村民有资源和专长的,让他们发挥好优势;没有专长的,也可通过入股的方式,实现分红。游客多了,农产品就更好卖了,增产增收,村民受益。”

久久为功,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路

新时代的下党故事,每天都在更新。

临近中午,下党村“下乡的味道”一条街上,“百口食堂”一桌难求。

餐馆老板王明寿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15岁开始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

2016年,村干部动员王明寿返乡创业。当时,慕名来下党的游客已经越来越多了,开餐馆、开民宿有前景,但没人干过,村民们都在观望。王明寿见过一些世面,决定试一试。

地点就选在下党古村的沿街第一排。当时,老房子已荒废多年。

本来,花三个月盖新房就够了,但与周边环境太不协调了。得知邻村有个旧村复垦项目,王明寿专门跑去拉回旧料,请来4个师傅重新组建,花了近30万元,费了5个月才修好。“只有这样,才能让来客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下乡的味道’。”王明寿说。

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王明寿的餐馆招收贫困户帮厨,还吸纳了三户贫困户以贴息贷款入股。

2016年11月,“百口食堂”正式开张。

一开始却没赚到钱。“太门外汉了,定价多少合适,每天什么菜该备多少,都没谱。”王明寿没有放弃,在摸索中不断丰富经验,餐馆经营有了起色。

今年5月以来,生意越来越红火,最多时一天接待了二十几拨客人。“习总书记回信后,更多人关注我们下党,肯定会更忙喽。”王明寿笑着说。

乡村振兴充满希望,大批走出去的年轻人选择回到下党。

短短几年时间,下党已发展出8家农家乐、10多家民宿,100多名青年人返乡创业,2018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王光朝的儿子王卫文也回来了,他是寿宁县派驻下党村第一书记。

从大山走出去又回来,太不容易了。王卫文放弃教师职业,从大学生村官做起,此后也一直在乡镇工作。去年6月,他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回到家乡。因为村里有十几个项目同时展开,本村人沟通起来更方便。

碰上不太配合的,王卫文就耗在人家家里,反复讲道理,好在大部分人都很支持。“群众的眼界宽了,明白下党发展了,自己也是受益者,不会守着自己的小利益不肯退。”王卫文说。

这两天,习总书记的回信,让下党如过节般热闹,但村里的各项建设却没有停止。

“临水栈道月底建好,夜景工程让我都快认不出自己家了;7米宽新桥预计年底完工;党的作风建设教育教学基地明年就能投用……”下党村的工作,王卫文了然于胸。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习总书记对下党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嘱托,为摆脱贫困的下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下党乡党委书记叶忠强说,“我们绝不辜负习总书记的关心和期望,继续和党员群众一起加油干,奋力写好下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答卷。”

流淌着岁月感的鸾峰桥,将见证这美丽的嬗变!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即时 | 2019-08-09 07:32

东南网8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周琳) 8月8日,省委书记于伟国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的回信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推进工作。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下党乡亲、对八闽儿女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关怀,肯定了下党乡30年不懈奋斗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对下党乡和我省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3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访贫问苦,带领群众摆脱贫困,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践行初心使命光辉榜样。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传承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创造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的关心关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下更大力气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要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强化责任担当,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脱贫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要聚焦重点问题,着力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突出科学规划引领,积极建设美好家园。要围绕“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目标,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切实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压紧压实巡视整改重大政治责任,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要把巡视整改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要持续跟踪督促已转入长效巩固深化的整改任务,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相互协调配套,进一步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优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问责条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并重,树立鲜明干事导向,汇聚干事创业强大正能量。

会议强调,要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检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福建落地见效。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对贯彻落实中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要不断提升贯彻落实工作的质量水平,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形成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工作。要下更大功夫破解难题促进落实,对贯彻落实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建立工作台账,抓好动态跟踪落实。

会议听取了全省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增强忧患意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守住安全生产红线。要全面落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严肃追责问责。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严格排查整治,化解安全风险;要狠抓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以保安全、保稳定的实际成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

即时 | 2019-08-09 07:19

福建日报评论员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殷殷嘱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要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必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这首先要求夯实产业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瞄准市场需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做强做优做大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关键在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前头。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鼓励引导支持各类干部、人才、青年通过多种方式投身乡村广阔天地。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把乡村振兴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战略措施,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谱写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新篇章。

福建省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回信精神上来

即时 | 2019-08-09 07:17

昨日,福州鼓楼区屏东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下大力气解决社区群众关心的大小事,努力建设和谐美丽社区。福建日报记者游庆辉 摄

东南网8月9日讯(本报记者)这几天,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强大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回信精神上来,下更大力气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助力新福建建设,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省自然资源厅干部职工表示,要认认真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增强信心、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埋头苦干,不断强化脱贫攻坚部门责任。具体而言,要切实保障老区苏区、贫困地区发展用地。今年安排每个扶贫重点县各200亩用地指标,用于保障发展特色产业、造福工程搬迁、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等用地需求;部署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在全省选取12个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村庄作为省级村庄规划编制示范村,予以适当经费支持;优先安排老区苏区地灾治理项目。支持老区苏区建立完善省级治理项目储备库,优先选择列入储备库的项目申报国家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安排省级补助项目;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土地复垦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安排重点向老区苏区倾斜。

习总书记牵挂的下党乡,通过发展林下养蜂、油茶、森林旅游等新业态,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林业扶贫新路径。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在大力推进绿化美化、打造乡村宜居环境的同时,持续深化林改、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林竹、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三个千亿产业工程,增强林区群众获得感。

近年来,省水利厅坚决扛起水利扶贫攻坚主体责任,通过农村饮水安全、水土流失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移民开发项目、水电增效扩容等途径,抓实抓细水利扶贫攻坚工作。省水利厅负责人表示,下党乡的今昔变化表明,牢记总书记嘱托,埋头苦干,更加美好的日子一定会到来。接下来,省水利厅将坚持精准扶贫,突出问题导向,加大水利扶贫工作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商务部门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为抓手,持续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目前包括寿宁县在内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达到27个,全省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8.9%。”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省商务厅将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狠抓电子商务扶贫,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电商发展。

省工信厅党员干部表示,习总书记回信充满了对下党乡乡亲们、对福建人民的深厚感情,要学深学透,深入开展精准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和服务民营企业“三个一百”活动,着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增强企业获得感,不断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一线、在推动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一线、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担当作为。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上来,坚持目标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和力度,有节奏有章法抓好落实,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将着力组织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五大重点战役和十大专项行动,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全面完成造福工程任务。

“回信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下党乡实现脱贫,离不开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省总工会派驻松溪县旧县乡游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曾兆程说,作为驻村干部,他将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确保做一件成一件,件件有实效,积极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裕的新农村,让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我省科技系统干部群众表示,要牢记习总书记在回信中的嘱托,在推进自创区建设、构建创新高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闽台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服务体系,整合科技资源,精准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支柱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扶贫。

“习总书记回信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浓浓的为民情怀令人感动。”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友加说,农业农村是晋江建设创新型国际化品质城市的短板和弱项,晋江“三农”战线的干部职工将进一步发挥滴水穿石精神,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打好以“扫垃圾、清水沟、集污水、治裸房、修地貌、多种树、美环境”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深化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试点示范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

“看了习总书记回信,最大的感受就是脱贫攻坚要精准、有信心、有恒心。”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党支部书记陈德云说,村里前年之所以能实现脱贫,是因为找准了致贫的问题所在,摸清家底,挖掘优势资源,探索出一条发展乡村旅游之路。下一步,村里计划打造一条长3公里的景观步道,进一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习总书记回信,饱含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大力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着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实现翔安区乡村全面振兴。”厦门市翔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温普华说。

大田县建设镇建忠村党支部书记陈昌沐说:“建忠村曾因产业发展单一等原因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村里立足特色酒曲产业,打造酒曲时光小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未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总书记回信接地气、暖人心,给如何巩固好脱贫成果指明了方向。”诏安县桥东镇镇长吴志彬说,今年以来,桥东镇从整治群众身边“脏乱差”的小事做起,对桥东卫生院门前的长期占地违建进行清理,收回的土地进行停车场及绿化规划。“我们将在前期清理整治的基础上,对林中村‘凤冠山’进行提升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集生态田园康养、花果园林观光采摘、健身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多功能公园。”

“捷文村是全国林改策源地,村集体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后发崛起’的路子。”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青霞说,“我们要把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化作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向前。”

“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要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诏安县四都镇石溪村党支部书记胡茂松说,“我们将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抓脱贫攻坚,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在宁德引发热烈反响

即时 | 2019-08-08 07:47

王光朝是习近平当年第一次和第三次进下党的见证者,如今他开起“幸福茶馆”,迎接宾客,向他们讲述下党的今昔变迁。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在宁德引发热烈反响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范陈春 通讯员 游书金 蔡雪玲 黄起青 张中尧 李广)

这两天,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亲的回信在宁德市引起热烈反响。宁德市干部群众迅速掀起一股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澎湃热潮。

“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宁德、寿宁乡亲的关心厚爱,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宁德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习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亲回信的精神为动力,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继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6日晚,宁德市连夜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亲的回信精神。7日上午,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赴寿宁县下党乡,与干部群众一起学习习总书记回信精神,要求寿宁县、下党乡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目前,宁德市委已成立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工作领导小组,并起草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全力推动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在宁德落地落实。

“得知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亲回信时,我无比激动,并迅速转发朋友圈,分享习总书记对寿宁人民的关怀。”寿宁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说,他反复阅读习总书记的回信,感到习总书记百忙之中给下党乡亲回信,体现了深厚的爱民情怀。

“习总书记30年来的关心和牵挂是下党乡发展的动力源泉。”寿宁下党乡党委书记叶忠强感慨地说,依靠党的好政策,下党全乡118户(504人)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今后,我们要以学习总书记的回信为新起点,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创业,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周宁县乡村振兴办副主任周雄说:“习总书记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周宁着力推进高山云雾茶、高山冷凉花卉、淡水渔业等八大产业,夯实老区县农业基础,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努力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看到习总书记的回信,深感振奋。习总书记对农村基层深爱有加,对农民群众感情深厚。”屏南县甘棠乡委书记张书俭说,甘棠乡要坚持“工农并举、文旅并重”,推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丽甘棠”,努力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点。

福安葡萄协会会长孙飞汉说,福安果农靠山吃山唱山歌,努力摸索科技种植巨峰葡萄的经验。目前,福安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产量8.5万吨,产值近1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展葡萄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创造经验。”

“习总书记的回信饱含对闽东大地的深情厚意,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袁亦光说,一定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完善基础设施,致力打造千亩茶园,推行“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奔小康。

“习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亲的回信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宁德东侨开发区侨兴社区党支部书记余根田表示,要做好本职工作,为辖区的和谐稳定、为群众的安居乐业、为东侨的繁荣发展奉献力量。

“习总书记的回信让我的内心沸腾了起来。”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钟祖钦激动地说,“我们要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村村联建、支部联姻模式,整合资源、资金和人员,建立联合便民服务中心,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东山村由‘穷居山林’到‘幸福畲村’的变化。”

古田县平湖镇党委宣传委员严静表示,近年来,平湖镇创新脱贫攻坚“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带领全镇贫困户发展茶树菇、水蜜桃、芙蓉李等特色产业,全镇94户贫困户、6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脱贫。今后,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福鼎磻溪镇赤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陈双杰说:“习总书记的回信极大增添了闽东乡亲们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勇气,同时也给赤溪村的发展提供了向前的动力。我们要继续发扬赤溪村特色,打造赤溪‘1+N’模式的旅游模式,为赤溪村全面建成小康作贡献。”

蕉城区洪口乡党委书记陈斌感慨地说,洪口乡和下党乡一样,也曾是宁德地区四大特困乡之一。“我们全体干部将不负所托,持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实现乡村振兴上下求索,为建设美好家园不懈努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刘明华:我是一个“富有”的人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艳梅)

这两天,刘明华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没想到!没想到总书记回信了。他仍然还记得我们下党乡亲,还一如既往地勉励我们。”刘明华说。

30年前,也是一个“没想到”的事情,让时任寿宁县下党乡党委副书记的刘明华铭记至今。

下党乡1988年才成立。1987年10月,刘明华等四名干部受命筹建下党乡,这里的贫困、闭塞程度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1989年6月,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杨奕周在参加宁德地委工作会议时表示,对贫困地区,上级要关心,要扶贫。这句话,引起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的注意,他当场跟杨奕周约定要去下党一趟。

刘明华说,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习近平就带领地直和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前往下党乡访贫问苦。

那一趟,荆棘丛生的山脊小道上,习近平一行人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步行近2个小时,才到达下党。

此后,习近平又先后两次进下党,把扶贫工作精准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见证者,刘明华把这一切化为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在下党乡和县农办等不同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

去年,刘明华退休了。没有追随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也没有和老伴在县城养老,他又搬回下党乡。

在这里,他有了更多工作: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下党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兼职老师、“难忘下党”主题馆义务讲解员……

“习总书记给下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全国各地慕名来此接受党性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我每天给他们讲述下党故事,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我就是一个富有的人!”

现在刘明华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必看新闻联播。“总书记去哪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都会认真了解。因为,我在讲解中要用到呀!”就像一名勤奋的学生,与时俱进,刘明华讲述的下党故事打动了南来北往的人们。

王光朝:“幸福茶馆”这么来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层峦叠翠之间,一湾碧水从鸾峰桥下流淌而过,一片民居依山而建。

王光朝的“幸福茶馆”便处于这片古香古色的民居之中。

这两天,习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亲的回信,沸腾了寿宁下党乡。幸福茶馆也比往常更热闹。

“幸福茶馆”的主人,今年71岁的下党乡下党村村民王光朝是习近平当年第一次和第三次进下党的见证者。

忆起往昔,王光朝感慨万千:“当年的下党乡,是福建唯一一个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

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成为下党人最迫切的愿望。习近平曾先后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解决难题,推动当地摆脱贫困,下党也因此踏上脱贫致富的征程。

如今,下党乡路通了,产业发展了,旅游兴旺了,村民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作为下党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王光朝的人生经历了巨大转折。他从上世纪60年代种田、种地,到上世纪80年代卖茶叶和农产品,再到如今修缮老屋、创办“幸福茶馆”。

问及“幸福茶馆”名字来源时,王光朝说:“幸福下党,难忘习总书记。今天,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要知恩、感恩,不能忘记习总书记30多年来的关怀。”

“所以,我和几个乡亲商议写信,想跟总书记报告下幸福的生活。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给我们回信,无比激动,无比振奋!”王光朝说,“今天的下党一天比一天好,村容村貌大大改观,日子越来越红火。”

在“幸福茶馆”,王光朝热情招呼着各方来客,饶有兴致地向客人介绍下党今昔变迁。如今,“幸福茶馆”十分热闹,每日客流量几十人,一年接待游客逾千人。“当年,我们一家缺吃少穿,如今我一家九口有四人拿工资,儿子、媳妇又孝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王光朝感慨地说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王光拔:总书记给了我100元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

7日,下党乡下党村村民王光拔登上村里海拔最高的一栋民宿,俯瞰整个村庄。清风徐来,村里游客如织,下党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王光拔的老宅屋顶在一片青瓦之中格外显眼。那里正在实施改造。200多平方米的闲置老房,将化身下党乡青少年实践基地,接待八方游客。

那是总书记曾经到访的房子。1989年的7月19日,习近平第一次进下党。当时,王光拔从部队负伤退伍回乡,生活困难。当天临近大暑,烈日当空,他正在家里躺着休息,习近平走进了他的家门。

“他来看望我,并给了我100元钱,这对我来说帮助太大了。那100元,比现在的1万块还贵重,远超过我一年的收入。”回忆往事,王光拔心中温暖依旧。

现在,下党乡飞速发展,乡政府租下了王光拔的老宅。两个月后,这座房子将从原先的闲置、破败变成热闹、整洁,成为下党村又一道风景。

“下党村的变化实在太快了,我很期待我房子能够和这栋民宿一样,帮助村里发展,也很期待下党村能够越来越受欢迎。”王光拔一边参观民宿,一边憧憬着。

王光拔告诉记者,除了乡政府给的租金收入,在组织的关怀下,每月能领取2000多元补贴。农忙时他采采茶、种种地,闲暇时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惬意。

“我的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女儿在广东从事翻译工作,儿子任职于福州一家外贸公司,都还没成家。”王光拔说,家乡变好了,机会越来越多,我劝过他们很多次,希望他们能够回乡,一起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写信给总书记,是想跟他说我们的生活因下党村的发展改善很多,下党有今天的面貌,要感谢总书记的关心。”王光拔说,“习总书记在回信里勉励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饱含了对我们的殷切期望。看到下党村一步步发展到现在,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王金花:“可惜老杨看不到”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我原本只想通过写信的方式,替老杨延续向习总书记汇报下党工作的初心,展现下党乡亲脱贫致富的新面貌。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便给我们回信了,我这两天真的很激动、很自豪。”7日,下党乡首任党委书记杨奕周的爱人、66岁的王金花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

当年,正是杨奕周在宁德地委工作会议上的“放炮”直言,促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不久之后的践诺之行,也让下党迎来新的发展篇章。

王金花在两年前患上心梗。考虑到老人身体抱恙,6日下午,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亲自带着习总书记的回信到王金花家里,为她一字一句地讲解回信内容。

见信如面,王金花的思绪又回到上世纪80年代。

杨奕周与王金花都是下党乡上党村人。杨奕周在担任下党乡党委书记之前,曾辗转于寿宁的托溪、芹洋等乡镇工作。

“最早老杨工作的托溪与上党村并无公路,每次步行一趟,都要花费6个小时。”回想起当初,王金花感慨地说。

后来,杨奕周在下党工作,为了当地发展呕心沥血。“当年我陪着父亲多次前往福州、浙江等地,向习总书记汇报下党的最新情况,习总书记每次都热情接待,平易近人,让我记忆犹新。”女儿杨世凤回忆说,父亲始终惦记着下党的发展。可惜的是,他因积劳成疾,于2007年不幸逝世,不能亲眼看到下党的变化。

如今,下党乡日新月异,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现在女婿开车带我回下党,几十分钟就到了。”王金花说,今年已经返回下党十余次,每次回下党,在鸾峰桥头坐一坐,感到很亲切。

村民们见到她,都会拉着她唠家常,感激老杨为村里所做的一切。“这是他应该做的。”王金花说,想起当初的艰辛和如今的美好,向总书记写信汇报幸福生活的想法便涌上心头。

“最遗憾的是老杨看不到如今的下党。” 王金花说,我们一定珍惜下党的美好时光,让总书记放心。

陈大辉:我给总书记做午饭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爸,您居然给总书记写信啦。”6日,陈大辉的儿子在电视上看到父亲接受采访的画面后,特地打来电话。“没想到总书记真的回信了,太高兴了!”电话这头,陈大辉眉飞色舞、难掩兴奋。

“那年,我们把简陋的饭桌、椅子摆在鸾峰桥上,习书记一行就在桥上吃的午饭。”作为给总书记写信的6名党员干部之一,陈大辉回忆起30年前习近平第一次到下党时的情形。

1989年7月的一天,当时是下党乡炊事员的陈大辉接到消息,说第二天要来客人,需要准备午饭。

“客人到乡里后,我才知道带头的年轻人是地委书记习近平。”陈大辉说,当时准备的就是些乡下常见的土菜,大伙儿都吃得津津有味。

1987年,陈大辉是平溪公社的炊事员。决定成立下党乡后,领导动员他到下党,说在这里可以早点转正。

早就听说下党条件苦,但全家就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盘算着转正后工资能多点,陈大辉便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下党。

几个月后,1988年1月1日,下党乡正式挂牌,陈大辉也在这天转了正。

起初乡里工作人员不多,吃的也简单。可要是来了客人,下党乡买不到东西,陈大辉就得走10多公里山路,到最近的平溪乡采购。回程更难,因为去一趟不容易,总想着多买点,沉甸甸的菜压得他一路要停下来歇息好几回。这一去一回,就是7个多小时。

1991年,下党第一条通乡公路建成通车,外面的东西也能运进来了,陈大辉终于不用翻山越岭、肩扛背驮去买菜。

干了15年炊事员后,陈大辉也没离开下党,继续当了10年的包村干部。

2012年,陈大辉退休后住在了县城,但他还是喜欢经常回下党,见见老朋友。“县城每天都有好几趟到下党的班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每次回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现在这里像个花园,比县城还好,真的要感谢党中央、感谢习总书记的关心。”

王光满:这叠文件见证了历史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

从黑色皮包里掏出一叠破旧的文件,是昨日王光满坐下来接受采访时的第一件事。

“这是习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党时的照片。看,这个人是我。”

“这是下党乡水电站一期工程的审查批复文件,这是总书记当年现场拍板定下的工程,就是这个水电站,结束了下党乡无电灯照明的历史。”

……

王光满一边翻材料,一边向记者讲述自己与下党乡的深情往事。虽然退休后他在福鼎生活,但时刻牵挂着下党村。

在习近平第一次进下党时,王光满任村支部书记。在下党乡1988年建乡之前,他已担任时称平溪乡下党村村支部书记3年。下党乡的筹建,他全程参与。

“计生、征兵、教育、育林、公粮,是当时组织给我的五大任务,其他四个我都能完成,就是交公粮任务完不成。”王光满回忆道,“那时的下党村没有公路,每户平均1000公斤的公粮要挑到平溪乡,20多公里山路,村民没办法走。那时,我们提出建乡的想法,得到了支持。”

虽然建乡了,但下党贫困、闭塞程度却不像个乡。“总书记听说我们的困苦,第一次来就支持我们72万元资金,让我们激动得睡不着。”王光满说,水电站项目成为他主抓的工作。1996年,王光满调任下党乡水力发电站站长,后又赴寿宁水电部门任职,他见证了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从最初的250千瓦发展到目前的800千瓦。

下党的变化,让王光满惊喜。“变化太大了,上次来这条木栈道才到这,今天一看又变长了。”王光满说,“我现在在福鼎做小生意,爱人和孙子还在村里生活。我要找机会回来,为下党村的发展助力。”

“写信给总书记,就是想请他再来闽东走一走。”王光满说,“家乡发展得这么好,我们感到很骄傲,也很感恩。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党的时候,老百姓很热情。现在,下党村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再见总书记一次。”

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

即时 | 2019-08-08 07:34

福建日报评论员

“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

滴水穿石,靠的是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勇气。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需要党员干部涵养担当精神、强化担当意识, 一鼓作气,务求全胜。担当来自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意识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我们要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以满腔的热情、豪迈的激情投身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之中。

滴水穿石,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韧劲。一滴水的力量很小,其成功全在于日积月累的努力。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滴水穿石,凸显咬定目标、矢志不移的坚毅。滴水唯有对准石头,一心一意、日复一日,才会造就穿石的神奇。“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要把“精准”的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下好“绣花”功夫,一对一落实帮扶责任,一对一制定帮扶举措,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河海不捐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必须大力发扬滴水穿石精神,以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气概、咬定目标锲而不舍的坚韧、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的斗志,尽锐出战、迎难而上,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深情厚爱落到实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在福建干群中引起热烈反响

即时 | 2019-08-08 07:21

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回信的喜讯传来,当地干部群众欢欣鼓舞。福建日报 吴通华 摄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回信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回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福建人民的深厚感情,展现出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鼓舞和激励着全省干部群众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路而努力奋斗。

省财政厅党员干部在学习习总书记回信时表示,要认真学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精神,学习“三进下党”深入调研的作风,学习在基层和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下一步,将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持续加大财政支持老区苏区发展力度,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财政政策措施;围绕财政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从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习总书记回信勉励下党乡的乡亲们,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出重要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做好脱贫奔小康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要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产业扶贫、交通扶贫、电力扶贫、信息网络扶贫、生态扶贫、挂钩帮扶等各项措施,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省委改革办干部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守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心使命,坚持通过改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在深化扶贫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总结提升下党乡脱贫攻坚等基层的创新实践,固化实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制度经验。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用好改革这一重要法宝,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走出具有闽东特色、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省文旅厅把下党村作为文化和旅游扶贫的重点村,举全厅之力进行帮扶,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省文旅厅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以下党村为示范引领,扎实推进全省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旅游、文化和旅游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进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纳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体系,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加强资源整合,引导各方扶贫资金、扶贫惠民政策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倾斜,形成扶贫合力。

“习总书记回信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省直机关工委派驻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裕林说,接下来将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和困难群众同心协力“拔穷根”,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作为一个驻村干部,我将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曹垅村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省财政厅派驻罗源县起步镇曹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天敏说,2017年底上任时,曹垅村是罗源县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为改变村子面貌,他和村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埋头苦干,通过融入昌西水库工程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为村集体购置店面等工作,让村子重焕生机,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增加,2018年底实现“空壳村”“薄弱村”双摘帽。

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全省民政系统将牢记嘱托,立足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中承担的主要职责,坚持为民爱民本色,牢牢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坚决抓好精准兜底,坚持应保尽保,对特殊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合理把握救助标准,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从回信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习总书记对乡村、对广大农民饱含深厚情感,乡村振兴是他时刻牵挂的主题。这样的回信,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平潭流水镇北港村党支部书记陈松柏说,习总书记亲自为平潭擘画“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蓝图。乘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北港引进台湾理念发展民宿,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让原本闲置的石头厝焕发新的生命,“我们将牢记嘱托,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总书记惦记着老区人民,自始至终关心着人民的生活,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习回信后,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党委书记吴春生说,依靠党的好政策,巨口乡立足传统村落资源,用艺术唤醒乡村,探索建立“古厝生态银行”,带火乡村游。今后,我们将牢记嘱托,稳步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助推乡村振兴。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

即时 | 2019-08-07 08:35

夏日的寿宁县下党乡,蝉鸣阵阵,草木葱茏。习近平总书记4日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喜讯传来,下党乡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党员干部们备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在寿宁下党乡引发热烈反响

即时 | 2019-08-07 07:36

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向群众宣读习总书记的回信。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化作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在寿宁下党乡引发热烈反响

□福建日报采访组

青山如黛,碧水长流,盛夏的下党乡格外凉爽。6日上午,寿宁县下党乡的上百名干部、群众聚集鸾峰桥上,等待着习近平总书记信件的到来。

“总书记给咱们回信啦!”上午11点多,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来到鸾峰桥,激动地向下党乡干部群众宣读习总书记的回信。当他读完信件后,现场爆发出一片热烈持久的掌声:“感谢习总书记!”

消息传开,下党乡的老百姓奔走相告。

“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我们下党乡干部群众激动不已,备受鼓舞。”寿宁县下党乡乡长项忠红说,正是依靠党的好政策,下党乡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全部脱贫了。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把它当作下党发展新的起点,立足下党青山绿水的优势,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美丽乡村游,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项忠红说,下党乡要以茶产业为龙头,以“下乡的味道”为品牌,以扶贫定制为模式,持续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扩大旅游业态,发展农家乐、民宿,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广大百姓奔小康。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我要一步一个脚印,靠山吃山,稳稳地过上幸福的日子。”今年58岁的寿宁下党乡下党村返乡村民王明江十分兴奋。

4年前的王明江和村中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一直在外打工,多年来未脱下贫困户的“帽子”。2015年,听说村里搞起定制茶园需要招一批工人,王明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从外面回来了。

“这里离家近,不用出远门,包吃包住,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块钱,外面哪里有这么好的事。”王明江告诉记者,他在茶场负责茶叶包装,加上种些农特产品,通过一年多的努力,2016年就脱贫了。

“听到总书记给下党乡群众回信后,感到很振奋,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祖说,下党村目前有1341人,农民人均年收入13605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下党的生态环境,发展好茶业、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

山水环绕的寿宁县下党乡新貌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这几年下党的红色旅游发展红红火火,旧貌换新颜。”下党村村民沈有中说,他从网络上得知喜讯后,第一时间将消息转发朋友圈。虽然在外经商,但他时常会返回下党,了解村里最新的变化。“今后,打算返乡从事茶叶等相关产品的运营开发,争取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对于未来,沈有中信心满满。

“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的回信在朋友圈刷屏了。”寿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万江说,习总书记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这一份情义让寿宁人民永远感怀。如今,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将化作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巨大精神动力。乡村振兴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新时代要继续发扬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求真务实、善作善成,如此才能不忘初心,善始善终。

下党乡司法所所长兰淑珍表示,下党乡距离寿宁县城关车程一小时,这条被下党人民称为“小高速”的路弯弯绕绕,让2017年第一次前往下党任职的她坐车坐得晕头转向。工作一年后,兰淑珍感到,这里的人特别质朴,跟下党的山山水水一样,愿意包容每个人。现在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习总书记的回信亲切又鼓舞人,身为下党的干部,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待,做好本职工作,全力维护下党的和谐稳定。”兰淑珍说。

第四批省派驻村干部、下党乡下党村第一书记曾守福说,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的回信刷爆朋友圈,令人感慨万千。前些年,他在下党挂职时,与乡亲一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打造“下乡的味道”品牌等,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用三年时间实现了脱贫目标。如今,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积极建设美好家园,正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是这六位下党乡亲,给习总书记写了信

即时 | 2019-08-07 07:30

原题:“总书记真的一直惦记着我们!”

           ——一封回信,浓缩三十载深情

东南网8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艳梅 李向娟 郑璜 游笑春/文 林熙/图)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鸾峰廊桥沐浴金色的阳光。

8月6日,一个寻常的日子。位于闽浙交界大山深处的寿宁县下党乡,却沸腾了!

“总书记给咱们回信啦!”喜讯传遍村落,大家奔走相告。上百名干部、群众聚集鸾峰桥上,欢声笑语,分享喜悦。

上午11点多,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在鸾峰桥上,激动地向下党乡干部群众宣读习总书记的回信。热烈的掌声在大山里、溪流旁久久回响!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真没想到,习总书记这么快就给我们回信了!”61岁的刘明华,捧着函件,反反复复认认真真看了五遍。“非常激动、非常感动!”作为最早受命筹建下党乡的4名干部之一,刘明华对下党当年的困顿有切身之痛,也见证了下党的幸福嬗变。

此番给习总书记写信,他是发起人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第一次是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乘车近3个小时、步行2个多小时,冒着酷暑到下党乡访贫问苦,帮助解决发展难题。

半个多月前,刘明华和下党乡群众聚在一起聊天,共同回想起三十年前那段温暖的往事。

三十年砥砺奋进。

从偏远的“闽东西伯利亚”到炙手可热的“红色旅游新地标”,下党的路通了,村美了,民富了,发展和变化翻天覆地。乡亲们心怀感恩,没有习总书记的关心和牵挂,下党不可能变化这么大。大家一合计,应该给总书记写封信,向他汇报下党脱贫的喜讯。

幸福茶馆里话幸福!就在村里的幸福茶馆,受乡亲们委托,当年习总书记第一次进下党时的6位见证者刘明华、王光朝、王光拔、王金花、陈大辉、王光满,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给总书记写信,说说心里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刘明华,61岁,党员,目前已退休,返聘下党任讲解员。

刘明华时任下党乡党委副书记,他说:“我们回忆了总书记第一次到下党时,拍板帮乡里修公路、建电站,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也汇报了这几年下党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群众靠山吃山,种植茶叶、发展红色旅游红红火火,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王光朝,71岁,群众,目前在下党村经营幸福茶馆。

“我们还请习总书记在百忙之中,能抽空回下党看看。”王光朝说,“幸福下党,难忘习总书记。下党人有今天这样的生活,是因为他当年来到下党,关心下党,下党人知恩、感恩。”

两页半的信,几个人反复斟酌用词,写了两遍草稿,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特地进了县城,寄了出去。

满怀期待。

仅隔半个月,北京来的回信让村民们喜出望外。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总书记连我们当地这句俗语都还记得,他真的一直惦记着我们。”王光朝说,“习总书记始终牵挂我们这样贫困地区,看到我们能脱贫,他就很开心。”

71岁的王光朝,是习近平当年第一次和第三次进下党的见证者,当年曾自愿为习近平一行送来解暑凉茶。2016年,下党创建红色旅游地,他在自家开起了“幸福茶馆”。如今,茶馆每日客流量多则四五十人,少则也有十多人。他自制的手工茶颇受游客青睐,日子也越过越殷实。

“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我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我很受鼓舞。”如今退休了的刘明华,又返聘担任了“难忘下党”主题馆的讲解员,“每天从全国各地慕名来此接受党性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一遍一遍为他们讲述下党的红色故事、人文故事、生态故事,特别自豪,我将继续发挥余热。”

王光拔,66岁,群众,目前在家务农。

王光拔年轻时曾因工作身体落下残疾,退伍后生活一度困难。后来,在组织关怀下落实了相关补贴,生活有了保障。如今随着下党村的发展,老宅被乡里改造成下党乡青少年实践基地,王光拔也有了一笔固定收入。对于今日的生活,他很满意。“下党有今天的面貌,要感谢总书记的关心。习总书记的回信饱含了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下党村一步步发展到现在,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王光满,60岁,党员,目前在福鼎打工。

60岁的王光满,在习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党时,任下党村党支部书记,亲历了习总书记在下党村访贫问苦的一幕幕。“家乡发展得这么好,我们感到很骄傲。总书记的回信,也让我们格外亲切,真想请总书记再回闽东走一走。”

陈大辉,67岁,党员,已退休。

“有总书记牵挂,我们要好好努力,好好过日子。”67岁的陈大辉,以前是下党乡炊事员,对下党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慨万千,所以“掌大勺”的握起了笔写信。

王金花,62岁,群众,目前在家务农。

王金花不善言辞,总书记的回信让她回忆起那段奋斗的岁月。当年,正是她的爱人、下党乡首任党委书记杨奕周在宁德地委工作会议上,站起来“放炮”,促成了习近平不久之后的践诺之行。“我们一定珍惜现在的好时光,让总书记放心。”

下党公路依然蜿蜒,下党乡却已驶上奔小康的坦途!

一封回信,道不完三十载深情。

下党儿女,铭记党恩执着前行。wo

殷切的嘱托 前行的动力——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

即时 | 2019-08-07 07:17

福建日报评论员

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东风到处物皆春,闽山闽水寄深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足迹遍布八闽大地,对福建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充满感情。总书记的回信,内涵丰富、情深意切、催人奋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下党乡的乡亲们、对福建人民的深厚感情,展现了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为民情怀,鼓舞和激励着全省干部群众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路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总书记对我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着力在领会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切实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化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和扎实作为,把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我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学出宗旨、学出本领。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学习的实际成果回报总书记的期望与厚爱。要把总书记的回信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福建工作时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宗旨使命,抓好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行动,大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要有责任、有担当,见行动、见实效。当前我省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实施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下好“绣花”功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落实好支持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各项政策举措,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目标任务。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做强做优做大十大乡村特色产业,走出具有闽东特色、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对于全省干部群众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责任担当,就是把总书记对福建的亲切关怀、殷切嘱托转化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一鼓作气、顽强作战,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福建贡献。

激动万分!总书记给乡亲们回信啦!

即时 | 2019-08-06 22:46

东南网8月6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采访组)青山如黛,碧水长流,盛夏的下党乡格外凉爽。6日上午,寿宁县下党乡的上百名干部、群众纷纷聚集鸾峰桥上,欢声笑语,等待着习近平总书记信件的到来。

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向群众宣读习总书记的回信。

“总书记给咱们回信啦!"上午11点多,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来到鸾峰桥上,激动地向下党乡干部群众宣读习总书记的回信。当他读完信件后,现场爆发出一片热烈持久的掌声,"感谢习总书记!" 消息传开,下党乡的老百姓奔走相告,纷纷传播这一天大的喜讯,感觉跟过节一般。

山水环绕的寿宁县下党乡。

“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我们下党乡干部群众激动不已,备受鼓舞。”寿宁县下党乡乡长项忠红说,正是依靠党的好政策,下党乡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如今全部脱贫了。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把它当作下党发展新的起点,立足下党青山绿水的优势,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美丽乡村游,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项忠红说,下党乡要以茶产业为龙头,以下乡的味道为品牌,以扶贫定制为模式,持续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扩大旅游业态,发展农家乐、民宿,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广大百姓奔小康。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受鼓舞,我要一步一个脚印,靠山吃山,稳稳地过上幸福的日子。”今年58岁的寿宁下党乡下党村返乡村民王明江十分兴奋。

4年前的王明江和村中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一直在外打工,多年来贫困户的“帽子”一直未脱下。2015年,听说村里搞起定制茶园需要招一批工人,王明江抱着试一试的想从外面回来了。

“这里离家近,不用出远门,包吃包住,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块钱,外面哪里有这么好的事。”王明江告诉记者,他在茶场负责茶叶包装,加上种些农特产品,通过一年多的努力,2016年就脱贫了。

山水环绕的寿宁县下党乡。

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祖说,“听到总书记给下党乡群众回信后,振奋人心,倍感鼓舞,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祖说,下党村目前有1341人,农民人均收入13605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下党的生态环境,发展好茶业、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

“这几年下党的红色旅游红红火火,旧貌也换新颜了。“下党村村民沈有中说,他从网络上得知喜讯后,第一时间转发到朋友圈。虽然在外经商,但他时常会返回下党,与亲朋好友唠唠嗑,了解村里最新的变化,打算返乡创业。“今后,打算返乡从事茶叶等相关产品的运营开发,争取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对于未来,沈有中信心满满。

山水环绕的寿宁县下党乡。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的回信刷屏了。” 寿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万江说,习总书记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这一份情义让寿宁人民永远感怀。如今,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更是化作致富奔小康的巨大精神动力。眼下,乡村振兴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新时代要继续发扬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求真务实、善作善成,如此才能不忘初心,善始善终。

下党乡司法所所长兰淑珍表示,下党乡距离寿宁县城关车程一小时,这条被下党人民称为“小高速”的路弯弯绕绕,让2017年第一次前往下党任职的她坐车坐得晕头转向。工作一年后,兰淑珍感到,这里的人特别质朴,犯罪率很低,跟下党的山山水水一样,愿意包容每个人。现在基本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总书记的回信亲切又鼓舞人,身为下党的干部,一定不会辜负总书记的期待,做好本职工作,全力维护下党的和谐稳定。”兰淑珍说。

第四批省派驻村干部、下党村第一书记曾守福说,“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刷爆朋友圈,令人感慨万千。前些年,他在下党挂职时,带领乡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打造“下乡的味道”品牌等工作入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用三年时间实现了脱贫目标。如今,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积极建设美好家园,正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的回信

即时 | 2019-08-06 21:25

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的回信

发扬滴水穿石精神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努力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东南网8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琳)习近平总书记8月4日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乡亲们实现脱贫,肯定经过30年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大道理,鼓励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省委常委会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强调要认认真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增强信心、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埋头苦干,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我省还将专门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省委书记于伟国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群众的回信。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满了对下党乡的乡亲们、对福建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深厚感情,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足迹遍布八闽大地,对福建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与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群众,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福建工作时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好回信的重要精神。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为民服务解难题,抓好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行动,大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大力实施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下好“绣花”功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落实好支持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走出具有闽东特色、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力,加强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做梦也没想到,总书记会这么快给我们回信

即时 | 2019-08-06 21:03

东南网8月6日 (福建日报记者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4日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总书记的回信让几位写信的乡亲激动万分。请看福建日报记者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下党乡政府食堂原炊事员陈大辉:把总书记回信化作奔小康的精神动力

陈大辉,67岁,1952年9月生,党员,已退休。(林熙 摄)

“真的做梦也没想到习总书记会这么快给我们回信!”今年67岁的下党乡政府食堂原炊事员陈大辉万分激动地说,这些年,下党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产业发展了,红色旅游红火了,我们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我们几个老乡一同商议,想跟总书记说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给总书记写信,不到一个月就收到回信了,太令人振奋啦!习总书记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对下党人民无比关心,这一份情义让寿宁人民永远感怀。我们要把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化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巨大精神动力,推动下党乡村振兴。我们期盼总书记抽空来下党看看。

总书记的回信让寿宁下党乡沸腾了

即时 | 2019-08-06 16:59

东南网8月6日(福建日报记者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4日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总书记的回信引发热烈反响。请看福建日报记者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下党乡乡长项忠红:把总书记回信当作下党发展新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我们下党乡干部群众激动不已,备受鼓舞。正是依靠党的好政策,我们下党乡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全部脱贫了。我们要认真学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把它当作下党发展新的起点,立足青山绿水的优势,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美丽乡村游,让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下党乡要以茶产业为龙头,以下乡的味道为品牌,以扶贫定制为模式,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扩大旅游业态,发展农家乐、民宿,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广大百姓奔小康。

下党村支书王明祖:总书记的回信让我肩上责任更重了

“收到总书记给下党乡群众的回信后,振奋人心,倍感鼓舞,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祖说,下党村目前有1341人,农民人均收入13605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下党的生态环境,发展好茶业、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

下党村村民沈有中: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激动万分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激动万分,身为下党村的一分子,我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下党村村民沈有中说,从网络上看到总书记的回信,他便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并告知在家里的亲朋好友。

2012年大学毕业后,沈有中便走出大山,辗转于广东及省内各地经营超市,几年来小有所成。他时常会返回下党,与亲朋好友唠唠嗑,了解村里最新的变化。看到下党日新月异的改变,他是甜在心里,乐在嘴上,今年还诞生了返回乡里创业的想法。“接下来有机会的话,我会回村里从事茶叶等相关产品的运营开发,争取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对于未来,沈有中信心满满。

下党村茶农王明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过上幸福日子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受鼓舞,我要一步一个脚印,靠山吃山,稳稳地过上幸福的日子。”寿宁下党乡下党村茶农王明江十分兴奋。

“这里离家近,不用出远门,包吃包住,每个月工资有三千多块钱,外面哪里有这么好的事。”今年58岁的返乡村民王明江就是享受扶贫定制茶园红利的一员。

4年前的王明江和村中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一直在外打工,多年来贫困户的“帽子”一直未脱下。2015年,听说村里搞起定制茶园需要招一批工人,王明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从外面回来了。

王明江告诉记者,他在茶场负责茶叶包装,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加上种些农特产品,通过一年多的努力,2016年就脱贫了。由于工作时间灵活,他还能顾得上照顾家中年迈的老母亲。

扶贫定制茶园的扶贫效果显而易见,几年来通过扶贫定制茶园脱贫的贫困户达9户。通过定制茶园,在几年的时间里,下党村茶农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村财增收了20多万元。

茶叶是下党乡的主导产业,要“造血”就要从茶产业入手,从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茶叶入手。下党村两委经过多方调研、考查,策划推出“福山水”扶贫定制茶园项目。从以前卖茶叶转变到租茶园,创新打造中国首个扶贫定制茶园模式。

“茶园租出去了,茶叶也跟着卖出去了。”下党村的生态茶叶从此进入了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

1  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