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告诉你丨这些获奖广播作品何以脱颖而出?

2015-12-10 11:57:49  来源: 中国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在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55件广播类作品,它们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能脱颖而出?今天,我们请评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宇细数个中缘由。

大主题 小切口

选取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将其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如,广播评论《“藏粮于土”箭在弦上》,探讨中国粮食产品十一连增背后的隐忧和隐患,把这个问题放在更高更远和中国改革进程的角度来看,不只从粮食的角度,而是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这和仅报道粮食的增产增收完全不同,有着宽广视角、深远立意。

从小切口入手,表现社会大主题。如,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广播系列《长空奇缘——两岸退役飞行员首次同飞蓝天》,讲述40年前参加空战的两名飞行员,40年后又重新飞上蓝天的故事。40年前两个人是敌我双方,40年后两人同驾一架飞机。这虽然是很小的事件,但是放在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下就显得很有意义。大的主题从小切口进行报道,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贴民生 引共鸣

践行“走转改”,深入群众挖掘新闻素材,报道老百姓切实关心的民生问题。如,广播评论《对办事群众不妨多说一句话》,记者跟随一对夫妻体验“准生证”变成“折腾证”的过程,剖析总结地方窗口单位的特权病、懒散病、冷漠病。这样的话题关注民生,群众比较感兴趣,受众能够找到共鸣。

以情感为基调,做温暖人心、闪耀人性光辉的报道。如,广播专题《失联66小时》,记录了在马航MH370失联后的66个小时内,记者在丽都饭店采访两个家庭的情景,反映了家属的焦灼、悲痛、愤怒等等。很多是跟人的情感相关,但又不是过分煽情,这样的报道大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问题 重引导

紧扣当下,报道前沿,发现趋势性问题,以报道引领社会、警醒社会、影响社会。如,广播专题《大爱让生命延续》讲述上海华山医院第一例接受器官捐赠的事情,普及相关理念,呼吁尽快出台配套措施。这个现在看起来比较小的题材,可能在未来有更大的影响力,报道体现了新闻的前瞻性。

好声音 广传播

运用多种报道方式,用音响说话,凸显声音的魅力。如,广播系列《幸存者证言》,采用了很多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亲属的同期声采访。有些采访对象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从近百小时的同期声素材里,编辑选出了30个几分钟的作品,综合运用配乐和深情又不煽情的播音,非常震撼、打动人心。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扩大传播效果。如,广播消息《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亮出中国创造新名片》,在青岛的官微上同步发布,受众可以进行互动。广播系列《保卫乡愁》,节目中设了很多微信、微博的话题,在新浪微博上有700多万人关注,使广播的传播方式多元化,扩大了传播效果。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