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还原生活细节 传递精神力量

2021-12-31 15:24:46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郝天韵   

《新华每日电讯》报告文学《“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

还原生活细节 传递精神力量

“燃灯校长”张桂梅,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现在已是家喻户晓。

《新华每日电讯》在2020年7月10日整版刊发的报告文学《“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让更多人知道了张桂梅的故事。该稿件成为新华社2020年最有传播力的人物报道之一,被赞“石头人看了也要流泪”,同时也成为“刷屏之作”,《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微信点赞量达“10万+”,网友评论达数万条,全网阅读量超2000万。相关视频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后,累计播放量超5000万。

2021年11月,《“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结缘14年

见证梦想启航与“燃灯”岁月

14年前,张桂梅就与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结缘。

作为一名偏远贫困山区的基层教师,张桂梅十几年前就有一个梦想:办一所免费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们都能读书。这个梦想虽然遭到身边人一致反对,但张桂梅一直在努力。2007年,就在张桂梅多年寻求支持无望、几乎放弃办学的时候,《新华每日电讯》头版的一篇《穿破洞牛仔裤参加十七大》的报道给她的梦想带来了转机,她的故事一夜传遍全国。

同年10月14日,新华社记者林红梅、徐江善、张先国在党的十七大期间采写的报道《“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播发后,被《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和其他媒体刊发,并产生了较大反响,张桂梅的愿望受到相关部门和地方重视,丽江市和华坪县一起投入200万元建设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于2008年9月正式开学,实现了张桂梅办免费女高的梦想。10多年来,有11届学生从华坪女高毕业,全部考上大学。大山里贫困女孩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对我社记者帮助她完成建校梦想的这段历史,张桂梅每次接受采访时都要反复讲述。她对我社记者关注基层代表、关注基层群众的为民情怀表达由衷的敬意,也代表那些贫困家庭的女孩表达真诚的谢意。”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新华社记者庞明广如是说。

过去的十几年间,新华社多次报道张桂梅的感人事迹,见证着张桂梅的梦想启航与“燃灯”岁月。2020年高考前夕,《新华每日电讯》再次策划约稿,准备推出张桂梅的整版人物报道。“在当时,采访时间十分有限,从出发采访到稿件见刊,前后不过四五天,近6000字的稿件我们差不多一个通宵便完成初稿。”对于能在这么短时间以较高质量写出来的原因,庞明广表示,主要得益于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编辑记者们10多年的持续跟踪积累。

将心比心

“破壳”从“放弃”开始

采写这样一篇典型人物稿件,最大的难度是如何真正走入采访对象的内心。“特别是对张老师这样个性十足的采访对象来说,要‘破壳’是十分困难的。”庞明广表示,其实对张桂梅的采访,是从“放弃”采访开始的。

庞明广回忆说,去年7月,在他和同事严勇、陈欣波第一次到华坪女高采访之前,就听说张桂梅很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因为她担心采访会影响学生上课学习。记者们一开始就意识到,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连能不能顺利完成采访都是个未知数。

“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我们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愈发兴奋,坚信她背后一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可挖。怎样破除她对采访的排斥,是我们面对的首要任务。”果不其然,第一次到华坪女高,张桂梅见面就给记者们泼了一盆冷水:“我最近实在太忙了,没时间接受采访。”早有心理准备的庞明广赶忙接话:“张老师,我们不耽误您时间,就在学校里陪您转转,绝不影响您工作和学生学习。”

见记者们如此诚恳,张桂梅也不好再下逐客令。就这样,庞明广等人花了一整天时间跟在张老师后面,陪着她巡课、和学生谈心,看着她艰难地爬楼梯,拿小喇叭在校园里督促学生做操、吃饭,感受她日常工作里的每一个小细节。“没有过多打扰,甚至没有太多交流,我们跟在张老师身后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庞明广说,事后来看,虽然放弃了面对面交谈的采访形式,但这样默默观察被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让大家更真实地感受到了张桂梅的精神力量,无形中拉近了和她的距离,“而这在人物报道中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独家细节也就在这样默默地观察里被记录下来。也正是这样温暖陪伴、默默观察、将心比心的采访方式,让张桂梅慢慢加深了对记者们的信任。“之后每次采访,她不仅不再拒绝,还主动和我们聊起了许多独家的故事,比如她在病危时要求政府预支丧葬费给学生用的故事,之后也成为了我们稿件中最感人催泪的片段。”庞明广说。

突出细节

打动自己的才能打动读者

在结束了连续数日在华坪女高的采访后,记者们整理的采访笔记多达数万字。如何从大量的素材中挑选出最有报道价值的故事细节,把张桂梅从事教育工作前后几十年的厚重经历,化为一篇生动而丰富的人物报道,成为摆在记者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在稿件写作中,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不要一味求大求全,更不要堆叠华丽的辞藻去拔高渲染,而是把那些采访中最能打动自己的细节生动地描写出来,这样的稿件往往更打动人。”庞明广说。

比如,在稿件的标题和导语上,记者们就花费了很大心思。“最终,我选择将张老师每天清晨坚持为学生打开教学楼楼道的灯这个细节作为稿子的切入点。这是在第一次采访张老师的过程中最打动我们的画面。”庞明广说,开灯这个动作,寓意着为学生们带来光明。最终,在经过反复讨论后,凝练出了“燃灯校长”这一词汇写进稿子的标题。稿件发出后,“燃灯校长”这个词成为张桂梅最鲜明的标签,随后被其他媒体反复引用。

此外,在近6000字的稿件中,编辑记者也力求语言平实,不用人物报道以往较为俗套的排比句式、堆叠形容词等手法,而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故事讲述,并穿插点缀着能够凸显人物个性特征的直接引语。“尽管这样的写作方式看起来不够华丽,却能够以克制而朴实的风格来打动读者。”庞明广说。

让庞明广等人颇为意外的是,长达数千字的通讯竟在新媒体端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谈及后期的传播经验,庞明广说出了3个关键点:一是要有优质的文字报道作为传播的“压舱石”;二是通过全媒体多元呈现;三是内外并重,让典型人物报道成功“出海”。其中,在全媒体和海外传播方面,如在今年高考期间策划了“张桂梅再送150名女高学生高考”新媒体报道,在微博和抖音平台形成了极强的传播力;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播发的英文稿件《揭秘中国一所女子中学12年来的奇迹》,在新华社当日海外播发的中国新闻中排名第一。“典型人物绝不仅适合于对内报道,其精神内核和散发的人性光辉同样能感染海外读者,进而向世界讲述中国脱贫故事,展现中国脱贫成就。”庞明广说。(记者 郝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