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连城根雕,盼辉煌重现

2018-10-31 09:19:14 黄筱菁 黄水林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林小锋在进行根雕创作。 黄水林 摄

东南网龙岩10月30日讯(记者 黄筱菁 通讯员 黄水林)秋日下午,连城汽车站附近的一家食杂店外,一位老者坐在一把根雕座椅上,和店主拉着家常。路边的门店里,主人在根雕茶几旁为客人沏茶。在连城,根雕和人们的生活颇为密切,寻常人的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根雕物件。除了极具观赏价值的根雕摆件,根雕茶几、茶杯、座椅、花架、果盘等日常用品也彰显着根雕产品的实用价值。

连城根雕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末元初,改革开放之后,连城根雕从业者的数量及根雕质量不断上升,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根艺大师。县城里根雕一条街上的百余家根艺馆顾客盈门,根雕逐渐发展成了当地的红火产业。

但近几年来,一股“寒潮”席卷了连城根雕行业,不断减少的根艺馆和从业人员、冷清的店面、纷纷转行的学徒,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样子。冠豸山根雕艺术协会副会长周奇峰说,市场的萎缩、宣传的缺乏等都是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当地的从业者也在积极想办法应对行业的冷冬。

化腐朽为艺术精品

枯木断根,也许在一般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堆被大自然淘汰的东西。但在一些人的世界,它越是奇形怪状,越是破败,就越是宝贝。这些人凭借着天马行空的灵感创意,只要挥动起手里的刻刀,就能把残败的树根变成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这样的作品,叫作根雕,这样的“魔术师”,是根雕创作者。

根雕在我国的历史颇为悠久。根据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根艺奇观——中国·冠豸山根雕艺术》一书,我国的根雕作品始于春秋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根雕作品,它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禅等纹样,表明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宋元时期,根雕艺术在宫廷和民间发展,有些画家也以根雕作品为创作素材。到了明清时期,陆续涌现出一大批根雕艺术家,根雕创作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在龙岩,若是想看到成熟的根雕作品,连城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除了大名鼎鼎的四堡雕版印刷,在这个闽西山区县里,根雕也是当地在文化上的一颗耀眼明珠。连城的根雕艺术,始于宋末元初,但前人的作品大多局限于神像或神案上摆设的吉祥物,种类不多。改革开放之后,连城的根雕事业迎来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大特色产业。

根雕,到底怎么雕?“要完成一个根雕作品,主要有几个步骤。先是选材,然后把根材表皮上的泥沙冲洗干净,再针对根材的特点进行创意构思,构思好后在根材上雕刻制作,再进行修光、磨光和喷漆等。”连城根雕工艺师林小锋说,在选材上,并非所有的树根都可以用来雕刻,太过于“循规蹈矩”的根材容易落选,那些质地较硬的硬木、造型独特可塑性强的树根则往往会得到“宠爱”。得到满意的根材后,还要将它们放在仓库里充分阴干,防止虫蛀。此后,构思创作成为整个作品关键的一个环节。“三分雕刻,七分天然。”林小锋说,根艺的创作以根材为原型充分想象,最大限度利用树根的原始纹路、形状进行艺术加工处理。“一般我们根据以往的积累和经验来设计,有时候也会和同行沟通交流,但是灵感这东西不好说,有时候面对一个树根,想了一两年都想不出应刻什么,但是有时候灵感突然涌现,很快就创作出来了。”

在林小锋的店内,记者注意到了一件达摩根雕。这件作品呈长条状,主要雕刻部位在上部,作品中达摩头颈微低,胡子和眉毛浓密,嘴巴紧闭像是在思考。“这个树根底部下半部分比较平滑,还有一些竖纹,像达摩身上穿的袍子,然后利用根材上部分的特点,创作出了一个达摩的形象。”林小锋向记者介绍。

引题图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