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新华网评:救灾雅安:如何做到“匹夫有责”?

2013-04-22 14:56  徐 扬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徐 扬

雅安不安,震惊全国。伤亡数字不断在刷新,国人的心一次次被揪疼。多少网民彻夜未眠,守候着雅安的消息。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对于广大网民来说,一次次转发灾情信息,自发地捐款捐物,提示无关人员不要赶赴灾区占用应急通道。这些都是在传递正能量,做到了“匹夫有责”,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气。

目前正处于灾后救人的“黄金72小时”,救人最为紧迫重要。只有绿军装和白大褂深入每个受灾村镇,才能抢救更多的人。在此期间,专业的人才能做好专业的事。广大网民心系灾区,做好本职工作,同样是为国分忧,为灾区解难。

对于网民来说,通过微博转发口口相传,劝诫人们不要贸然去灾区,也是对救人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初期,没有抢险救援经验,光凭一腔热血,可能出现“救人不成反被救”的情况。这并不是伤害一些人的善心和爱国心,而是让道路、通讯、食品、药品,这些灾区最稀缺的资源,向党和政府调集的救援队伍倾斜,只有这样才能够集中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掩埋在废墟下的人们抢回时间。

对于网民来说,不信谣、不传谣也是帮助救灾。抗震救灾,人命关天。写几行字,点一下鼠标,就可能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会影响救灾的工作。网民和网站要增强鉴别力,不要为了搏出位或是“眼球效应”,就发布一些未经核实、耸人听闻的信息。灾难面前,保持冷静和镇定最为关键。

传递正能量,需要每个网民的参与。一次次对灾区真诚的祝福,会增强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一盏盏微博上点燃的蜡烛,会感染并激励越来越多善良的人;一声声对救援人员道出的“辛苦”和“赞”字,会让人们从感动和泪水中收获希望。

祈福雅安,快点平安。(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