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大学生村官陪孤寡老人过春节 为其贴春联(图)

2015-02-18 14:05:35 焦磊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河北景县大学生村官陪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过春节

  大学生村官和崔大爷一起包饺子

“春节即将到来,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特殊人群: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和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作为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大学生村官,我觉得咱们有必要为这些特殊人群送上关爱和温暖。因此,我倡议,今年咱们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分批在各自的片区陪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大学生村官胡少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他的想法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2月17日,腊月二十九,衡水景县99名大学生村官自愿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共分16个小队,分别在各自的片区开展志愿服务。

河北景县大学生村官陪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过春节

  大学生村官在帮孤寡老人贴春联

“大爷心里真高兴!”

“崔大爷,我们是咱们县的大学生村官,这不过年了嘛,大家来陪您过年来啦!”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拎着米、面、油、菜、肉来陪他过年,75岁的崔大爷热泪盈眶,泣不成声,紧握着大学生村官梁雪的手哽咽的说:“过年了,以往都是我一个人,心里都是空落落的。这,今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大爷心里高兴....。。”话还没有说完,崔大爷已经哭的说不出话来。

简单的交流之后,大学生村官们志愿者们开始忙碌起来,女生摘韭菜、和面、剁菜馅,男生则脱下衣服,帮助老人打扫院子,贴对联。平日冷清的小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剁菜声、切菜声、笑声、锅碗噼里啪啦声,使简陋的农家院,飘出了浓浓的年味。一会儿功夫,火红的灯笼、喜庆的对联、整洁的院落,让这个寂寞、冷清的老宅年味十足。

大家边聊边做,中午12点,一个“开饭喽”的吆喝声让崔大爷笑的合不拢嘴。大家张罗着摆桌子、搬凳子、上菜....。。茄子炒肉、黄瓜鸡蛋、凉拌藕片、红烧带鱼,看到这么丰盛的午餐,崔大爷嘴里一直不停地在说“好,好....。。”大学生村官刘丹说到:“来,咱们共同举杯,祝崔大爷健康长寿、事事顺心、万事如意!”在碰杯声、欢笑声、祝福声中,崔大爷过了一生中最热闹、最高兴的新年。

大学生村官焦明霞说:“大爷,以后我们大家都是您的儿女,我们已经将您这儿定为联系点了,以后我们会经常过来陪您聊天、给您做饭的,有什么事您就直接跟我们说,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您办到的。”

留守儿童终于见到了妈妈

在龙华镇秦旺村,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给留守的孩子们买去书包、文具、书籍,辅导他们的学习和寒假作业、教他们洗衣做饭、唱歌跳舞,陪他们做游戏制花灯。吃完团圆饭后,大学生村官李帅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留守儿童画画。画画的过程中,7岁的豆豆说:“叔叔,可不可以帮我画一下妈妈啊。”“可以啊,你有妈妈的照片吗?”李帅回答道。豆豆说:“家里没有妈妈的照片,我已经一年没有见到妈妈了,都忘了她长什么样了。”

听到这里,李帅拿起自己的手机,打开网络,用视频电话打通了豆豆妈妈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妈妈看到豆豆,眼泪流了出来:“豆豆,你又长高了,妈妈这几天在这里加班,能挣平时三倍的工资,初九的时候,你就能见到妈妈了,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

和妈妈挂掉电话后,豆豆瞪着两只大眼睛问:“叔叔,以后妈妈再出去打工,我想她的时候,能去找你吗?”李帅强忍着心酸:“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和爷爷奶奶的,你想妈妈的时候也可以去找我,我一直都在秦旺村的大队部。”

让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不再寂寞

老家在冀州市的大学生村官李帅说:“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现在也工作在农村,非常了解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过年时心里的滋味,他们这个时候心里最难受,今年我不回家了,留在这里陪他们一起过年,让他们感受到真情和温暖,陪他们过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热闹的、祥和的新年。”

春节是合家团圆、举杯同庆的日子,景县的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却留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中,陪他们共度新春,让老人和孩子们这个春节不再寂寞。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引导更多的爱心力量加入到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他们不求任何物质回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甘愿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让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感受到爱从未远离,爱一直在身边!(燕赵都市报记者焦磊通讯员王永春、李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