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乌镇报告:全球互联网用户达35亿 弥合数字鸿沟

2016-11-18 14:54:46 记者 张璁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四、网络安全问题凸显,国际社会积极应对

●多国和地区加强网络安全顶层设计。2016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或完善网络安全战略规划,颁布法律法规,设立专职机构,完善机制建设,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网络安全文化,加强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

●关键基础设施和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重点。各国政府纷纷将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提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发布政策和标准,开展专项行动,着力提升防护能力。各方高度重视数据保护的标准建设,积极探索跨境数据流动的规则,探讨分享最佳实践。

●各方积极应对网络犯罪与网络恐怖主义威胁。网络犯罪与网络恐怖主义严重危及全世界的和平安全。各国致力于通过跨国司法与安全合作,有效打击网络犯罪与网络恐怖主义,防止将技术、通信和资源用于犯罪或恐怖主义目的,根除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在网络空间传播的基础与土壤。打击网络犯罪的双、多边合作机制相继建立。

五、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展积极,新成果令人期待

●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对话积极活跃。第五届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会议聚焦网络空间国家行为规范及国际法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适用、信任措施等问题,取得良好开端。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会议发表《塔什干宣言》,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制定网络空间负责任国家行为的普遍规范、原则和准则。G20、OECD、金砖国家、东盟等均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应对网络空间的威胁与挑战。

●国际社会积极推动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与完善。更多国家强调尊重各国平等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认为应在尊重主权和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基础上加强合作,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2016年WSIS与IGF启动新的十年进程,支持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治理主题。G20杭州峰会一致认为互联网治理应继续遵循WSIS成果,强调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社会、技术团体和国际组织等各方应根据其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充分、积极参与互联网治理。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经济论坛(WEF)等国际机构持续讨论网络空间发展治理问题。IANA职能管理权移交完成,各方期待ICANN进一步国际化。

●国际社会持续致力于儿童在线保护。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制定行动计划,推动各方参与,开通投诉热线,开展国际合作,有效打击网上儿童色情,治理网络欺凌等。第二届“儿童在线保护”(We Protect)全球论坛上,41个参会国共同签署联合行动声明。

展望未来

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大会开幕式作了主旨演讲,来自全球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16个国际组织的1600名嘉宾共聚一堂展望互联网发展前景。我们,大会高级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将呈现如下趋势:

1、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在全球互联网发展中保持令人瞩目的势头,数字鸿沟问题仍然备受关注,数字红利逐渐惠及全人类,以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实现。

2、网络空间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网络文化日益繁荣,文化多样性获得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3、各国将继续保持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尊重网络主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4、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将成为互联网治理常态,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科研院校、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积极作为,共同推动 “共享、共治”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实现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5、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治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将在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期盼国际社会戮力同心、相向而行、同舟共济,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国际合作,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全球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数字经济开放发展,促进网络空间和平发展,促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更好地造福全世界,开创人类发展新未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