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政策协调配合 形成扩大内需强大合力

2022-12-23 15:56 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可谓抓住了重点。对于各地来说,要准确把握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会议对我国当前经济复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研判,明确提到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笔者认为,这三重压力是有所关联的。

一方面,供给冲击是需求收缩的推手。由于疫情反复等因素,供给端遭受了短时的冲击,而供给冲击也影响了群众收入和消费欲望,从而引发了需求收缩。另一方面,需求收缩会进一步影响供给冲击后的恢复。需求变动有一定的惯性,需求转弱这种情绪会逐步波及很多人,影响个人的工作选择、企业的生产决策,乃至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搭配,从而进一步影响供给应对冲击之后的恢复速度。可以说,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共同带来了预期转弱。

应当看到,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需求活力。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重要任务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首先,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预期的关键作用。新的一年里,财政政策将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工具,而货币政策则主要体现精准和稳健。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高,还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可以利用。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预期管理作用,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央的政策方向,引导市场的资源流动。所以,在一些重点领域,可以用财政政策作“引子”,带动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源的集聚,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活力。

其次,要借助更加科学精准的产业政策统筹好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质和量上都有所飞跃,这就要求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结构。比如,在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精准帮扶的产业政策,配合税收、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带动相关领域发展,培养一批专精特新、在特定领域拥有世界话语权的企业主体。

同时,要有政策前瞻性,以充分发挥新经济的活力。新基建、数字经济都是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领域。新基建是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其背后庞大的工业产业链举足轻重,数字经济更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在新基建、数字经济领域中配套更多政策,包括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合作,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明确负面清单,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规则,等等。

最后,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到的,“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这样才能形成政策合力。为此,经济政策要和一系列民生政策相互搭配。比如,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要和人才落地配套的一系列政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策效果,释放政策红利。

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可谓抓住了重点。对于各地来说,要准确把握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固牢夯实经济恢复基础

(责任编辑:年巍)

关键词:供给冲击,政策效果,扩大内需,政策工具,政策搭配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