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首季经济形势|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外贸增长动能不断壮大……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2023-04-21 09:01 作者:潘洁、谢希瑶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外贸增长动能不断壮大……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新华社记者潘洁、谢希瑶

今年一季度我国吸引外资形势如何?对外投资合作情况如何?外贸增长有哪些新动能?在商务部2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对近期经贸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一季度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

商务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吸收外资实现了‘开门稳’。”束珏婷说,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1至3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

引资质量持续提升。1至3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同比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大幅增长。1至3月,法国、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35.5%和60.8%。此外,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士、韩国对华投资也同比分别增长680.3%、179.7%、47.7%、47.4%和36.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7.8%。

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1至3月,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实到外资2232.8亿元人民币,增长10.4%。

一季度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6.3%

商务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1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折合3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流向批发和零售业71.6亿美元,增长31.4%;流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8亿美元,增长24.4%;流向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等领域的投资也呈增长态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57.6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占同期总额的18.3%。

数据还显示,一季度,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新签合同额295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64.8亿元人民币,新签合同额1748.9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3.7%和59.2%。

第133届广交会第一期落幕 亮点纷呈

第133届广交会第一期4月19日落下帷幕。束珏婷说,从广交会前方反馈的情况看,呈现出展览规模创新高、境外采购商下单积极、新题材新展品与时俱进、绿色发展引领潮流、论坛活动丰富多彩等亮点。

据介绍,本届广交会启用新展馆,第一期展览面积由原来的40万平方米增加到50万平方米。截至19日下午6时闭馆,进馆126.1万人次。展览面积和进馆人次均创历史新高。第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6.6万人,出口成交128亿美元。

从订单数量看,3个月以上的中长单占比接近六成。除现场下单外,很多客商还向参展企业预约实地看厂,未来有望达成更多合作。本期广交会新设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生活等题材。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大批采购商询价洽谈。

外贸增长动能正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在谈到3月进出口增速回升时,束珏婷说,这既有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的原因,也有累积订单集中释放、跨境运输更加通畅、组团出海初见成效、企业预期有所回暖等因素支撑。具体来看,有三方面的增长动能正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主体活力有所增强。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4%,占我国进出口比重上升至52.4%,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

二是产品结构持续提升。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势不减,一季度汽车出口额增长了96.6%。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竞争优势持续释放,一季度合计出口增长66.9%,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潜力逐步释放。3月当月,我国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了27.5%、18.6%和29.4%,部分弥补了传统市场需求不振带来的影响。

束珏婷表示,全球经济下行、外需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影响、地缘政治风险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贸易发展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将扎实做好稳外贸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助企惠企力度,不断激发外贸新动能,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关键词:同比增长,动能,新三样,外贸增长,一带一路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