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综述:欧洲绿色转型凸显能源供应隐忧

2023-04-26 15:40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25日电 综述:欧洲绿色转型凸显能源供应隐忧

新华社记者康逸 刘芳 单玮怡

近日,包括德国、法国和英国在内的9个欧洲国家领导人、能源部长齐聚比利时海滨城市奥斯坦德,举行第二届北海峰会并通过《奥斯坦德宣言》,强调到2050年将北海地区打造成“欧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能源供应版图发生巨变,目前整体形势难言乐观,欧洲谋求绿色转型凸显能源供应隐忧重重。

为实现能源自主、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欧洲国家一直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欧盟成员国3月达成协议,将自愿减少15%天然气需求的目标延长一年。同时为了满足冬季储气需求,欧盟25日还启动联合购气注册程序,成员国企业通过欧盟能源平台登记天然气采购需求后,平台将对所需数量汇总并在全球市场进行招标。

尽管如此,有分析认为,欧洲短期内仍无法掌握自己的能源命运。此前欧盟盲目追随美国对俄采取多轮能源制裁,为弥补由此产生的巨大能源供应缺口,不得不加强对美国的能源依赖。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美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原油供应国。2022年,欧盟还成为美国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目的地。

借欧洲陷入能源危机、期盼实现能源自主之机,美国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如此,美国去年还出台《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实施单边主义产业政策,以发起不公平竞争的方式,让欧洲一些绿色新兴产业出于成本考虑迁出欧洲。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能源和气候中心高级顾问塞茜尔·迈松纳夫指出,欧洲从美国等地高价进口了大量液化天然气,导致2022年天然气支出成本增加到2020年的10倍、2021年的3倍。该研究所近期发布报告指出,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欧洲都需要面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剧烈波动的现实。

尽管欧洲能源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但价格压力不断向消费端传导。3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6.9%,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核心通胀率则继续上升。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

德国《图片报》披露的一份欧盟委员会文件显示,高昂的能源价格给德国中小企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四分之一的受访德国中小企业考虑将生产或工作岗位迁往国外,能源密集型行业尤其如此。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绿色转型之路挑战重重,绿色转型政策实施受到地缘政治和内部分歧等因素掣肘,短期内通过快速提高可再生能源产能以弥补目前能源供应缺口的目标难以实现。

欧盟计划2050年前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至300吉瓦以上,预计投资需求将达到8000亿欧元。在第二届北海峰会举行当天,100多家企业发表联合声明,警告海上风能快速扩张存在供应链瓶颈。声明认为,欧洲风能产业规模目前难以满足政治承诺,呼吁对所需投资加大公共财政支持。

对于如何进行能源转型,欧盟成员国内部一直存在分歧。法德两国在是否发展核能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欧盟委员会推出的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提案也曾因德国反对而受阻。欧盟理事会今年3月批准一项法规,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不过在德国要求下,使用碳中性燃料的新的燃油车有望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

此外,受能源供应安全因素的影响,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频“开倒车”。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西格弗里德·鲁斯武尔姆说,不断上涨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有可能压垮经济,这种情况已迫使企业在气候中和计划上打折扣。德国媒体报道称,能源价格上涨迫使约四成德国中小企业推迟对绿色和数字转型的投资。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