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美国操纵七国集团护霸权搞分裂

2023-05-22 09:19 作者:唐霁、汪奥娜、冀泽、李洁、姚兵、沈丹琳、毛鹏飞、姜俏梅、金正、李卓群、谢江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国际观察)美国操纵七国集团护霸权搞分裂

新华社记者

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19日至21日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峰会期间,G7在美国的主导下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已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国际社会已经看清,美方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遏制打压他国,制造和挑动阵营对抗,严重危害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违逆大势,不得人心。

破坏亚太稳定

连日来,广岛的抗议活动一场接一场。不仅有大量日本民众参加抗议,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人士来广岛表达对G7峰会的抵制。一名菲律宾男子在集会上发言指出,G7峰会是为进一步巩固在美国霸权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阴谋,美国以回归亚太地区为借口,拉拢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搞“小圈子”。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动作频频”。在所谓“印太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大力推进与日本和韩国的军事联盟,欲打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加速推进“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还通过联合军演等手段加紧与菲律宾的军事捆绑,而本次G7峰会则是美国扰乱亚太地区局势的最新动作。

约旦国际问题专家赛义卜·拉瓦什德指出,美国企图通过此次峰会鼓动盟友,以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说,美国试图故技重施,照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套路,打算像破坏欧洲地区安全形势那样,在亚太地区挑起冲突、制造混乱。

挑动集团对抗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挑动分裂对立,拉拢盟友伙伴建立排他性、阵营化的伪多边体系,炮制“家法帮规”服务其自身利益。

在拉瓦什德看来,在美国操控下,G7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决定强加于人,而不是通过合作、共同商讨问题,这样只会造成更多的冲突和紧张。

需要指出的是,G7内部不是“铁板一块”,其他成员与美国在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并非完全“步调一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在此次峰会前提议G7成员全面禁止对俄罗斯出口,遭到了欧盟和日本方面的拒绝,欧日认为此举“根本行不通”。

不论是国际社会的批评指责,还是G7内部矛盾,都表明美国拉“小圈子”、挑动集团对抗的做法是逆流而动,不得人心。法国作家莱娅·贝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希望将G7变为由一个国家发号施令的“G1”,这是一个战略错误,我们必须在“包含所有国家”的多边主义中向前发展,而不应是“包含少数西方国家”的多边主义。

打压他国发展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曼纽尔·马坦博指出,美国不愿意让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超越自己。因此,它借助G7框架干预别国事务,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层面打压发展中国家。今年G7峰会没有邀请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参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峰会将讨论乌克兰危机,G7担心南非在这一议题上有不同的声音。

专家指出,美国利用G7打压其他国家发展,从而维护自身霸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G7最初的定位是全球经济治理,如今在美国主导下愈加频繁插手地缘政治事务,现在已到了需要通过改变地缘政治来维护其经济主导地位的时刻。

当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参加G7峰会时,美国国内的债务问题已处在悬崖边上,常年寅吃卯粮、恶性党争导致数十万亿美元债务即将“爆雷”,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前民主党众议员、后来担任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主席的简·哈曼说:“我认为我们最大的威胁是我们自己。我们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正受到内部机能失调的侵蚀。”

赫尔米表示,G7已成为一个被美国操纵的“政治化团体”,做出的决定完全“政治化”,是以牺牲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为美国谋取政治和经济利益。拥有繁荣发展的经济是所有国家的合法权利,像G7这样阻止其他国家发展的政治集团理应被历史淘汰,由某一国或一小群国家决定世界未来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参与记者:唐霁、汪奥娜、冀泽、李洁、姚兵、沈丹琳、毛鹏飞、姜俏梅、金正、李卓群、谢江)

关键词:七国集团,分裂,美国霸权,美国总统,小圈子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