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音乐+旅游”助文旅破圈

2023-05-22 09:19 作者:成琪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旅游、餐厅、音乐节三大文娱领域表现亮眼。其中,年轻群体广泛参与的音乐节开始呈现新形态,一些音乐节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奔赴二三线城市,并极大推动了地方文旅消费的复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共有40场音乐节,涉及17个省份或地区,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显著增长。

二三线城市唱主角

目前,全国各地音乐节排期密集,据统计,几乎每个月都有超过30场音乐节开演。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张春晓认为,音乐节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观众对文娱活动的需要集中释放,二是此前取消或延期的很多音乐节恢复演出,形成了市场供应的“井喷”。

音乐先声创始人范志辉认为,随着跨城观演成为主流,“音乐+文旅”的模式可以在短期内吸引人口大量流入,带动文旅相关消费;同时,借势音乐节IP落地,也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绝佳方式,能够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比如,日前黄渤海迷笛音乐节在山东烟台举办,附近多个酒店的房间早早售罄,往返高铁一票难求。张春晓表示,越来越多的音乐节愿意去二三线城市,主要是因为当地拉动文旅消费诉求强烈,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音乐节是城市品牌化的一个好方式。通过音乐节自身的宣发系统能够带动城市宣传,并提升城市自身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张谦表示,此外,音乐节的青年用户群体更具消费潜力,从长远来看,促消费作用不容忽视。

新消费场景涌现

不仅在数量增长上呈现强劲态势,音乐节在嫁接市场形态上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势。例如西昌首届烧烤音乐节,将露营烧烤节与户外音乐节融合;“山西文水·稻田音乐节”将音乐节与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酷狗CMJ国潮音乐节是在传统音乐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旅游文化。此外,越来越多的快消品牌也入局音乐节市场,推出与品牌同名的音乐节活动。例如元气森林音乐节、蜜雪冰城音乐节等。

但随着各式各样的音乐节遍地开花,演出同质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音乐节演出人员阵容同质化现象明显。规模差不多的音乐节,成本差不多,演出人员阵容也差不多。这就导致观众在消费体验上大同小异。”张春晓表示,音乐节不应该只有音乐,更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一个社交场景,一个身心放松场景。这就要求音乐节要深挖现场体验,提升二次消费,从品质上实现改变。

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副教授胡娜认为,随着受众审美不断提高,同质化的产品会逐渐被市场淘汰。不过,音乐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引导。

业内人士表示,破解音乐节同质化问题,考验的是主办方的专业度。主办方应着重思考怎么设计音乐节这个文化产品,让产品更具体验性和惊喜感,而不是变成一个演出拼盘。此外,音乐节质量的提升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例如举办场地的条件需要持续改善、相关机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助力消费市场回暖

音乐节不仅点燃了乐迷的热情,还带动了地方文旅项目的消费热。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研了解,“五一”期间音乐节演出项目跨城购票观演人数占比超过总人次的50%,按照综合带动指数初步测算,假期内仅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就超过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品牌带来新思路的同时,与新消费、文旅结合得愈渐紧密的音乐节,也给城市文旅带来新的视角。

“以横店音乐节为例,酷狗音乐、酷狗直播为横店景区定制了‘横店水上音乐节’。多位音乐人轮番登场,以多样曲风吸引不同流派爱好者,连续3周火热开唱,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水上音乐现场。靠着音乐节,横店影视城总入园人数突破7万,景区门票订单日环比最高增长250%。”酷狗音乐市场负责人方圆告诉记者。

2023黄渤海迷笛音乐节结束时,“摇滚烟台”4个字被打在场地内每一块亮起的屏幕上。据悉,山东烟台将与迷笛积极展开一系列合作,除了黄渤海迷笛音乐节,还有以“迷笛俱乐部”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培训活动、孩迷乐队大赛、迷笛音乐中心、迷笛营等承载青年文化的项目,伴随着这些项目落地,“摇滚烟台”有望成为烟台的全新城市名片。

“音乐节是文旅产业破圈的重要引擎。很多音乐节早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很多参与者也并非为了看音乐演出而来。音乐节设立的很多场景已经成为了参与者进行拍照打卡的重要地点,这些照片又将在社交平台产生二次传播。与此同时,音乐节还是朋友聚会和社交的重要场所,通过现场演出这种具有仪式感的场景,年轻人之间可以获得更多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张谦表示。

“音乐节助力文旅破圈,但不能只依靠演出公司、文化公司和从业者的一己之力,需要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其他行业及品牌的加入,多方合力,才能迅速助力地方文旅消费市场回暖升级。”张春晓说。(记者 成琪)

关键词:迷笛音乐节,迷乐队,CMJ,音乐集团,音乐演出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