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丨自然资源部:在主题教育中真学真用,促发展解民忧

2023-06-06 09:27 作者:王立彬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自然资源部:在主题教育中真学真用,促发展解民忧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然资源部把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当前最重大政治任务,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深学、笃信、力行,推动全系统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

5月25日至26日,自然资源部在4月读书班基础上,接续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参加读书班的同志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高度,把自然资源工作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自然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表示,要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

自然资源部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线上培训、举办“我的学习故事”分享活动等多种方式,深入抓好党员干部包括参加极地大洋科考和测绘勘查、督察等野外作业党员的学习,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结合工作职责,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

着眼核心职责,突出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

自然资源部党组同志按照分工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司局级班子成员根据实际情况牵头或参加调研课题。

围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自然资源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赴山东、浙江、四川等地,深入山东地矿六队、瑞安、凉山等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实地调研羌塘盆地油气地质调查、地球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听取院士专家对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研究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推动重大工作的思路。其他党组同志也都结合分管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等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耕地保护事关“国之大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将18.65亿亩耕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到各省份,建立落实“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4月份约谈了12个市县政府,公开通报67个土地违法典型案件,促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学以致用,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

及时出台政策措施,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等重大问题,印发《关于严守底线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

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海砂盗采问题,在网络问卷调查基础上,充分听取地方部门、行业协会、砂石企业意见,及时印发《关于规范和完善砂石开采管理的通知》,从7个方面指导地方合理开发利用砂石资源,稳定市场供应;坚持人民至上,明确重点推进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服务、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基础上,印发《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用地审批、规划许可融合管理,探索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告知承诺制等改革措施,推进用途管制全周期数字化管理。

自然资源部党组认为,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时期。全系统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更加自觉投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羌塘盆地,耕地保护,主题教育,解民忧,放管服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