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华网评:从新时代文化建设,探寻“何以中国”的密码

2023-07-12 10:06 作者:马若虎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网记者 马若虎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近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西安启动。无论是嘉宾们围绕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进行主题分享,还是发布陕西黄河流域旧石器时代考古成果等,都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翻开灿烂的历史长卷,在水墨丹青中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在龟甲木牍里激发“思接千载”的心绪。数千年传承不息、一代代薪火相传,中华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被不断激活,文化建设日新月异。从北京冬奥盛会惊艳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形象,到大唐芙蓉园梦回千年,展现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再到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绽放时代新韵……今天,中华文化更加蔚为大观,文化自信更加深厚坚定。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固根铸魂,为的是不忘来路,把握当下,坚定前行。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无数艰难困苦,我们依然在这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特而又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正是解开“何以中国”之问的密码。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放眼今日之中国,一系列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品力作振奋人心,一批批文物展览激发人们强烈的自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一路奔涌而来,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如同波澜壮阔的长河,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浇灌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激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领亿万人民迈向复兴之路。

关键词: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文化建设,时代文化,密码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