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正式启动 深港两地证券市场成功实现联通

12月5日上午9时30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与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在港交所共同为当日首笔交易鸣锣开市,标志着深港通正式启动,深港两地证券市场成功实现联通。

 资  讯 

公募基金积极抢滩深港通 投资者多处观望状态

即时 | 2016-12-12 16:08

年内新成立41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但投资者多处观望状态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深港通正式开闸,公募基金公司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之一。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早已提前布局深港通,年内陆续成立多只沪港深基金。截至12月6日,国内市场上共有56只“沪港深”主题基金(AC类合并),其中,布局力度最大的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旗下已经发行了11只沪港深系列基金(AC类合并),还有1只发布了招募说明书,是拥有沪港深基金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

多只沪港深基金待批

早在深港通开通之前,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就开始积极布局深港通。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在56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中,有41只是今年内才成立的新基金,其中,混合型基金30只、股票型基金11只。混合型产品中既有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较强的灵活配置型产品27只,也有风险等级较低的偏债混合型,如东方红战略精选沪港深,还有可在场内进行交易的LOF,如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主题。

仅仅在今年11月,市场上就新成立了9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今年的四季度成立的沪港深基金数量已经超过了前两个季度。11月以来,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前海开源沪港深价值精选、海富通沪港深、汇丰晋信沪港深A、融通沪港深智慧生活等基金都相继成立。根据证监会发布的《2016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显示,截至11月25日,有13只沪港深基金还在申请发行和等待募集阶段,上述基金密集成立或加速资金加仓港股。

从市场认购的情况看,今年发行的沪港深基金中共有5只基金首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7月28日起发行的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首日65亿元的规模售罄,也成为今年发行募资最高的沪港深基金。此外,前海开源沪港深新机遇的首发募资规模超过20亿元,东方红战略精选A、东方红睿满沪港深、东方红睿轩沪港深超过10亿元,37只有据可考的“沪港深”基金的平均募资规模为5.79亿元,略低于今年新发的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投资者对沪港深基金或仍处于观望状态。

港股基金业绩暂领先

相对于直接投资深港通和沪港通,内地投资者借道深港通布局基金产品可以免于50万元总额上限,部分中小投资者或会优先选投沪港深基金。国元证券分析师冯迪昉认为,沪港深基金主要借助沪港通和深港通渠道投资港股,相比QDII基金提高了交易效率。不过,目前多数沪港深基金仍以投资内地市场为主。因此,如果看好港股,主投港股的QDII基金也可以关注。

沪深港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从沪港深基金的投资标的看,大部分沪港深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A股上市的股票和港股通标的股票。由于不少沪港深基金是今年才刚刚成立的新基金,目前多数基金仍处于建仓期,长期回报率还有待观察。

如果把主要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业绩作为比较,在人民币汇率下行、深港通开通的刺激下,能够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产品受到投资的追捧,主要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也并未让人失望。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27只主要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6.27%,最近6个月的回报率为13.56%,大幅高于投资国内市场的股票型基金,统计数据显示,同期的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回报率分别是-7.79%和1.65%。

六问深港通:一度“难产” 为何选在此时开通?

即时 | 2016-12-06 07:07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劳佳迪 | 上海-香港连线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7期)

从12月5日起,来自地球村的投资者们不再需要徘徊于中国深圳股市的门槛之外,这个高度繁忙、遍地机会的市场第一次对他们抛出橄榄枝。那些手持外币的境外投资人难掩对深市的好奇与渴望——尤其是对那些资本冒险家来说,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撩起面纱,刺激着他们参与造富游戏的野心。

而相比两年前开通的沪港通,深港通框架下的小盘港股新增近百只,对内地股民而言也确实充满了投资标的扩容的兴奋。尤其是在环顾四周投资渠道稀少的当下,步入缓慢贬值通道的人民币正在寻找出口。

或许是出于对“南下”资金的呼唤,过去两年,来自香港媒体对于深港通的热炒显得更为急迫和不间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数位驻港投资人得知,虽然出台时间数度推迟,但香港舆论之前关于深港通开启的预期持续升温,从特首到港交所高层、再到香港证券业协会反复谈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乎成为例行表态。

今年7月,也就是《深港通实施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前夕,恒生指数还大涨10.83%,创下年内新高,折射出深港通背后沸腾的民意。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5年1月5日,沪港通亮相仅仅一个半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在深圳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一个月后深交所更是火速率队访问香港,但看起来提上日程的深港通之后却意外进入了“静默期”。

虽然2015年曾有过“年内推出”的强烈预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和港交所主席在不同场合透露口风,但深港通始终“不见下楼来”。到了2016年上半年,甚至有性急的香港媒体抛出会搁浅的悲观猜测。

如今的正式开启自然一扫市场纠结迷惘的情绪,深究之下可以发现,深港通不只是牵出了几只概念股和若干受益板块,它几经波折的推出过程更是潜藏着决策层的诸多战略玄机:已经有了沪港通,深港通为什么还这么重要?内地股市为何一定要多维度地与香港股市联通?而对于未来的运行,更多问题也已经浮上水面:哪些人可以通过深港通掘一桶金?它对于内地资本市场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一问时间:

一度“难产”,为何选在此时开通?

几番被传“靴子落地”的深港通确实让投资者望眼欲穿,2015年5月证监会就曾在公开场合确认,深港通将于下半年内实施;港交所主席周松岗也自信喊话会在6月底宣布下半年开启的消息。香港《经济日报》还报道,深港通进入最后一段跑道,两地证监会协商方案细节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指向2015年第四季度会正式面世,吊足了市场胃口。

2015年五六月间正值A股一片岁月静好的牛市尾声,深市更是独领风骚,次新股、创业板捷报频传,演绎着最后的绚烂狂欢,岂料不久以后一场始料未及的股市异常波动将所有的计划彻底打乱。仅仅两三个月后,市场就有消息传出,监管层在部分规则上尚未达成共识,就此改变了深港通一路进展顺遂的走向。

被《纽约时报》认为是在“中国禁止资金出入国境的监管高墙上开了一个小洞”的深港通,忽然转向了慢车道。“6月A股暴挫,整个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是史所未有的一段动荡期,监管层疲于应对,根本腾不出手来推进深港通,况且年初熔断机制夭折,更是让监管层不敢轻易推出任何新政,释放新信号,你可以理解成A股需要‘休养生息’,进入修复期以后,对于向外资进一步开放的许多评估也都要重新做过。”央行一位匿名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剖析。

有着40年从业经历的香港证券业资深人士黄左明也支持这种观点:“如果不是因为股灾,相信深港通早就趁热打铁推出了,香港和深圳不管是从地缘还是文化都一衣带水,对于深圳股市的亲切度和熟悉度都要超过沪市,经贸往来、政策联通也更紧密,所以香港方面的呼声一直很高涨。”

“另一方面,这种推迟推出也可能和香港去年的局势有关,中央对于‘港独’的看法,以及国际资本对于香港经济前景的判断,可能都一定程度造成了影响。”黄左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补充道。

上述央行人士坦言,去年股灾爆发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措施来避免系统性风险,在救市过程中暂停了包括注册制在内的市场化改革,曾经引起过境内外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化改革方向的质疑,所以开启深港通“以正视听”其实是早晚的事,“目前股市系统性风险已得到缓释,临时措施也在逐步退出,股市正回归正常化,是推陈出新的好时机。

香港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则对记者做了另一番解读,认为之所以延迟推出还与英国意外脱欧有关,港股会不会沦为外资“提款机”、欧盟会不会瓦解的忧虑也在某种程度上“阻挠”了深港通的推出。

“香港之前有预测可能会在‘七一’这个重要时刻宣布,但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及金融中心,不少人视英国为欧洲跳板或中心市场的辐射点,英国宣布脱欧对港股资金的部署造成了明显影响。”温天纳如是说。而除了脱欧阴云散去,美国总统大选造成的金融冲击也得到了释放,深港通的推出时点确实慎之又慎。

深港通时间表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强调沪港通之后应有深港通,当月深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开始着手筹备;

一个月后,深交所率队访问香港,确定深港通的三点原则:保持框架模式基本不变原则,体现双方市场对等原则,以及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原则;

5月,中国证监会领导首次在公开场合确认,中国正在搭建自贸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际化原油期货交易平台,并将在下半年实施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实施“深港通”;

同期,港交所主席周松岗也在香港称,港交所正在准备深港通,预计下半年开启,可能会在6月底宣布;

随后,两地围绕深港通的报道不断,但再无来自权威官方的发声,其间A股经历“股灾”,注册制改革等证券市场改革暂时搁浅。

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重提“适时启动深港通”;

4月至7月期间,相关部委和各方就深港通相关的标的、额度等问题达成一致,完善深港通方案,上报中央;

其中,6月6日,深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深港通”将由该系统承载,标志着深交所正在从技术层面备战“深港通”;6月21日,香港联交所发布中华证券系统接口规范及深港通建议计划中北向交易需要的资料册;

6月27日,港交所开启“端对端”测试。

8月16日,深港通方案正式获批。同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共同签署深港通《联合公告》;

8月25日,深圳召开深港通准备工作的协调会议;8月至11月,各方就深港通开通进行制度和技术准备;

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通车”。


二问系统:

曾陷入分歧,制度设计的难点在哪里?

事实上,除了内地股市的变化和外部环境因素外,深港通的慎推还和它的设计难度有很大关系。“很多人认为沪港通只用了几个月就推出了,其实并不是,如果从2007年的港股直通车算起,经过了很多年的摸索才跨出这一步,因为香港的背后就直接是广阔的‘世界资本’,对港股开放就是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试验,高层方面对受国际危机传导的探讨一直都持谨慎观望的态度,现在推深港通是要将步子跨得更大更彻底。”参与深港通平台搭建的一位智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据悉,有关多少只股票能在深港通交易,以及计划就位后如何配置现有的跨境投资配额的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与证监会一度陷入分歧和僵局。

“香港曾经卷入亚洲金融风暴,被国际资本做空,我们国家肯定要在设计层面避免这种状况,香港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庄家洗钱、非法资金流入的状况,我们的设计也要考虑全面监控资金风险,对资金结算交收实行全程封闭。”上述智囊解释道。

一家保险机构投资风控部门主管则对记者分析,外管局的顾虑一部分来自人民币兑换需求的增加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证监会则要担忧预期跨境投资交易规模增加带来的监管新问题,深港通大大深化了开放程度,内地和香港怎样开展跨境监管和执法合作?内地在法制环境、信息披露、技术监管上都和境外存在一定差距,如何面对境外大型投资机构对市场的老鼠仓行为,对目前的内地资本市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记者还从外管局匿名人士处获悉,对跨境资本流量的统计、预警监测指标的设定、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信息的分析等,都会考验现有的风险管理体制,之前就深港通的推出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和预演。

“还有就是怎么来改进沪港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事,比如说港股通和沪股通使用的额度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这与沪港通设计的初衷是有差距的,深港通又要怎么来优化?”上述智囊告诉记者,“再比如沪港通成交量不足,总额度的使用比例并不充分,是不是也有市场机制设计的缺陷,都需要深入反思。”

与推出时期的沪港通不同的是,深港通这次不再设定总额度限制,随着未来两地资金交易规模和活跃度的上升,资本流动管理的难度也在考验着整套系统设计的智慧。


三问差别:

相比运行两年的沪港通,深港通有哪些不同?

尽管带来了更多监管挑战,记者注意到,深港通不设定总额度的做法也提振了投资兴趣。在采访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市场对深港通的殷切期待,就香港方面来说超过了当时对沪港通的期待。

据了解,沪港通额度控制由沪、港交易所设立的 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负责,SPV 可以委托交易所具体实施,在额度用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展开相应的调查,不能随便调高额度。尽管在规则框架上,深港通大致采取了沿用的做法,但额度控制方面做出了颠覆。

深港通每日额度北上 130 亿元人民币、南下 105亿元人民币,与沪港通现行制度相同,但取消了原有的 5500 亿元人民币总额度限制。

另一重吸引力则在于标的股票的大大扩容,与沪港通类比,深港通的标的不局限于A/H股同时上市,而是包含了深市成份股。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导赵锡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上交所和深交所挂牌交易的品种本身就有所不同,上交所基本以大盘股为主,是大型蓝筹工业和金融公司的传统上市场所,深交所有一部分大盘股,但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主,更偏重科技企业,这是深港通和沪港通最大的区别,深港通将会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范围。

据悉,深港通框架下,港股通的股票范围包括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市值 50 亿港元及以上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 A+H 股公司股票。

根据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的计算,深港通下的深股通,涵盖了大约880只深圳市场的股票,其中包括约200只来自深圳创业板的高科技、高成长股票,与沪股通投资标的形成了良好互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涵盖了约417只港股,比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新增了近100只小盘股。

这种差异在瑞信大中华区副主席兼大中华区证券业务主管袁淑琴的眼中近乎“本质的不同”,她坦言沪市大约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国企,而在深圳,这一比例仅为四分之一左右,“深港通的意义在于它为国际市场带来了一系列更能代表中国未来的股票,沪港通更多的是代表以前的中国。”

此外,投资标的种类也将进一步丰富。交易性开放式基金(ETF)纳入深港通互联互通投资标的相关安排已达成共识,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实施;而深港通明确未来内地与香港还可在其他股票通、一级通、衍生通、商品通、债券通等方面继续开展合作。


四问意义:

排除万难,决策层为何坚定

引导资金“南来北往”?

之所以深港通选择取消总额度限制,其实正是贴合了决策层的整体战略安排。“A股已经成为一个日均成交额超千亿的超级市场,却一直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封闭状态,当前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和股市总市值严重不匹配,所以我们一直都在争取被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之中。”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A股纳入 MSCI 指数的主要障碍之一即是投资配额限制,深港通取消投资总额度限制,给国外投资者提供了 RQFII 之外长期投资沪深股市的新方式,有助于支持MSCI未来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

星展香港财富管理投资产品及咨询部主管张宏浩也表示,深港通通车属于革命性的突破,相信会增加2017年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机会。麒麟金融集团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曾永坚撰文称,深港通有助更多境外投资者接触内地股票市场,进一步提升内地市场透明度及流通性,相信明年A股将再挑战被纳入MSCI指数。这种观点亦被汇丰、瑞信、中金等投行共同认可。

加上此次通车的深港通,已有约70%内地A股市值、约80%港股市值基本实现了内地与香港股市交易的互联互通,决策层提升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决心可见一斑。那么,为何克服重重难题也要力推投资资金的“南来北往”,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又有哪些呢?

一个显在的考量在于深化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认为,从深港通最后的顺利推出看,政策层通过香港作为跳板,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几年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欧美人民币离岸金融集聚城市的演变,香港地区在整个中国经济金融开放中的地位实际上有所弱化,也有很多人担忧未来香港的重要性可能进一步下滑,而深港通推出表明香港仍然在金融改革开放中占有一席之地。”

实际上,香港作为中国金融开放“桥头堡”的地位无法撼动,仍然是连接内地资本和“世界资本”的桥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目前已成为规模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据香港金管局统计,截至去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达8511亿元,在离岸人民币交易和投资业务中起着枢纽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要购买内地市场股票的香港投资者以及通过香港进入内地股票市场的外国投资者,首先需要把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直接提高了人民币在境外的储备量,所以深港通的推出强化了人民币在岸市场和香港离岸市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最终与沪港通共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市场基础。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意义在于,决策层可以通过深港通收回港股金融市场的定价权。“港股对内资的吸引力非常大,一方面是估值低、优质企业多;另一方面港元挂钩美元,潜在有港股资产升值的红利,现在香港股票市场受隔夜美股的影响很大,其自主定价权比较小,以内资的流动性和规模,内地收回对香港金融市场定价权就是迟早的事。”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指定讲师文刚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03年的自由行政策和CEPA协定之后,香港的传统四大支柱行业中,贸易物流、专业服务和旅游三者定价权基本由内资主导,只剩下金融一项。

中信证券研究部报告也称,静态看,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外部投资者比重已从3年前的11%翻倍到22%,和美国持平,略低于英国,“互联互通”框架下,内地资金将在港产生定价能力,中期而言,这一占比预计将翻番至40%以上,随着内地资金更深度参与,香港投资者结构改变,其背后的信息优势,将使其取得定价话语权。


五问影响:

长远来看,对两地股市是蜜糖or砒霜?

除了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市场关心的另一个话题是,深港通对于深市和港股将会产生哪些“接地气”的影响。根据中信银行在上述报告中的陈述,内地资金将会通过深港通持续南下,其背后的原始动力则是人民币贬值和国内投资回报下降,保险、实业等“聪明的钱”已走在前面,内地投资者在交易中所起到的影响在2017年会迅速提升。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财力丰厚的险资早已在发力内控制度,在完善港股投资的标的筛选、估值定价、决策授权、头寸管理等流程角度多有投入。

记者采访还发现,相比对深市的影响,更多人认为短期来看,港股市场将被“焐热”,香港将从中获益更多一些。有分析认为,沪港通推出时,“北上”的资金曾领先于“南下”资金,是因为当时牛气冲天的沪市堪称投机者的乐园,到了中后期则明显是“南下”资金占优。据悉,迄今为止,沪股通总额度使用比例约为50%,港股通总额度使用比例约为80%。

不止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直言,港交所的竞争优势还是比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强,它实行 T+0 的交易制度,且没有涨跌幅限制,对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深港通推出后可能会分流掉内地市场的一部分资金,并造成内地市场的卖压,甚至导致沪深股市指数下滑,所以短期内对股票市场而言,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出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同时,因为长期以来内地投资者的投资素质有限,投机意识强烈,也会加大香港指数的波动幅度,可能会使港股的潜在风险提高。”一位QFII操盘手对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元指数的大幅走高、美联储加息预期的不断强化,确实也成为资金“南下”避险背后的强大推手。

“从宏观角度来看,就潜在的人民币贬值和经济前景而言,显然有一座大山要爬。”总部设在上海的泽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投资解决方案总监查尔斯·萨尔瓦多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然而,我还是觉得这是整体规划中的一个转折点。”

他所说的“整体规划”也获得了多数评论的声援。从长期看,深港通和沪港通可以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相互竞争、相互学习,推动内地股票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除了资产定价向国际市场靠拢之外,内地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交易制度、管理理念、品种体系、监督管理等许多领域都需要逐步按照国际惯例来执行,这一系列举措,最终会促进内地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改革。

六问机会

陌生的游戏,谁能掘一桶金?

“南来北往”的资金中肯定不乏机构的身影。据业内人士介绍,就“北上”资金来说,在深港通之前,外国投资者投资深市股票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已有14年历史的QFII,但是它仅面向大型外国基金或其他大投资者,并要求在走完一个耗时的审批程序后才能投资或拿走利润,深港通能够面向更小、更积极的投资者,如向对冲基金打开大门,让它们能够更快地投资800多只新股票,其中很多都是创业科技公司。

“南下”资金则可能对香港的创业板兴致勃勃。记者注意到,相较于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估值较高,平均动态市盈率高达 60 倍左右,近百只创业板股票市盈率超过百倍的境况,香港创业板很多小市值个股却长年无人问津、成交清淡。这些沉没在香港创业板市场的股价在 1 港元以下、交投非常不活跃的仙股有可能会成为内地投资者的心头大好。

不过,尽管最终每个内地投资人都可能分享深港通带来的改革红利,但这个赴港投资的游戏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沪港通、深港通运行中的交易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且大相径庭,缺少经验的投资者在做投资判断和交易合规方面难免会有偏差。

“就拿信息披露来说,这对于股市价格波动的影响至关重要,但两地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制度上实现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和真实性之前,其实普通投资者的风险不小。”文刚锐如是分析。

“十多年前也跟风到香港开过户,专炒垃圾仙股,但香港证券市场的规定一夜间就能大大稀释手里的资产,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政策不够了解的投资者翻船概率不低。”一位有18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告诉记者。

“两地交易机制还有很多细节差异,最小报价单位不一样,开盘价和收盘价的计算、交易单位、申报价格的限制都不一样,资金结算时间也有差别,香港是T+0,A股是T+1,个人投资者的知识结构还得先补充。”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投资港股更适合能够认真仔细地学习不同的交易规则,能对预期利润或亏损以及交易风险进行合理评估的成熟投资者。

“深港通”开通 大陆—香港市场构建全球股市鼎立新格局

即时 | 2016-12-05 16:33

“深港通”在今天正式开通,是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后的一件大事。作为2014年“沪港通”的延续和升级,将进一步提升在深、沪、港三个市场的整体协同效应,有效推动人民币市场的国际化与成熟化,将形成大陆—香港市场。这意味着,在全球股票市场,大陆-香港市场与美国市场(纳斯达克、纽交所)、欧洲市场(英、法、德等国股票交易所)形成鼎立新格局。

“深港通”的开通,推动国内市场资源优质化、国际化。开通“深港通”,是资本市场的供给制改革。通过国际化运作,未来市场监管会越来越严格,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将得到强化,A股的优质公司将获得更多资源配置。未来A股估值体系和国际接轨,将来我们评价一个公司估值是否合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和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做比较,更多地将会和港股、美股甚至全球同类公司去做比较,综合考虑ROE/ROA、成长性、分红率等多因素。同时,“深港通”的成功开通,意味着深、沪、港三地将共同搭建起一个股票总市值达70万亿人民币的庞大市场,将会使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实现资本与市场的互联互通,更加有效推动资本市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这个体量是个什么概念呢?仅次于美国股市的规模,占全球股市市值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说每一个投资者未来都将直接面对深、沪、港三地联通的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深、沪、港三地市场原来是“同向春风各自愁”,而今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券商、基金公司、ETF产品一直期待“深港通”开通,深信该举措会推动资源资本的重新有效配置,推动优质公司获得更多资源,有效实现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共享共荣。

“深港通”助推资本市场回归到服务于实体经济功能上来。各行业巨头公司是依靠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靠股市不断进行并购和融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根本来看,实体经济是发展基础,否则股票估值主要锚定物无法实现股市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优秀公司治理结构秉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更容易在股票市场上获得更高定价,更容易获得融资,也容易给投资者分红派息。“深港通”助推股票市场使资源重新配置,服务优秀公司获得更多资源去发展实体经济,更加有效配置海内外市场与资源。伴随A股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我们将会看到海外投资者涌入A股,使得海内外资本市场在产品工具、估值体系、服务水平、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推动全球股市的繁荣和发展。

“深港通”构建大陆-香港市场格局,提振中国大陆、香港与全球市场信心。“深港通”构建大陆-香港市场格局,和美国、欧洲市场鼎足而立。2016年国际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寻常,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使得全球市场信心深受保守主义影响。未来A股市场,将会更频繁地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未来一年不确定因素可能会相对加强,比如2017年欧洲各主要国家大选、英国脱欧程序的正式启动、2017年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对华政策的变化等等。香港股市在全球具有独特地位,深港通开通意味着市场一致认同深、沪、港三大市场的统合发展趋势,会加速了资本双向开放步伐,提升香港股票市场的全球地位,推动沪、深市场的国际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助推形成大陆-香港市场格局,在全球构建为美国、中国与欧洲三大资本市场鼎足而立的国际格局。从近期看,“沪港通”“深港通”带动的是中国市场的国际化,必然吸引全球资本市场的深入涉足。从长远来看,这种影响是全球性的,全球市场将会享受大陆-香港市场格局形成的制度红利,而且会优化全球资本市场结构与治理水平,减少国际经济政治形成的股市动荡。

“深港通”的开通使中国在资本市场开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沪深港三地的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深信,大陆-香港市场的“风景”会更好。

(张英飚:深圳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深港通今日启航 开通初期资金南下意图或强于北上

即时 | 2016-12-05 06:49

内地和香港两地投资者期待已久的深港通定于今天正式开通。遥望两年前的11月17日沪港通落地,A股市场恰逢杠杆牛行情启动。时过境迁,两年后深港通宣布开通,面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IPO年底大扩容等不利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能否迎来又一轮牛市行情,答案即将揭晓。

□新闻事件

深港通今天正式发车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适时启动深港通”。深港通复制了沪港通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是境内交易所再度与香港交易所建立的连接机制。启动深港通,是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又一重大举措,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

历经两年多的准备,在今年11月25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备受外界关注和期待的深港通于12月5日正式开闸,这标志着A股投资迎来崭新时代。这也成为继沪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大创新之举。

中国证监会方面表示,深港通开通目的不在于吸引多少外资,主要是让外资机构投资者进入我们的市场,有助于中国证券市场质量的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提升,也有助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对此,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深港通开通意义不在于为A股带来多少增量资金,而是改变A股对蓝筹股的估值。加上之前开通的沪港通,A股和港股实现全面的互通互投,A股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杰表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成功实践,将继续有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市场开放融合的进程,更好地实现和扩大中国居民与中国企业的全球投资需求。同时,随着海外投资者比重的提升,A股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

□走势预测

资金南下意图强于北上

根据公告,深交所11月25日公布的港股通股票共417只,包括恒生综合大型股100只、恒生综合中型股193只、恒生综合小型股95只、不在上述指数成份股内的A+H股29只,约占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市值的87%、日均成交额的91%。

香港联交所同日公布的深股通股票共881只,包括深市主板267只、中小板411只、创业板203只,约占深市A股总市值的71%、日均成交额的66%。

截至今年10月底,深交所的上市公司超过了1860家,总市值约23万亿人民币。到目前为止,交易量达到64万亿人民币,在世界交易所排名中名列前茅。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群体特征明显,就是创新、成长。

遥望两年前沪港通开通首日,沪股通和港股通就遭遇冰火两重天,沪股通火爆,港股通遇冷,表明当时A股市场吸金能力远超港股市场,杠杆牛也顺势启动。

两年后的今天,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A股市场又将何去何从,相同一幕能否再度上演也成为悬念。

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分析认为,我们看重的是深港通的预期,而不是结果。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还是存在的,深港通开通后,资金会在港股与A股中去选择。当前我们面临着人民币贬值的困扰,而港币和美元直接挂钩,港股相对便宜,所以深港通12月5日开通之后,资金可能南下的意图强于北上的意图,并且当前深港通已经到了兑现期的阶段。

华商双驱优选基金经理李双全表示,随着深港通的开通,A股会受到海外成熟市场的影响,重新思考估值体系。业绩稳定增长、经营稳健的公司,其估值也会慢慢提升,而一些纯碎靠说概念、讲故事来支撑业绩的公司,表现将不会太好。

□投资攻略

攻略1

关注稀缺及龙头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国际业务负责人曲扬表示,从投资范围来看,恒生中小型指数成分股的纳入将带动相关资金进一步关注在港上市的中小型创新型企业。预计未来,相当一批前期相对缺乏流动性、估值折让较多的公司有望得到重新估值,高科技产业、新经济产业、稀缺产业以及其他细分产业的龙头公司将率先得到市场关注。

曲扬认为,短期来看,港股市场依旧受到海外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持续影响。从中长期角度看,“互联互通”的持续发展将得益于其独特的模式,其核心在于交易过境、清算不过境。这种独具创新的交易模式将有效扩充国内投资者投资海外的渠道,同时也吸引海外投资者更方便地投资中国市场。

攻略2

券商板块先受益

在众多的受益深港通概念当中,券商股将成为重点关注板块。从2014年开通“沪港通”的经验看,深港通的开通将使券商股存在超额收益的机会。

记者注意到,2014年11月10日证监会宣布“沪港通”启动,当日券商板块上涨4.3%,上证指数上涨2.3%。此后一周,券商板块上涨7.8%,上证指数上涨2.5%。以此来看,券商板块是深港通开闸后的受益标的之一。

随着深港通的临近,早已有先知先觉的市场资金提前布局券商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起已经有国泰君安、太平洋、兴业证券、东方财富、西部证券、东北证券、国海证券、锦龙股份以及第一创业等多只券商股出现资金新进增持,其中不乏有公司受到了“国家队”资金的青睐。

攻略3

优选香港小盘股

受惠于深港通利多与保险资金积极入市,港股今年以来走势明显强于A股,但整体来看仍处于底部区域。同时,从估值来看,香港市场的股息率、市盈率等仍有显著的吸引力,具备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尤其是深港通将新开放市值50亿元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给内地投资者,这一信息使香港小盘的估值有望得到释放。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国际业务负责人曲扬表示,“深港通的开放,将进一步扩大港股中小市值公司投资标的,纳入了更多代表创新力量的优质中小型企业,我们对港股市场中长期依旧持乐观态度。”从全球横向比较,港股市场估值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仍处于相对低位,估值洼地使得港股向下风险较小,优势明显。另外,港元与美元挂钩,美元则可以作为规避资产贬值的“安全岛”,未来南下资金意愿的增加有望进一步带动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提升。

攻略4

借道深港通基金

伴随着深港通的到来,由于受限于50万资金起步的制约,一些拥有丰富“深港通”标的产品、能够为投资者布局深港两市提供多元投资工具的基金公司受到境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以首批获得深交所港股通业务交易权限的南方基金为例,该公司旗下现有的深港通概念基金就有八只之多,且涵盖了主动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等多种投资类型,并覆盖到深港两市不同层次的市场。无论是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还是境外投资者参与深市,都可以借道南方深港通概念基金掘金两市投资机遇。

南方基金产品开发部负责人沈玲玲表示,深港通的开通不仅给高净值投资者又一个海外资产配置的机会,通过购买港股,分散A股市场风险,让投资更加多元,而且借道类似南方深港通概念基金也为“平民”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为方便的境外投资机会。

□小贴士

深港通交易常识

开户只需三步走

客户申请——适当性测评——签署协议。投资者应该配合提供有关评估的证明材料,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不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业务规则规定的禁止或者限制参与港股通交易的情形。

起步门槛50万元

与沪港通基本一致,深港通会员对个人投资者资产状况进行评估时,应该确定以该投资者名义开立的证券账户以及资金账户的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50万元,其中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交易时间不同步

港股的交易时间为上午09:30至12:00,下午13:00至16:00,全天交易时间上比内地A股多交易1个半小时。港股是T+0交易,也就是可以当天买卖。港股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

□名词解释

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深交所在香港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深港通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京华时报记者 敖晓波

解码深港通规则:新增多项风险揭示 完善两地同步披露

即时 | 2016-10-10 15:19

深交所日前发布深港通相关的八大业务规则,进一步明确证券公司落实交易风险揭示、深股通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等事项的具体要求。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港通业务规则在体例架构和主要内容与沪港通基本保持一致,同时突出了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特色,扩大标的股票范围,引入市值筛选标准,切实防范中小市值股票跨境市场炒作和操纵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近两年沪港通运行情况,吸纳市场对部分规则的反馈意见,以及对相关典型案例的梳理,形成并发布了交易所层面的相关规则。

上述负责人表示,深港通八大业务规则亮点突出,包括了增加有关“老千股”、股票长期停牌以及股票退市后名义持有人服务可能受限等风险提示,强化境内外信息同步披露、境外股东权利行驶、权益变动披露、同步停牌原则等规范要求,以及明确互联网方式维护深股通投资者表决权相关规则安排等一系列内容。

增加风险揭示 提防“老千股”

日前,深港通正式获批,深港通南向港股标的在沪港通基础上,新增了市值在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和大型股票相比,小盘股业绩稳定性、股价波动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已公布深港通八项业务规则更多是强调风险揭示安排。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分析,随着深港通启动,近百只小盘港股即将于年内进入内地投资者的可投资范畴,其中“老千股”是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市场面临的一大风险。如何解决这一市场顽疾,避免南下投资者踩中“地雷”,也是监管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对于“老千股”的定义并不规范,鉴于“老千股”可能给深港通投资者带来较大投资风险,《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专门增加一条,对“老千股”交易风险进行特别提示,“部分业绩差、市值小、股价低的联交所上市公司存在频繁合股、大比例低价供股或配股的行为,投资者权益可能被大幅稀释,投资者应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根据近期一些港股公告来看,港交所也加大了对“老千股”行为的治理力度,有一些公司的高送转方案被叫停,对大比例送股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订后的《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还专门增加关于股票长期停牌的风险提示。以港股汉能薄膜发电为例,从去年5月因股价暴跌要求短暂停牌,到去年7月27日被正式从恒生大型股指数中剔除,调出沪港通标的范围,该股如今依旧处于停牌阶段。港交所资料显示,该股78%的买入资金来自于内地,内地投资者手中的大笔资金被长期冻结,鉴于香港市场的运行特征,投资者资金被深度冻结的时间可能会很长。对此,《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专门增设条款,“提示投资者注意,与内地证券市场相比,香港市场股票停牌制度存在一定差异,港股通股票可能出现长时间停牌现象。”

此外,上述负责人表示,根据现有规定,上市公司退市后,香港结算不再为其提供与名义持有人相关的服务,届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既无法交易,也不能享受诸如投票、权益分派等名义持有人服务。对此《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专门增加条款提示投资者注意,“港股通股票退市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结算”)通过香港结算继续为投资者提供的退市股票名义持有人服务可能会受限。”


境内外信息同步披露 遵循同步停牌惯例

深交所方面介绍,此次深港通相关业务规则内容中,基于尽可能缩小两地规则差异、方便投资者等考虑,在前期改进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明确了对深股通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相关安排,主要包括了境内外信息同步披露、境外股东权利行驶、权益变动披露、同步停牌原则等规范要求等相关规范要求。

上述负责人指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就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信息披露作出了同步披露的原则性要求,但并未涵盖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导致部分公司股东或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境内外存在一些差异性披露的问题。为此,《关于加强深港通业务中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其他相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针对A+H股上市公司,特别明确就同一信息披露事件若发生两地规则差异的,应遵循披露内容从多不从少、披露要求从严不从宽原则。

而在境外股东权利行使方面,《通知》明确深股通公司应当充分保障境内外股东的决策参与、利润分配等股东权利,其中深港通架构下,境外投资者作为实际权益拥有人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名义持有人(即香港结算)行使股东权利,包括请求召开股东大会、向股东大会提案、在股东大会上投票表决、获得分红或其他投资权益等。同时,再次强调召开股东大会应当考虑境内外股东现场出席的便利性,提供网络投票方式,并督促深股通公司通过“互动易”等平台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

近一年来,“宝万之争”令上市公司对二级市场的“举牌”心生忌惮,权益变动书的披露成为上市公司阻止不明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深交所公司部负责人表示,深股通公司权益变动的信息披露是在万科案例基础上进行规范,明确了以名义持有人披露定期报告中的前十大股东,但境外投资者应当作为实际拥有人构成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并合并计算一致行动人拥有的权益,履行权益变动披露义务。同时,强调深股通公司应当密切关注境外投资者对本公司的持股比例情况,同一QFII管理的不同产品的持股情况也应当予以合并计算等。

此外,《通知》还补充完善了两地同步披露的相关规定。据了解,深港两地交易所一直在A+H股公司同步停牌方面有很好的协作,但只是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并未形成最终的协议。而本次规则明确规定,深股通A+H股公司应遵循两地同步停牌原则,并强调应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实现同步复牌。


业务规则基本齐备 深港通启动在即

除了新增风险提示、强化同步信息披露等亮点之外,正式发布的业务规则内容中还就深股通投资者表决权行驶方面明确相关规定。该负责人介绍,新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实施细则》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参与深股通上市公司网络投票实施指引》主要目的是维护深股通投资者的表决权。

据了解,现行的香港监管制度采用的是名义持有制度。按照业务实施办法,香港结算应根据深股通投资者的意见,以自身名义行使对深股通股票发行人的权利。表决权行使方面,香港结算应当采集投资者对深市上市公司议案的表决意见,统一报送到深交所进行统一计票。

深交所负责人表示,由于现行《实施细则》并未对香港结算的投票作出相应规定,本次修订将香港结算作为新增的投票主体纳入其中,对香港结算参与投票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规定。其修订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修订与香港结算有关,将香港结算作为新增的投票主体纳入至相关条款,对其参与网络投票作出相关规定;另一类修订是对现行《实施细则》相关条款进行表述上的优化,使其含义更加清晰,进一步明确相关法律关系。

目前,围绕深港通启动的相关工作进展顺利,各家券商技术开发和仿真系统测试已经接近尾声,深交所方面也将于近期组织全网测试,并计划在正式开通前进行通关测试。投资者教育方面,交易所方面编制了深港通业务相关投教材料以准备后续投放,同时在香港及内地展开多场投资者和业务培训活动等。深交所相关人士表示,《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等规则的发布,标志着深港通业务规则基本齐备,基础制度已成体系。下一步,交易所将同有关各方继续扎实做好各项业务和技术准备,确保深港通平稳启动、安全运行。记者张莉 实习记者 张晓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