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东北经济

近两年来东北经济陷入疲软,外媒写了一篇又一篇关于中国东北经济萎靡的观察评论文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黑土地操碎了心。东北经济怎么了?新一轮东北经济振兴怎么干?为解答这些疑问,1月9日至14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的“直击东北经济”主题活动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同步展开。

 资  讯 

【直击东北经济】不是所有英雄都出彩人前 | 瓦轴传奇

即时 | 2017-01-19 20:38

需求侧的市场需求是拉动辽宁省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机遇,对培育本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意义重大。

何谓英雄?

传说之中,英雄出世,应时势之邀,横刀立马气势如虹,孤身犯险力战千军。

威风凛凛,战绩赫赫,一时之间风头无两,街头巷尾,妇孺皆知。

但在工业世界中,并不是所有英雄都有这样轰轰烈烈、出彩人前的时刻。

当高铁呼啸而过,万吨巨轮扬帆,卫星冲霄入云,你能想到,在这些风光的大型机械中,有多少“无名”轴承,每分每秒,都在磨损着自己的“生命”吗?

为“配套”而生

轴承前传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轴承的传奇故事。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铁路要提速,必须开发高速、高可靠性的轴承;精轧钢板厚度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是轧机轴承精度和刚度的反馈;登陆艇、潜水艇、电机和家用电器用轴承必须加以控制噪声和振动。

在轴承的世界里,出现最高频率的关键词是——配套。

为轨道交通行业配套——ZWZ30T重载铁路货车轴承、地铁轴箱轴承

为汽车行业配套——ZWZ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卡车二代轮毂轴承单元

轮毂轴承应用在汽车车轴,一来承重,二来可以引导轮毂精准转动,担负着汽车载重和转动的重要使命。

为冶金轧机成套装备配套——ZWZ连铸机扇形段轴承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看来,高端轴承的研发,不只涉及到材料、油脂及润滑、制造、设计、轴承制造装备、检测与试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更涉及接触力学、润滑理论、摩擦学、疲劳与破坏、热处理与材料组织等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

因而,一个国家的轴承产品,某种程度上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战绩”

一、探秘中国轴承工业发源地——瓦房店

瓦房店,战国属燕国辽东郡,秦代属辽东郡,新中国成立后,复县初属辽东省。1985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为辽宁省所辖的县级市,由辽宁省大连市代管。

瓦轴集团始建于1938年,在轴承行业国内综合排名第一位,世界排名前10位。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套工业轴承,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发源地。

瓦轴集团实景

瓦轴集团在国内外拥有九大产品制造基地,主导产品是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轨道交通轴承、汽车车辆轴承、风电新能源轴承、精密机床及精密滚珠丝杠、精密大型锻件,20000多种轴承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产品为国家863计划“重大装备用轴承钢关键技术开发”项目,6米盾构机主轴轴承

曾经,瓦轴在欧美市场只能“提篮小卖”,卖产品、拼价格,难以进入主机制造市场。

据国务院发布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强化工业基础能力”被列为九项战略任务之一,轴承等零部件被列为“工业强基工程”五大工程之一。

《中国制造2025》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为轴承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稳定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瓦轴集团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全面实施高端化和国际化战略,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其轴承产品已经批量为国家十六项重点技术装备领域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配套,全面替代进口,并开始为世界顶级企业批量供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战将”

二、实地探访:一套轴承的诞生

一套轴承的诞生,究竟要经几人之手,受几重磨砺?

先来看一张轴承生产流程图:

轴承生产流程

浑水实地探访了瓦轴集团生产线,在生产轴承的数十道工序中,离不开各岗位的密切配合,和技术人员严格专业的操作。

瓦轴集团推进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提高智能制造的应用能力。在技能人才中实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岗位技术能力。

沿生产线一路走来,不乏在工作岗位奋战几十年、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更多的是掌握新型科学技术,年轻朝气的新一代技术工人。

数控机床操作工人27岁工龄6年本地人

日常生产操作

检测结果均被详细记录

厂区推进智能化生产

磨削操控面板

生产战线

生产战线

整形回火区

质检员正在检查在制品

严格把关,不合标准的产品,均需按要求处理

合格品整齐排放,进入下一操作流程

在制品缓存区

测量工序

滚动轴承一般是由以下四种基本元件组成: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

内圈与外圈之间装有若干个滚动体,由保持架使其保持一定的间隔以免互相接触,从而进行圆滑的滚动,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

工人正在进行滚动轴承的装配成套

正在熟练组装的工人师傅今年48岁,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奋战了30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战略”

三、“软硬兼施”:引智技术转型高端国际化

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包括瓦轴集团在内的中国很多企业在“硬件”投入上并不差,差距在以技术、管理和人才为核心的“软件”上。

为补技术、管理上的短板,从2012年起,瓦轴集团加大了在技术研发、现代化管理和人才工程方面的投入,与科研院所、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买智”“引智”。

2017年1月11日,瓦轴集团与全球最知名的检测仪器供应商英国泰勒?霍普森公司组建的“瓦轴—泰勒联合实验室”挂牌运行,将全面提升中国轴承行业的检测技术水平、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

通过联合实验室这一技术平台,瓦轴不再是单纯的检测仪器使用者,更将成为高端轴承检测技术的研究者。

瓦轴集团技术研发能力提升过程中,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仅2016年瓦轴集团的四个技术创新项目就得到国家补助200万元,辽宁省和大连市补助664万元。

在“战略”上,瓦轴集团聚焦市场需求,实施高端化和国际化战略,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瓦轴集团以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实施高端化战略,中高端产品比重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以上。为风电、工业传动、钢铁、轨道交通等行业和新兴产业配套高端轴承,并成为世界顶端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近年来,瓦轴集团实现了产业布局国际化,成立了瓦轴美国销售公司,收购了德国KRW公司,建立了美国工程中心,组建了瓦轴欧洲研发中心。国际市场分销网络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机构工作人数达260多人。

瓦轴集团研制出的2000多种国外限制出口到中国的轴承产品,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出口汽车轴承批量进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并打入欧洲豪华车型配套市场。

2016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9%;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10%提高到25%。出口工业轴承增长21%;出口高端汽车轴承增长11.6%;风电轴承全系列配套世界500强企业,占公司海外营业额的30%;开发了南美、东南亚及东欧市场,打造了瓦轴欧洲轴承市场的开发平台。

据瓦轴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孟伟介绍,瓦轴集团在营销方面采取了全新的“技术商务”模式,从一开始就切入客户的需求链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建成了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大型装备等八大产品试验平台,解决了轴承在多个领域运用过程中要求高转速、高精度、长寿命和密封润滑的核心技术。

支撑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在营销机构中组建了一支应用工程师队伍,目前共有52人,其中聘用国际高端人才8人。

如今,瓦轴已经从单一轴承制造工厂发展为可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战局”

四、直击东北经济:振兴十年,前路何在?

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正“爬坡过坎”,新一轮轴承行业竞争激烈、重新洗牌。

“十三五”期间,瓦轴集团将发力智能制造,重点研发高铁、汽车、风电、钢铁等领域智能化轴承,同时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制造工厂,以实现“管理精细化、制造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商务电子化”,从而实现企业全面转型升级。

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经济体,都面临着体制性、结构性和资源性的共性问题。

振兴十余年间,大连在装备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软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规模和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据2017年1月10日,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大连经济已连续7个季度稳步上升。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1.9亿元、增长5.5%,按可比口径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6亿元,增长10%,主要指标平稳增长,经济向好的基础更加牢固。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传统产业制造业正加速向中高端迈进,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核电装备等领域推出一批新产品与技术,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8%,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在装备制造业中,瓦轴、大机床、重工起重、冰山等老国企完成了新一轮改造,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一重大连核电装备基地已实现年产5套百万千瓦核岛压力容器的能力;重工起重兆瓦级风电成套设备制造能力达到3000套;北车大连机车产业基地加快建设9600千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和城轨车辆项目;实施了奇瑞30万辆轿车、一汽5000辆新能源客车等整车项目…

辽宁全省工业税收在全部税收中占半壁江山,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辽宁省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以及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变的重点、难点都在工业。

工信部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认为,在辽宁工业发展中,智能化是主线。特别是过去10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突破,并渗透到各行各业,发挥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用智能化的手段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用智能化手段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

需求侧的市场需求是拉动辽宁省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机遇,对培育本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意义重大。

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阶段,大连工业企业找准发力点,通过不断创新、多点布局、品质升级,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转型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以引领和服务区域共同振兴为使命的振兴之路。

直击东北经济: 吉林迎来“冰雪 ”时代

即时 | 2017-01-17 11:23

人民网吉林1月16日电(李星跃)冬季的吉林银白的冰雪之国,无比壮美,分外妖娆。冰雪不仅把吉林冬日勾勒得如诗如画,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吉林加快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充分释放“白雪换白银”的巨大潜力,搅热做强“银色经济”,努力实现冰雪旅游产业新增长。

“冰雪 ”实现冰雪旅游产业升级

吉林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拥有世界品质最好的冰雪资源和亚洲质量最好的滑雪场,并且拥有便利的交通环境,能与周边城市搭建城市区域网络,有效缩短城际距离。快速壮大的旅游业为吉林的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独特的冰雪文化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

在吉林全省冰雪产业发展中,吉林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打出自己的冰雪特色,吉林市推出了赏雾凇、戏冰雪、泡温泉、过大年系列体验式冰雪活动,特别是雾松冰雪节品牌享誉全国,拉热“冷资源”,让冰雪旅游不断升温。

冰雪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交通、旅游、地产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它还为老百姓带来了福祉。“过去特色农家乐经营相对平淡,游人不多,而随着冰雪旅游的发展,带火了周边农家的特色餐饮文化,特别是冰雪品牌的入驻,也让全市的住宿餐饮业实现了旅游服务产业新常态,经常呈现‘一房难求’‘一桌难求’的火爆场面。”吉林市旅游局副局长杨立民说。

据杨立民介绍,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吉林市接待旅游者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亿元。预计,2016-2017年冬季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接待旅游者将突破140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实现240亿元。

杨立民表示,冰雪旅游产业潜藏着巨大的商业附加值,吉林市将持续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制造”为核心的“4 X”冰雪全产业链,使冰雪产业成为吉林市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增长极。

企业入驻以点带面 打造区域性特色冰雪产业

吉林以独特冰雪魅力吸引着众多大品牌的目光,在吉林打造冰雪产业的过程中,万科抢占先机,将度假区落户吉林。

1月11日,记者走进万科松花湖国际度假区,据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营销管理企划部经理董懂介绍,万科松花湖国际度假区是集旅游观光、体育运动、商务休闲、特色产业于一体的冰雪特色度假区。

“2016年至2017年雪季,万科松花湖度假区联合北大壶滑雪度假区成立万山雪业,实现‘湖壶’合作,资源互动、客户共享的全面联合运营格局。”

据统计,万科松花湖国际度假区2015至2016年雪季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进入中国滑雪领域前三强,所获收益远远超出预期。从客户数据来看,每年游客的自然增长率都能达到30%到40%,呈现递增趋势。

目前,吉林打造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已初见成效。以冰雪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发挥优势,成功地将冰雪产业与旅游、体育、地产等产业融合,形成联动效应,努力做强“银色经济”,让独具特色的冰雪产业成为区域竞争的新势力。

国内最长的高山初级滑雪赛道

国内最长的高山初级滑雪赛道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餐厅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餐厅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吉祥物冰雕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吉祥物冰雕

克里斯汀·辛德勒:创新驱动 吉林经济的转型发展之路

即时 | 2017-01-17 11:19

【直击东北经济】克里斯汀·辛德勒:创新驱动 吉林经济的转型发展之路

“吉林一号”一箭四星等比模型

中国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不断向高科技、创新型社会发展,“中国制造”告别廉价劣质逆袭。如今,崛起的中产阶级正在逐步创建一个消费者所驱动的社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生活方式的需求。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激发人们的创新理念,高端制造业产品和服务正在迅速替代低端制造业。这就是中国的变化。这是一种从旧到新的经济转型,中国并非直接摒弃传统产业,而是探寻将这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创意产业的途径,使其和新兴产业一同发展。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省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和整个中国一样,吉林省也一直不得不受一些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困。在政府各项举措的扶持下,吉林省正在克服种种困难,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破旧有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发展路子。

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辽宁省并称中国的东三省,位于中国的最东北部,这个地区常常被人们称为“东北”。东北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是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凭借钢铁和汽车等重工业,引领中国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然而,任何东西都不会一成不变。近些年来,东北已经成为了中国低端制造业的代名词,经济增速放缓,“唱衰东北”的声音不绝于耳。去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新一轮振兴东北的方针举措,加大对东北地区的财政支持。在吉林省,这些改革随处可见,老旧的发展模式早已是过去时。

吉林省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一批新兴的高新装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芽成长,位于省会长春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研制的吉林一号卫星是首颗中国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卫星,2015年发射后成功获取了大量高清影像数据,包括世界各地标志性地点影像,为国土资源监测、土地测绘、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支持,并且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比肩欧美同行。卫星产业成为了新一轮东北振兴过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此外,吉林市的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着力打造冰雪产业,冬季旅游业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中国将于2022年举行冬奥会,冰雪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极具潜力,对于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也十分具有吸引力。市场潜力带来的契机之一便是在中国开拓全新市场的能力。这些蓬勃发展的产业让东北地区的经济前景一片明朗,一改往日人们对该地区的消极印象。

诚然,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也充满了荆棘与挑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不可能在一夜间完成。随着新兴产业的涌现和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传统工业在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过生产泡菜,当地挖掘出一条振兴传统农业之路。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白菜作为原材料,加工成泡菜后销往中国多个省份。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还计划在全中国设立30多家工厂,让产品走出中国国门,出口泡菜数量甚至要赶超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老工业的政策,有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方向,吉林省正在阔步向前迈进。但吉林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青年一代关注的不仅仅是好工作和高工资,还要有高质量的生活,为此,吉林省新建大型滑雪场,以迎合家庭和年轻人的需求。吉林省以开放、实惠的方式满足年轻人在生活方面的需求,据此,年轻人将看到吉林省打造的健康、全面的生活方式的价值。在不远的将来可以用“经济前景明朗”来形容吉林。(作者:克里斯汀·辛德勒,澳大利亚经济专家,翻译:聂峥)

【直击东北经济】大连众创空间,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即时 | 2017-01-17 11:18

图片默认标题

苏放和他的创业伙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倩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还记得那年,阳光碎落在操场,你和小伙伴们所期许的未来吗?那些欢笑,那些泪水,那些似乎远去的年华,那些还在悸动着的梦想……

大连众创空间,二楼,创业公社里,苏放正在和他的两个小伙伴探讨下一步的推广计划,活泼的氛围、激烈的讨论贯穿始终。

现在攒钱,我们一起实现创业梦想吧

两年前,还是大学计算机专业在读的苏放就已经开始在一些互联网企业做兼职赚钱了,那会儿拼命工作的他可并不是仅仅为了赚些零花钱,他有着自己的小目标。2016年毕业在即,他并没有如父辈所期许的那样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位于大连市高新区的众创空间,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的“小烦恼”和“小确幸”

说起创业,苏放和他的小伙伴们坦言,其实开启这段创业旅程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最初家人的不解与反对,初期项目无从推广,一次次的热情被浇灭,这些都在考验着这些90后年轻人的决心。随着大连高新区加快推进创新创业的步伐,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双创”政策措施接连推出,更加坚定了创业者们创新的决心。苏放告诉记者,当自己拿到第一笔订单,有了第一笔收入时,心中那份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如今也可以更加自信地向家人讲述自己的创业梦想了。

图片默认标题

创业工坊内的正在工作创业者

按部就班,梦想终会照进现实

苏放的团队是做校园APP研发推广的,团队内分工十分明确。苏放介绍说:“我自己是做营销推广的,另外几位同学分别负责研发和维护,未来会通过众创空间搭建的平台将线上线下联动起来。”谈及自己所做的项目,苏放团队的初心就是为了服务大学生,2016年末APP “二货”正式上线,这款应用主要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二手物品交易以及二手物品质量检测服务的,目前已经覆盖了整个大连市。苏放希望这个应用未来能够走向全国,服务更多的大学生就是自己的小目标。

其实,苏放团队只是整个大连众创空间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创业团队,他们每天都在默默耕耘着,付出着,努力着。

做好“双创”工作,离不开政策支持

对于“双创”工作,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邓珊是这样说的:“双创工作不是鼓励学生孤立的去看待创新创业这件事情,而是在人才成长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

2015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来,乘着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大连高新区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全面整合创新资源,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众创十二条、金融八条、科技十条、科技创新券、企业吸纳人才等引导补贴奖励政策,鼓励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员来大连高新区创新创业。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政策的出台与空间平台的建设,对高新区“双创”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大连众创空间已经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31家,其中15家通过了科技部备案,占大连市的58%。孵化面积也从最初的3000平方米增加至现在的9.4万平方米。

2015年9月9日,李克强总理到大连高新区创业e港视察,对高新区众创空间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寄予了殷切期望,鼓励创业者们“集众智、成大事、促振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还会继续蓬勃发展,成为更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拉动市场、人才“双引擎” 瓦轴集团转出“中国速度”

即时 | 2017-01-17 11:17

图片默认标题

轴承产品样品展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倩楠):北纬40°,东经121°,这里就是辽南工业重镇——瓦房店,也是全国轴承行业重要的研发基地和最大的轴承产业集聚区。这里有轴承相关企业7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1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是名副其实的“轴承之都”。然而,近年来,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制造业整体运行压力大的前提下,“轴承之都”又是如何做到在行业重新洗牌过程中更加坚挺的?

图片默认标题

瓦轴集团董事长孟伟向记者介绍企业情况

1月12日,记者跟随直击东北经济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中国轴承的发源地——瓦轴集团。作为国内综合排名第一的轴承企业,2016年,瓦轴人交出了一份让整个行业都刮目相看的答卷: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9%;出口工业轴承增长21%;出口高端汽车轴承增长11.6%;风电轴承全系列配套世界500强企业,占公司海外营业额的30%;开发了南美、东南亚及东欧市场,新客户数量明显增长;组建了瓦轴集团(欧洲)轴承有限公司,统筹欧洲发展业务,打造了瓦轴欧洲轴承市场的开发平台。对于企业能取得这样的业绩,瓦轴集团董事长孟伟介绍说:“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这就是瓦轴转型升级的方向。”

图片默认标题

产品检测中心

聚焦市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为真正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减少管理层级和协调环节,2016年,瓦轴集团开始实施由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管理体制向事业部制转变,成立了风电、铁路、汽车、工业装备、特种五大事业部,由过去的集团公司集中负责日常经营,转变为集中决策指导下的事业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样一来既可以强化研产销一体化管理,又能够强化经营责任落实,充分调动了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

另外,孟伟介绍说:“为达到国际客户的产品要求,我们都以国际知名轴承企业为标杆,进行了标准体系对标,和国外高端客户使用的是同一种标准语言,同时还根据客户需求植入了ISO标准、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共计40余项,累计完成400多项改进项目,实现了国际标准的无缝对接。”

图片默认标题

生产车间

聚焦人才,坚持加大“软投入”

在生产车间里,孟伟看着忙碌在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说:“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包括瓦轴集团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在‘硬件’投入上并不差,差的是在以技术、管理和人才为核心的‘软件’上。”

当被问到企业是如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时,孟伟自豪地回答:“世界各地的可用之才都可以为我们的企业发展做贡献。”在吸引人才的政策方面,集团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在国外,先后建立了多个海外研发中心,便于国外的优秀人才就近办公;在国内,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另外,对于一线的操作人员,企业也会定期举办岗前、岗中、岗后培训,定期选派人员到海外工程中心去学习进修。

据悉,瓦轴集团已被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为高速动车组轴承研发单位,目前已突破关键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8年的技术垄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瓦轴将转动出真正的“中国速度”。

【直击东北经济】图解:大数据看吉林

即时 | 2017-01-16 18:55

【直击东北经济】图解:大数据看吉林

【直击东北经济】打造中国“达沃斯小镇” 吉林发展冰雪经济

即时 | 2017-01-16 18:53

【直击东北经济】打造中国“达沃斯小镇” 吉林发展冰雪经济

 

【直击东北经济】打造中国“达沃斯小镇” 吉林发展冰雪经济

 

【直击东北经济】打造中国“达沃斯小镇” 吉林发展冰雪经济

滑雪爱好者正在滑雪。(陈新光 摄)

中国的冰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凿冰冲冲,纳于凌阴”的记载,汉唐都有天子夏季赐冰的惯例,到宋朝时就已出现“荔枝膏”、“甘草冰雪凉水”等冰镇饮料,明清时有着冬季溜冰的宫廷项目。在民间也有冬捕、冬猎、爬犁、冰灯等民俗项目流传至今。冰雪文化元素的融入,使我国冰雪产业具有了独特的东方魅力。

2017年是中国冰雪产业红火的起步之年

2017年注定是我国冰雪产业火起来的一年。随着冬奥会成功申办,2016年底,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两大规划相继发布,各项发展冰雪产业的规划措施相继在2017年逐步展开。根据规划,全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10000亿元。每年的1月15日是世界冰雪日,2017年世界冰雪日活动将在全国26家雪场同时展开,同去年的20个雪场相比,此次参与的滑雪场数目又有所提升。北京联合河北省张家口市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后,国内的冰雪活动获得了迅猛发展,并不断深入,扎根民间。进入2017年,吉林、河北、辽宁等省份相继推出了“冰雪季”、“冬季阳光体育大会”等活动。这些面向群众的冰雪活动相继展开,也在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全国实现“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或许就始于当下这一个个冰雪活动。

以承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张家口市为例,现已坐拥万龙、云顶、富龙、多乐美地、太舞、长城岭等6家国内知名滑雪场,截至2016年12月18日,已接待游客62.1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3.8%。然而除了纷至沓来的大众滑雪爱好者,这个雪季,崇礼还迎来了特殊的“客人”。在2016—2017年的张家口崇礼冰雪季中,国内外冬季运动专业赛事、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杯等众多高水平赛事的举办,增强了崇礼各大雪场的名气与人气,更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打下了冰雪文化基础。

吉林发展冰雪经济得天独厚

从整个中国冰雪资源来看,吉林省的资源禀赋好,地形地貌适宜。东西一线,能够形成城市带,并构造了良好的交通及其他设施基础,且温度适宜,可以从容体验户外冰雪活动,冰雪项目集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冰雪产业,正在成长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据我们调研和实地考察,吉林省冰雪旅游发展至少有三大优势:一是资源禀赋好。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被称为“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三大粉雪地带之一。有人形容吉林的粉雪地可以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相媲美;二是综合品质高。吉林省目前有滑雪场37座,雪道150条,在全国数量排名第五,质量排第一。其中万科和万达新建的滑雪场设施一流,完全可以与世界一流的滑雪场一较高下;三是发展潜力大。吉林的冰雪产业还处在起步期,发展空间巨大。吉林省冰雪产业的发展蓝图已然出炉——在《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中,吉林省提出了全力打造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冰雪全产业链。

发展吉林冰雪经济不能不提65岁的瑞典警察高友远,中文名字取意“有朋自远方来”。他曾是瑞典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警察,生平两大爱好是定向运动和越野滑雪。1998年,他将世界定向运动首次引进中国,并于2002年在吉林长春市净月潭举办“奥托昆普定向赛”。他认为长春与瑞典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冬季的白雪与绿色的松树让他找到了家的感觉。他发现,长春有非常好的冰雪条件,通过他的牵线搭桥,于2003年,他把在欧洲非常流行的瓦萨国际滑雪引进长春,搭起长春与世界交流冰雪文化的平台。在瑞雪纷飞、银装素裹的绝美冰雪世界中,净月潭瓦萨已经成为吉林省每年新年伊始最重要的大型旅游文化活动,还成为开展冰雪运动、促进对外文化经贸交流的最佳平台,荣获了“长春友谊奖”。10多年来,高友远和他的团队将滑雪课程教授给长春的大学生们,儿童瓦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瓦萨所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已深深地植根于长春市民心中。

打造中国“达沃斯小镇”,发展冰雪经济

据我们调研,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存在着很多制约,与兄弟省份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是:一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工业、轻旅游”的观念制约;二是冰雪资源发展和管理存在分散的体制制约;三是发展冰雪经济的综合交通瓶颈和环境制约较大。此外。还有扶持政策难落地的困境。这些因素不仅制约着吉林省冰雪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整个吉林省的发展。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一是要认真贯彻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白雪换白银”战略,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际,提出“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的口号,最大程度发挥冰雪经济的巨大优势;二是要将冰雪产业进行高起点的规划、高强度的投入、高标准的建设、高效能的管理以及高水平的宣传,形成吉林省特有的冰雪经济和冰雪产品。要加强冰雪品牌的建设,要有地域的品牌、赛季的品牌、捷径的品牌、装备的品牌和营销的品牌;三是发展冰雪经济,要勇于创新。创办于1971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发祥地在瑞士的达沃斯,近46年来不仅达沃斯论坛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论坛,也使瑞士的冰雪产业成为继钟表之后的又一张国家名片。中国有了在海南省的博鳌论坛,吉林通过创新冰雪产业,打造中国“达沃斯小镇”,发展冰雪经济,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和吉林走向世界的名片。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陈新光

【直击东北经济 · 专家谈】新一轮东北振兴要打好组合拳

即时 | 2017-01-16 18:53

【直击东北经济】吉林省进入“卫星+”时代 商业卫星助力农业与城市发展

2016年11月,《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这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已经吹响号角。2017年1月,作为随行专家,受邀参加了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吉林省网信办主办、中国吉林网承办的“直击东北经济——吉林行”主题采访活动,通过边走、边看、边想,直观感受到了吉林省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一直在思考东北地区如何才能实现新一轮振兴。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东北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再加上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东北地区已经不复20世纪90年代之前经济相对发达的地位,其经济增速甚至一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不能据此就对东北地区经济持悲观论调。从调研来看,当地经济亮点很多,企业一直在努力进取。比如,吉林省珲春市在无海岸线的情况下发展成为东北亚区域内重要的国际水产加工基地,老国企吉林石化公司的ABS产品成为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的重要原料……东北经济增速放缓,既有大环境下的共性问题,也有其固有的特殊问题。我们要用客观、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东北地区目前的经济现状,同时应当深信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关键。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发展,还需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打好组合拳。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产业升级,使相对低水平外延型的增长提升到高水平内涵型的增长。产业升级能够使产品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而产业升级依赖创新和增加科技含量。这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还需要优秀人才。从东北地区“十二五”时期主要指标的实现情况看,仅有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等个别指标未实现规划目标。“十三五”时期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形式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背景下,留住、吸引住优秀人才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支持,比如发放就业补助资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

增加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促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东北地区有着厚重的生产制造底蕴,但融资、技术转让、检验、物流、人力资源服务等周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得滞后。应当从多方面着手积极发展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这同时有利于东北地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生活性服务业不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服务,还包括教育、医疗、旅游、体育、休闲娱乐等更高层次的服务类型。在这一方面,东北地区应当着力发挥自身潜能,培育品牌,精细化,特色化,多角度,不断挖掘附加值。来到吉林,切身感受到当地森林覆盖率高,天是蓝的,水是甜的。这些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东北地区旅游业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还应进一步树立品牌,提供精细化服务。不仅如此,东北地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也有发展的优势,可以吸引其他一些省份的老年群体享受养老和休闲养生服务,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

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民营经济有助于吸纳就业,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创造就业岗位和创新。政府部门需要着力实行负面清单,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手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通过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的建设,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同时,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使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和领域集中,为民营资本参与一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机会。

另外,东北地区还需要增加跨行政区划合作的范围和程度,加强合作,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注重内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平衡;下决心进一步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改革是东北振兴的关键。但是,改革势必引起一部分群体权利义务的改变,我们应当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共识,以较少的社会经济成本排除转型中的制度性障碍,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民生为本,共享发展,顺利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何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直击东北经济】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黑龙江振兴新步伐

即时 | 2017-01-16 18:52

编者按:近两年来东北经济陷入疲软,外媒写了一篇又一篇关于中国东北经济萎靡的观察评论文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黑土地操碎了心。东北经济怎么了?新一轮东北经济振兴怎么干?为了解答这些疑问,1月9日至14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的“直击东北经济”主题活动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同步展开。由网络媒体和权威专家组成的联合采访团分赴东北三省实地调研以求解东北困局“新药方”。光明网以下刊发第五篇“直击东北经济”系列专家约稿以飨读者。

作者:黑河市人民政府市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谢宝禄研究员

针对黑龙江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3月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面振兴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松劲,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体现了中央对于黑龙江省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高度重视,为黑龙江省在“十三五”时期的振兴发展再注入强心剂。

2016年5月23—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再次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关键就是要逐步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破解结构性矛盾,实现主导产业崛起。必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五大规划”,发展十大重点产业,走出一条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发展振兴的新路子。

【直击东北经济】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黑龙江振兴新步伐

   通过深化改革来推进供给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抓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冲破束缚各方面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黑龙江省传统企业比重大,国企比重大,央企比重大,若要突破既有结构性束缚,最大障碍在体制,必须坚持做好引导增量的“加法”、化解过剩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法”和简政放权的“除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黑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体制障碍。

因此,要把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同化解产能过剩、淘汰“僵尸企业”结合起来,该重组的重该兼并的兼并、该退出的退出,必须抓紧深化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增强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应更加注重创新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黑龙江省的煤城、油城、林城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一直是难题,必须激发释放内生动力,完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攻坚行动计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走出一条依托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带动黑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直击东北经济】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黑龙江振兴新步伐

图为黑龙江绥化市的大庄园肉业大庄园国家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在国内建立了集牧场、养殖、屠宰和精深加工、冷链运输、市场销售再到餐桌于一体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拥有年产10万吨肉制品的生产加工能力。

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来推进供给侧改革

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产业、能源产业、石化产业、食品产业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基和“家底”,要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行业优化升级,把旧的存量转化为新的增量。一是推进传统行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生产模式进行改造提升,更加注重精深加工,配套发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二是推进传统行业强基建设。围绕全省传统行业发展方向,推动企业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的研发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工程,在能源、装备制造等行业,引导企业协同研发创新,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三是推进传统行业品牌建设。围绕食品、装备、石化以及资源加工等重点支柱产业,通过实施质量品牌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厚植品牌文化,实现全产业链质量同步提升,培育一批市场广泛认同、独具黑龙江特色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四是推进传统行业智能制造。推进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支持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等关键装备在黑龙江省传统行业中的创新应用;深化互联网在装备、食品、资源精深加工等传统制造领域的应用。五是推进传统行业绿色制造。重点在黑龙江省传统的煤炭、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环保技术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环保督查和环境综合治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直击东北经济】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黑龙江振兴新步伐

  图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研发的一组服务机器人光明网记者张琳/摄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来推进供给侧改革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关键要实现产业振兴,逐步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黑龙江省要坚持创新促升级、扩量调结构,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黑龙江农业很重要,因此要以“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为牵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发挥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减玉米、稳水稻、增大豆,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现代化大农业把黑龙江省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大省、优质肉蛋奶生产大省,加速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战略转变。

新兴产业是黑龙江省发展的希望所在,要持续抓好航天航空、车辆、电站等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已有基础的产业,对成长性好、极具发展前景的机器人、石墨和钼等产业要强力推进,争取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存在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应促进黑龙江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向更加专业化转变、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黑龙江省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太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和旅游等产业,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总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讲话要求,黑龙江省必须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通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讲话精神为顶层设计的重要引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中长期内的主导产业形成和空间增长极崛起,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走出龙江全面振兴的新路子,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

【直击东北经济 专家谈】 “一带一路”大视野下的黑龙江经济寻求突围

即时 | 2017-01-16 18:51

在近日“直击东北经济”网络媒体见面会上,黑龙江省的决策者们对黑龙江经济振兴面临的结构性、体制性、资源性三重压力毫不讳言。“总体来看,煤油糖木集中负向拉动,与培育新动能相互交织,相互赛跑,”黑龙江省副省长李海涛说,“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而老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债务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如何在把脉经济发展症结的基础上刺激结构调整,让新动能增长跑赢传统产业式微,是黑龙江经济突围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命题。在国家整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期,黑龙江正在深入谋划、主动作为,以打造开放型格局纾解经济之困,以盘活人流、物流、资金流来发掘龙江经济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大视野下,以开放倒逼突围,正是黑龙江经济全面改革的重要发力点。

“一带一路”被看作当前中国内外发展的“一号工程”,黑龙江在这一框架下如能持续发力,不断产出阶段性成果,将一举多得。

从历史上看,“中东铁路”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支线,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停止过运输。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黑龙江的贸易通道优势和区位角色更加凸显。目前,黑龙江已经谋划布署了一批“龙江丝路带”重大项目,领域涵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和生态环保合作、跨境产业园区建设、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等。尤其在基建方便,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期,黑龙江着力畅通瓶颈路段,强化骨干通道,开通出境班列,为走出区域“围城”疏通国际新通道。这一东北边陲省份正在成为联结俄欧日韩的枢纽。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的开放态势正在倒逼黑龙江走出体制机制围城,加速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培育新动能,并在此基础上融合资本,促进龙江经济新定位与新品牌逐步明朗。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已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采取行动,包括简政放权、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加强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提高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等。放眼未来,黑龙江需进一步抓住“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机遇,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第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一带一路”是黑龙江省促进优势国企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呈放射状延伸的重大战略机遇。黑龙江已被定位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在这一角色定位下,一方面有必要与吉、辽等老工业中心区域形成分工合作的集群式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与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形成制造业优势互补式发展。这将有利于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充分利用丝绸经济带和工业走廊建设,为黑龙江省的产业集群经济带建设提供助力和保障。

第二,协助开展主动型经济外交。“一带一路”的要义在于以“以邻为善”的基本原则巩固与传统国家的亲近感,激发相关国家的参与热情,化解实践过程中的分歧。东北地区,尤其是作为俄、欧、日、韩枢纽的黑龙江,在此过程中可广泛开展外资引入,适当放宽准入限制,通过外企创新理念和高精设备影响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外资规模是产业转移走势的测量仪,在此过程中可合理配置资源,鼓励外资更多投向绿色产业,使资本供给充分转化为技术转移和高效生产力。

第三,打造龙江文化品牌。黑龙江省的文创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雪博会、少数民族风情园等。但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性视角下,黑龙江作为文明枢纽与文明碰撞之地,与其历史地理定位一脉相承的人文内涵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目前黑龙江开发出了石油文化、抗联文化、欧陆文化、金源文化等,但人文历史文创产业的“金矿”远未得到有效开发,相关产业和景区缺乏合理规划,尚未能有效建立人文历史与访客之间的情感关切。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黑龙江应充分发掘优势,结合现代展陈与媒体技术,唤起游客对文明碰撞之地的热情与好奇,满足其感官及情感需求,使其精准接受到多元时空维度延伸而成的人文历史,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刻记忆。这是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构建黑龙江省人文历史文创产业模型的基础路径。

黑龙江低区位经济增长是传统问题与新常态下问题叠加的结果。龙江地区的决策者们对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方向已有清醒把脉。新一轮“振兴东北经济”战略及“一带一路”战略,在赋予黑龙江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赋予其历史使命。如何在具体对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激活市场意识,倒逼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对决策者智慧的考验,也是龙江经济突围的希望所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0

【直击东北经济】东北振兴大有可为

即时 | 2017-01-14 13:06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以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东北振兴面临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体制机制矛盾进一步显现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启动新一轮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对于解决制约东北振兴发展中的问题,保持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全局意义。

【直击东北经济】东北振兴大有可为

【直击东北经济】东北振兴大有可为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具有较为优越的人口、资源、产业、区位等条件,是我国拓展发展空间,挖掘发展潜力的重要地区,推进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的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东北地区可以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经济支撑带。东北地区拥有1.1亿多的人口,面积占全国的1/7,同时具有沿边沿海优势,在东北亚国际次区域合作中占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此外,沿哈大主轴线已初步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发展,大中小城市密集合理分布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可以打造培育为全国新的重要经济支撑带,为全国经济发展拓展出一片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东北地区的转型发展可以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东北地区在装备制造、原材料生产加工、国防军工等领域拥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过去十多年的振兴发展中,很多已经成为了相关领域制造业的高水平代表。东北地区可以利用这种产业优势,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起到动力源的作用,推进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助力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是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可以在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东北地区国有资产存量大,发展基础好,多分布在重要行业。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支撑东北地区振兴的力量,也可以为全国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新的探索。

四是东北地区可以成为引领东北亚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与俄、蒙、朝三国交界,与日、韩隔海相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东北地区可以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促进我国向东北方向的开放步伐具有战略意义。

五是东北地区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东北粮食主产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粮食外调量占全国的6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粮仓,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东北地区生态地位重要,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森林生态系统,呼伦贝尔等草原生态系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黑龙江、松花江等江河生态系统,以及兴凯湖、呼伦湖等湖泊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都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维系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着保障和屏障的作用。

总之,东北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东北地区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实现全面振兴目标的征途中可以大展宏图、大有作为。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庆杰

直击东北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可兼得

即时 | 2017-01-13 12:27

央广网大庆1月12日消息(记者彭磊)自实行东北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东北新一轮发展。身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统一,是振兴东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努力使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另外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产业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直击东北经济记者在走访了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和大庆石化公司后,更是加深了对这一意义的理解:

打造绿色环保工厂

“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大庆,位于松辽盆地坳陷区北部,拥有120万公顷湿地。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就矗立在大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规划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据了解,沃尔沃项目对形成大庆经济发展新引擎,积极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助推大庆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为地区经济结构升级及中国‘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政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971年,沃尔沃汽车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汽车行业率先以环保的水性涂料替代易产生污染的有机溶剂涂料。时至今日,沃尔沃汽车在大庆这座全球标杆工厂中,更是将环保理念发挥到极致。

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Marc Gombeer

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Marc Gombeer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因毗邻龙凤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工厂追加1700万元巨额投资,将工厂污水排放标准从国家三级提高到国家一级。其中工厂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包括最先进的反向渗透膜、生物滤膜装置,还能去除污水中钙、镁等重离子,可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而不会对环境、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液,例如焊接车间的焊渣、生产中的废弃包装物,以及喷涂车间的油漆、漆料、胶、残液,大庆工厂都进行分类收集,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运输并处理。而在废气方面,大庆工厂采用了TNV(热回收式热力焚烧系统)进行燃烧、排放,废气净化率达到98%以上。上述种种实现了沃尔沃汽车对大庆天蓝水清的社会责任和承诺。

扎实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大庆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区分公司,始建于1962年。2016年,大庆石化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的新业绩,实现营业收入421.6亿元、账面利润32.4亿元,上缴税费101亿元。而这离不开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大庆石化公司

据记者了解,大庆石化公司在安全环保责任上逐级落实,将各类检查扎实开展,HSE(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标准化建设务实推进,热电厂4#5#7#锅炉脱硝改造、炼油厂动力站燃油锅炉烟气净化等环保项目建成投用,化工、炼油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土建及主要设备安装顺利完成,全年未发生人员死亡及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本质安全水平切实提升。同时用科技驱动发展增强环保能力,成品油质量升级达到国Ⅴ标准,国Ⅵ升级方案也制定形成。

推进发展环境保护在路上

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传统高能耗产业的方向和必然要求。据黑龙江省委环境办发言人表示,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要真正把发展环境整治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培育“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比发展就是比环境”的理念,始终推进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直击东北经济:大庆高新集群 拓转型突围之路

即时 | 2017-01-13 12:18

近年来,东三省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速,东北发展现状一时成为广泛关注的地域话题,大庆作为黑龙江重要的资源城市,也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如何面对压力和挑战,如何脱困突围,大庆从多方面进行了解答。

国家级高新区集群龙头项目

大庆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总面积251.26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19万人。作为引领龙头和聚集平台,引建了沃尔沃、忠旺、福瑞邦、15万吨丙烯、神雾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形成了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企业总数发展到46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4家,收入超亿元企业52家、超10亿元企业12家,境内外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9家。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6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3%。

2016年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85亿元、工业增加值567亿元、财政收入26亿元;在115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大庆高新区综合实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分别排名第33位和29位,在东北地区15个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3位。

石油化工打造百万吨级乙烯基地

石油化工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产业”,而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龙头”,其超长的产业链渗透许多行业,可带动塑料加工、医药制剂等10余条下游产品链,是所有炼化产业中对下游拉动效应最高的产业。

大庆石化乙烯装置年产乙烯120万吨,现已累计生产乙烯超过1300万吨。其新建60万吨/年乙烯装置建设工程于2009年9月破土动工,建于大庆石化公司厂区中部,占地面积75公顷,工程包括9套生产装置、辅助和公用工程设施,有23个主项,76个子项。该工程项目是国内首个“大型乙烯技术国产化工艺包设计”项目,被中石油列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的示范项目,还作为国家863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

大庆石化公司将自身生产经验与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体系深度嵌套,全面参与开发、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探索出大型乙烯装置建设开工的“大庆模式”,仅用19个月有效工期,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2012年6月30日,我国第一个国产化工艺包,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60万吨/年的大庆石化乙烯装置顺利中交,同年10月5日产出合格乙烯,创下乙烯装置在北方高寒地区建设工期最短和开车一次成功的骄人业绩,标志着承载几代大庆石化人百万吨乙烯的梦想成为现实。

汽车整车制造发动“智造”引擎

大庆是沃尔沃在中国唯一的制造基地,沃尔沃整车制造项目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制造与安全技术,生产豪华沃尔沃品牌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

规划产能为年产30万辆,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一期计划投资1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主要生产沃尔沃90系列产品,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会将最新研发的由共享模块、可扩展系统和部件组成的可扩展整车平台架构-SPA平台投放大庆建设,后续将会有更多的沃尔沃新车型投放在大庆工厂。

云计算服务中心面向全球发展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大庆电商产业园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大庆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向全球提供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应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支撑,为区域提供政务云、商务云、企业云等相关服务。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设期限2016-2018年。2016年计划投资4亿元,实现200个机柜投入运营;2017年底计划实现1000个机柜投用;2018年底计划2000个机柜全部投用。

目前,政务云正式上线,市工信委等30多家单位的门户网站及业务系统迁移至云平台,云计算展厅建成投用,1.4万平方米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在评审。项目全部投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利润5000万元,上交税金350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150人。

【直击东北经济】大连:勇当振兴领头羊

即时 | 2017-01-13 12:16

央广网大连1月12日消息(记者贾铁生)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爬坡过坎”阶段,大连经济已率先走上平稳向上的轨道。

翻开刚刚发布的《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大连经济已连续7个季度稳步上升,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1.9亿元、增长5.5%,按可比口径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6亿元,增长10%。可喜数据背后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是实体经济的企稳回升。

瓦轴集团自主创新生产的6大系列高品质风电轴承

瓦房店市是大连下辖的全国百强县,有着轴承之都的美誉,这里有轴承龙头企业瓦轴集团。瓦轴集团拥有九大产品制造基地,主导产品是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轨道交通轴承、汽车车辆轴承、风电新能源轴承、精密机床及精密滚珠丝杠、精密大型锻件,20000多种轴承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轴承产品检测试验中心和中国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轴承设计、制造、检测试验三大平台均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瓦轴集团的国际市场分销网络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欧、美、日等世界知名企业合作不断扩大。2016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9%,出口工业轴承增长21%,出口高端汽车轴承增长11.6%;风电轴承全系列配套世界500强企业,占公司海外营业额的30%;开发了南美、东南亚及东欧市场,新客户数量明显增长。

华录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中国华录集团成立于2000年6月18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唯一总部位于大连的中央企业,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数字高清音视频产业链,建立了数字音视频终端、内容、服务三大产业板块,形成了以合资企业为代表的信息终端制造企业群、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企业群和文化内容企业群。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在5%以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截止到2016年末,集团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共667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442项、外观设计118项,办理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90项。通过不断的市场开拓,华录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从2013年达到了132.68亿元,2014年达到153.45亿元,2015年达到194.94亿元。

大连创业工坊立,负责人给大家讲解创业故事

经济发展离不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立于1991年4月的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是辽宁省首批、大连市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从20多年前的自力更生、砥砺奋进到成为大连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策源地,目前,创业中心已拥有集综合孵化、专业孵化、国际孵化和二级孵化于一体的特色孵化网络体系;工作团队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50多人;所管理的孵化场地从零增加到16.5万平;累计孵化企业从10余家增加到1299家;孵化毕业企业从零增加到254家,一大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26年来,创业中心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断的创新运营机制,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建设方面探索了一系列高效的运营模式。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路上,大连勇挑领头羊重担,立己达人,必将为东北振兴做出贡献。

【直击东北经济】廓清阴霾展现强劲动力:三问东北经济怎么了?

即时 | 2017-01-13 12:13

央视网消息(记者杨静):踏入吉林省,一路走来,脚步未歇,从清晨七点出发,到傍晚七点回程,再到写稿整理到深夜,这一路,我一直思考着为什么会有唱衰东北经济的声音,东北真的进入发展“寒冰期”了吗?仅仅是因为滑落的GDP?还是因为有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东北?亦或是“键盘侠”在背后的恶意攻击?

2016年1月10日,作为“直击东北经济——吉林行”中的一员,我开始了对吉林的采访和观察思考。我们带着疑问甚至是偏见而来,也一路廓清阴霾,答疑解惑。

一问:东北经济市场缺乏活力?

东北国企多,历史久,旧有的体制机制造成了企业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差。几年前,也许是这样,沉疴难除,新的力量就生长不出来。解放思想,激发市场活力就成为政府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2016年前9个月,吉林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2015年较2014年增长8.8%,2014年较2013年则增长10.3%,稳定增长的民营经济收入以亮眼的数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国家级“双创”综合性示范区已进入审批流程;华为等一批500强企业相继落户长春,2015年到2016年,长春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4亿到109亿的飞跃性增长;长春新区获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多个园区集聚,打造经济新的增长极等等,这些都印证了东北市场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东北市场的活力将从这些项目中迸发出来。

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

“政府要提供一个能够有效保护市场、鼓励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人民大学吕冰洋教授这样说。在交流会中,每位政府官员侃侃而谈,各种数据信手拈来,积极回应记者提问,不回避质疑,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政府越来越灵活,积极探索新思路,规划越来越清晰。政府在市场中能否通过考试,企业最有发言权,万科松花湖度假区营销管理企划部董懂经理对政府当前的支持政策打了90分,他笑着说,也要留有进步的空间。

二问:东北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

东北产业结构确实存在偏重化工型、偏资源型、偏传统型的短板。长春市2011年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40.5%,到了2016年,提升至45.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则表示,到202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占全州GDP的40%以上。结构性问题需要企业转型升级,既要支持传统支柱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有中生新,也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东北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这是由历史环境决定的。东北经济的振兴不能丢弃传统产业,整体工业基础好,扎实的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提质增效,随着历史发展阶段的演进,东北的传统产业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另一个新引擎。

产能过剩也要区分对待。对于东北而言,其中一部分相对的产能过剩,可以通过提质增效消耗掉。吉林石化的ABS产品曾停产三年,并非市场中此类产品真的过剩,而是产品的质量不达标被迫淘汰,面对巨额的损失,吉林石化开展实验300余次,调整工艺参数和配方1200余次,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最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新的产品在市场上反而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吉林省也提前超标地完成了规划任务,退出煤矿64处。

三问:东北人习惯了在国企工作,缺乏进取精神?

如果说这是给东北人贴的标签,那恐怕没人会愿意接受。说到经济的衰退,同行的东北同事似乎很无感,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教育医疗并未感到有什么影响。讲话幽默风趣,幸福感爆棚,长春市也连续九次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无论是传统国企的员工,还是民营企业的劳动者,或是记者同行,他们都说很满意单位的发展,也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如果说满足生活状态,充满幸福感就是缺乏进取,那似乎很多城市的市民都要躺枪了。

延边金刚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哲上世纪90年代初,带着激情下海经商,到俄罗斯做生意,6年时间赚到了开启事业大门的第一桶金。2003年,赵勇哲将全部资金投入,成立延边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赵勇哲在这之前也经历了一系列创业的失败,处在人生的新阶段,他的新目标是打造世界第一泡菜企业。

金刚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陈列着朝鲜族传统制作泡菜场景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吉林石化党委书记邱克说,几年前可能是这样,大家干多干少都一样,但现在要是这样就难以生存下去。他说,企业亏损时在国企排名中处于末位,领导抬不起头,企业盈利后,厂长出门都昂首挺胸有了底气,员工的奖金也多了起来。

东北人民在改革深化的道路上,也在努力调整,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人也许在变,但他们对家乡对社会的信心从未改变过。

东北经济发展呈现的数据曾让人“揪心”,然而东北的人民、企业、政府都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信心来自一系列“落地有声”的政策,来自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来自百姓对生活的热爱。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何伟老师所言“东北经济只是暂时性衰落,东北经济把握机会,奋起直追,很有希望!”

1  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