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前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等部委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资  讯 

药品零加成政策落地有喜有忧 低价药现“招标死”

即时 | 2017-05-15 07:19

药品零加成政策落地有喜有忧低价药现“招标死”

资料图:北医三院的发药窗口。中新网记者 张尼摄

按照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国内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已经取消药品加成的福建、湖南、四川等省采访发现,群众就医负担普遍减轻,但一些地方由于改革“单兵突进”,也出现了配套补偿举措不到位导致公立医院“自掏腰包”填缺口、取消药品加成导致低价药“招标死”等现象。

药品零加成红利渐显

随着一些省份公立医院药品取消加成,进行零差率销售,“以药补医”情况正逐渐改变,给群众真正带来了实惠,避免了“因病返贫”。

去年12月20日起,四川开始实施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成都新都区龙桥镇49岁村民庄云说:“不久前我父亲因患有早期结肠癌,到一家大医院住院做了手术,花了3.8万元手术费。然后转送到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康复治疗,预交了1000元的治疗费,住院10多天后护士送来了清单,我一开始还不太敢看,觉得肯定要花好几千,打开一开,全部住院自费费用只有300多元!”

福建患者徐先生因慢性乙肝需要常年服药。他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治疗乙肝的药物拉米夫定一盒有14片,过去是54元,现在只要38.5元,对我们慢性病患者来说,一个月就能少花几百元,‘减负’效果特别明显。”

“药品加成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公立医院的一种补偿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演变成以药补医机制,使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轨道,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袁明勇说。

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赖碧涛说,福建三明从2013年“试水”破解 “以药养医”问题,并同步建立了补偿新机制,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多个渠道,补偿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2015年开始,福建全省在全国率先推开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

福建省卫计委主任朱淑芳说,2016年福建全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占比同比下降4.64个百分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与劳务价值的诊察护理手术治疗等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同比提高2.51%。

今年4月8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3600多家医疗机构围绕“医药分开、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施药品阳光采购”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彻底告别以药养医,实现补偿机制的“大换血”。改革后,药品费用和药费占比双下降,医疗服务和费用变化符合改革预期。

数据显示,从4月8日至5月5日,北京三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与今年3月相比减少9.6%;住院例均费用减少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17.7%。二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减少14.8%;住院例均费用减少1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24.0%。

公立医院“倒贴钱”补缺口

采访中,《经济参考报》记者也发现,一些地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相应的配套补偿措施不到位,导致公立医院“倒贴钱”等连锁反应,引发一些公立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担心。

去年起,湖南省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然而,目前的情况是,政府补偿少,医疗服务费用的提高弥补不了药品收入的减少。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说:“目前,湖南很多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后补偿率没有达到预期的80%。其中,湘雅三家医院平均补偿率为51.2%,湖南省直医院平均补偿率为67.44%。目前医院买设备靠的是医院自身利润,在实施药品零差率后,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添置将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形如不加以改善,数年后公立医院将面临没有足够能力更换医疗设备的尴尬局面。”

湖南省政协委员、湘雅二医院教授王云华认为,现在湖南的大型公立医院药品价格降下去,检查费也降低了,这个缺口只能靠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但是医院这方面的收费不足以弥补减少的药品加成和检查费用,一旦医院收支难以平衡,必定会影响医生的待遇和工作积极性。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说,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无论是扩大规模还是改善软硬件设施,绝大部分投入主要依靠医院自筹资金解决,导致医院负债急速上升。取消药品加成以后,如果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不到位,政府补偿不足将导致公立医院在债务偿还能力方面雪上加霜。

“医务人员也是医改的主体,取消药品加成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工程,但是目前在公立医院中,医生的劳务价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妇产科、儿科医生,劳动强度大,24小时工作,还经常面临纠纷。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生的收入如何得到体现,这是医护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四川成都新都区人民医院院长古翔儒说。

成都市新都区卫计局一名负责人说,公立医院应该通过收入结构调整,确保及时消化取消药品加成后造成的“缺口”。

低价药“中标死”引患者担心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在一些药品“零差率”政策已经落地的地方,由于落地仓促等原因,出现低价药、基本药物断供现象,引发患者担忧。业内人士表示,改革推进过程中,应谨防类似现象“蚕食”改革成果。

在成都市一家医院,多名患者告诉记者,现在在医院购买常用药,有些药价确实便宜了一些,但算上挂号费也跟市场上买药差不多,关键是排队挂号的时间还是一样久。

一位患者说:“相比药涨价,我们更怕药品失踪。最近,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人的常用药——优甲乐在市场上又买不到了。”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程黔荣说,在目前补偿机制不完备的背景下,公立医院普遍采取“以药养医”获得收入,维持运营发展。取消药品加成后,如果配套改革跟不上,有可能加剧一些廉价药短缺。

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主任林崧说,综合福建医改这几年来出现的情况来看,一些药企的确会出现“低价中标之后不生产”的现象,导致公立医院的一些基本药物临时性、季节性缺乏,也就是俗称的“中标死”。

“福建三明医改早期,由于采购市场小,议价能力低,也曾经遭遇到不少药企的‘联合围剿’,导致‘低价药’、‘保命药’断供。这是改革中有可能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福建全省层面推进医改后,通过组成医院谈判‘联合体’等,议价能力得到了增强,有效地缓解了部分药品紧缺的状况。”林崧说。

9月30日前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即时 | 2017-04-25 09:59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等部委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通知》要求,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到2017年底,前4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实行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域内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药品加成曾经是在医疗机构快速发展而国家财政投入紧缩等压力下推出的权宜之计,药品价格在医疗系统环节中以高出实际采购价15%甚至更多的价格卖给患者,以此利差,覆盖医疗结构运营成本。专家表示,实践表明,实践表明,最初执行的药品加价,的确也发挥了一定的正向作用。然而,药品加成中所包含的未制衡的利益激励,不断异化为一种“以药养医”的制度,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受到严重损害,有些医生则热衷于开大处方、过度医治,加速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据了解,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而言必然会造成收入损失,专家建议,要形成制度化和良性的医疗行业补偿机制,让公立医院能够在无后顾之忧和市场焦虑的情势下做好分内之事。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此外,未来应做好与财政投入政策的衔接,弥补公立医院的经费缺口,推动破除“以药补医”政策落地,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新型补偿机制。

莫用虚高医疗费填取消药品加成的窟窿

即时 | 2017-04-25 09:30

在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要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这是自2009年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以来的一个里程碑。但同时,这也成为众多公立医院的一道关口——取消药品加成,医院靠什么“过日子”?(4月23日 中国青年网)

在新一轮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后,老百姓尽管能吃到了平价药,改变了以往“以药养医”的问题,但“看病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虽然医院取消服药品加成,但由于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成本增加,药品的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再加上各地医院都大幅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导致的医院收入下降的问题。如: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五家三甲医院,普通主治医师号由5元上涨至42元,副主任医师号由7元上涨至60元,主任医师号由14元上涨至80元,专家号为100元。住院费、手术费等更是涨了不少。这一降一涨,民众看病费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甚至比之前高了许多。

国家要求各地取消药品加成,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负担,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取消药品加成后,却大幅上涨医疗服务费,这样的医改革已背离了医改的本意。医院以前对医生开的药会与医生进行分成或奖励,现在这一块没有了,那么在提高了挂号费、手术费、住院费等价格后,医院和医生还是进行分成或者给医生奖励,医生钱袋子是鼓起来了,但真正到医院“口袋”里的比原本增加不了多少。还有像住院床位费等收入与之前的医品加成收入不一样,都要投入不少耗材成本和管理费用,由于医院的收入相对减少,医院在这方面的投入可能也会减少,老百姓住院费用增加了,但得到的服务等估计不会提高。另外,取消药品加成后,一些医生为了从药品经销商、医疗器械商手中拿到更多的提成,还是乱开药、乱检查,病人的负担没有从根本上有所减轻,反而有所增加。

医改之所以重要,最大原因还在于涉及民众的切身利益。医改是否能既叫好又叫座,归根结底,还要看患者的负担到底有没有真正降下来。如果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后,把原本从虚高的药价上失去的利润,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费弥补回来,甚至比之前挣得更多,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所谓“医改”没有切中要害,反而更容易被人钻空子,这样的医改只能会加剧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取消虚高的药价,却增加虚高的医疗服务费,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状况,可能会使新一轮医改不但不会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和接受,而且会使更多的民众继续承受“看病贵、看病难”,还会让民众陷入“看病怕”的尴尬之中。试想,如果医院为了多拿医疗服务费,把小病治成大病,把没病的看成有病,把不该开的刀给开了,本不该住院的给住了,病人看病的钱被“骗”光后赶出医院,那后果有多么的可怕。因此,在要求各地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更要控制医疗服务费的过分增长。让民众在取消药品加成后真正得到实惠。

九月底前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即时 | 2017-04-14 10:33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在北京召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并做好与财政投入政策的衔接,推动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新型补偿机制。

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按照“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比价关系。重点是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

同步配套相关改革。强化与医药、医保、医疗等改革政策协同联动,同步推进。特别是做好与医保政策的衔接,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要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和耗材等费用,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要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强化综合监管,形成改革协同效应。

平衡好相关方利益。正确处理好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患者等各方关系,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记者亢舒)

取消药品加成,谨防采购猫腻

即时 | 2017-04-13 11:13

 

广州全面医改提速 今年七月前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即时 | 2017-04-09 15:26

昨日零时起,北京医改正式启动,3600余家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备受诟病的“以药养医”成为历史,“医药分开”时代已来临。与此同时,挂号费、诊疗费全面取消,收取医事服务费。记者发现,各医疗机构的系统已更新,最新的药品价格以及服务等价格都可以自助查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梦江

此次北京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了医事服务费。根据收费标准,以三甲医院的空军总医院为例,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50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100元,急诊医事服务费70元,住院医事服务费100元/床日。而此前,该医院普通门诊的普通挂号费是5元。

记者发现,尽管医事服务费比过去的挂号费看上去提高了不少,但从普通门诊到知名专家,医事服务费医保的报销金额都是40元,自付金额仅为10元。

此次改革,备受关注的是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加成,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一直以来,以药养医、医院药品加价15%进行销售,这也是公立医疗机构重要的补偿渠道和收入来源。医改后,北京市将组织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向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公开药品质量信息,动态联动同厂家、同品规药品的全国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最低中标价格,并在阳光采购平台予以公示。

记者在空军总医院门诊大厅里的自主挂号查询机上看见,医事服务费和435项医疗服务项目及上千种药品已全部导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可进行自助查询。过敏性鼻炎患者陈先生说,自己长期服用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今天开了两盒,价格是28.86元一盒,比以前便宜了20%。” 据悉,取消药品加成后,药品价格总体下降两成。

435项价格调整 患者总费用不增加

根据卫生部门的测算,这次门诊患者医疗费用总体有所下降,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略有上涨。通过卫生部门对405个病种的静态测算显示,改革后,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平均降幅为5.11%,住院患者费用每例平均涨幅为2.53%。医疗费用总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总体费用负担没有增加。

此次医改方案实施后对参保人员就医报销流程不产生影响。北京市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仍执行持卡就医实时结算相关规定。

广东

北京率先启动全面医改,广东也快了。据3月29日省政府正式印发的《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今年上半年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各地市出台相关方案,7月前全省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加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翁淑贤

今年3月底召开的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了医药改革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行业最关注的两票制、医药分开、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目前,国家制定了医改试点省11个,广东省未被列入试点省。国家要求,目前还没有实行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地级及以上城市,7月底前要出台实施方案,9月30日前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务必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10月1日之后,全国所有公立医院都要取消药品加成。

据悉,我省珠海、中山、东莞三个城市被列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的医改步伐丝毫不会落后。根据3月底最新出台的《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今年上半年全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各地市出台相关实施方案,7月前全省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中药饮片除外)15%加成。

“广东力争2018年医疗费用增幅不超过9%,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人均门诊费用增长率、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不超过9%;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人均门诊费用增长率、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不超过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27%以下。”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

各方声音

医院管理专家、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少林说,“我请人维修空调,工人来了不到5分钟,加个雪种,收取服务费60元,这就是市场价格。”但公立医院不同,它还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功能,这决定我们的公立医院,不能像美国完全实行市场价。

吴少林指出,取消药品加成没问题,但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功能的补贴应当跟上来,否则可能会导致医院压缩公共医疗卫生的供应,增加“多元化需求”的“个人消费”部分提供。

零加成没问题 政府补贴应到位

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袁勇介绍,中山市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实行药品零加成,此外还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项目价格下调10%,检验下调6%。从门诊观察看,慢性病人得到的实惠是明显的。

袁勇认为,实现有效的“三医联动”,是医改的关键。现在取消药品加成,医药和医保也要一起配合。医药方面,全国推行“两票制”(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有助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三医联动”是关键

针对取消药品加成,资深医院管理专家、省医师协会会长林曙光表示,“理论上患者会感觉到药品费用便宜下来,但我个人更关注的是,药品库建设准备好了吗?”药品零加成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药房社会化趋势。他呼吁,尽快着手解决能完全替代医院药房的药品库建设,最好是集团式社会药房,以中心站库房的形式,集中降低药品运输、贮藏、保管、损耗等成本,让药品更安全,也能真正便宜。

药品库建设准备好了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表示,医院的运行应该不会受到取消药品加成的影响,“我觉得要淡定。”他说,作为公立医院,更关注的不是经济效益。患者的满意度、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才是最主要的考量指标,做好这几个方面,业务量自然会不断上升。

“医院肯定要按国家的医改政策严格执行。”戎利民透露,上月该院在院内相关会议上已明确提出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包括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充分的利用,以及科研、人才、学科的建设,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长远的支持。

经济效益非公立医院主要考量

广东

现状

广东药品近几年已实现阳光采购,全省药品电子交易平台竞价交易,在集中采购管理原则上,允许委托议价、自主联合议价、跟标采购、跨区域联合采购和专科医院联合采购。

在医保改革方面,广东拟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鼓励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方式。在分级诊疗上,不仅签约的家庭医生可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全省还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

取消药品加成要有配套措施

即时 | 2017-03-31 07:20

3月29日,广东省政府网上挂出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建设、医疗人才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2018年—2020年工作目标。通知明确指出,今年7月前广东将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3月30日《新快报》)。

“以药补医”一直被视为公立医院的顽疾,很多问题正出在此。对于如此明确的“症候”,各方都心知肚明,也不难对症下药。但是,要想兑现时间表的承诺,“用药”是否对症?能否治本也很关键。

之所以出现“以药补医”现象,关键在于“养医”的问题没能得到落实。假如不能保证医疗机构的开支,医护人员的收入,而要依赖治病救人的收入甚至收益,那么,无论用什么猛药,“以药补医”必然会阴魂难散。以近期的药品两票制改革为例,其目的当然是压缩药品流通成本,但医疗服务缺乏补偿机制,已有医院开出药房运营成本要求药商给予补偿,否则将暂停药商供药资格,而药商也不得不将其计入药价,其结果恐怕仍然是换汤不换药。

可见,断了药之后,“医”究竟该由谁来养,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公立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必将意味着相应的补偿只能来自服务收费或财政补助等渠道。至于医疗服务价值的提升,涨价固然是大势所趋,但在公众医疗负担仍然比较大,甚至“以药补医”仍未根除的背景下,医疗服务收费的上涨必然会激化矛盾,从而增大医改的阻力。这样看来,财政补偿机制的到位几乎是唯一的选项,而通过财政补偿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让医生不必为了收入而看病,至少应是医改的首选。

当然,财政补偿取消药品加价,是否会拖累财政,也并非杞人忧天,由于医疗开支过大而导致财政赤字,甚至让经济陷入低迷,也是一些国家发展过程中已有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如何养医,必然需要有一套健全的公立医疗成本核算与支付的机制。否则,没有一套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医疗财政补偿核算体系,财政补偿没有可操作性的依据和方法,最终的结果不是财政难堪重负,就必然是退回“以药补医”。此外,公立医疗机构的角色,也仍待厘清,假如非营利却仍需要营收来维系人员工资和正常运转,医生收入仍与其医疗服务收益挂钩,那么,公立医疗趋利的口子其实仍然开着。

一言以蔽之,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固然令人期待,但仍有很多配套措施需要跟进。唯有真正建立起合理且可持续的医疗成本补偿机制,才算真正用对药。

北京医改新政取消药品加成 看病就医有这些变化!

即时 | 2017-03-23 07:02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 张尼)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2日发布。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下调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这份将于4月8日全面实施、涉及全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的改革方案中,诸多医改新政引发舆论关注。

挂号费、诊疗费将消失

——设立医事服务费

此次公布的方案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北京公立医疗机构将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品)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医事服务费的本质,是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费后,对其运行成本,和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团队的补偿。

据了解,北京市医保基金将医事服务费整体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报销范围内。不过,不同级别的医院、医生,医事服务费及报销金额有所区别。

比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为50元,知名专家则为100元,两者的报销金额均为40元,而二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为30元,报销金额为28元。

中新社发 韦亮 摄

药品价格更便宜

——取消药品加成 实施“阳光采购”

此次北京医改的另一大变化将体现在药品价格上。

取消公立医疗机构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是这次改革的一大核心,也被视作打破以药补医机制的关键。

此外,方案还明确将实施药品阳光采购,方法是向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公开药品质量指标、全国中标价格,向社会公开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及品种变化信息,打破昔日药品价格等信息不透明状态。

通过配套取消药品加成和药品阳光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

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有升有降

——大型检查设备收费更低 中医、护理等价格上调

此次改革落地后,民众将感受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有所变化。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将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上调护理、中医、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下调CT、核磁等大型检查设备收费价格。

例如,头部CT从180元降低到135元,核磁从850元降低到400-600元,PET/CT从10000元降低到7000元。

而普通床位费,从现行的28元提高到50元;二级护理费用从7元提高到26元;阑尾切除术从234元调整为560元;针灸从4元提高为26元等。

通过卫生部门对405个病种的静态测算显示,改革后,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平均降幅为5.11%,住院患者例均费用平均涨幅为2.53%。有媒体指出,短期看,不同患者费用有升有降,不太均衡,但从长期看,通过医疗服务的调整和规范,最终是让百姓受益。

2个月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被纳入

据了解,此次医改方案实施后对参保人员就医报销流程不产生影响。北京市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仍执行持卡就医实时结算相关规定。

此外,北京还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方便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在社区就近就医用药。

这其中包括不断增加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统一社区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给予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种慢性病患者,可享受2个月长处方报销便利;鼓励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居家上门医疗服务和建立家庭病床,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等等。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生活困难群体将获更多保障

——重大疾病全年

在此次改革中,生活困难群体也将获更多保障。北京市民政局将调整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和低收入救助人员的救助标准。

其中,门诊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000元调整到6000元(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除外)。

住院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万元调整到6万元。承担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押金减免比例和减免额度参照调整后的住院救助标准执行。

此外,重大疾病救助比例从75%调整到85%,全年救助封顶线从8万元调整到12万元。

社会救助对象在享受医疗救助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可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申请临时救助。对于政府救助之后或不符合社会救助政策但确因患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可以由乡镇(街道)协助向慈善组织申请慈善救助。

全国三条路径取消药品加成 助公立医院告别以药补医

即时 | 2017-03-20 13:16

全国“三条路径”取消药品加成 助公立医院告别“以药补医”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李松)根据医改时间表,2017年我国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回归公益性轨道。记者日前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为攻坚取消药品加成这一医改“硬骨头”,相关部门将重点通过“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三条路径,实施药品生产流通全流程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政策,确保改革落地。

近年来,“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一种逐利机制,由此引发的医疗机构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群众反映强烈。从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国家一直将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突破口。通过改革,公立医院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至目前的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

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预计为患者节省药品费用600多亿元。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说,取消药品加成,是今年医改最难啃的“硬骨头”。全国将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三条路径综合施策,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保证取消药品加成改革顺利推进。

王贺胜介绍,“腾空间”就是将开展药品生产流通全流程改革,挤压药品价格虚高的水分,同时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激发医院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价、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把检查、检验价格降下去,服务价格提起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同步跟进、无缝衔接。福建三明市、安徽天长市已先期推动相关改革试点,效果良好。

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也是取消“以药补医”,保障医改顺利落地的重要前提。为此,国家卫计委将开展公立医院薪酬改革,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切断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等利益联系的同时,保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健全医务人员培训培养制度,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