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谢幕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

 资  讯 

天宫一号,难说再见!

即时 | 2018-04-02 13:39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日电 (记者马学玲)从茫茫大漠而来,向浩瀚苍穹而去,最终陨落于无边大气层……天宫一号,已经远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发布的消息称,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这将是天宫一号最后的谢幕。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也是中国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个家”。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不息飞天梦的天宫一号到底有多厉害?一起了解一下!

资料图: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1年9月29日

——巨龙腾空,浩渺天际迎“中国宫”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一个注定载入中国航天史的时刻,在长征2F火箭的托举下,天宫一号向着300多公里外的浩瀚太空飞去。这一天,浩渺天际迎来了一座“中国宫”。

天宫一号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视频截图:“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1年11月

——与神八飞船“太空之吻”

升空32天,绕地球独舞485圈之后,天宫一号降轨进入距地面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被人们称为美丽的“太空之吻”。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在绕地球共舞12天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短暂分离;14日20时整,两位舞伴再度牵手,第二次交会对接取得成功。

3天后,天宫一号与神八飞船挥手作别,从交会对接轨道回到长期运行轨道。

资料图: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指挥长景海鹏(中)、航天员刘旺(左)、航天员刘洋(右)模拟器进行上升段操作训练。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2年6月24日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14时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

18日17时04分,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飘”进天宫一号,太空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之家”。

24日,刘旺操作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完成手动对接,以不到7分钟、误差18毫米的中国精度,赢得世界喝彩……这是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

28日,在组合体内驻留10天的航天员告别天宫一号。

资料图:2013年6月20日10时许,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青少年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图为王亚平讲授太空失重提供条件下的陀螺演示。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3年6月20日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2013年6月11日13时1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20日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地间成功同步举行。

这是中国最高的讲台——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这是中国最大的课堂——从首都北京到祖国四面八方,8万多所中学、数千万名师生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直播,共同收听收看航天员太空授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

  资料图:从天宫一号看与神舟十号交会对接全过程实时画面。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谢幕,难说再见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

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在轨期间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其中4次自动交会对接和2次手控交会对接,并验证了多项空间站关键技术,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点点滴滴,苍穹为证,繁星为证。

正是由于天宫一号的先导性贡献,中国将有能力在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之于中国乃至全球,天宫一号留下太多美丽与震撼。遥望浩瀚星空,人们难说再见。

天宫一号远去,天宫二号仍在续写辉煌。茫茫宇宙,中国航天脚步不停。(完)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即时 | 2018-04-02 09:09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李国利 邓孟)记者2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天宫一号今日完成历史使命 曾先后进行6次交会对接

即时 | 2018-04-02 08:00

4月2日早上,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2018年4月2日5时,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138.8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136.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141.6公里、倾角约42.7度),预计再入时间为4月2日8时49分(最早时间8时11分,最晚时间9时33分),再入区域中心点位于西经19.4度,南纬10.2度。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

载人航天办公室:天宫一号预计4月2日再入大气层

即时 | 2018-04-01 15:42

视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将再入大气层烧毁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称,4月1日8时,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167.6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16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174.3公里、倾角约42.70度),预计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

天宫一号将再入大气层烧毁 已在太空飞行约6年半

即时 | 2018-04-01 10:40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再入大气层烧毁  

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如今天宫一号已在太空飞行约6年半,即将与人们说再见。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和专业机构此前分析,预计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的时间在3月31日至4月4日之间。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从3月14日开始,已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轨道状态由每周公告改为每日发布。

今天是4月1日,距离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的预测窗口关闭越来越近。飞行器坠落后将对坠落点周围地区有何影响?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烧毁的过程中,碎片坠落在地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3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一直按照相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处理此事。中方已多次向联合国外空司通报有关情况,保持信息公开透明。中方也会视情在必要时与有关国家进行沟通。随着天宫一号可能进入大气层时间的临近,中方也会根据需要调整向联合国外空司通报信息的节奏。在这个问题上,中方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持信息公开透明。

天宫一号不是流星或陨石,与陨石等自然天体不一样,人们能够通过地面测控系统精确地测量出天宫一号的运行轨迹,通过计算精准预测出它的再入速度和再入角等信息。同时,天宫一号的构型及组成是已知的,人们能够计算和仿真出天宫一号进入大气层之后每一步的烧蚀、解体情况。天宫一号重量约8吨,比起重达约80吨的天空实验室、100余吨的“和平”号空间站而言算是小个头了。根据严密监视和科学计算,天宫一号大部分器件将在返回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及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极小。地球表面70%被海洋覆盖,航天器的残余碎片落向人口密集地区的概率更是非常小。事实上,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约有15000吨以上的人造航天器残骸落回地球,但从未伤害到人口密集地区的居民。

在距离地球表面300-10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运行着空间站和各类卫星等航天器。这些航天器在完成自身使命或报废失效后,都将离开运行轨道并最终再入大气层。天宫一号就已经处于这种轨道衰减阶段。

据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介绍,根据粗略估算,在流星雨爆发的时段,每小时约有1000-20000颗陨石落向地球,而普通人被200g以上的陨石砸中的概率是7亿分之一;作为对比,普通人一生中被雷劈的可能性是1.2万分之一。因此普通人不需要为航天器再入忧心忡忡。天宫一号等航天器再入时,不会像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恶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过程中,化成一身绚烂,划过美丽星空。

 

天宫一号预计周末坠落地球 残骸不会构成危险

即时 | 2018-03-29 09:02

天宫一号预计周末坠落地球 残骸不会构成危险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 外媒称,据预测,中国天宫一号空间站将在复活节长周末坠落地球。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28日报道,该空间站于2011年发射升空,于2016年正式停止使用。

报道称,自停止使用以来,该空间站的高度一直在稳步下降,现在看来它将脱离轨道,在复活节长周末撞击地球。

报道称,目前该航天器每一个半小时环绕地球飞行一圈,速度为每小时2.8万公里,其轨迹在南北纬43度之间。

报道指出,这使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美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都处在可能的撞击区内。

另据路透社3月27日报道,欧洲航天局说,中国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可能在3月30日和4月2日之间坠落地球,残骸碎片撒落范围可达数千平方公里,不过对人构成的危险非常小。

欧洲航天局说,这个长10.4米的空间站预计将在南北纬43度之间的某个点再入地球大气层。

欧洲航天局说,对于天宫一号将坠落何处的更准确预测要等到它再入大气层前一天才可能做出。但即使到那时做出的预测,也可能误差数千公里。

不过该航天局说,人被天宫一号残骸碎片击中的可能性是被闪电击中的可能性的千万分之一,因为地球的大部分被水覆盖或是荒无人烟。

欧洲航天局在其网站上说:“在航天历史上,尚没有证实发生过太空残骸碎片坠落造成伤亡的情况。”

此外,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26日刊登文章称,由于高空大气层摩擦力的拖累,天宫一号的高度将逐渐下降,接触的大气密度越来越高,造成力度更大的拖拽,结果使之进一步下坠,轨道飞行速度继续放慢,这一过程被称为轨道衰变。

文章称,以这一速度飞行,大气摩擦力会产生大量的热。不过天宫一号缺乏隔热手段。美国航空航天公司说,除了高热,空间站接触的大气越来越厚,速度开始迅速下降。减速会产生高达重力加速度10倍的载荷,造成该航天器开始解体。

该空间站上脱落的大部分小部件会被摩擦产生的热焚毁,不过专家估计有些部分会在烈火中幸存下来,坠落地面。靠近地面时,大气密度大,空间站的残余部件会大大减速和冷却下来。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26日还报道称,中国废弃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失去控制,不久将撞向地球。不过不要惊慌。

报道称,一个重8.5吨的金属体脱离轨道冲向地球广大中部的某个未知地点,这让有些人感到担心,不过这对民众并不构成什么危险。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一号不过是已经(受控或不受控)坠落地球的其他物体的一个零头。

报道称,鉴于它是一个空间站原型,天宫一号作为一个航天器来说都不算大,更别说作为空间站来说了。它的重量不过是俄罗斯空间站“和平”号120吨重量的7%。据欧洲航天局说,2001年坠落的“和平”号是从太空坠落的最大人造物体。

天宫一号即将“谢幕” 对地面造成危害概率很低

即时 | 2018-03-10 09:24

  资料图:天宫一号内部。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天宫一号即将“谢幕” 对地面造成危害概率很低  

3月9日,一篇题为《别了,天宫一号》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引来不少航天爱好者的伤感。

8日19时左右,天宫一号出现在北京上空。它从西北方出现,从北极星“身边”划过,“穿过”北斗七星,消失在东北方向。文章称,对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朋友,3月9日以后就几乎不可能再看到天宫一号。按现在的轨道信息,天宫一号下次转到这片区域应该是4月初。

但那时,它还在吗?记者了解到,天宫一号的轨道近地点已降至230公里左右,许多航天机构对它何时落入大气层展开了预测,例如欧空局日前就预测其坠落时间应在3月29日至4月9日之间。要算出更精确的时间,目前还难以实现。

“按现在的技术,通常只能在最后2小时才能确定空间物体的再入时间。”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介绍,主要原因是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难以估计。他说,高层大气的密度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不同高度、经纬度,不同季节乃至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大气密度都会变化。这些变化尚有规律可循,如果出现剧烈太阳活动,会造成高层大气密度成倍增加,有时甚至能增长上百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是因为对大气密度的变化过于乐观,导致其天空实验室1号的在轨时间远未达到预期,最终没能等到航天飞机送去燃料。

有人担忧,天宫一号坠落时会不会危及地面。记者了解到,对于尺寸较大而又不受控的航天器,再入过程中会解体,在穿越浓密的大气层时,会因摩擦产生高温而烧蚀。据报道,中国驻联合国(维也纳)代表团2017年5月4日在致秘书长的普通照会中提出,经计算分析,天宫一号大部分结构部件将在陨落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科技日报北京3月9日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