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

记者从9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将公布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包括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

 资  讯 

以量换价:降药价进入实操阶段

即时 | 2018-09-26 08:33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提出坚持集中采购方向,落实药品分类采购,引导形成合理价格。推进市(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推动降药价。而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减轻患者药费负担,推进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等方式,推动降药价。

记者获悉,一面是国家带量采购试点扩围,一面是多省份联合谈判抗癌药,我国医药价格开启“以量换价”,降药价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近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正式从此前的上海一地扩围至11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和天津、重庆、沈阳、西安、大连、成都、厦门等城市。

一位不愿具名的权威人士表示,带量采购的方式将对降低药品价格有实质性促进作用。同时,因采购药品需通过一致性评价体系,让其质量有所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国家基药采购进行试点外,为了更好地降低抗癌药价格,陕西省联合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4个省份,通过省际间的规模优势共同谈判议价,谈判后,14个省份执行统一价格。据透露,本次谈判总共涉及91个品种,预计在10月底以前完成。

据业内人士透露,本次带量采购试点,第一批共33个品种纳入采购目录。其参与竞标药品包括国内上市产品的生产企业或进口总代、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并公布的药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药品质量外,竞标企业另一重要条件则是企业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生产能力。

而对于价格的影响幅度,上述人士透露,33个品种中,超过3家符合条件企业竞争,视为充分竞争,低价竞标,预估降价幅度为40%。2家竞争为不充分竞争,采取议价采购,预估降价幅度为20%;1家竞标是无竞争,采取谈判采购,预计价格降幅为10%左右。

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硕士生导师王建英透露,目前来看,33个品种中,5个品种满足低价竞标,8个品种满足议价采购,20个品种则需通过谈判采购。

事实上,上海此前已率先进行带量采购尝试,自2014年以来,上海已先后有三批共33个品种“试行部分药品带量采购”。其试点结果,中标产品降价明显,三分之二品种降幅达50%以上。上海带量采购至今已进行3批,从已公布带量采购中标价格的36个品规来看,降幅在2%至93%之间,共24个品规降价50%以上,平均降价55.7%,降幅明显。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上海模式”在试点扩围中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通过集中带量采购,以量换价,优化临床用药结构,有效降低用药成本。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带量采购的核心是通过以量换价、以款换价,相较于之前的采购,现在有回款保证采购量、保证市场,让价格明显下降。同时,减轻企业的销售成本,“药价中销售成本占比是很高的,采购量都确定好了,企业不用再去做医生和医院的工作,可以节省企业的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降低了药价,回扣问题也可以解决。”

“带量采购的方式除了将有效推动药价下降,还将通过高品质的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改变过去过期专利药品超国民待遇现象。”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例如之前原研药,单品种在我国用药占比高达60%到90%。在同等采购条件下,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将具有极大优势。

上述人士建议,为避免低价中标带来恶意竞争,医保定价或可通过多方议价后确定该品种医保最高支付价格,该类药品所属企业合理定价后,支付价格超出部分由患者自行承担。

但该人士坦言,虽然本次选取试点种类为常用药种,用药量较大,但33种对于我国目录药品多达2000余种的药品来说,还只是很少一部分,因此,未来降药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梁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即时 | 2018-09-20 10:46

据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新一轮医改以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还存在不完全适应临床基本用药需求、缺乏使用激励机制、仿制品种与原研品种质量疗效存在差距、保障供应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全面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看病贵”问题。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意见》从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监测等环节,明确了五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动态调整优化目录。对基本药物目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突出药品临床价值,坚持中西药并重,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二是切实保障生产供应。坚持集中采购方向,落实药品分类采购。对易短缺基本药物,通过市场撮合确定合理采购价格、定点生产、统一配送或纳入储备等措施保证供应。三是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实施临床使用监测,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四是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按程序优先将基本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范围,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鼓励地方探索降低患者负担的有效方式,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五是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覆盖抽检,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按程序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调出目录。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要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督导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作用,强化结果运用。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读,营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即时 | 2018-09-20 10:33

据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新一轮医改以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还存在不完全适应临床基本用药需求、缺乏使用激励机制、仿制品种与原研品种质量疗效存在差距、保障供应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全面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看病贵”问题。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意见》从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监测等环节,明确了五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动态调整优化目录。对基本药物目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突出药品临床价值,坚持中西药并重,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二是切实保障生产供应。坚持集中采购方向,落实药品分类采购。对易短缺基本药物,通过市场撮合确定合理采购价格、定点生产、统一配送或纳入储备等措施保证供应。三是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实施临床使用监测,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四是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按程序优先将基本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范围,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鼓励地方探索降低患者负担的有效方式,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五是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覆盖抽检,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按程序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调出目录。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要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督导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作用,强化结果运用。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读,营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20日 04 版)

药品紧缺、看病太贵怎么破? 国办发文保障基本用药

即时 | 2018-09-20 06:57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张尼) 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对外公布。降低群众药费负担、保障廉价药生产供应、加强药品短缺预警……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在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也使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

对于民众最关心的药价问题,本次公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降低群众药费负担。

《意见》要求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对于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医保部门在调整医保目录时,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目录范围或调整甲乙分类。对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抗艾滋病、结核病、寄生虫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防治的基本药物,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此外,要鼓励地方将基本药物制度与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健康管理等有机结合,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增强群众获得感。

《意见》还强调,要做好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推进市(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推动降药价,规范基本药物采购的品种、剂型、规格,满足群众需求。鼓励肿瘤等专科医院开展跨区域联合采购。

——保障廉价药生产供应

对于过去患者反映的廉价药短缺问题,《意见》中也明确了具体应对举措。

《意见》要求开展生产企业现状调查,对于临床必需、用量小或交易价格偏低、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等因素造成市场供应易短缺的基本药物,可由政府搭建平台,通过市场撮合确定合理采购价格、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纳入储备等措施保证供应。

——加强药品短缺预警 严惩市场垄断

建立健全全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系统,也是本次《意见》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

《意见》要求,加强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多源信息采集,加快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网络直报,跟踪监测原料药货源、企业库存和市场交易行为等情况,综合研判潜在短缺因素和趋势,尽早发现短缺风险,针对不同短缺原因分类应对。

此外,对垄断原料市场和推高药价导致药品短缺,涉嫌构成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加大惩处力度。

《意见》还强调,将军队所需短缺药品纳入国家短缺药品应急保障体系,通过军民融合的方式,建立短缺急需药品军地协调联动机制,保障部队急需短缺和应急作战储备药材供应。

——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覆盖抽检

除了价格问题,《意见》中还提出了对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具体要求。

这其中包括: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覆盖抽检,向社会及时公布抽检结果。鼓励企业开展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强化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生产,保证质量。

另外,针对仿制药,《意见》明确,要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按程序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对已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仿制药,鼓励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逐步调出目录。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价格适宜的基本药物。

——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

本次公布的《意见》中还强调要“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

根据《意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应对基本药物进行标注,提示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医生优先使用。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处方点评的重点内容,对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的予以通报。

此外,要建立优先使用激励机制。医疗机构科学设置临床科室基本药物使用指标,并纳入考核。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

《意见》中还明确,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等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

即时 | 2018-09-19 19:14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新一轮医改以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还存在不完全适应临床基本用药需求、缺乏使用激励机制、仿制品种与原研品种质量疗效存在差距、保障供应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全面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看病贵”问题。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意见》从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监测等环节,明确了五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动态调整优化目录。对基本药物目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突出药品临床价值,坚持中西药并重,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二是切实保障生产供应。坚持集中采购方向,落实药品分类采购。做好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推进市(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推动降药价。对易短缺基本药物,通过市场撮合确定合理采购价格、定点生产、统一配送或纳入储备等措施保证供应。三是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实施临床使用监测,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四是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按程序优先将基本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范围,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鼓励地方探索降低患者负担的有效方式,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五是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覆盖抽检,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按程序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调出目录。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要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督导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作用,强化结果运用。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读,营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国办发文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降低群众药费负担

即时 | 2018-09-19 19:10

中新网9月19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19日发布《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意见》指出,降低群众药费负担,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对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抗艾滋病、结核病、寄生虫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防治的基本药物,加大政府投入。

《意见》指出,新一轮医改以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还存在不完全适应临床基本用药需求、缺乏使用激励机制、仿制品种与原研品种质量疗效存在差距、保障供应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意见》提出,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全面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看病贵”问题。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意见》要求,以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依据,中西药并重,遴选适当数量的基本药物品种,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规范剂型规格,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意见》强调,鼓励地方将基本药物制度与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健康管理等有机结合,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增强群众获得感。

经济日报:患者负担仍然较重,降低抗癌药价还需加把劲

即时 | 2018-09-10 15:16

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相关部门正不断出台新措施、新政策加快推进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工作。与此同时,多个省份药品采集平台也陆续调整了抗癌药的价格,患者的经济负担正在逐步减轻。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进口抗癌药实际价格下调幅度并未达到公众预期目标。要想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减轻对进口抗癌药品依赖,根本之策是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

抗癌药零关税、下调采购价格、医保准入谈判……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工作。

近日,多个省份药品采集平台陆续调整了抗癌药的价格。例如,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海南省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总量已达602个。

与此同时,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工作预计将在9月底前完成,届时患者负担有望进一步减轻。

药品降价大势所趋

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价格下降的热切期盼一直未减,随着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患者的经济负担正在逐步减轻。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等进口关税降为零。与此同时,各省份在国家对抗癌药降税的基础上,也纷纷出台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实施方案,降低了抗癌药终端销售价格。截至9月1日,北京首批包括泽珂、凯美纳、艾坦、飞尼妥、瑞复美、赫赛汀、特罗凯、泰立沙等8种药品价格全部调整到位。

除北京外,陕西、广西、江西、海南、河南、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等15省份也已发布相关文件,启动实质性推进抗癌药“降药价”的措施。其中,武汉已对35个品种规格进口药开展议价谈判工作,共有31个品种规格的进口药实现了平均5.01%的降幅。其中25个品种规格的抗癌药平均降幅达5.31%,最高降幅达24.61%。

事实上,为降低我国患者用药成本,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促进进口抗癌药降价,包括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议价、采购,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等。经过2016年和2017年两轮国家医保谈判,赫赛汀、美罗华等15个临床常用、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的癌症治疗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一些药品价格甚至被“腰斩”。比如,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由一支2.3万元降到7600元,再次降价后仅有7270.16元。

此外,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尽早得到真正的实惠,目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已将12家企业,覆盖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癌种的18个品种纳入了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范围,包括阿昔替尼片、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谈判工作也将于9月底前完成。

患者负担仍然较重

尽管与之前相比,不少进口药及抗癌药价格有所下降,但许多患者仍然反映药价变化不大。比如,陕西省公布调整价格的8个国家谈判抗癌药品中,除盐酸厄洛替尼片、来那度胺胶囊以及醋酸阿比特龙片3个药品降幅超过6%外,其余5个产品的降幅均在3%至5%之间,8个产品平均降幅为4.69%。

“大部分抗癌药品实际价格下调幅度主要集中在2%至6%,没有公众期望的那么高。”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教授丁锦希分析说,主要原因在于,按原有关税税则,进口抗癌药品中的单克隆抗体和其他生物制品原关税即是0%,不受零关税影响。小分子化学药品原关税为2%,降为零后对价格仅有小幅度影响。

“从目前取得的初步改革成果观察,国家医保目录准入谈判已成为解决‘高价救命药’问题的关键。”医药业专家坦言,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处于全球低价位水平,这些药物已全部纳入省医保支付范围。其中15个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的抗癌药物,在半年时间里已为患者减少支出约29亿元。

前不久,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调整的通知》,下调了14种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的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并要求9月底前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都要按照调整后的新价格公开挂网采购。

同时,为促使进口抗癌药品价格合理回归,减轻患者负担,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要求,陕西省日前联合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4个省(区),对国家公布的抗癌药品清单中的进口抗癌药品(不含国家谈判药品),共同开展专项议价采购。议价工作计划在10月底前完成并统一挂网执行。

“过去我国进口药、抗癌药的价格与亚洲区域其他国家相比较一直处于最高水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采用国家谈判、联盟谈判的方式,增加谈判砝码,有效加大谈判力度,有望降低相关药品价格虚高的空间。

创新仿制齐头并进

一方面,患者希望药价越低越好。另一方面,药企直呼新药研发成本太高。围绕原研新药价格是高是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作为仿制药大国,我国仿制药遍地开花,虽然满足了临床需求,但仿制药行业总体大而不强,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部分原研药价格虚高,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与现行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是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减轻对进口抗癌药品依赖的根本之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建立降低抗癌药费合理负担的长效机制。首先要鼓励研发创新,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抗癌药研发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临床急需抗癌药研发,鼓励新靶点、新机制抗癌药研究和原始创新。

其次,要加快癌症防治药品审批上市,提高审评能力,科学简化审批手续,加快癌症防治药品上市。同时,要降低药品流通成本,严厉打击商业贿赂、价格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还要提升诊疗能力和合理使用抗癌药品。“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分级诊疗,但是分级诊疗有一个前提,在不同的医疗机构里面,药品的目录应该能够衔接,所以我们强调各级医疗机构统一执行集中采购确定品种、剂型、规格、厂家、价格,解决了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不衔接的问题,为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提供更多的便利,让患者少跑路、少花钱。”曾益新说。

此前,人社部已与相关企业开展了国家医保价格谈判,并将谈判后的药品纳入医保,这其中就有不少进口抗癌药。有业内人士指出,将进口抗癌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可以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倒逼企业降低价格。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处长黄心宇介绍说,医保局目前正在完善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将通盘考虑与基本药物的衔接问题,把目录外的治疗性基本药物按程序优先纳入到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争取在月底前完成目录外抗癌药的准入谈判,通过谈判方式切实降低目录外的抗癌药品价格并纳入到医保目录范围里来。”黄心宇表示,不仅要让群众用得上、用得起抗癌药,也要让企业的合理利润得到保证,同时也保证医保基金能够承受。

多省份调降进口药及抗癌药价格 部分药价降幅不大

即时 | 2018-09-10 07:54

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相关部门正不断出台新措施、新政策加快推进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工作。与此同时,多个省份药品采集平台也陆续调整了抗癌药的价格,患者的经济负担正在逐步减轻。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进口抗癌药实际价格下调幅度并未达到公众预期目标。要想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减轻对进口抗癌药品依赖,根本之策是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

抗癌药零关税、下调采购价格、医保准入谈判……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工作。

近日,多个省份药品采集平台陆续调整了抗癌药的价格。例如,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海南省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总量已达602个。

与此同时,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工作预计将在9月底前完成,届时患者负担有望进一步减轻。

药品降价大势所趋

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价格下降的热切期盼一直未减,随着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患者的经济负担正在逐步减轻。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等进口关税降为零。与此同时,各省份在国家对抗癌药降税的基础上,也纷纷出台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实施方案,降低了抗癌药终端销售价格。截至9月1日,北京首批包括泽珂、凯美纳、艾坦、飞尼妥、瑞复美、赫赛汀、特罗凯、泰立沙等8种药品价格全部调整到位。

除北京外,陕西、广西、江西、海南、河南、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等15省份也已发布相关文件,启动实质性推进抗癌药“降药价”的措施。其中,武汉已对35个品种规格进口药开展议价谈判工作,共有31个品种规格的进口药实现了平均5.01%的降幅。其中25个品种规格的抗癌药平均降幅达5.31%,最高降幅达24.61%。

事实上,为降低我国患者用药成本,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促进进口抗癌药降价,包括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议价、采购,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等。经过2016年和2017年两轮国家医保谈判,赫赛汀、美罗华等15个临床常用、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的癌症治疗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一些药品价格甚至被“腰斩”。比如,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由一支2.3万元降到7600元,再次降价后仅有7270.16元。

此外,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尽早得到真正的实惠,目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已将12家企业,覆盖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癌种的18个品种纳入了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范围,包括阿昔替尼片、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谈判工作也将于9月底前完成。

患者负担仍然较重

尽管与之前相比,不少进口药及抗癌药价格有所下降,但许多患者仍然反映药价变化不大。比如,陕西省公布调整价格的8个国家谈判抗癌药品中,除盐酸厄洛替尼片、来那度胺胶囊以及醋酸阿比特龙片3个药品降幅超过6%外,其余5个产品的降幅均在3%至5%之间,8个产品平均降幅为4.69%。

“大部分抗癌药品实际价格下调幅度主要集中在2%至6%,没有公众期望的那么高。”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教授丁锦希分析说,主要原因在于,按原有关税税则,进口抗癌药品中的单克隆抗体和其他生物制品原关税即是0%,不受零关税影响。小分子化学药品原关税为2%,降为零后对价格仅有小幅度影响。

“从目前取得的初步改革成果观察,国家医保目录准入谈判已成为解决‘高价救命药’问题的关键。”医药业专家坦言,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处于全球低价位水平,这些药物已全部纳入省医保支付范围。其中15个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的抗癌药物,在半年时间里已为患者减少支出约29亿元。

前不久,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调整的通知》,下调了14种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的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并要求9月底前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都要按照调整后的新价格公开挂网采购。

同时,为促使进口抗癌药品价格合理回归,减轻患者负担,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要求,陕西省日前联合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4个省(区),对国家公布的抗癌药品清单中的进口抗癌药品(不含国家谈判药品),共同开展专项议价采购。议价工作计划在10月底前完成并统一挂网执行。

“过去我国进口药、抗癌药的价格与亚洲区域其他国家相比较一直处于最高水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采用国家谈判、联盟谈判的方式,增加谈判砝码,有效加大谈判力度,有望降低相关药品价格虚高的空间。

创新仿制齐头并进

一方面,患者希望药价越低越好。另一方面,药企直呼新药研发成本太高。围绕原研新药价格是高是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作为仿制药大国,我国仿制药遍地开花,虽然满足了临床需求,但仿制药行业总体大而不强,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部分原研药价格虚高,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与现行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是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减轻对进口抗癌药品依赖的根本之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建立降低抗癌药费合理负担的长效机制。首先要鼓励研发创新,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抗癌药研发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临床急需抗癌药研发,鼓励新靶点、新机制抗癌药研究和原始创新。

其次,要加快癌症防治药品审批上市,提高审评能力,科学简化审批手续,加快癌症防治药品上市。同时,要降低药品流通成本,严厉打击商业贿赂、价格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还要提升诊疗能力和合理使用抗癌药品。“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分级诊疗,但是分级诊疗有一个前提,在不同的医疗机构里面,药品的目录应该能够衔接,所以我们强调各级医疗机构统一执行集中采购确定品种、剂型、规格、厂家、价格,解决了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不衔接的问题,为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提供更多的便利,让患者少跑路、少花钱。”曾益新说。

此前,人社部已与相关企业开展了国家医保价格谈判,并将谈判后的药品纳入医保,这其中就有不少进口抗癌药。有业内人士指出,将进口抗癌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可以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倒逼企业降低价格。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处长黄心宇介绍说,医保局目前正在完善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将通盘考虑与基本药物的衔接问题,把目录外的治疗性基本药物按程序优先纳入到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争取在月底前完成目录外抗癌药的准入谈判,通过谈判方式切实降低目录外的抗癌药品价格并纳入到医保目录范围里来。”黄心宇表示,不仅要让群众用得上、用得起抗癌药,也要让企业的合理利润得到保证,同时也保证医保基金能够承受。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又有增加 新增抗肿瘤用药12种

即时 | 2018-09-06 08:08

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工作情况,调整后的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近期将公布,总品种由原来的520种增至685种。

数量更多,聚焦癌症、儿童疾病、慢性病等病种,各地不再增补药品

曾益新介绍,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共调入药品187种,调出22种,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在覆盖主要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童疾病、慢性病等病种,新增品种包括了抗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以及世卫组织推荐的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

针对已实施6年的2012年基本药物目录版本,2018年版本有明显的调整和完善,覆盖面更广,品种的数量不仅能够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临床需求,而且还聚焦癌症、儿童疾病和丙型肝炎等病种,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多种用药的选择。“在目录的遴选方面更加注重突出药品的临床价值,坚持动态调整和调入、调出并重,拟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可以是新审批上市,价格较高,但效果较好的药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临床疾病防治的需求。”曾益新说。

此次价格较高的丙肝新药纳入目录,正是因为其临床上明确的价值和疗效,更好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我国有760万丙型病毒感染者,而丙肝非常容易引起肝硬化和肝癌,该丙肝新药可以治愈此类疾病,将惠及大量的患者。

与上一版目录不同,原则上,各地不能在2018年版国家目录基础上再增补药品。原因是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允许地方增补药品是制度建设初期的过渡性措施。相关意见明确,各地不再增补药品。

质量更优,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调入

进入新版目录的基本药物质量更优。曾益新介绍,纳入新版目录的基本药物更加注重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联动,强调按程序将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调出目录,进一步强化基本药物是安全药、放心药。

据介绍,基本药物中的289个固体制剂的一致性评价工作现在正在进行,此次纳入目录的药品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下一步,将建立药品质量淘汰机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逐步纳入到基本药物目录中,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下一步就将适时调出。此外,还将重点监测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并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监测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等工作。

过去几年,不少地方一些基本药物品种出现短缺现象,尤其是一些临床必需、用量小、价格不高的品种,其短缺常常受到社会关注。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司长于竞进说,将总结和借鉴近年来在药品集中采购和解决药品短缺方面的经验,更加注重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从鼓励企业的技术改造、完善采购配送机制、加强短缺药品的预警应对等方面系统保障基本药物供应。

于竞进介绍了几方面措施:第一,将制定支持政策,增强产业的供应能力,特别是完善医药产业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来促进整个药品生产的供应。第二,落实分类采购的措施,通过集中招标、大量采购,逐步减少供货企业数量、提高行业集中度。严格执行招采合同,及时向医疗机构拨付资金,及时回款。第三,强化信息连通,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加强药品监测,尤其是短缺药品的监测预警,建立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从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环节,加强短缺药品的预警,同时跟踪原材料的供应,包括企业库存、市场交易等行为,对短缺的因素进行一些综合研判和分析,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政策,保障供应。对临床必需的用量小的特别是交易价格偏低,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的药品,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的定点生产或者储备等方式,保证短缺药品企业有一个合理的利润,增强企业供应的积极性。

联动衔接大医院用药,慢病患者优先使用

基本药物目录不仅仅是一个目录,它的使用将引发医疗服务、医保报销的变化。对于老百姓来说,买药更加方便,看病花费将减少。

曾益新介绍,新版目录的基本药物在配备使用方面更加注重基层和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用药的衔接,助力推进分级诊疗。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在品种、剂型、规格都实行上下联动,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小病在基层、康复在社区提供用药的保障。同时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财政补助等方式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意味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能买到大医院的药品,大量患者不用再专门到大医院去开药。

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患者来说,此次基本药物制度完善措施,包括鼓励各地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逐步提高基本药物的实际保障水平,让患者愿意使用基本药物。

由于此次兼顾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需要,明确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医保部门在调整医保目录时,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目录范围或者调整甲乙分类,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将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患者回到基层就医,地方还可以通过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价、合理用药降低费用。

国家卫健委:我国将丙肝新药丙通沙纳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即时 | 2018-09-06 07:25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陈聪、田晓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5日说,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将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款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丙通沙纳入。

据了解,得益于中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提速,丙通沙今年5月正式获批在国内上市。此前,我国丙肝治疗主要采取以干扰素为主的治疗方案,但毒副作用大、治愈率较低。还有很多丙肝患者使用印度等国的仿制或仿冒药物,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曾益新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此指出,我国约有76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丙肝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容易引起肝硬化和肝癌,因此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一大危险因素。对于类似于丙肝的病毒性疾病,过去大多通过预防、疫苗等传统方式治疗,而现在新上市的丙通沙可以治愈丙肝,因此是医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他说,这样给患者疾病带来确切疗效的药物,我们一定在基本药物目录里体现出来。

业内人士表示,丙通沙从快速上市到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有助于解决丙肝公共卫生问题,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用药压力。

据曾益新介绍,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国家基本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调整后,新版目录总品种数量增加到685种,增加了品种数量,优化了目录结构,增加了特殊人群适宜品种和剂型等,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总品种数增至685种

即时 | 2018-09-06 07:04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 田晓航、陈聪) 记者从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将公布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包括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当天在会上说,调整后的新版目录覆盖面更广,品种数量不仅能够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临床需求,而且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多种用药选择,更好满足群众需要。

据介绍,此次目录调整在覆盖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科、慢性病等病种。调入药品中,有包括6种靶向治疗药品在内的抗肿瘤用药12种,有临床急需儿童药品22种,还包括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款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

“更加注重临床需要,突出药品临床价值,目录实行动态调整,对新审批上市、疗效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可适时启动调入程序。”曾益新介绍,《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将于近期印发,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目录遴选、保障供应、配备使用、保证质量和降低负担等方面作出调整完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和助力深化医改、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至今已有6年,存在不完全适应临床基本用药需求、缺乏使用激励机制等问题,亟需调整优化。

官方详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新增12种抗肿瘤用药

即时 | 2018-09-05 22:39

中新网9月5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9月5日下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曾益新介绍,卫健委本次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调整,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在覆盖主要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童、慢性病等病种,新增品种包括了抗肿瘤用药12种。

曾益新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形成《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

曾益新表示,《意见》提出,要更加注重临床需要,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注重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强调对市场供应易短缺的基本药物,做好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强调各级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强调按程序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仿制药品种调出目录。要注重与医保支付报销政策做好衔接,医保部门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基本药物优先纳入医保目录范围或调整甲乙分类,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

曾益新指出,在研究起草《意见》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步启动了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工作。本次目录调整坚持调入调出并重,中西药并重,共调入药品187种,调出22种,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在覆盖主要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童、慢性病等病种,新增品种包括了抗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

曾益新强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民生工程,也是系统工程,涉及药品管理多环节,相关利益主体多,社会关注度高,需要社会各方理解、支持和参与。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调整 “救命药”调入神药出局

即时 | 2018-09-04 08:35

“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在令人拍手叫好。”得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即将调整的消息,一名基层药师说,及时对目录内容“差缺补漏”,可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须、有效、价廉。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成本效益比显著的187种中西药调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同时,此次调整也是今年下半年中国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

基本药物目录扩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而在医药降费加速的背景下,目录的调整也有望为减轻患者负担助上一把力。

基本药物制度

●所谓基本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中国从1977年便引入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并逐步开展国家基本药物的制定工作。

●2009年8月,原卫生部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此,我国开始启动基本药物制度。

●2012年9月21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经原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其中提出将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指导性文件,推动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救命药”调入 “神药”出局

哪些药物将进入新版目录?会议内容显示,目录调整将重点聚焦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

据悉,此次调整在覆盖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科、慢性病等病种,调入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成本效益比显著的187种中西药,其中有肿瘤用药12种(靶向治疗药品6种);有临床急需儿童药品22种;纳入了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调整后,基本药物目录总品种将扩充到685种。

其中,丙肝治疗新药丙通沙的入围令不少患者欣喜。今年5月,得益于中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提速,丙通沙正式获批在华上市。此前,我国丙肝治疗主要采以干扰素为主的治疗方案,但毒副作用大、治愈率较低。还有很多丙肝患者使用印度等国的仿制或仿冒药物,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障。业内人士表示,从快速上市到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有助于解决丙肝公共卫生问题,有效降低患者的用药压力。

更重要的是,今后新审批上市、疗效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将加快调入目录当中。根据此前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坚持调入与调出并重,优先调入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可治愈或有效改善生命质量、成本效益显著等疗效确切的药品。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表示,遴选基本药物要适应基本医疗卫生的需要,结合疾病谱和临床用药的特点,以临床导向为核心,坚持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还要以药品的临床价值为核心。

同时,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有进有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基本药物的品种将是调出重点。耗资巨大又没有明确疗效的所谓“神药”、辅助用药将被摒弃。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针对与主要治疗目的不直接相关的辅助药物滥用情况,多地采取了监控和限用、停用措施。昔日大行其道,却无显著有效性的“神药”,已经在严控中走下神坛。专家表示,将此类“神药”调出目录,能够进一步规范辅助用药,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也能够进一步节省医保资金的支出,让老百姓用到治病效果好的药。

医保联动 推动药物降价

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后,如何减轻患者药费负担?与医保联动是关键。

国务院会议提出,推进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等方式,推动降药价。建立基本药物、基本医保联动和保障医保可持续的机制,将基本药物目录内符合条件的治疗性药品按程序优先纳入医保目录,使医保更多惠及参保群众。在发挥基本药物目录指导性作用的同时,要允许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算好医保平衡的大账,重点做好“保基本”,切实为患者减负。

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将把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和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同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先制定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标准。对临床诊疗使用的基本药物,经过医保部门的相关程序之后,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专家指出,近期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加快新药上市审批、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落实高价药品降价、激励药品创新和仿制、完善医保准入机制和价格谈判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密集出台,表明新一轮医药降费的窗口期正在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还将通过财政全额保障或医保全额报销等方式,选择部分基本药物向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免费提供。数据显示,仅2016年我国慢性病患者就超过2.6亿人,慢病支出约3.2万亿元。

此前,我国已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13个省、24个市(县)进行基本药物全额保障试点,将慢性病基本药物作为公共产品以全额保障的形式向居民免费提供。例如,从今年开始,山东济南的医保参保人可以免费领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5种药物。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慢性病患者及时用药、也有助于保证社会安定。

加强管理 药物确保供应

如何确保基本药物用得上?这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有药师表示,过去曾出现过基本药物缺货或采购难等情况,导致治疗延误。一些医疗机构不得不采购非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湖南省对2017年度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考核时发现,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部分地区基层不合理用药情况突出,部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不理想。

此前的会议提出,要确保基本药物不断供。对用量小等易导致短缺的基本药物,可采取定点生产、纳入储备等措施保证供应。公立医疗机构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相关补助资金拨付挂钩。与此同时,要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而征求意见稿也明确,医院信息系统应对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进行标注,提示医生优先选用。处方点评应将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对于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的予以通报。

对此,史录文表示,医疗机构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保证了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上下一致,并与相应的制度对接,既能保证公众用药质量的安全,又能够保证公众负担相应降低。通过动态监测,有助于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聚焦基本药物使用追踪:慢病患者用药更便利

即时 | 2018-07-06 07:15

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中心卫生院有一间“糖友之家”。2013年,村民徐冬娟开始在“糖友之家”看病。徐冬娟今年65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也比较高。按照“糖友之家”主任医师廖积岳的指导,徐冬娟每个月到卫生院测一次血糖,看看有无并发症,同时开点药。她服用的5种药物均是基本药物,价格低廉却很有效。

徐冬娟每次来开药,廖积岳都会对她进行健康指导。“2型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糖尿病一经确诊就应该监测并发症进展。因此,患者每次来看病,我都会关注眼睛、神经、足部有无不适,并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等。”廖积岳说。一些患者超过两个星期没来复诊,他会给患者打电话了解情况。每次随访、诊疗的信息,也会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录入。

廖积岳和另一名主治医师颜邦荣一起管理“糖友之家”,全镇共有850名糖尿病患者,除去外出务工的患者,在“糖友之家”长期随访的患者达到600多人。这些患者均有一张“爱心卡”,上面印有生活方式指导和血糖值记录,患者能及时了解自己血糖的变化和趋势。对于“糖友之家”无法解决的问题,卫生院可以启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挂号预约系统,转到市医院就诊。“这种管理方式比分散管理好,对患者病情会控制得更好、更精细。”廖积岳说。

2011年,台州市进行了摸底调查,按全市农民健康体检结果测算,全市慢性病患病人数可达120万人。但是,群众对慢病管理的依从性差、获得感不强、满意度不高,如何提高规范化管理率、增强群众获得感?台州市以基本药物使用为抓手,对糖尿病、高血压、重性精神病等慢病患者建档立卡,进行随访管理、健康指导、按需转诊,并开具个性化的健康处方,让患者得到精细化管理。截至2017年底,台州市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分别达到10.65%、2.97%和4.46‰,规范管理率提高到63.92%、64.12%和78.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东青岛市对慢性病患者保障供应基本药物,推动慢性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早期规范治疗等举措实施。最近评估显示,与6年前相比,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由2.7%上升到57.17%,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由23.5%上升到45.4%,有效促进慢性病患者到基层就诊,降低了并发症发病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了“政府得形象、群众得实惠、机构得效益”的目标。

目前,全国有20多个地市对慢病患者全额保障供应基本药物,这些地区慢病规范化管理率大大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签约服务有抓手

基层保障供应国家基本药物,可与慢病健康管理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推动分级诊疗

慢病管理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一项内容。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这些慢病存在发病率高、控制率低、合并症重、治疗费用高的现象,但没有治疗特效药,也没有一针见效的手段,只能通过连续、长期的干预患者生活方式来控制疾病发展进程,延缓并发症发生时间。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花城街东边村村民徐大爷比较听卫生站医生的话,他患有高血压,在村卫生站买药吃了10年,血压控制得不错。他的依从性得益于经济有效的基本药物。他服用的脑心通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属于基本药物,村卫生站常年配备,即使在区人民医院开处方,回到村卫生站也能拿到一样的药品,报销更多。只要头晕,他就会到村卫生站量量血压,让医生看一下。卫生站全科医师邓丽娟往往趁徐大爷看病买药的时候,做一番健康宣教,因为这是家庭签约服务的一部分内容。

邓丽娟管理着村里257名高血压患者、58名糖尿病患者,每名患者来看病拿药,她都要做健康指导工作。有些村民血压降下来或血糖不高了就停药,其中有一名村民停药后发生中风,让她觉得自己的任务更重,于是更加耐心地给慢病患者做健康指导,履行好家庭医生职责。

花都区将40%的公共卫生服务下放给村医,让其履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村卫生站慢病药品和区级医院一样,配备齐全,受到村民的欢迎。由于看病买药经济、方便、快捷,很多居民搬出去后仍选择回到村卫生站看病。村卫生站就诊人次增加,日均达到40多人次。今年1—4月,花都区基层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9.13%和24.14%。

截至2017年底,花都区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总人数为35万人,其中重点人群17.17万人,重点人群覆盖率为65%。在花都区去年4个季度的问卷调查中,村民综合满意度达到93.45%。

江苏省明确规定,在家庭医生签约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中,探索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量的长处方服务,并保障医联体内回到基层康复的慢病患者用药需求。青岛市从2017年8月起,重点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提供部分基本药物,慢病规范化管理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双双提高。

中国药科大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课题组发现,由于缺少有效激励措施,患者主动参与配合的意愿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医生签约进展和慢病管理质量。基层保障供应国家基本药物,推动其合理使用,可与慢病健康管理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形成基本药物以慢病健康管理为载体、又为慢病健康管理提供便利工具的工作格局,推动分级诊疗,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健康扶贫精准化

基本药物保障供应和使用,可以大幅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使患者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陕西省白河县卡子镇凤凰村程吉文的妻子患冠心病,她的签约家庭医生知道后,给她配备了一个小药箱和免费的治疗冠心病基本药物,并在药箱上留下了镇卫生院和自己的联系电话。

在白河县,冠心病、高血压、重症精神病、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辅助用药、癫痫、肾病综合征,这10种特殊慢性病实行门诊基本药物全额保障供给。这些药物有28种,全部是国家基本药物。2017年,全县基本药物全额保障达到6546人次。白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基本药物保障与健康扶贫紧密结合,有力帮扶了慢病贫困患者。

山东省济南市选择章丘区为试点,在贫困群体中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慢性病用药配送。2016年启动以来,发放药物8985人次。目标群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8.18%,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2.84%,血压、血糖状况明显改善。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明确对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卒中疾病的贫困患者进行基本药物保障供应。据上栗县卫计委主任刘祝萍介绍,目前已有高血压患者651人、2型糖尿病203人、脑卒中患者36人获得了门诊基本药物治疗,有效降低了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的用药负担,提高了“三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切实降低了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

中国药科大学课题组成员、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讲师李伟分析,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常规高血压药物费用仍有较大可能成为该家庭的一大笔卫生支出,这也是造成低收入人群就诊率低、控制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基本药物保障供应和使用,可以大幅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使患者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基本药物的使用,改变了慢病患者的就医用药行为,提高了规范化管理率,推动了分级诊疗,成为健康扶贫的重要抓手,满足了群众基本用药需求。但是,目前各地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一些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不到位;一些地方慢病药物与基层医疗机构衔接不到位;村医素质不高,影响慢病管理效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基层合格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不利于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不高,不利于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等。

专家建议,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培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2020年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打下基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