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开通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资  讯 

我国研制新型涂料挑战120年耐久性 联合防护技术守护港珠澳大桥

即时 | 2018-10-30 11:12

万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日前正式开通。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设计标准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制定了120年设计标准。其背后有一项护航的关键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金属所)自主研发的联合防护技术。

中科院金属所耐久性防护与工程化课题组负责人李京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我们完成了港珠澳大桥基础钢管复合桩防护涂层工艺设计、阴极保护系统设计、原位腐蚀监测系统设计等,研制出用于大桥混凝土结构用的新一代高性能环氧涂层钢筋,并参与了大桥基础的防腐涂装施工,保障了大桥基础120年耐久性设计要求。”

海水冲击腐蚀是对跨海大桥的直接挑战。针对港珠澳大桥特定的海泥环境,大桥论证时,课题组就开展了相关涂层的研发工作,先后从涂层的抗渗透性、耐阴极剥离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着手,研制新型涂料,解决涂层的耐久性问题。科研人员通过调整涂层配方和改善涂装工艺,降低了涂层的吸水率和溶出率,有效提高了涂层的抗渗透能力,增强了涂层与金属的黏结强度。

120年的耐久性设计要求仅仅依靠涂层防腐的防护手段是远远达不到的,必须与阴极保护技术联合使用。阴极保护技术是指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将需要保护的金属结构极化,使之电位向负向移动,达到免腐蚀电位,使金属结构处于被保护状态。

据介绍,以往我国跨海大桥的阴极保护重点是浸在海水中的钢管桩,而港珠澳大桥的多数钢管复合桩均位于混凝土承台下的海泥中,如何实施阴极保护没有先例可以借鉴。

中科院金属所科研人员针对该腐蚀环境和结构特点,重点研究了钢管复合桩在灌入不同地质层后阴极保护面临的难题,采取巧妙方法,选取极端边界参数推算保护效果,即计算在土壤电阻率最大和最小两种情况下,阴极保护的电位是否能达到保护要求,并将此作为类似工程阴极保护设计的一种手段,有效解决了复杂环境中阴极保护设计问题。

为验证钢管复合桩阴极保护设计的可行性,科研人员按照1∶20的比例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尽可能地模拟了港珠澳大桥钢管复合桩穿越的地质环境。缩比模型实验证明该设计计算方法是正确可行的,随后在港珠澳大桥实地进行1∶1工程足尺结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阴极保护方式能满足大桥基础的防护要求。

在模拟实验后,科研人员采取钢管内壁安装保护设施监测探头的方法,将探头伴随打桩深入近百米的海泥下实施原位监测,有效解决了在海泥下安装探测设备难的问题。采用这种方式安装探测设备,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尚属首次。

港珠澳大桥基础桥墩使用的混凝土是海工混凝土,除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外,在抗渗性、抗蚀性、防止钢筋锈蚀和抵抗施工撞击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为此,中科院金属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高性能涂层钢筋技术,专家鉴定认为其技术性能超过现有国内外相关涂层钢筋的技术指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满足港珠澳大桥工程需求。

这些防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港珠澳大桥实现120年设计标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孙潜彤 通讯员 封 葑)

港珠澳大桥开通促进融合发展 三地同心拥抱大湾区

即时 | 2018-10-29 06:38

“快看,中国结!”当巴士驶近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段,车上的乘客都会兴奋地相互提醒。宽阔的海面上,一对“中国结”造型的索塔巍然耸立,撑起一条巨龙,蜿蜒向海天之际。

自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这对全桥最高、最有特色的索塔,成为旅客拍照留念的宠儿。它所彰显的力量,还有象征三地同心、共创美好的独特造型,让这片以“伶仃”命名的水域充满暖意与生机。

大湾区建设迎突破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消息迅速传遍四海,大桥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去年7月1日,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考察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时隔一年,大桥通车之际,习近平亲自宣布大桥开通并巡览大桥,对建设成就给予高度肯定。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内联结三地、促进互联互通的一项标志性的交通基础设施,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虎添翼。”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表示,港珠澳大桥作为三地首次共建共管的重大基础设施,不仅弥补了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交通短板,也必将产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路通则财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交通网络,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也会对区域经济和城市间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葛长伟表示,大桥建成通车以后,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由香港行车至珠海、澳门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5分钟左右。行车时间的大幅缩短,意味着运输、时间成本的下降,便利了区域内物流、人流乃至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目前,我们公司货物走水路运至香港需要约两天时间,走陆路则要约1天。大桥口岸开通后,物流时间将压缩至短短几个钟头,企业经营成本有望大大降低。”珠海迈科智能科技公司商务部蒋经理表示,港珠澳大桥开通,珠港物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

“大桥通车将给大湾区内各城市带来共赢。”从前期研究到建设,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郑天祥教授一直对港珠澳大桥保持着紧密关注。“珠江西岸城市直通香港后,可对接香港乃至全球创新资源,带来全球优质的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提升大湾区整体科创能力”。

港澳繁荣前景光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承担了打造国家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使命,也是港澳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契机。对于正在寻求经济增长新空间的香港和努力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澳门,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恰逢其时。

“香港陆路货运量近年持续下跌,主因就是营运成本高企。”香港航运交通界立法会议员易志明表示,业界将来取道大桥,可大幅缩减往来香港与珠三角西部行车时间,陆路货运量有望止跌回升。

其实,陆路货运量下跌,恰如香港经济增长空间变化的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与香港陆地相连的珠江东岸承接了大量来自香港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也是香港重要的港口腹地,奠定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枢纽的地位。但近几年,随着珠江东岸步入产业升级阶段,环境容量渐趋饱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港口兴起的香港急需更广阔的腹地。

“借助大桥,香港的金融、贸易、航运等服务业可更快延伸到珠江西岸、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郑天祥认为,香港的发展腹地既可以向北延伸,也可以向西推进,发展纵深更加广阔。

腹地更广阔,枢纽功能更加突出。“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坐落在香港大屿山,连同毗邻的香港国际机场,让大屿山这个全港最大的岛屿,成为通往世界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双门户。”在开通仪式上,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正抓紧机遇,提出“明日大屿愿景”,为香港缔造更美好的未来。

大桥开通,与正在拓建第三条跑道的香港国际机场和规划中的深水集装箱港,让香港特区政府“明日大屿愿景”更加清晰。“大屿山具备充分条件发展机场经济及桥头经济,成为第三个核心商业区,制造更多就业机会,巩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说。

澳门各界亦欢欣鼓舞。澳门特首崔世安表示,澳门的首个五年发展规划,已对“大桥时代”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规划。

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澳门去年接待游客3260万,今年预计会增至3400万。据估算,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抵达珠江西岸的潜在客流量有望达5000万。“通过大桥,从澳门前往香港国际机场的路程约半小时,相当于多了一个世界级机场。”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表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澳门旅游资源将与广东旅游资源更好地连接起来,形成大湾区共同旅游市场,更好地吸引各地游客。

近些年,陆地面积仅32.8平方公里的澳门面临着旅游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有了珠澳口岸的创新合作模式,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杨道匡认为,澳门与珠海及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将迈向更高水平,通过优势互补,既能拉动澳门接待能力大幅度提高,也会繁荣周边旅游市场。

民心桥联结三地民众

自24日上午正式通车运营以来,港珠澳大桥受到内地、香港和澳门居民热捧,三地口岸快捷的通关模式更是赢得赞誉。据香港入境处统计,大桥开通仅7小时,就有2.3万人次经大桥进出香港。这既体现了大桥的高人气,也表明了人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

“大桥既是一项交通工程,又是一个公共事业。”杨道匡说,三地在大桥上创新的合作模式将延伸到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有效提高大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大桥开通后,澳门居民的生活圈、工作圈和服务圈也会随之扩展,可以更加便利地前往大湾区各地工作、求学、就业、创业和享受湾区内的各种服务,为澳门居民特别是年轻人带来更大生活空间和发展机遇。”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憧憬。

香港青年民建联主席颜汶羽表示,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开通,有助于青年更准确认识内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模式有了更多选择。

交通越来越发达,同胞也越走越近。港珠澳大桥在缩短地理距离的同时,更深化了同胞血缘之情。香港资深媒体人魏女士感慨,三地1小时生活圈让三地民众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被誉为‘世纪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建成通车的,不仅激发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也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更加坚定了社会各界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湾区的信心。”张晓明表示,人心齐、泰山移,有了港珠澳大桥这样一座联结三地人民的民心桥,必将激励更多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一道,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港珠澳大桥进“下半场”力争实现“世界级运营”

即时 | 2018-10-27 07:03

新华社广州10月26日电 题:港珠澳大桥进入“下半场” “超级工程”力争实现“世界级运营”

新华社记者周强 王攀

24日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运营后,这个“超级工程”“由建转营”进入“下半场”。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一流桥梁”将如何实现“一流运营”服务?

科技创新为动力 实现运维智能化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连接粤港澳三地,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大型跨海通道。由三地共同组建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以港珠澳大桥的体量,用传统人海战术进行维养,将难以满足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要求。”管理局局长朱永灵表示,管理局将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实现运维管理由“传统型”向“智慧型”的转变。一方面大力推进各业务板块机械化作业;另一方面,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研发实施多维度的移动应用和信息共享。

港珠澳大桥可谓生逢其时。2017年,科技部和交通部联合推动将港珠澳大桥纳入“中国人工智能专项”技术应用示范领域。以桥梁结构监测为例,为有效掌握大桥结构状态及发展演化趋势,大桥“全身上下”已安装上万个元器件,通过健康监测系统与电子化人工巡查系统,可实时自动采集并分析监测数据,确保大桥结构安全。

由中国铁塔公司负责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信息大桥”方案与港珠澳大桥实现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即使在港珠澳大桥深达近50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内,手机上的4G网络信号依然满格。

“为把最先进的高铁系统集成技术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有机衔接,项目部研发构建了专属港珠澳大桥的全寿命周期集成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它们让大桥擦亮了‘眼睛’,装上了‘耳朵’,变得畅通而智能。”中铁建港珠澳大桥项目经理蔡俊福说。

实现“建转营”平稳过渡 “自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现有工作人员228人,自2017年起,已先后招聘到位141名营运业务人员。

大桥管理局运营管理部部长江晓霞表示,结合大桥运维工作特性,为实现大桥从建设期向运营期平稳过渡,并解决原有建设人才分流安置问题,港珠澳大桥采用了“自行营运模式”,在保持建设期管理架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营运筹备工作动态叠加到各业务部门,并专门成立营运管理部。

由于大桥安全管控涉及水域通航安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消防应急保障、防恐及社会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为保证高效率应急救援,提供优质通行服务,港珠澳大桥采取自营模式。

高效率应急救援、高水平维修保养是营运工作服务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为实现“大监控、大安全”的管理理念落地,大桥管理局自行成立路政大队,组建拯救大队,与监控、养护等人员一起构成应急状态下的安全保障力量。

朱永灵说:“进入营运期后,所有建设管理人员都要有归零再出发的意识。没有经验,也就没有条条框框,可大胆探索。”

激发品牌效应 实现经营市场化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世界级跨海通道,品牌价值可开发空间和潜力巨大,赋予了大桥更多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经营市场化有其内在现实原因和独特资源优势。”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表示,一方面项目投资巨大,有必要利用品牌资源、通道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以弥补通行费收入不足,减轻三地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桥已积累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管理成果。

“我们可把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和规范,为行业输出‘港珠澳大桥标准’。一些研发成果可通过与市场企业紧密合作,实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余烈说。

靠近香港海域的东人工岛二至四层为预留商业开发及桥梁展厅。江晓霞说,后期争取三地政府充分授权,大桥管理局将利用“一桥两岸三地”独特优势资源,开展广告、旅游、会议会展、通道资源等经营业务,实施综合开发策略。

香港发展新机遇 大湾区建设加速器——香港各界人士积极评价港珠澳大桥通车

即时 | 2018-10-26 09:48

新华社香港10月25日电(记者 郜婕) 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通车,受到香港社会高度关注。香港各界人士认为,港珠澳大桥便利三地交通,不仅为香港运输、旅游等诸多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更有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与珠海、澳门之间有了直接陆路通道,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三地之间车流和客流的显著增加。仅开通首日,经大桥往来粤港澳三地的车辆就数以千计,旅客则数以万计。

香港主要跨境巴士商会之一港粤直通巴士协会秘书长张剑平介绍,大桥开通最初几天经大桥往来港珠澳三地的跨境巴士车票已基本售罄。相比绕道虎门大桥前往粤西地区,新线路可显著缩短行车时间,因此他预计除了新增开往珠海和澳门的班次,香港原有每天约200班发往粤西的跨境巴士中,大部分将改走港珠澳大桥,以节省人力物力,也有助纾缓虎门大桥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压力。

港珠澳大桥车流和客流的增加,为香港旅游业带来新发展机遇。香港多个旅行社24日与跨境巴士公司联手推出“港珠澳大桥首发团”,吸引了不少游客。在紧邻大桥香港起点的大屿山岛上,香港迪士尼乐园、昂坪360缆车等旅游景点也纷纷联手并与大桥两端的旅游、客运、零售等相关业界合作,推出各类套票,希望借势拓展机遇,尤其是吸引广东西部地区的游客。

香港迪士尼乐园行政总裁刘永基表示,港珠澳大桥通车大大拉近了广东省西部与香港迪士尼的距离。香港迪士尼将充分利用毗邻大桥口岸的“地利”优势,加强推广,让香港迪士尼成为粤西地区居民出游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昂坪360董事总经理关敏怡表示,乘坐昂坪360缆车可从高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全貌,因而有望吸引不少希望“看桥”的游客。她预计11月至12月由澳门、广东等地来这一景点的游客将增长约10%。

香港舆论认为,更为便利的交通除了让旅游业受益,还将进一步促进香港航运、物流、会展等行业,同时有助发挥香港在金融、专业服务、基础科研等方面优势。

以物流业为例,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副总监黄醒彪指出,借助港珠澳大桥,香港与珠江西岸物流业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既便利珠江西岸的货物经香港的国际航运网络走出去,也有助香港解决货仓用地紧张、成本高等问题。

香港工业总会旗下的运输与物流业协会主席何志盛认为,港珠澳大桥将为香港物流业带来正面影响和长远好处,有助业界可持续发展。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港珠澳大桥开通是香港商界翘首以盼的事。大桥改变了香港至珠江西岸的交通状况,有助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将吸引更多港商赴珠江西岸投资经商。

除了助力香港多个行业的发展,港珠澳大桥也被香港不少政界和学界人士视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器”。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叶建明表示,港珠澳大桥工程涉及“一国两制”下三种法律体系和三种技术管理标准,在中央指导和粤港澳三地充分协商下建立起了共建共管沟通协调机制。这一机制经实践证明高效管用,必将为大湾区内的其他合作提供经验。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姚思荣认为,港珠澳大桥有助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更可与不久前开通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等其他基础设施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三地共同发展。

香港大湾区交通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德兴认为,港珠澳大桥打通了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势必极大缩减人员和货物流动的时间和成本,对商业互通、人心相通均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多座城市协同发展,可以说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加速度”。

香港经济学会顾问刘佩琼表示,港珠澳大桥不仅联通运输,更有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推动大湾区建设。大湾区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香港在其中扮演沟通内外的桥梁作用,因此港珠澳大桥效益的辐射范围不仅限于珠江西岸,还可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

保障进口博览会 上海虹桥机场准备好了

即时 | 2018-10-25 16:15

根据预测,本月29号,也就是下周一,进口博览会的来宾将开始密集抵达上海。为此,作为上海重要的城市窗口,虹桥机场已经做好准备,为进口博览会提供优质航空保障服务。

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到达大厅,全新的机场交通服务中心已经落成,将为中外来宾提供交通出行方式咨询,告诉旅客如何通过交通换乘抵达到国家会展中心。

机场P7停车场的会合点新设的咨询台,工作人员也是格外忙碌,接受旅客的各种咨询。

为保障进口博览会,虹桥机场已经构建了轨交为主,地面交通、团队巴士为基础,其它交通方式补充的集约化出行交通服务网络。预计将近六成的旅客将通过出租车站点和停车库离开机场。

沪港公司运行管理部副总经理解放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本月29号开始,观展和参展的各方来宾到达虹桥机场会达到一个小的高峰,届时城市志愿者也会入驻位于虹桥机场的进口博览会接待服务中心,和机场的问讯员共同来做好进口博览会的服务保障工作。

港珠澳大桥彰显大国伟力

即时 | 2018-10-25 15:51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23日上午10时许,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一声宣布,金秋十月的伶仃洋上,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建成通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再次向世界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豪迈。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心与支持。港珠澳大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我国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为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超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拥抱“一国两制”新时代!

巨龙伏波通三地,血脉相连一家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犹记得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产业联动、空间联接、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方向。历时9年艰苦建设,这座全长55公里的跨海大桥,飞架伶仃洋,把碧波化作通途。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已完成铁路、陆路交通的互联,游客8秒通关,车辆24小时通行,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成为现实。港珠澳大桥建成的开通,有利于加强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必将为粤港澳三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供新机遇。

港珠澳大桥,既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希望!当年伶仃洋大桥的规划是为打通中国对外开放的通道。而今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必将进一步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今天我们正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阔步走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让我们继续带着这份骄傲和自信,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继续前行!

“世纪工程”将开启粤港澳便捷互通新篇章

即时 | 2018-10-25 10:05

中新社珠海10月24日电 (记者唐贵江)为世人瞩目的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运营通车,这座全长55千米,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陆路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珠海市的大桥,被誉为国家级重要基建的“世纪工程”。有了这条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陆路通道,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约45分钟。

耗时九年,用掉50万吨钢材,耗费230万吨钢筋混凝土的港珠澳大桥,将一个近7000万人口的经济区域——“粤港澳大湾区”连接起来,粤港澳大湾区被视为比肩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的世界第四大湾区,这里有着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群:香江明珠香港,休闲都会澳门,被誉为中国硅谷的深圳,千年商都、华南中心城市广州,“世界工厂”东莞……

出席了23日大桥开通仪式的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艺良对记者表示,出席仪式时感到非常激动,讲了很久的“粤港澳大湾区”,现在是切身感受到大湾区时代的到来。

港珠澳大桥直接联通的三个城市,香港是国际知名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澳门是世界闻名的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珠海是一座风景迷人的海滨城市,三座城市的陆路直线连通,不仅为大湾区打造了一个金融、旅游、商务、休闲的城市集群效应;而大桥通车后,更将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便捷的现代陆路交通网打下重要的楔子。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融互通为突破口,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其中的多个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已进入收获期,今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广州南至香港西九龙高铁最短运行时间仅47分钟,粤港之间进入“超级直通车”时代。

在陆路交通方面,通车多年的广深高速、广珠东西线等构成纵向骨架,在建的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则架起珠江东西两岸的横向通道;铁路网方面,已经建成广深、广珠城际、京九、广九直通车等;穗莞深城际轨道、深惠城轨等轨道交通正在加紧推进,粤港澳地区城市间有望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我在香港及海外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我第一个就要谈到我们的港珠澳大桥”,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强调,港珠澳大桥有助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这对海外企业和机构非常有吸引力。

2017年,广东GDP总量达8.99万亿元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中国首位,其中近80%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口东岸与以珠海等为代表的珠江口西岸,一直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不均衡状况。与香港的交通联系不便被视为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则明显有利于拉进珠江西岸与香港的距离。

超级工程震撼亮相

即时 | 2018-10-25 10:05

一桥飞架伶仃洋,从此天堑变通途。10月24日,历经十余年研究论证与施工建设之后,我国又一项世界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者们矢志创新、勇往直前——

超级工程凝聚中国智慧

珠江口,伶仃洋,碧波滚滚,海天一色。站在珠海岸边远眺,港珠澳大桥宛若一条蛟龙,蜿蜒盘旋于蔚蓝海面上,时而腾空,时而入海,最终伸向对岸的香港。在世界工程史上,还从未有一座大桥能够跨越如此广阔的海域。

冠绝全球的跨度是如何做到的?

港珠澳大桥名虽为“桥”,实际却是一项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庞大工程。为保证伶仃洋水域30万吨级通航能力,需在海中筑起两座人工岛,两座岛间以长达6.7公里的隧道连接。沉管隧道内,车辆可畅行无阻;隧道上方,30万吨油轮可满载通航。

建设难度本就不低,施工条件更为复杂。港珠澳大桥所在海域是珠江口泄洪、纳潮、排涝、输沙的通道,每天有4000多艘船舶穿行。建设者们既要按时交工,还得尽量减少工程对生活、生态、生产的影响,难度可想而知。

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此后近9年时间,面对诸多世界级技术挑战,建设者们先后解决了海中快速成岛、隧道基础处理与沉降控制、隧道管节沉放对接等诸多难题。每道难题的解决,无不凝聚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艰辛付出。

——他们利用没有先例的海中快速成岛技术,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成岛”的工程奇迹。

在海中建设人工岛,传统办法是抛石填海、围堤筑岛,然而这一办法在港珠澳大桥却不适用——一来工期长,二来会对海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老路走不通,那就闯出一条新路来!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林鸣提出前无古人的方案——“超大直径钢圆筒围成人工岛”:先在工厂里预制出高50米、重500多吨的巨型钢圆筒,然后运至海上,用大型机械将其“钉”进海底,形成人工岛围护结构。

2011年5月15日,起重船吊着振沉系统和第一根钢圆筒,精准定位,完成入泥自沉。一根、两根、三根……几个月后,120个钢圆筒如定海神针般直插海底,东、西两座人工岛“拔海而起”。

——他们自主攻克了外海沉管安装成套技术,打造出目前世界最长、首例深埋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建设前,我国已有的沉管工程总共还不到4公里,关键技术也一直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反复研究之后,技术人员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并付诸实践。2013年5月2日,历经96小时搬运、施工,首节沉管与人工岛上的管节对接完毕。整整4年之后,最终接头沉放完毕,对接精度达毫米级,又创下一项世界之最。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浇筑起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

在桥梁工程环节,通航孔桥钢塔制造突破传统工艺模式,开发了适应不同焊接工况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实现了“无码装配、无损吊装、无损翻身”。主体工程22.9公里的桥梁,桥面铺装规模达70万平方米,其中50万平方米为钢桥面,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钢桥面铺装工程。项目人员创新了铺装方案,创建了世界一流的集料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参建单位相继研发出深水碎石整平船、80米深度挤密砂桩、4000吨超大型龙门吊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装备。

为满足120年设计寿命,创新设计、施工、管理、发展等理念——

超级工程铸就中国品质

港珠澳大桥之所以能成为超级工程,不仅在于其规模、体量,更在于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告诉记者,大桥项目涉及水文泥沙、地形地质、白海豚、防洪、防台风和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建设难题,但在启动之初,各方就树立下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设计、施工、管理、发展等方面提出并践行了一系列先进的理念。

在设计理念上,提出“全寿命周期规划,需求引导设计”。

120年!为满足港珠澳大桥对设计寿命的要求,项目人员将全寿命周期规划的理念贯穿始终:采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最高的建设标准,建成后能抗8级地震、16级台风;技术标准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全球采购世界顶级材料;为应对高温、高湿和高盐环境,在防水、防锈、防腐等工序上极为考究……

在施工理念上,倡导“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

面对环境保护、安全风险、海上通航以及紧张工期的重重压力,建设者们将海上通道项目分解为大型化构件,在陆地工厂批量生产好后,再利用大型设备进行海上运输、安装,整个工程就像搭积木一样,成为工程建设史上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在管理理念上,追求“立足自主创新、整合全球资源、推行伙伴关系”。

2010年,“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汇聚起逾500人的科研队伍。“智囊团”的鼎力相助,为大桥建设带来了31项创新工法、13项创新软件、31项创新装备、3项创新产品,并申请专利454项。立足自主创新的同时,港珠澳大桥也注重整合全球资源,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桥面铺装等环节,分别引入了丹麦、日本、英国、瑞士等国企业参与。

在发展理念上,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大桥建设会否影响海洋生态,影响中华白海豚生存?项目启动之初,一些人提出了疑问。

事实胜于雄辩。如今,伶仃洋的白海豚种群数量从1000多头增加到了2000多头,实现了海洋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的目标。这背后,是一系列暖心的付出——项目可研阶段,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中华白海豚保护等专题研究;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在每年4—8月白海豚繁殖高峰期进行疏浚、开挖,避免集中、高强度施工;未来营运期,核心区污水还将实现零排放。

粤港澳三地精诚合作、共建共管——

超级工程汇集中国力量

白驹过隙。从方案提出、前期工作、设计实施到大桥通车,已经过去了15个春秋。这期间,面对法律、经济等多方面差异,粤港澳三地向着同一个目标,逐步细化具体方案,稳扎稳打推进项目——

2003年8月,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成立;2005年4月,大桥落脚点得以确定;2007年1月,明确口岸查验采用“三地三检”模式;2008年8月,经过长达5年讨论,三地同意采用“政府全额出资本金方式”作为桥隧主体工程的投融资模式,并通过“效益费用比”确定出资比例;今年2月6日,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

“三地协同决策、协调发展、协商解决问题的许多经验,特别是成功创立的大桥工程决策体系,对未来大湾区整体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朱永灵感慨道。

对于港珠澳大桥来说,通车只是发挥功能的开端。进入运营阶段,养护、监控、救援、收费、开发……诸多课题仍待探索。令人高兴的是,三地政府将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在港珠澳大桥开展一系列管理创新,让往来人员与车辆享受方便与快捷。

机制更灵活,通关更快捷。在通关模式上,珠澳口岸在全国首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使旅客总的候检及查验时间至少缩短一半。

收费可兼容,往来更方便。为方便香港两地牌照车辆及货车车辆使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大桥收费站还将采用“内地国标卡 香港快易通”的双ETC系统兼容模式。

信息能共享,监控更智能。来到位于西人工岛的监控中心,一块块大屏幕上不仅跳动着大桥实时通行情况,还实时显示出附近香港机场的飞机起降场景。粤港澳三地通过加强信息交互,已经实现了联动监控。

……

长虹卧波碧海上,泽被后世万年长。未来,港珠澳大桥将长久地屹立于伶仃洋中,听潮起潮落,观车来车往,喜看粤港澳三地的巨大变迁!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5日 01 版)

港珠澳大桥托起美好愿景(观沧海)

即时 | 2018-10-25 10:04

港珠澳大桥通车,一桥飞架三地,改变了时空。

10多年前,有人要从香港到珠海参加活动,怎么走?查了一下,走陆路三四个小时、水路1个多小时,还不包括两头接驳的时间。最后决定,先坐船到澳门,再过关到珠海,至少还熟门熟路,时间灵活。

10多年后,全长55公里,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横空出世,香港到珠海只需20到30分钟的车程,并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当人们还在盘点这项“超级工程”创下了多少“世界之最”时,“住在珠海、娱乐在澳门、购物在香港”的广告已经出炉,正在深圳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小林则盘算着,在前海搞研发,在深圳工厂生产,珠海等成本较低的地方可以做销售和后台支持,总公司依然设在香港……

要想富先修路。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打通了大湾区的东西两轴,填补了短板,使整个区域的发展更加均衡,大湾区内资金、人员、物流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将更加方便,其影响将辐射至整个珠三角,带来的商机十分可观。港珠澳大桥本身是很好的旅游景点,相信大桥通车将促成更多的“珠三角 港澳”旅行线路出炉,港澳旅游业人士对即将到达的人流正翘首以待。

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跨境项目的完成,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经成形,改变了大湾区的时空概念,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缩短了心理距离,更有利于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到广阔天地中寻找更多更大的机遇。香港有识之士认为,随着大湾区更加成熟,释放的潜力只会更大。

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工程的建成,对港澳的未来发展将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就拿香港来说吧,日前,特首林郑月娥发表题为“坚定前行,燃点希望”的2018年施政报告,其中“明日大屿”愿景备受关注。但如果目光只盯着“填海”“解决土地供应”等问题,格局未免小了点。把大屿山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大盘子中,才能体会特区政府的战略眼光和良苦用心。大屿山是香港机场所在地,与珠三角西部相邻,港珠澳大桥的香港起点正位于大屿山,梁振英和林郑月娥前后两任特首都有志于将大屿山打造为香港通往世界各地和大珠三角地区的“双门户”。

世纪工程托起美好愿景,大湾区未来精彩可期。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5日 20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扬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即时 | 2018-10-24 10:02

一桥飞架三地,碧海变成通途。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10月23日,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心与支持。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这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建设者们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座总长约55公里的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港珠澳大桥从建设伊始,就承载着三地对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期盼。从3个小时缩短到约45分钟,这座大桥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之间客货运输通道以水路为主和陆路绕行的状况,极大便利了三地居民的通行,必将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的重要枢纽。这座全球最长跨海大桥的开通,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推动香港、澳门参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建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美好愿景。实现这一愿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既是先决条件,更是重要支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条“主动脉”,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必将为粤港澳三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供新机遇。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桥,寓意着纽带,更意味着机遇。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集三地之力,融三地之智,便三地之民,在“一国两制”下协同决策、协调发展,为三地今后开展更宽领域的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以港珠澳大桥开通为契机,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立足三地优势,加强三地联动,不断拓宽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空间,粤港澳合作发展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一国两制”将焕发更强大生命力。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4日 01 版)

一桥通三地,发展趁“涨潮”(人民时评)

即时 | 2018-10-24 10:01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疏通了“主动脉”,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域打开了无限可能

上午在广州“叹早茶”,下午“刷卡”过关去澳门吃个葡挞,晚上去维多利亚港欣赏香港夜景……这样的美好憧憬,如今就要变为现实。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往来粤港澳将如走街串巷般方便,“大湾区时代”加速到来。

“多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你”“再远的距离也不再遥不可及”“想去大桥拍日落,想去大桥看白海豚”……网友的留言,道出了三地市民对大桥开通的热切期盼。一直以来,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因伶仃洋相隔,缺少直接的陆路通道,只能走海运或绕行珠江东岸。大桥的建成通车,让珠江西岸与香港首次实现直接陆路相连。交通效率的变化,引起时空的变化。以前,从珠海、澳门到香港,陆路车程需要3个小时之久,如今只需不到1个小时。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极大便利了三地之间的交通往来,也拉近了三地市民的距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俗语说:路通则人通,人通则财通。大桥的开通,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物流为例,香港贸易发展局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内地的珠江西岸仓储用地充裕、人工成本较低、产业配套设施齐全,但仓库租金远低于香港和珠江东岸。借助港珠澳大桥,在珠江西岸地区建立仓储分拨中心,将极大降低物流成本。换言之,作为连接珠江西岸和香港的纽带,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有效扩大香港机场和货柜码头的腹地,这既能刺激珠江西岸地区物流服务的快速增长,也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贸易中心和物流枢纽地位,可谓双赢。再以旅游业为例,大桥开通后,三地通关更加便利,“一程多站”旅游产品的推广,既能带动香港、珠海旅游的发展,也将不断充实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功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看得见、摸得着,不少企业家已经跃跃欲试。

不仅如此,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还将为大湾区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港珠澳大桥未开通之前,由于珠江口的天然阻隔和跨江通道不足,香港对珠江西岸的产业辐射能力有限,珠江东西两岸经济发展存在失衡,甚至有人因此感叹,“珠江口上烟波愁”。而大桥开通后,香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将从原先的向北、向东,进一步向西延伸。有研究机构测算,珠三角城市与香港的陆运距离每减少1%,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外资投入金额能分别增加0.2%和0.7%。就广东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加快香港的金融资本、人才和先进经验向珠江西岸集聚,让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而从香港、澳门来看,与内地的联通,不仅为港澳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契机。天南明珠一线连,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疏通了“主动脉”,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域打开了无限可能。

站在珠海滨海大道情侣路上,远远就能望见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整个口岸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设计,寓意“一地三通,如意牵手”。正如珠江口老渔民所熟知的一句谚语,“开船要趁涨潮”。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潮正涌,三地深化合作大势已成,珠江口岸将书写新的发展故事、谱写新的繁荣传奇。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4日 05 版)

像“搭积木”一样建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进程中的震撼瞬间

即时 | 2018-10-24 10:00

【简介】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大桥建设历时9年,采用了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施工理念,项目创新工法、软件、装备、产品共78项,申请专利454项,形成专著18本、技术标准60册。

形象地说,这是像“搭积木”一样建起来的超级工程。

记者:李思佳、吴鲁、霍思颖

粤港澳各界盛赞大桥开通促融合发展

即时 | 2018-10-24 09:45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李刚、陈然、苏宁)港珠澳大桥23日举行开通仪式,标志着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迈向新里程。连日来,粤港澳各界反响热烈。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总监张劲文十分感慨,“大桥建设之初,我国海底隧道建设经验还不多,大桥竣工之时,我国沉管隧道建造水平一跃成为国际一流。”

广东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将推动三地优势互补和转型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建设也将全面提升区域内城市的地位和价值。

在大桥珠海口岸周边区域,这几天已热闹非凡,前来大桥参观的居民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在珠海金湾区工作的孙静表示,今后无论坐穿梭巴士还是跨境班车,都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达香港和澳门,这将给三地交通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干部官铭超说,他注意到大桥收费站全部缴费通道均已安装“银联移动支付应用平台”,司机掏出信用卡靠近设备一挥,即可根据即时汇率结算通行费。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林剑锋表示,大桥通车后将大幅提升香港与大湾区各地在人流、物流方面的互通。

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兴建大桥连接香港与珠江口西的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十分兴奋,他认为港珠澳大桥设计优美、施工水准高,圆了大湾区居民的心愿。

家住香港东涌的李女士提起大桥便赞不绝口,“从家门口转乘巴士经大桥至澳门仅需不到1个小时,之后度周末又多了一个选择!”

据介绍,由香港出发的大桥首发团全线爆满。中国旅行社副总经理吴熹安表示,自19日推出珠海及中山等首发团以来,11班车次约500个名额一天内即告售罄。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叶泽恩直言,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区内物流运输和供应链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香港乃至亚洲经济的新增长点。

香港《文汇报》发表社评表示,大桥将加速大湾区建设,并带动华南、西南发展,为经济大格局提供基建保障,创造难以估量的经济社会价值。香港《大公报》社评则认为,大桥不仅通车、通人,更能通情感、通思想;既是有形的通道桥,亦是无形的“连心桥”。

《澳门日报》发表题为“大桥开通助湾区融合共赢”的社论表示,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势将加速融合,实现共赢。

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认为,港珠澳大桥通车必然带来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信息流加大,从而增强澳门与珠江东西岸地区的经济互动和人文联系。

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邓军表示,港珠澳大桥将显著加强大珠三角五大机场间深化合作。

中国港湾工程澳门公司总经理王玮说,期待更多基础设施不断建成,澳门在大湾区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会长罗奕龙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促进三地民心相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4日 02 版)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即时 | 2018-10-24 09:44

一听到港珠澳大桥即将开通的消息,来自北京宽凳科技的技术人员跃跃欲试,希望载有高精地图采集设备的测绘车早日驶上大桥,让这项“世纪工程”尽快出现在他们绘制的国内首张高精地图上。作为我国又一交通工程奇迹,科技与创新的不断碰撞是这座大桥与生俱来的基因与烙印。

中国制造支起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有人评价,它是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

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此外,大桥还囊括了世界首创主动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世界首创桥—岛—隧集群方案、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世界最大难度深水无人对接的沉管隧道等多项世界之最。

曾参与指挥建设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工程的老桥梁专家谭国顺用“集大成者”来形容港珠澳大桥。他表示,“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

港珠澳大桥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制定了120年的设计标准。在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情况下,中国科研人员依靠1986年以来湛江地区累积形成的海洋水文数据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并结合伶仃洋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最终保障了“120”指标的达成。

“我们采用了当前世界上最好的高性能环氧钢筋、不锈钢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合理的结构、工厂化制造等,集目前国内国际最好的耐久性技术,来保证港珠澳大桥达到120年的使用标准,这在中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自豪不已。

集成“桥、岛、隧”,瞄准高精尖

早在大桥尚在设计阶段时,就面临既要保障珠江口伶仃洋主航道繁忙时候超过4000艘轮船的绝对畅通,同时还要保证所在海域附近香港机场每天1800多架航班的正常起降的“硬门槛”。为了克服这两点,就得建造海底隧道。而要链接大桥与隧道,就不得不建人工岛,因此桥、岛、隧缺一不可。

“隧道出来出了水面不能直接接到桥,就必须有一个人工岛。人工岛就是桥搭在人工岛上,人工岛上再伸到海底去,这样就是一个桥梁和隧道转化的人工岛,由此形成了一个桥岛隧组合的方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回忆,当初大桥几乎是被“逼”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桥岛隧集群工程。

“从规模上来说,这是个巨型化的规模,世界级的工程,是国际上最大的一个单体跨海交通项目,集桥、岛、隧于一体。这是我们过去没有碰到过的,在国际上也是极罕见的桥岛隧一体、或者说多专业集成的跨海工程。”孟凡超表示。

港珠澳大桥全长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仅单节沉管就重达8万吨。“岛隧工程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唯一的深埋隧道。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工程,施工条件极为复杂,极具挑战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监办总监胡昌炳说。

在这种情况下,“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这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的新技术被正式提出。根据设计,120个巨型钢筒被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钢筒的直径22.5米,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其高度55米,相当于18层楼的高度。

另外,大桥深水无人对接的公路沉管隧道同样堪称世界最大难度,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海底无人对接,对接误差必须控制在2厘米以内。

“凝聚着全体建设者智慧和心血,融入了全体建设者精神和灵魂的港珠澳大桥未来12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屹立于珠江口伶仃洋上,见证粤港澳三地的融合与发展,见证祖国的强盛。”面对9年多来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无数的大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深情不已。

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题中之义。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不久前,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大桥经受了强台风“山竹”的考验,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就连桥面上护栏、路灯都安然无恙,再次刷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在这一成就的背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克非团队对于长期耐久性设计的攻关贡献良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论证,李克非和他的团队的设计成果凝结为港珠澳工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

2010年,大病初愈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肖宁收到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委托,受命承担港珠澳大桥16公里连续钢箱梁和大跨径钢箱梁结构桥梁的沥青铺装技术研究任务。“钢箱梁桥面铺装是路面工程中极为特殊的铺装类型,是直接提供舒适安全的车辆行驶条件的重要工程,是代表桥梁建设水平的‘面子’工程。”张肖宁说。

华南理工大学派出导师,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在工程营地报告厅内为大桥建设者上课,在7年多的时间里为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培养了56位工程硕士。

“世纪工程的完工,超级难题的解决,是千千万万的人努力的结果。”李克非表示。在大桥设计和建造的14年当中,共有21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在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震、测绘、环境等各方面展开了51项专题研究。

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4日 08版)

港珠澳大桥今日开通:飞车上桥前 先看此攻略

即时 | 2018-10-24 08:51

举世瞩目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今日上午9时正式营运通车。

很多人可能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海底行车的惬意,一睹世纪工程的风采。但问题来了,哪些车辆可以上港珠澳大桥?车辆通行费用是多少?相信很多人还不太清楚,请看记者为你详细介绍。

什么车可上桥?跨境车辆才能通行

大桥通车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我能否驾车上桥”?针对“什么样的车辆才可以在港珠澳大桥通行”这一热点问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给出的答案是:港珠澳大桥可通行车辆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车、跨境货运车辆、跨境私家车等五类车。跨境车辆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两地牌”车辆,凭相关条件申请即可。

大桥开通首年安排粤港、港澳跨境巴士配额共200个,其中粤港150个(供粤港合资公司)、港澳50个(34个为香港配额,16个为澳门配额),已全数发放(注:珠澳口岸间不通客车)。另有200个配额给现时行走其他口岸的粤港跨境巴士转走大桥,每一配额可于每日营运来回班次各一次。跨境巴士在大桥口岸区域内不允许接载新的旅客。

大桥开通前3年将安排粤港、港澳跨境出租车配额共250个(珠澳口岸间不通客车)。其中,粤港配额150个,港澳配额100个。每一配额可营运一辆跨境出租车,每日往来接送次数不限。

在粤港跨境货车方面,现时粤港跨境货车可以免办手续通过港珠澳大桥(但不包括往来福田保税区的货车)。大桥通车初期,暂不增加粤港跨境货车指标;在港澳跨境货车方面,港澳特区政府仍在就细节安排进行讨论。

对于老百姓来说,跨境私家车如何过桥是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在从广东任何一个口岸可以出入境的粤港直通车,无须另办其他手续,就可以直接通过港珠澳大桥。此外,为配合大桥通车,今年新增的11000个粤港两地车牌配额,目前已经发放完毕。另外,根据香港、广东两地政府达成的协议,在2020年港珠澳大桥香港段连接线全部开通后,粤港双方将逐步推进“港车北上”,未来符合条件的港籍单牌车辆逐步被放开经港珠澳大桥进入内地。

记者了解到,香港及澳门跨境私家车配额分别为30个(有效期为三年)及600个(有效期为一年),持配额的私家车可于有效期内多次进出港澳市区。此外,持有相关有效车辆牌照的香港私家车如果不进入澳门境内,车辆停泊在澳门口岸停车场,无须配额,车主在成功预约东停车场泊车位后,便可直接上桥。

过桥费多少?私家车150元/车次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位于广东省水域,根据《港珠澳大桥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三地政府协议》中适用属地法律原则、《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规定,该项目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方案经三地政府共同组建的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审议同意后,由项目法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按规定程序报定价机关(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审核,由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价格听证会,最终报广东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确定为小型客车(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大型客车(过境巴士)200元/车次,穿梭巴士300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收费标准以人民币结算。

相关人士表示,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其建成通车收费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从根本上改变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之间客货运输通道以水路为主和陆路绕行的状况,降低了交通物流成本,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动了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收费标准设置上,对货车明显予以“关照”,收费相对较低。

如何缴费?可不停车自动扣费

港珠澳大桥主体仅设1处主线收费站,其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桥头处,前往香港上桥时缴费,往珠澳方向下桥时缴费。收费站双方向共设置20条收费车道,所有收费车道均支持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和人工收费(MTC)功能,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将根据实际车流情况开通相关车道。

为方便司机使用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大桥ETC收费系统将同步支持纳入全国ETC联网标准的国标ETC卡用户和安装香港快易通电子标签的用户。车辆安装了上述任意一种电子标签,均可快速通行ETC车道,用时仅仅0.3秒,就可完成过闸扣费。

记者现场了解到,车辆完全可以做到不停车即完成自动缴费。

缴费用什么货币?过桥费只收人民币

根据国家有关外汇管理规定,港珠澳大桥收费站现金收费为人民币,非现金结算以人民币计价。

同时,为了兼顾港澳地区居民的支付习惯,对于人工车道未携带人民币的客户,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开通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非现金电子支付方式。

按何通行规则?主桥采用右侧通行规则

在香港和澳门,车辆的行车规则是右舵车靠左行,而在内地,车辆是左舵车靠右行,那么在港珠澳大桥上,车辆应该靠左行还是靠右行?

根据工程设计,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设计通行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由于港澳与内地的通行规则不同,港珠澳大桥上采用内地的右侧通行规则,车辆到达香港或澳门口岸后完成左右侧交通转换。车辆过关后,按交通标志走即可。

上桥后能否掉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

开车上桥后可以掉头吗?社会车辆在粤港澳三地口岸允许掉头,非紧急情况下,在大桥主体均不允许掉头。

另外,应急救援车辆、日常养护车辆可跨界掉头。在紧急情况下,三地救援车辆(即消防及救护车,不包括警务车辆)对事故进行救援时,可进入对方的管辖区域进行跨界掉头。

停车费多少?珠海口岸小车5元/半小时

澳门口岸停车场是三地最早公布停车费标准的。根据公布的方案,澳门口岸停车场按时段收费,停车时段分为: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前;晚上10时至次日上午10时前。收费标准为:每个停车时段或者不足一个停车时段收费180澳门元。也就是说,这个停车场的起步价就是180澳门元。

按照相关规定,进入该停车场停车的驾驶者必须向营运实体预约,可以提前30天预约,但最少要提前12小时预约。同一个车辆每次预约可以最多连续停8天。如果停车超时,使用者须缴付额外每一时段270澳门元的费用。补缴费用后30分钟内必须离开,否则需要重新再缴付超时费用。

珠海口岸停车场目前计划的收费标准为:前15分钟免费,15分钟以后12座以下车辆每半小时5元,24小时200元封顶;12座至20座以下车辆,每半小时8元,24小时300元封顶;20座的车辆以及客车每半小时10元,24小时400元封顶。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口岸私家车停车位将不少于650个,但目前记者尚未查到该停车场收费标准。

温馨提醒:

普通车不能上珠海连接线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是大桥重要的配套工程,那么如果没有跨境车辆,能否开普通号牌的私家车,通过珠海连接线上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人工岛接送亲友?最新消息是:不行!

为维护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及珠海连接线良好的交通秩序,珠海市交警支队昨晚对外通报:经研究决定,从2018年10月24日0时起,禁止内地普通号牌机动车进入珠澳口岸人工岛、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南湾互通至珠澳口岸人工岛)、珠澳口岸人工岛原施工便桥(情侣南路路口至珠澳口岸人工岛)。具备通行港珠澳大桥资质的机动车、公共汽车和已备案的工作车辆除外。

交警部门将在情侣南路路口、南湾互通等进入珠澳口岸人工岛的入口进行交通管制,严格执法,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机动车依法进行处罚。

车辆须购买三地保险

粤港澳三地车辆往来互通,最让司机担心的是发生交通意外后的保险理赔问题。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表示,粤港、粤澳两地牌车按照现行的机动车保险及理赔制度执行。经大桥来往粤港澳的车辆,车主须相应为车辆购买香港、澳门及内地的法定汽车保险。旅客在通过大桥前,必须根据自己的目的地,事先购买两地或三地的法定汽车保险。发生保险事故时,按照事故发生地法律及监管规定进行保险理赔。

通行大桥不入珠海的港、澳车辆,经大桥跨界通行时,应购买与通行期限相匹配的内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并在提交跨界通行申请时,如实填报保单信息。

巴士票价

对于多数人来说,上港珠澳大桥往来三地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目前有什么选择,票价又是怎样的呢?

港珠直通巴士单程120~130港元

日前,香港冠忠巴士集团旗下公司宣布在大桥开通后,每日将提供高达400班跨境巴士来往粤港两地,覆盖香港九龙新界多达20个上落客点,直达珠海口岸。

车票收费如下:由九龙、新界出发车次,单程为120港元,双程为220港元;港岛车次为单程130港元,双程230港元。

港澳直通巴士平日白天单程170港元

日前,由澳门公司运营的直通巴士“港澳一号”正式公布港澳间班次及收费,票价平日白天单程收费为170港元、平日晚上及公众假期收费为190港元。

大桥通车初期,“港澳一号”会提供每日38个往来香港澳门的班次,服务时间由早上8时至晚上9时30分。香港起点位于观塘APM;澳门站点分别位于市区金沙、威尼斯人及巴黎人。预计由香港市区去到澳门市区金沙,行车时间大约110分钟;由香港口岸去到澳门口岸,行车时间约为30分钟。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白天收费58元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是在大桥上穿梭行驶的巴士,分为港珠线和港澳线两条线24小时运行。初期将投放约140辆穿梭巴士,珠港穿梭巴士忙时5~10分钟/班,闲时10~15分钟/班。乘坐穿梭巴士从珠海公路口岸,途经港珠澳大桥,约40分钟可直达香港口岸。

港珠澳大桥口岸穿梭巴士票价也于近日公布:白天58元、夜间63元。12岁以下或1.2米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实行优惠价,即白天29元、夜间32元。3岁以下小孩不占座位免票。

1  2  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