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民健身日”

2020年8月8日是中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在疫情背景下,今年的“全民健身日”显然有着特别的意味。虽然当天的很多活动改为线上进行,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的健身热情。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将带动新一轮的健身热潮。

 资  讯 

联播+|聆听习近平健康寄语 把身体搞得棒棒的

即时 | 2020-08-09 15:01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是全民健身的倡导者、践行者,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央视网《联播+》特梳理总书记健康寄语,与您一起重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强国事业,习近平这样说

即时 | 2020-08-09 11:51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今天,一起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强国事业的金句

全民健身日,听习近平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即时 | 2020-08-08 19:48

12年前的8月8日

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拉开帷幕

从第二年起

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

今年的主题是

“推动全民健身 助力全面小康”

▲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这是习近平在云顶滑雪场亲切勉励参加滑雪冬令营的少年儿童。

作为全民健身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习近平深刻指出:

“一个健全的人

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

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

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

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

高度重视 深情关怀

将全民健身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

以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

以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

习近平

全面部署建设健康中国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习近平始终要求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

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少年强 青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强 青年强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思想品德 学习成绩

创新能力 动手能力

也包括身体健康 体魄强壮 体育精神

2020年4月21日

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

走进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总书记这样寄语孩子们

加强体育锻炼 健康成长

长大后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2014年2月7日

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

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

锻炼身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游泳 爬山 足球 排球 篮球 网球 武术

……

习近平兴趣广泛

推动全民健身

他身体力行

2018年6月12日

在山东考察时

习近平提出要多打造市民健身活动的地点

让人民群众生活

更方便 更丰富多彩

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

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

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年来

人民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普及冰雪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相契合

我国体育健儿

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

习近平这样称赞中华体育精神

2019年9月

中国女排十一连胜献礼“十一”国庆

习近平会见女排代表时

赞扬她们展现了

祖国至上 团结协作

顽强拼搏 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

这是中国体育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

开创双赢局面的良好契机

将激发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

举办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

中国冰雪运动将会上一个大台阶

这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

在习近平亲自推动下

中国将有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这将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做出巨大贡献

全民健身

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 健康生活的

基础和保障

人民身体健康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

重要基础

当前

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生幸福快乐

强身健体十分重要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

积极倡导下

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下

更多老百姓开始

爱上运动 参与运动 主动运动

全民健身的实践热潮

在中华大地涌动不息

【每日一习话】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即时 | 2020-08-08 17:03

点击图片看视频

习近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今天(8日)是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非常深刻地阐述了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康是个人事业发展、生活幸福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19年达到77.3岁。同时,我国正在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我们要应对慢性病增多、传染病多发、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健康的影响因素广泛存在,不同年龄阶段居民存在特定的健康风险。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健康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促进全民健康,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健康问题的变化,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和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机制,以社区、学校、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等为重点,全方位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以全民健身为抓手,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进而满足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本期特约专家:常春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8个场景,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全民健身”寄语

即时 | 2020-08-08 16:50

【编者按】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人又一次感受到了健康的可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014年10月,中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把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发挥全民健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积极作用。

从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到勉励中国女排继续加油、再接再厉……作为全民健身的倡导者、践行者,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

今天是中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新时代学习工作室制作了SVG动态金句海报,带你重温习近平关于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

点击图片 查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新影像丨全民健身的时代记忆——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

即时 | 2020-08-08 16:39

“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铿锵澎湃的口令声响起,立刻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广播体操,这项曾经的“全民运动”,其覆盖人口之广,流行时间之长,其他项目恐难望其项背。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糟糕的国民体质让人忧心。第一套广播体操在1951年应时而生,因为它无需器械,只要方寸之地,就可以伸腰踢腿,抖擞精神。1952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广播体操的热浪更是席卷整个中华大地,中国人也从此受到体育文明的洗礼。

今天, “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理念已融入人们的日常,我国也先后颁布了9套广播体操。虽已不复往日风光,广播体操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成为新中国全民健身的启蒙和见证。

关于健康体魄,总书记这样说

即时 | 2020-08-08 16:36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即时 | 2020-08-08 12:56


今年8月8日,我国迎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一张14亿人口大国的健康“成绩单”令人瞩目:公共卫生防线更加牢固;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全民;百姓看病就医方便可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显著增强;人均预期寿命逐步提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健康中国,共建共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在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已经居家隔离48天的居民看到总书记来了,纷纷从阳台和窗户探出头来致意,有的摇着国旗高呼:“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总书记面带微笑,频频挥手:“大家一起加油,再坚持一下!”总书记的声音和人民的声音回响在一起。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千钧。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人民生命重于泰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科学果断的决策、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方向,彰显了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

一切以生命为重,一切为生命让路。上至年逾百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不久的婴儿,没有一个患者被放弃,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第一个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对他说:“那天我在电视上播的‘代表通道’看见你了,你讲到十几位医护人员救治一位87岁老人的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挽救生命,不问代价,不计成本。对待生命的态度,检验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我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自然》《科学》《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认为中国有效控制疫情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抗疫如大考。面对公共卫生这道考题,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社区。戴口罩,卷袖子,量体温,在社区居委会,总书记身体力行,号召全民战疫。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医学院考察调研。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半个多世纪以来,爱国卫生运动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实践,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今年4月是我国第三十二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是“防疫有我,爱卫同行”。全国各地广泛动员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如今,一道道公共卫生防线正在筑牢,一张张疾病防控网正在织密,护佑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姓关切的热点和难点。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卫生院,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看病住院报销比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地方病防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情况。总书记指出,乡村医疗资源短缺,要靠远程会诊来均衡医疗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在挂号导医大厅,总书记认真听取卫生院负责人介绍情况;在诊疗科室,细致察看医疗设施,向医务人员询问检查、治疗、药价和村民患病详情。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改,是一道重大民生课题,也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没有固定模式可搬,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医改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方向:

——“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

——“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新局面”;

——“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统筹谋划,全面推进。

一条条改革思路,真刀真枪,击中痛点;一系列实招硬招,大刀阔斧,触碰难点。实践证明,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难题,方向正确,路径明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寿命更长了。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看病方便了。超过80%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提升;互联网医院蓬勃发展,预约挂号、网上复诊等成为常态;家庭医生团队日益壮大,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超过70%。

——负担减轻了。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19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8.4%。

——药价便宜了。公立医院取消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初步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国家开展药品价格谈判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大幅降低。

中国医改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认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评价,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改革成就令世界瞩目。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拦路虎”。欲拔穷根,先除病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贫困人口,反复强调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2017年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考察。赵家洼村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村。总书记到特困户刘福有、曹六仁、王三女家中看望。每到一户,总书记都仔细察看生活设施,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和扶贫措施落实成效,要求有关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农村贫困家庭逐户、逐人、逐病摸底,精准施策,分类救治,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确保贫困人口病有所医。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总书记在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汇报中医药抗疫情况时,详细询问了中医药抗疫、中医药省级管理体制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力量功不可没。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比例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传承精华,让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向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守正创新,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为针灸铜人揭幕。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情有独钟,是一个地道的“中医粉”。2015年2月15日,总书记在西安调研时,来到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一家中医馆。总书记说:“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指出:“中医药发展这条路,你们走对了。江西把中医药作为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前景的。”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向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问道:“附子的市场稳不稳定?”耿福能回答:“市场稳定,请总书记放心!”审议结束后,总书记握着耿福能的手说:“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的第一站就到了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如今,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国九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越来越多的居民爱中医、用中医。

古老的中医药焕发生机,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看我现在身体这么好,都是小时候体育运动打下的基础。”2016年9月9日,北京八一学校。操场上,正在踢球的小队员们惊喜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争相围拢过来。总书记微笑着回忆起儿时的场景,“50多年前我就在这个地方踢过球。那时候还是土场子。我们的球队在北京市比赛中拿过冠军,在全国比赛得了第四名。”

望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面庞,总书记深情勉励:“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其中体育对陶冶性情、历练意志有重要作用。”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是全民健身的倡导者、引领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体育爱好者”的印记,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

2014年2月25日,总书记在北京东城区雨儿胡同调研时,亲切地同街坊们拉家常,说起小时候住在这一片,经常是放学回家一撂下书包就上什刹海滑冰。

体育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健康是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总书记有着深邃思考和全局把握。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冬奥会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市崇礼区考察时,同滑雪爱好者亲切交流:“我们要办一届绿色、节约、廉洁的冬奥会,其重要意义在哪里呢?就在于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强身健体,让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更好。”

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活得更健康,也是小康的内容。”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体育锻炼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

“大健康”理念落地生根,为“大健身”打开了全新发展格局。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遍及城乡,体医融合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健身与健康相互支撑,为万家幸福注入生机活力,为全面小康夯实发展之基。

体育成为大众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引领社会风尚。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初具规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截至今年4月,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6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

2017年1月18日,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到访的习近平主席告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中国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我们将以北京冬季奥运会为契机,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同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尽管已是多次见面的老朋友,巴赫仍难掩兴奋,“他对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着清晰的看法。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习主席是一位知行合一的领导者。他不仅有目标,还制定了实现目标的战略,明确了路径。而目标又不仅局限于体育本身,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放眼神州大地,健身热潮涌动。展望未来,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比翼齐飞、共谱新篇。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询问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总书记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青少年健康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8年8月,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始终让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着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长远谋划。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卫生与健康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动员令。

2016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描绘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发布,提出实施15个专项行动,健康中国有了清晰的行动“路线图”。

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实施,“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写入法律。

建设健康中国,不能仅仅关注“治已病”,更要关注“治未病”。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等写入法规。

健康中国的蓝图,汇聚着亿万人民的期待,饱含着人民领袖的深情,夯实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健康之基。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视野、非凡的气魄、科学的决策,指明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航向、新坐标、新方位。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时政微视频丨野蛮其体魄 习近平: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即时 | 2020-08-08 12:49

2020年8月8日是中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在疫情背景下,今年的“全民健身日”显然有着特别的意味。虽然当天的很多活动改为线上进行,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的健身热情。过去几个月中,虽然户外锻炼机会减少,但不少人依然在家中坚持运动,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全民健身的理念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近年来,全民健身的硬件设施覆盖越发广泛,参与人数大幅增加。全民健身给中国人带来的幸福感日益增长。

习近平是全民健身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也是资深体育爱好者。他对足球、排球、游泳等运动项目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特别重视体育精神为整个社会带来的能量。

以健身强体魄,以健身连友谊,以健身谋幸福。在习近平的大力推动下,《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已于去年出台,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正在全面推进。面对日益临近的冬奥会,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利用冬奥会的契机,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同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

新华网评:健身“打卡” 助力小康

即时 | 2020-08-08 13:45

“全民健身 同奔小康”系列网评之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中国人对全民健身和健康的理解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从政府规划引导到全民广泛参与,多元化健身热潮在各地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和健康之间的联系,促进以治病为中心的“医已病”向以注重健康为中心的“医未病”转变。

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对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更加重视,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对此,既要着力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也要在“去哪健身”“如何健身”等与全民健身息息相关的“小事”上做实做细。要更科学合理布局场地建设、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场地建设、让更多学校场地敞开大门,不断增加适合百姓健身的体育场所;要通过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进一步增加百姓身边的健身设施;要不断加强科学指导,让科学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减少不当健身带来的伤病隐患;要从娃娃抓起,提高体育教育在学校教学的比重,让孩子们学会一两项体育技能,培养其终身科学锻炼的好习惯,培育其健全人格。

全民健身,个人受益,家庭受益,国家受益。期待通过各方努力,更多人能够科学地“动起来”,向着健康、向着运动、向着更加美好的工作和生活,出发!(文字:徐可 海报:张倩)

健康是责任 健身是任务

即时 | 2020-08-08 10:11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放眼神州大地,参与健身的人们犹如一道道跃动的风景线,展现蓬勃朝气、映照美好生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从“把体育锻炼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到“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正深度融合,有力推动着健康中国建设,筑起民族强健的基石。

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生活要小康、身体要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体育运动不断激发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强大正能量。主动健身、科学健身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自觉选择,全民健身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健康是责任,健身是任务。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对于国家、民族,奔跑追梦之路,都需要健康为前提。保持健康、远离疾病,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对国家负责,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想保持健康,就需要坚持不懈地锻炼健身,把每天从事适当的健身运动当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占比达到60%。把健康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把健身的任务落实到每一天,推动体育成为大众生活方式,体育强国建设就有了更坚实的托举,健康中国建设就有了更有力的支撑。

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将体育与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夯实了全民健身的发展根基,拓展着全民健身的发展模式;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理念,加快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呼应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要。全民健身事业推陈出新、更上层楼,展开了更为宏大的时代画卷。以健康为责任、以健身为任务,做自己健康的主人,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动起来,投入到全民健身的潮流中去,为每个人的幸福、为民族的富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动起来,让我们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奋发的姿态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全民健身日 健康动起来(健身新视野)

即时 | 2020-08-08 10:09

核心阅读

8月8日是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各项目协会、各地体育部门举办相关活动,激发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情。

全民健身的内容越发丰富,科学健身的理念深植人心,全民健身日更像一张“邀请函”,邀请人们进入天天都是健身日的广阔空间。

8月8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来到了人们身边。这个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节日从无到有,壮大了健身队伍,丰富了健身方式,拓展了健身空间。

时至今日,全民健身的内涵越发丰富,科学健身的理念也早已根植在百姓心中。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题是“推动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将带动新一轮的健身热潮。

激发参与热情

今年全民健身日,各项目协会或发挥运动专业的优势,或借助体育冠军、体育明星的榜样号召力,营造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激发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情,推动全民自觉健身、便利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

由中国田径协会推出的“跑步课堂”科普动漫短视频将于8月8日正式上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楠介绍:“中国路跑运动井喷式发展,但还存在公众对路跑运动了解不充分、理解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居家跑步锻炼时,出现很多不科学、不规范的行为。”“跑步课堂”科普动漫短视频共有30集,将为刚入门的跑者普及跑步知识,包括科学训练方式与康复、运动规则等。

8月8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将与地方乒协联手,在海南、贵州、四川、山东、甘肃共同举办“战疫情、赛乒乓、保健康”活动。比赛分为U12(12岁以下)组和无差别年龄组,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了参赛机会,并在网络同步直播。正在海南陵水备战东京奥运会的中国乒乓球队队员也将参与其中,他们将通过倒计时海报、视频等形式为此次活动宣传助阵。

推动全民健身,体育明星不能缺位,不少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已经在网上接受了网友挑战。自从“我与冠军PK”家庭健身项目线上挑战赛上线以来,击剑奥运冠军孙玉洁、武术世界冠军柴云龙、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徐寅等人展示的健身动作都引来众多网友的挑战。未来,还将有更多冠军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一较高下。

主打线上活动

今年全民健身日不再安排线下主会场活动,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将让群众感受到浓厚的健身氛围。

济南市体育局局长孔杰表示,今年全民健身日前后,将以“全民健身+互联网”“线上+线下”等方式,选取群众喜闻乐见、小型多样的广播体操、武术、广场舞等项目,运用既有线上比赛展示、又有线下健身体验,既有线上科学健身讲堂、又有线下体育公益培训的形式,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济南市还开通了“全民健身运动会线上报名平台”,组织广播体操、球类、游泳、棋类、广场舞、轮滑、武术等10余支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团队在线上开设全民健身公开课、辅导课,讲解健身知识,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指导服务。

8月8日,网易足球节将拉开帷幕,在广州举行的线下足球比赛将吸引球迷同场竞技,并接受广州富力青训教练的现场教学。活动主办方《实况足球》项目组还特别推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关爱计划”,旨在帮助更多喜欢足球的青少年能够尽早接受专业的足球教育,通过线上活动与线下的真实足球训练紧密相连,反哺青少年足球发展。

今年全民健身日,北京市及各区举办的各项活动,也是围绕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线上培训,又有线下活动;既有线上比赛,又有线下健身体验;既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跑步、骑行,也有动手动脑的科技体育活动。

今年全民健身日主打近来兴起的线上体育活动,也为未来全民健身活动开拓了新思路。未来,线上活动将作为传统线下活动的有力补充,继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升级场地服务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能“缺席”。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靠得近、用得上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从而解决市民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各地体育部门为此推出了不少举措。

上海日前在媒体上公布了近千处公共体育设施于8月8日免费开放的信息,包括公共体育场馆、市民球场、市民健身房、市民游泳池等。这一份详尽的“大名单”,是上海在全民健身日送给市民的健康“大礼包”。

山东日照借着举办省运会的东风双管齐下,加大增量,盘活存量,健身场地显著增加。7月1日,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建成启用,成为不少市民健身“打卡”新地标。今年新建的50处足球场和篮球场以及为全市159处老旧小区配备的健身器材正陆续投入使用。此外,日照在上半年正式免费开放了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万平口儿童运动乐园,让市民的夜间运动、亲子运动都有了好去处。

如今,“15分钟健身圈”已经在越来越多地方成为现实,健身正成为身边事。在许多城市,绿道、城市公园、公共体育馆都成为群众健身的主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1.86平方米。这提前完成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

推进全民健身 建设健康中国 习近平强调的这件事关乎民族未来

即时 | 2020-08-08 09:19

福建全民健身事业迈出高质量发展更大步伐

即时 | 2020-08-08 07:48

今年8月8日是全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从应运而生的愿景到深入人心的理念,席卷全国的健身热潮记录着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昂扬精神风貌。

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势头渐猛的全民健身拐了个弯,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依然是坚挺的真理,全民健身、大众健康、国民体质依然是中国体育永恒的主题、重要的板块、流行的趋势乃至终极的目标。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福建省体育局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让全民健身走上云端,实现形式多样化;加快智能体育与健身设施结合,实现设施智能化;进一步激活社会体育组织活力,实现组织规范化,不断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在理念上融合、设施上融合、活动上融合。

福建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福建体育人应该持续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考中务实功、求实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考中打硬仗、破难题;在‘新福建建设’大考中抓机遇、立标杆,全方位推动我省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通过不断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我省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体育社会组织逐步健全,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公共体育服务方式不断改进,公共体育产品数量和质量日渐提高,交出彰显初心和担当的答卷。

“云服务”汇集

以新模式释放多元活力

“云”上运动会在抖音直播平台播放次数达到9.5万次,微信的视频页面浏览量则达到了2.8万次;省青少年国际象棋网络赛吸引651名棋手报名,超过2700场线上对决、8.5小时的网络直播,更是刷新了各项纪录……

一个个亮眼的数据成为线上赛事活动演绎全民健身新时尚的注脚,而赛事活动拥抱线上也有望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的内在动力。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的健身方式悄然发生着改变。借助网络平台,线上比赛打破了时空限制,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竞赛的魅力,从而保持健身的热情。

线上健身视频展示、“云上”运动会、在线视频教学、线上体育比赛……疫情期间,省体育局将目光投向“云端”。通过互联网,花样百出的赛事活动和健身指导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健身爱好者感受着满满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

特殊的参赛体验带来别样的运动乐趣。健身爱好者还可以在线上互动切磋,吸引更多原本不太热衷锻炼的人加入健身队伍。当体育进一步融入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会收获健康和快乐。

“身心健康是检验一个人价值的关键指标,要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这也是抵抗疾病的原动力。”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线上赛事活动,把对健康理念的抽象认识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需求。

早在2月初,省体育局就以“运动健身进万家”为平台,推出一系列的线上活动——联合我省爱心棋类俱乐部,对接福建援鄂医疗队医务工作人员子女开展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免费线上教学;线上征集居家健身视频活动,并将优秀的作品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上进行展播;青少年居家“云”健身,以直播的方式每日传授一项体育技能……

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体育教学、线上体育活动、线上体育竞赛,一方面丰富了群众居家生活、增强了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了健康教育,让更多人意识到体育锻炼在提升健康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体育局负责人认为,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工作也将紧扣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大力推动科学健身,开展网络体育赛事活动,传播健身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们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终身健身的习惯,从而带动体育消费的增长。

拥抱线上是全民健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价值打开的一个全新局面。近年来,我省全民健身工作发展进入逐渐深化的过程,全民健身工作积极主动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进程、总方略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内容、标准及政策,不断开辟新思想、提出新办法、实施新举措、促进新发展。

“新理念”凸显

以开放心态构筑发展坐标

7月11日,一场特殊的云上棒球全垒打交流赛,让闽台体育交流踏出今年的第一步。

本该并肩作战的队友只能透过屏幕看到,让在台湾嘉义市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棒球场投球的黄裕闵感到遗憾,不过第一次参加“云上比赛”,带给他更多的感受还是新奇,分处两地,“仍有和福州队友‘同心力’的感觉”。

当日,“同心力云逐梦”2020闽台棒球交流线上活动于福州市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嘉义市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棒球场举办。

福建省棒垒球协会常务副会长任智云表示,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在福州和嘉义两地,创造性地实现了闽台青年选手“云联手、云竞技”,“3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赛事开播累计观看量达到50万”。

在这场云上交流中,省棒垒球协会的牵线搭桥和组织执行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全民健身要想真正植根于全民,政府在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应注重吸纳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各级体育社会组织,发挥各方的优势,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格局,“体育社会组织既能把政府的社会治理政策传递到老百姓中去,又能有效沟通、反映群众诉求,为群众健身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体育行政部门需不断探索、培育、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

日前,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努力推进健康福建建设,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全省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我省出台了《福建省关于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增强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吸引力、凝聚力、生存发展能力,发挥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新时代福建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加强党的领导、优化登记程序、发挥体育总会职能、推进协会建设、壮大基层组织、推动融合发展、开展评估奖励、推进购买服务、探索建立孵化基地、鼓励举办赛事、加强人才培养、加大金融支持以及建立推进机制等13个方面。

一边是政府部门的政策引领,一边是健身人群的实际需要。社会力量凭借灵活的思路和高效的行动,打通瓶颈、化解难题,在“供”与“求”之间搭起便捷畅通的桥梁,让政府服务为民的初心,落到百姓乐享其成的实处。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找准政府、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各自定位,厘清各自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事权划分;认识到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力度;注重体育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省体育局负责人说。

“新基建”奔涌

以新举措提供健身便利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福建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10522个,场地面积8551.92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2.17平方米。

本次全省体育场地统计是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制度(试行)》(国统制[2018]138号)通知的要求,省体育局组织各设区市开展了全省2019年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仅要满足“量”的需要,还要满足“质”的需要。在“新基建”发展浪潮下,福建体育局抓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这一突破口,对体育场馆、体育公园、体育设施完成数字化、智慧化、互联化的全面升级和改造,为百姓走进体育场馆,拥抱智能体育生活打下基础。

今年5月,石狮人又多了一个户外活动的好去处——石狮市体育公园。随着公园的建成,越来越多人选择到这里打卡健身,一个新型的“网红打卡点”悄然来袭。

橙蓝色调的篮球场、翠绿的足球场,红色为主、辅以蓝色线条的乒乓球场,绿色为主、辅以红色线条的门球场……走进公园,鲜艳的色调差点让人忘记这曾是一家烧砖厂、后被废弃的历史。

作为福建2020年计划建成的18个体育公园中第一个落地项目,无论是运动前的“智能体测”、扫码预约的便捷,还是互动竞赛的趣味,石狮市体育公园所有健身器材将智能体育发挥得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在新时期的国家“新基建”战略中,智慧健身设施的应用领域将有一席之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定义,它也可以被称之为“智慧健康融合基础设施”。

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新基建”势必将推动体育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去中心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管理服务模式,将使体育领域“新基建”包容多种形式的主体,“具有信息化服务、融合新兴技术、具有公益性质的新一代智慧健身设施建设,正是定位于民生领域和全民健康,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状态的身边工程”。

如果说“好用”是技术层面的进步,“用好”则是意识层面的作为。为进一步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体育局出台《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指引》,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管理制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把为民办实事项目真正办成“民心工程”,推动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指引》分为六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旨在为市县体育部门在做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切实把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管好用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将“用好”摆在心里,才能激发“好用”的成果显现。健身设施场地,是群众身边的需求,好用不好用,都来自群众的切身感受。对管理者来说,怀着“用好”的愿望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就不愁得不到“好用”的评价。

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要把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作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全民健身新趋势特别是疫情后群众健身新需求,精细做好场地的选点布局、设施的配置更新。引导群众寻求多样化的锻炼方式,探索多元化的健身场景,让更多群众尽享健身快乐。

如今,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开,便于操作、便于参与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业已成型。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树立“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积极投身全民健身事业,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通往健康中国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吃“改革饭”,毫不动摇走“开放路”,持之以恒打“创新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使我省的全民健身事业真正成为汇聚人才流、科技流和品牌流的热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迈向体育强国和共筑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下,全民健身正在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民健身已不再只局限于体育的范畴。期待你我,每一个普通人都投身于体育锻炼,使之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沈体)

2020年福州全民健身运动会8日开幕

即时 | 2020-08-07 10:04

8日是全民健身日,今年活动主题是“推动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结合福州市目前正在进行的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市体育局、福州日报社明日将联合举办2020年福州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运动嘉年华和青少年体育展示活动。6日,记者还从市体育局了解到福州市因地制宜建设社区足球场地和第二十五届市运会最新情况。

全民健身日:规模缩减但不断档

2020年福州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运动嘉年华和青少年体育展示活动,旨在拓展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打造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同时也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关于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通知精神,今年活动规模缩减,但全民健身日活动没有断档,继续进行。同时,市体育局还积极推动8月8日全市体育场馆(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

社区足球场:7月底已竣工35个

此前本报报道了福州市因地制宜建设不同模式的社区足球场地,球场总数达100个的相关情况。昨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截至7月底,已经竣工完成社区足球场35个。按照实施方案,这些球场将由属地文体旅局管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

第二十五届市运会:规模为历史之最

备受关注的福州市第二十五届运动会有望在今年下半年举行。昨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本届市运会进一步与省运会接轨,更加注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更加注重鼓励县区培养输送后备人才,共设52个比赛项目,610个小项,比赛分为三个组别,分别是青少年组、行业系统组、群众组。

本届市运会规模为历史之最,预计参赛人数将超过11000人。本届市运会还首次增设9个群众组项目,促进全民健身,加快健康福州建设。

1  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