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来了!

​双11不仅仅是一场国民消费的狂欢,更是一场国内消费市场的复盘。

 资  讯 

“双11”当天全国处理6.75亿件快件,同比增26.16%

即时 | 2020-11-12 09:08

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39.65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75亿件,同比增长26.16%,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是邮政快递业连续第11次系统组织迎战业务旺季。今年旺季范围是自11月初至2021年春节(2月12日)前夕,期间各电商平台的系列促销活动将带动快递业务量的显著增长。根据预测,“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业务量将达29.7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8%左右,日均快递业务量达4.9亿件,约是日常业务量的2倍。

为全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好今年的旺季保障工作,邮政快递行业在人员、运力、场地、处理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国家邮政局提出坚持“全网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保畅通、保安全、保平稳”的“两不”“三保”要求不变,“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核心机制不变,统筹疫情防控与行业发展,统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统筹前端与后端平衡发展,坚持防控与生产并重,坚持服务与安全并重,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努力打造有质量保证的“双11”、有安全兜底的“双11”。

今年旺季期间,邮政快递业除了要克服天气变化等不利因素以外,还面临疫情防控的重大挑战。为此,在旺季服务开始之前,国家邮政局已经下发了并要求全行业坚决执行《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六版)》,从坚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单位防疫管理、实行分区分级防控、加强人员健康防护、妥善应对疫情反弹、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完善支撑保障措施七个方面全面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针对部分国家疫情严重的形势,国家邮政局也要求加强对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的监测,对国际邮件快件进行重点消杀,强化对冷链运输服务环节和医院、宾馆等揽投服务的管控。对部分地区可能发展的散发性疫情,要提前做好疫情防控预案。一旦疫情发生,要服从防控大局要求,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障旺季期间作业秩序,满足基本民生需求。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10次迎战旺季服务保障工作,邮政快递业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经验,应对高峰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但由于“双11”期间要承担超出平常2倍的业务量,快递企业的末端压力较大,尤其快递员劳动强度非常大,希望广大消费者对此给予理解和包容,收到快件时说一声谢谢。  

“加、减、乘、除”,加强版“双11”来了!

即时 | 2020-11-12 09:08

新华社杭州11月11日电题:“加、减、乘、除”,加强版“双11”来了!

新华社记者王俊禄、张璇、黄筱

从隆冬到金秋,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显现疲态,但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成为带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如期而至的“双11”让中国市场的韧性、潜力尽显:家底厚实,购买力强劲,产供销运快捷高效。

“加”时长、扩规模、多备尖货

今年是“双11”的第12年,玩法又有创新。消费者可分两轮购买,11月1日至3日启动第一波高峰,11月11日为第二波高峰。更长的销售周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生意机会,也让商品的邮路更加畅通,消费者拿到商品的时间缩短。

据统计,今年“双11”吸引超过8亿消费者、25万个品牌、500万户商家共同参与,是覆盖面最广、参与度最高的一年。

“手上的单子还没做完,新的单子正源源不断进来。”义乌市泽熙日用品厂厂长方昊说,“‘双11’第一波销售超出预期,我们把备货规模从100万单提升到约120万单。”

“突破亿元!”不少品牌宣布“双11”累计销售正在创造纪录。从11月1日到11日中午12点,完美日记、花西子、认养一头牛等16个新品牌累计成交额分别突破亿元。业界预计未来3年,将有1000个年销售过1亿、100个过10亿的新锐“黑马”品牌在互联网上成长起来。

“减”环节、降成本、防止浪费

从商家到消费者电商模式(B2C)到用户直连制造(C2M),电商平台正一步步减少中间商,让消费者离生产者更近。

绍兴巴鲁特服饰有限公司把握“私人订制”风口,在“双11”前夕与电商平台合作,基于大数据趋势中心提供的开发方向设计生产。公司总经理吕勇介绍,这大大压缩了新品上市时间,企业能提高运转效率、降低成本,消费者也能得到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

商家、物流行业加入了“绿色”“减量”的队伍。“原来包裹里三层外三层,今年我发现有些包裹变‘轻’了。”这两天,杭州市民王女士收到了自己在“双11”囤的咖啡,她发现不用剪刀,用手就可以直接撕开纸盒。“纸盒上没有胶带,希望有更多商家用这种绿色包装。”王女士说。

业界还探索利用智能分析等手段扩大原箱发货规模。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电子运单使用率达98%,年可节约用纸量相当于617亿张A4纸。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52%。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75%,总使用量同比减少96.4%,年节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24.8亿条。

“乘”风上、科技感、数字赋能

“双11”直播带货以更大声势席卷而来,几乎成为所有平台和大型商家的标配。

趣味女袜、萌萌童袜、荧光潮袜,做成玫瑰花束、缀上珍珠的袜子礼盒……逛逛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袜都市场,人们对袜子的固有印象会被颠覆。有“国际袜都”之称的大唐镇年产袜子超过220亿双,约占全国的70%、全世界的35%。“好产品供不应求,去年的存货都卖完了,现在交易都要现金、不赊账。”诸暨市卡拉美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耀栋说,公司每年开发近千款时尚袜,自己作为企业创始人带头直播,现场展示的“菠萝袜”(装菠萝也不破的丝袜)一度火爆网络。

像卡拉美拉一样,中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放弃代加工,重视自主品牌的产品创意设计,成为设计风潮的引领者。

“除”套路、挤水分、打通壁垒

“剁手”与“套路”的斗争每年都在上演,今年也不例外。日趋成熟的消费者正从直播“一口价”中看到诚意,在“比较运算”中练就慧眼,从案例警示中“吃一堑长一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5日公布了《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针对经营者在开展促销时“先提价、再折价”的现象,明确规定折价、降价的基准等。规定经营者开展价格促销活动有附加条件或期限的,应当显著标明。对于“先涨后降”的消费套路,消费者可向相关监管部门反映。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双11”是一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集中路演,但销售服务同样重要。强大的购买潜力需要更优质的商品、服务和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护航,商家们更需要掌握运营策略,带给消费者愉快的消费体验。

截至11日下午14点26分 京东11.11下单金额突破2431亿

即时 | 2020-11-11 16:17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最高潮日来临!11月1日从0点到11日14点26分,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431亿元,再一次创造了纪录。这显示出消费者和行业两端对京东的高度信任,同时也是京东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再一次有力证明。

11.11的多个消费者调研显示,京东锁定了三个首选平台地位:购买家电3C、超市生鲜、医疗健康等品类商品和服务首选,购买新品首选,品质消费首选;其中正品行货+京东服务让用户购买无忧,而京东物流则保证用户极速收、退、换,叠加效应使京东成为11.11购物季的绝对主场。

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经济发展格局下,京东通过开放智能供应链和行业伙伴一起优化成本、效率和体验,实现供应链高效协同的社会价值,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携手品牌伙伴共赢11.11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导致世界各地经济受到冲击,但新时期“双循环”的战略为中国经济抵御疫情冲击提供坚实的助力——11日零时至10时,京东超市有机牛奶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五常大米产业带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89倍,高端纸品同比增长 9倍,进口洗护品类同比增长9倍,宠物牛奶同比增长26倍,STEAM教玩具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0倍……

与此同时,11.11期间超两万个品牌在京东超市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营销运营部总经理王凤介绍说,京东已经与超570家连锁商家达成合作,通过京东到家在328个城市打造了1小时生活圈。

如果说超市满足“衣食”,那么3C家电则是满足用户“住、用”需求。11.11期间,海尔、美的、格力、华为等主流3C家电品牌成交额都以“秒”速过亿。“京东11.11期间,3C家电的众多品牌都在京东收获了高质量增长,”京东零售集团3C家电零售事业群营销运营部总经理赵阔透露。11日0点至上午10点,冰箱、洗衣机产品整体成交额超去年全天,舒适风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小米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华为、三星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0%。而11日前3分钟,电脑销量超10万台;前10分钟,高端RTX系列显卡成交额同比增长6倍。

据某家电巨头企业披露的数据,11.11零点起,该品牌在京东自营官旗店在22分钟内销售额破4亿,这个速度比其它平台快30%左右。

大量出版机构在京东11.11收获了新读者、新订单,京东图书11月11日前10个小时销售数据显示,小说成交额同比增长189%,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重镇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推出《新概念英语》的外研社成交额同比增长12倍。

从狭义“商品供应链”到广义“社会化供应链”

今年11.11期间,线上农产品消费者中65后增长最高,他们开始频繁使用网购,网上买菜也玩得越来越“溜”了。

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京东从简单的销售农产品,向产业带深度合作的方向转变。尤其在疫情以来,京东宣布开放供应链、物流、金融、秒杀、直播等多模块助推农产品上行,利用数字经济积累的大数据、数字化供应链、柔性生产、线上营销等能力逐渐为农业的产业升级助力,通过产业带的发展,长期、可持续的提升农民收入。

农产品上行的同时,工业制造业则通过京东走上了“通向未来”的路。

数据显示,今年11.11,京东反向定制(C2M)产品销量同比为去年的1.7倍,许多“比你更懂你”的C2M商品成为品类第一。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大型电商通过C2M模式,打造“智能制造平台”,以线上聚集的数据、技术、创意等反哺实业,实现促创新、降成本、补短板。

而京东C2M模式通过对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双重赋能,使新品到爆品转换加快,而且效率不断提升,覆盖面不断扩大,JC2M日益成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模式。

另一方面,在下沉新兴市场,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全面爆发,11.11期间,作为全国180多个产业带销售增量场,京喜通过工厂直供、产地直发模式,在11月5日京喜“超级必拼日”,全天订单量接近1200万单,日活跃用户同比翻倍;1-10日期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跻身京喜用户规模前三县域城市。

极致服务只为不负热爱

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定位为“不负热爱”,意在每一次品质消费的背后都藏着一颗热爱生活、追逐梦想的心——京东的增值服务和服务型商品,激发了消费者对于生活的热爱,真正体现了“只为热爱行动”,引导消费的增长苏与升级双重趋势。

这个11.11,买什么都别忘买健康——京东健康市场及营销运营总经理范卉介绍了疫情常态化下的“五大新刚需”:口罩、体温计、流感疫苗、在线问诊和核酸检测,据京东健康的数据显示,这五个品类已经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医疗健康消费需求。而京东已成为全国消费者线上寻医求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在京东可以买鲜花,还可以买车买房,还可以买机票订酒店,还可以订家政保洁服务……京东零售集团生活服务事业群营销运营部总经理戴莉透露,目前京东已经在全国29个省份布局超1000家京车会门店,11.11期间,京东京车会保养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18倍。

时尚居家平台事业群营销运营部总经理罗佳对11.11期间时尚居家热销类目和服务解决方案的梳理,总结出“产品品质化、功能精细化、服务定制化”三大趋势。11月1日前10分钟,京东居家成交额同比增长已超过300%,京东居家“省心装”打标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40%;11月1日开场前10分钟京东美妆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

11.11期间,京东物流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高效运转,93%自营订单实现了24小时达,让全球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高效率的开门收货体验,在“千县万镇24小时达”计划的不断推动下, 92%的区县和83%的乡镇的消费者享受到了京东物流提供的24小时达服务。其中湖北省宜昌当阳市坝陵村的一单只用了15分钟就送到了。

技术驱动从“护航”到引领

京东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倾注资源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开放的基础设施,更为实体经济的成长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

作为京东11.11的技术基石,京东智联云以稳定、安全、可信赖的技术服务,全面守护下一个十年的首场京东11.11大促:11日0-1点,京东11.11访问峰值QPS相较今年618提升258%,京东智联云以超高弹性应对海量并发需求;京东情感智能客服11日0-1点累计服务138万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纯机独立接待占比9成;NeuHub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11日0-1点累计调用量7.42亿次,拍照购、情感识别、语音交互等智能化应用给用户带来多样化的购物体验。

11.11期间,京东帮助3.3万个品牌、超过500万种商品进行销售预测,让品牌商面对大促胸有成竹。京东智能供应链通过智能预测、自动调拨和智能履约,支撑32个省市自治区、近200个城市的大促预售商品的前置决策。

京东数科数据显示,11月11日00:00-01:00,支付峰值同比增长150%、白条支付成功率达到99.9%。京东数科凭借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科技能力,用技术为11.11保驾护航,担当了11.11背后首席增长官的重要角色。

在技术应用层面,京东数科凭借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落地应用,为生鲜、母婴、酒类、美妆、奢侈品、跨境商品、医药等众多领域的商品提供了防伪追溯服务,合作品牌商超过1000家,落链数据达到10亿级,消费者“品质溯源”查询次数超750 万次。

抄人、不买人、吃圭人……双11,你是哪种人?

即时 | 2020-11-11 10:51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1日电(左宇坤)说好的“双11”,就是11月11日,早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双11”!

如果你也是觉得要等到“双11”当天购物才有仪式感的“老双11人”,那么恭喜你,终于等到了这个“正日子”。

买买买,“剁手党战斗力依然惊人

世界上本没有后悔药,但是今年“双11”给你了。

“光棍”成功升级“双棍”,1天变4天,剁手的次数也变成了11月1日-3日和11月4日两波。

在设立了两波销售节点的今年“双11”,零点付款时一顿操作猛如虎的你,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轮回般的错觉?

11月11日0点,“双11”购物节第二波正式开启。很快,天猫“双11”就迎来了流量新峰值,订单创建峰值达58.3万笔/秒。去年,天猫“双11”的订单创建峰值为54.4万笔/秒。

改变了玩法,比以往多3天的天猫“双11”,也迎来新的战报数据。多少秒突破百亿元的纪录没有了,而是总时段的累积数据。

11月1日至11日0时30分,2020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元,远超去年11月11日一天成交额的2684亿元。

11月1日0时至11日0时35分,苹果、欧莱雅、海尔、雅诗兰黛、耐克、华为、美的、兰蔻、小米、阿迪达斯等342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13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0亿元。

作为阿里的老对手,另一电商巨头京东的战报数据亦不甘落后。

空调15秒突破1亿元,冰箱洗衣机2分钟突破3亿元,70英寸大屏幕平板电视10秒销量突破万台,电饭煲5分钟销量突破10万台,海尔、美的、格力开场1分钟内成交额相继破亿……

11月1日0时起至11日0时9分,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000亿元。而在去年,京东用户完成2044亿元的累计下单金额则用了整整11天的时间。

拉长的“双11”,“吃圭”的复读生

11日凌晨,你是不是还在慢悠悠地核对价格,核对完却发现好几个商品已经下架了?

曾以为经过第一波洗礼,大家都没钱了。但事实是,“双11”零点的号角一响,很多人还是冲得一个比一个起劲。

第一波发挥失常?没关系,经过一周的抄作业式复习,相信你已经成为了光荣的“双11复读生”。

但同时,相信剁了两次手的你,也由“吃土人”成功升级“吃圭人”。

第一波买买买时,我是骄傲的“定金人”和“尾款人”;

付了第二次款后,我终于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付二代”;

过几天,我又将因为一直在签收和拆快递,荣升“拆签户”。

吃得“土中土”,方为“吃圭人”。回头一看,我们的“双11”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同为“剁手党,你是哪一派?

虽说都是离不开买,但在今年的新玩法下,剁手党们还是买出了不同的风格,买出了不同的水平。

首先,是“双11学霸”。

当你还在理直气壮地说“学数学干嘛?买菜要用得到数学吗?”的时候,“双11学霸”们已经流利地背出了:15元定金三倍膨胀,津贴跨店满300-40叠加,零点付款两件七折前1000名加赠两件八五折,买五退一可叠加平行优惠。

“学霸把算盘打得咔咔响,我却还在因为忘了合并付尾款哭得嗷嗷响。省钱小能手和‘购物盲人’的区别,大概就差了‘亿点点’吧。”

在学霸的光芒之下,“双11抄人”诞生了。

“马上就要交卷了!姐妹们来分享一下购物车给学渣抄抄作业吧!”那些在你面前装作正常、面对诱惑强装镇定的朋友,背地里可能都是勤勤恳恳的“抄人”。

“大促对人们消费支出的拉动效应依然明显”,乐信研究院对90后、95后用户问卷调研结果显示,约7成年轻消费者对“双11”热情不减,有超过一半的人支出超去年。但同时,30%左右的年轻人开始厌倦“双11”。30.51%的受调研者认为,之前囤了很多东西没用上,所以如今变得很克制。

“不买人”的领路人或许就是演唱了《单身情歌》的林志炫,就连易烊千玺也在问你“买不”的时候,是他在认真提醒大家不忘光棍节的初心。

当然,“不买人”倒戈的现象也广泛存在。“不怪我意志不坚定,只是氛围都烘托到这了,谁能控制住这双手呢?”

提前崩了的淘宝,年年剁手的我们

剁手党们齐心协力,创造了58.3万笔/秒的订单创建峰值,这一数字是2009年第一次天猫“双11”的1457倍。

面对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流量洪峰,吐槽服务器崩溃几乎是“双11”每年必上演的戏码。但在今年11日的0点,“淘宝崩了”却没有如约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今年服务器颇为顺畅,抢不到东西只能怪自己反应慢了。

其实,今年的“淘宝崩了”不是准时到,也没有迟到,而是提前到了。

9日晚,本次天猫“双11”的重头活动、为期14天的养猫PK大赛结束。最后时刻,几乎所有自愿或被迫参赛的选手都想再拼一把,淘宝服务器也因人气火爆而出现了全面崩盘的状态。

“今年的‘双11’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甚至连淘宝都比以往时候崩得更早一些。”淘宝崩了,成千上万养猫人的心态也崩溃了。不少人因为比赛提前结束或没能加上买到的人气,只能眼睁睁看着比赛输掉。

“‘双11’人气助力不是钱的问题,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不少养猫人纷纷表示PK赛实在太累了,明年不会再约。但这些努力PK的“养猫人”,大部分还是去年的“盖楼人”。

年年岁岁玩法不同,岁岁年年玩的还是同一批人。

网友们调侃:“我们每年玩着游戏,发着助力”;“看着晚会,抄着作业”;“吐槽着看不懂玩不透的规则,清空着承载快乐和纠结的购物车”。

“今年11日0点一过,我们用‘快给我看看你买了啥’的好奇代替了‘光棍节快乐’的苦涩;明年日历4个1交叠的时分,我们依然还会再度养足精神,投入这场狂欢。”

只是希望今早醒来的你,看着半夜下的单,可别后悔到泪流满面。因为这被“剁掉的手”,要如何擦眼泪呢?

这个“双11”,你买了啥?花了多少钱?(完)

全球500万商家参与“双11” 超2600个海外品牌首次亮相

即时 | 2020-11-11 10:12

全球500万商家参与天猫“双11” 超2600个海外品牌首次亮相

“双11”看双循环

全球买,全球卖。11月11日,第12个“双11”如约而至。

25万个品牌、500万商家参与其中,超2600个海外品牌首次亮相,超过38万贫困县卖家“上线”拓宽销路,还有400万个包裹将通过中欧班列送达欧洲……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就像一块“超级蛋糕”,吸引着万千品牌、全球好物。

这场疫情期间全球最大的消费节,不仅是卖家大促、买家“剁手”的消费狂欢,更是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观察中国经济活力与内需动力的一扇重要窗口。

全球25万个品牌、500万商家参与天猫电商平台,10分钟直播引导成交量超去年全天

“熬了个大夜,抢了三瓶半价‘神仙水’(护肤品)、泡面还有洗衣液。”这几天,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孟女士在不同的电商直播间来回切换,只为“不错过任何一个划算好物”;零点一到,她迅速选中提前加进购物车的预售商品,点击付款。尽管如此,她还是没能抢到一款热销的洗面奶。

和孟女士一样蹲守直播间的还有全国亿万网友。天猫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第一波开场预售10分钟后,直播引导的成交量超过去年“双11”全天,增长达4倍;在美妆领域,有12个单品直播仅1小时的成交额就分别破亿元。知名主播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分别达1.62亿和1.49亿人次,比去年多出1亿;二者销售额均超30亿,累计相加近78亿,是2009年首届“双11”销售额的150多倍。

成交量再创新高背后,是百万商家有备而来、摩拳擦掌。以天猫电商平台为例,今年“双11”规模更大,25万个品牌、500万商家参与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直播带货”似乎是商家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成为“双11”最亮眼的特色。

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直播电商超1000万场,活跃主播数超40万,观看人次超500亿,上架商品数超2000万。有专家预计,今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达10500亿元,这一迅猛发展的新经济业态将进入万亿时代。

“‘双11’不仅是简单的线上消费,也是中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鸿钧认为,一笔线上订单背后,是线下的工厂、商家、快递小哥和后台支持人员的参与,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构成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2.5万海外商家、超2600个海外新品牌首次亮相“双11”

在家想喝高品质咖啡?试试德国咖啡机;冬天到了皮肤干燥?日本护肤品用起来……购物车里,商品与服务“比翼”,国内国际品牌“齐飞”,已是不少人的消费常态。

11月5日,在新疆阿拉山口,一辆搭载着20万件欧洲消费者“双11”期间网购包裹的中欧专列即将启程。车上既有3C数码产品,也有健身器材和日用百货,将在10天左右送达欧洲,再分别送达各个国家、各家各户。预计今年“双11”将有超过400万个包裹通过铁路的方式送达欧洲。

中国跨境电商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加速融合,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市场的巨大潜力,让外商看到了更多机遇。

为迎接“双11”,不少海外商家提前开始忙碌。10月底,在迪拜一个骆驼牧场里,一则横幅上写着几个中文大字:“发家致富靠勤劳,加油产奶去中国。”

这家牧场名叫Camelicious,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骆驼养殖场。为了参战中国“双11”,牧场的骆驼们“加班加点”,已备奶超过160万升。“双11”预售开启以来,Camelicious海外旗舰店销量爆发,比“618”促销期间增长200%。

据统计,今年至少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海外商家参与天猫“双11”活动,还有超过2600个海外新品牌属首次亮相。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指出,在打通国内市场的政策堵点和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是一个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

超过38万商家来自贫困县,第一波售卖期销售额同比增长76%

“双11”这场内需盛宴,农村电商也不缺席。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网民数量突破2.5亿,农村电商突破1300万家。电商正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

500万参加今年天猫“双11”活动的商家里,有超过38万商家来自贫困县。在“双11”第一波售卖期,平台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6%,农产品总件数同比增长32%。其中,“脱贫攻坚爱心助农”专区的农产品被重点推荐,该专区销售尚未脱贫摘帽的52个贫困县的农产品,包括甘肃礼县的苹果,贵州赫章的洋葱等。

而在京东电商平台,11月1日到6日的农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了83%,多地农特产线上热销,为更多农民拓宽线上致富路。

“线上生意”打开外贸企业新出路

浙江义乌泽熙日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塑料和五金日用品。年初受疫情影响,公司出口业务损失了1000万元订单。随后,公司决定转向国内市场,而此次“双11”活动被看作公司的“历史性时刻”。

受疫情影响,不少外贸企业通过出口转内销扩大企业经营增量,寻求发展新机。据了解,像泽熙日用这样首次参加“双11”活动的外贸工厂,今年约有30万家。

“新宝”对多数人而言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它生产的“摩飞”品牌小家电却凭着高颜值、实用性等特点,成为广受喜爱的“网红”产品。做了几十年代工供应商后,新宝电器公司逐步转型,走向国内市场。

“3年以前,我们只有5%的生意在国内,95%还是在出口。而今年这个比例是3∶7,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成为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新宝电器总裁曾展晖说。

对于希望“出口转内销”的加工制造企业而言,要将大规模、高品质的加工产能与总量庞大但分布零散的国内消费市场对接,离不开“中间商”。

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作为“中间商”,为代工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并向品牌综合运营商转型提供了渠道和机遇,使它们有机会参与中国市场的小家电竞争。

12小时产品从无到有,大规模个性化私人定制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从一张童装设计图变成实体产品,最快要多久?

“双11”大促前夕,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织里棒球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灯火通明,长达六七米的操作台上,布料刚铺平,工人甩出卷尺,迅速测量、登记,再“送”进纺织机器的“嘴里”。另一边,30余架裁衣机器飞速运转。厂房外,快递包裹堆得很高,快递小哥开来大车,迅速装运……

因为不愁货源,公司前期主要做网络直营销售,并没有建立自营工厂。近年来,棒球服饰销量成绩斐然,全年累计发单达到400万件,年销售额达4亿元。

喜人的销售业绩,坚定了企业提高产能、完善产业链的决心。今年,棒球服饰“进军”制造业,成立自营工厂,自主掌握生产节奏,对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前不久,企业销售部门监测到,一款童装的订单在短时间内猛增,销售部立刻将信息转给生产基地,生产基地随即赶制该款服装。从布料织染、设计打版,到生产制作、质检,再到打包分发,产品批量供应的时长精确至12小时。

对商家来说,每至“双11”大促节点,都是对制造、流通、营销等环节的集中考验;企业必须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实现供应链转型升级,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前客户提前2个月下单,平均1000件起订、15天交付,如今100件起订、7天交货……一家位于杭州的服装工厂利用智能化调度排产系统,实现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洗碗机、清洁机器人,一些家电企业完成了从“我生产什么你买什么”到“你要什么我生产什么”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定制生产领域进行探索,彰显着电商对传统制造业的积极影响。如果说加入电商直播更多是营销手段之变,那产业链的健全完善、供给侧的数字变革,为消费提质升级打下了实实在在的根基。

消费潜力和内需动力加速释放,激发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实现逆势增长。

以“双11”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一手搅动存量,一手激活增量。令人振奋的不只有消费时点的交易额,还有背后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更迭。

作为一家电商平台的全新品类,网课成为今年“双11”的“爆款”。开售仅10分钟,就有超过10万名消费者购买。其中,仅会计类课程品类,1小时内就销售超过3万套。

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双循环的新引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卓贤接受采访时表示,“线上办公助力复工复产、线上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电商直播激发消费活力,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双11’是‘十一’黄金周之后最大的消费‘旺季’。第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转正,加长版‘双11’有望促进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也将进一步助力新型消费提质扩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

每秒订单处理数创世界纪录,技术创新打造坚实底座,数字经济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这是世界级的流量洪峰。

2018年“双11”,每秒处理48万笔订单;2019年,每秒处理54.4万笔订单,创下世界纪录,是最大信用卡组织VISA交易峰值的8倍;2020年,这一数字将是多少?拭目以待。

前端用户能随心所欲“买买买”,离不开后端技术的支撑。消费时点千亿量级的流量背后,是高度复杂且协调的操作系统,是支付、物流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支撑体系。

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看来,“双11”数据已经成为考验一个地区、平台、企业数字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一分钟之内就能完成数十万笔交易,一天实现3000多亿元交易额,背后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通讯能力、连接能力、支付结算能力,对厂家和商家之间的协同能力是一个考验,大量的包裹要在几天内送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也需要极强的现代物流能力。”

“凌晨下的单,早上就收到了,这快递是坐火箭来的吗?”福建福州的官女士对今年的快递速度惊讶不已。

11月1日0点,官女士“清空”了自己的购物车。她已经做好了物流“爆仓”、快递延迟的准备,但11月2日中午,官女士就陆续收到了数个快递。

这“如丝般顺滑”的收货体验,并不是因为快递数量的减少,而是得益于智能分拣机器、大数据AI调度等科技的运用,使快递分拣效率大大提升。

据国家邮政局初步预计,11月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达57.8亿件,同比增长47%左右。其中,“双11”期间业务量将达29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8%左右,日均业务量达4.9亿件,约是日常业务量的2倍。

“全网收寄量、处理量、投递量及干线运输量可视化展示,中国邮政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控全国网运,紧急情况及时处理,各环节资源优化调节,确保高峰期邮件不堵车、不卡壳。”中国邮政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高峰业务期间物流服务,中国邮政同时依托北斗、GPS、基站等定位技术,集中调度人、货、车、场。此外,收寄一体机、矩阵分拣等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实现快递的高效精准分拣。无人机、无人车、智能快递柜等设备应用,也为快递包裹签收持续加速。

“中国成功控制新冠疫情,推动经济复苏。在此背景下,今年的‘双11’活动将会提前开始,此举或将带来销售额大幅增长。”在“双11”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英国路透社就作出预测。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之大,源自潜力巨大、韧性之强。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以“双11”为代表的网购消费和数字经济将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和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双循环尤其是内循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疫后重启、回暖、全面加速的重要见证。(本报记者 柴雅欣 李云舒)

直播购物、AR试穿……“双11”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更迭

即时 | 2020-11-11 10:05

今年“双11”购物节热度大场景新 ——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更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今年“双11”购物节,不断刷新纪录的数据背后,体现了国内消费持续复苏,并且呈现出迭代升级态势。购物节产生出多种消费新场景,衍生出更多的新消费模式,显示出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的良好态势。

开场111分钟100个品牌成交过亿元,下单5分钟收到包裹……今年“双11”购物节第一波售卖刚一启动,销售额、物流配送速度即刷新纪录,“尾款人”的巨大消费热情扑面而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双11”购物节,被寄予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的期望,其表现也成为了国内消费复苏的风向标。透过这个窗口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快速更迭,蓬勃的数字经济活力和巨大的内需动力正在不断复苏发力。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今年“双11”购物节提前启动,分为11月1日至3日、11月11日两波售卖期。11月1日零点售卖开启,各大电商平台即迎来交易高峰。天猫开场1分钟,阿迪达斯成交额即破1亿元,截至1时51分,100个品牌火速迈入“亿元俱乐部”。

在不断刷新纪录的数据背后,凸显出国内消费持续复苏,并且呈现出迭代升级态势。健康消费成为消费新潮流,健康、智能家居产品受到欢迎。仅11月1日当天,苏宁易购刀具砧板消毒机销售同比增长543%,大容量除菌烘干类洗衣机销售同比增长近200%,多门保鲜除菌冰箱销售同比增长133%。

新品消费也成为本次“双11”一大亮点。从手机数码、家用电器、美妆护肤到鞋包服饰等各大品类,越来越多品牌选择在11月前后发布新品。华为Mate40系列10月30日首次开启售卖,第一轮产品迅速售罄,苏宁易购平台上预约破百万。“双11”正告别传统意义上的年底清货,转而成为一年中最大的新品首发节点。

一些致力于创新的国潮新品牌,也通过“双11”寻找新的增长点,凭借新潮的设计感、科技内核等元素赢得青睐。在天猫新品牌专门会场,11月1日当天就有1800多个新品牌成交额超越去年“双11”全天。

“与往年单点涌现不同,今年新品牌是现象级爆发。”天猫新品牌业务负责人表示,天猫上国潮新品牌从0到1的成长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背后是消费者对国潮新品牌的认同,尤其是对国潮新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认同。

消费体验不断丰富

直播购物、AR试穿、3D逛街……今年“双11”,各大电商消费新场景再次扩容,给消费者带来了丰富的消费体验。

在直播间跟着主播买东西,已成为购物节“标配”。今年“双11”,各大电商积极布局直播。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10月21日直播开启10分钟带来的预售成交量超过去年“双11”全天,增长达4倍。

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潮流,C2M(反向定制)受到追捧。背靠大数据,C2M可以将消费者需求精准传递给上游制造企业,开发出能够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游戏笔记本、游戏台式机、Type-C高清显示器等电脑数码产品的反向定制已成主流。11月1日售卖活动开场10分钟,京东电脑数码游戏台式机成交额同比增长220%,其中超七成销量来自京东C2M模式反向定制推出的产品。

“过去的‘双11’,商家卖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如今的‘双11’,消费者要什么,企业就造什么。”游戏台式机生产厂家表示,C2M给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提供了新机遇,能够缩短供应链中间环节,畅通需求端与生产端,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消费场景不断外延

今年“双11”,线上玩法更丰富,线上线下融合也在加速,不同场景之间的零售界限被打破。数亿“尾款人”不仅忙着清空线上购物车,也带火了线下消费。

消费场景外延不断扩展。阿里将支付宝接入外卖、美食、酒店等业务,打造本地生活场景入口。京东推出“全渠道万店嘉年华”,其覆盖的近100万家门店参与了“双11”售卖。苏宁推出百亿元补贴、“J-10%”等省钱计划,补贴范围首次触及线下。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3日,苏宁家乐福全渠道GMV同比增长39%,到家订单服务订单同比增长405%。

各产业带的中小商家也借助“双11”加速“补血”。天猫今年加大了对“厂货”的扶持力度,推出流量扶持和产地津贴,并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发放定向消费券。

过去受“重体验”“重线下”“非标品”等因素影响难以“上线”的家装行业,今年借助天猫“轻店”、3D技术等,成功加入“双11”售卖,并将流量引入线下,实现销售大幅增长。在天猫商城,消费者搜索家装商品时,附近开通天猫“轻店”的门店商品将被优先展示。同时,消费者还可在天猫3D虚拟家装城体验实景逛街,查看实体店商品,自主搭配,一键购物。

疫情之下,今年“双11”购物节产生了多种消费新场景,衍生出更多丰富、有趣的新消费模式,既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拉动内需作出了更多贡献,也再次表明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的良好态势。


这个行业新增49万临时工!多家公司“招兵买马”!

即时 | 2020-11-11 10:03

每逢旺季用工紧缺就成为快递行业的一大难题,今年快递行业的旺季,由11月1日提前开始付尾款的“双十一”打响第一枪,用人压力愈加凸显。“双十一”前夕,包括“三通一达”在内的多家快递公司的营业网点,都在“招兵买马”,急聘快递员。

快递旺季峰值将至

全国新招49万临时工

李壮忠是某快递公司网点的负责人,晚上7点多,他负责网点的快递小哥仍如火如荼地工作,一车一车的快递件正在卸货。李壮忠告诉记者,从9月开始他就招人,对部分揽件岗位开出月薪高达1万元的条件,可招人并不顺利,无奈他也上了一线。



中通快递深圳车公庙网点负责人 李壮忠:今年“双十一”的量应该是平常的3.5倍到4倍,平时我们一天是分为三班倒,但是目前我们是全部24小时不停歇,集体上班,相当于一个机器不停转。

电商大促期间,快递行业需要更多的基层员工,包括客服、仓库分拣员、快递员、司机等。然而,下半年往往开始进入招聘淡季,各行业的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环比均下降,加上今年疫情原因,加大了招聘的难度,巨大的用工缺口短期内难以得到满足。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为应对今年旺季,各大快递企业总部纷纷加强人员、运力、场地、处理设备、信息系统能力储备,目前企业已经新增了49万临时用工人员。按全国约400万邮政快递从业人员来算,新增临时工占比超过10%。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日均快递业务量预计达4.9亿件,约是日常业务量的2倍。与此同时,今年的“双十一”将有可能从单日购物高峰延续到十天甚至半个月。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文丽:从全网来看,预计整个“双十一”,业务高峰期间,我们的单日件量最大增幅是达到170%,以深圳业务区为例,1日到3日,整体的业务量环比平日增长达到40%,其中有一些社区甚至增长达到100%,部分小的单元区域甚至高达300%。

转运中心扩大产能

智能化装备提高效率

销售周期的拉长对快递企业的持久作战能力将形成更大的考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旺季”的双重考验之下,“黑科技”的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快递运输的各个环节。

周光平是一名快递收派员,平时每天收派快递量达到130件左右,“双十一”高峰期的时候单日派件要达到160件。今年“双十一”他将使用穿戴智能设备,让他解放双手。他只需通过工牌扫描器扫码识别快件信息,再通过智能手表上收派App的线上操作,可快速完成收派,平均每票快件收派可缩短20秒。


为了迎接“双十一”,很多快递公司提前完成了场地自动化设备的全面升级和扩充。记者来到位于深圳松岗某快递公司的分拨中心,这里正在处理来自“双十一”预售期间的快递,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11月1日到3日,合计处理量达到了1500万票件。



中通快递深圳分拨中心经理 游新和:目前我们投入新增的累加自动化设备是35套,新建的分拨中心大概是32个,目前自动化分拣设备能达到单小时操作量72000票件,同比增长80%左右,预计下一个高峰会出现在12日到14日之间,单日高峰达到1100万票件左右。


应对高峰值、大流量、超强度的巨大考验,设备场地和人员的准备是基础。这个场地是申通公司在广东省最大的运转中心,为了应对今年“双十一”的大考,该转运中心从开始建设到投入生产用了不到70天,操作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引进了3层交叉带、摆臂、伸缩机等自动化分拣设备,相比原场地产能提升了50%。


与此同时,各家快递公司通过增加航空网和高铁网新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多式联运的继续加码,整体快件消化能力超平日的2倍。

海外线上订单井喷

海外仓轮番爆仓

“双十一”是全球消费的井喷期。除了进一步激活内需,也带动了中国商品在海外热销,不仅让中国经济加快动起来,也让世界贸易活跃起来。“双十一”期间海外物流的情况又如何?


曹光是某国际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为了应对今年的“双十一”,她们投资近3个亿,从仓储、设备、人力、运力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分拣中心和海外仓进行全面扩容和数字化升级,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今年“双十一”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从11月1日开始,德国仓日本仓轮番出现了爆仓的情况,进口业务的单量比预期翻了几番。


记者来到位于深圳机场附近的某国际物流公司的分拨中心,一袋袋的货品被工作人员按国家分拣好正装车发往海外,在“双十一”前夕,这里的分拣量是平日的13倍左右,出仓库高峰期将集中在11月18日、19日、20日三天时间,他们将增加1000人的临时员工,延长工作时间,来应对增加的件量。

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场景进一步加速向线上转移。这种趋势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和圣诞购物季期间将更加明显。除了传统的包机模式,载运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的集装箱成为今年的亮点,出口包裹从仓库随时发运到阿拉山口综保区,海关通过电子清单方式审核放行后,集装箱从综保区出区后直接从铁路站发运欧洲。

避坑指南!“剁手”忍不住,怎样“剁”得好?

即时 | 2020-11-11 07:00

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  题:避坑指南!“剁手”忍不住,怎样“剁”得好?

新华社记者王俊禄、张璇

每年的“双11”电商购物节,各大平台总是打着诱人的“特惠促销”“百万补贴”“满减优惠”“限时秒杀”等口号,大幅度的优惠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优惠背后也有不少“套路”,消费者需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发出的网络调查“‘双11’活动你最担心什么”问题下面,多数网友选择了“套路太多,价格不香”。针对相关规则的调查中,1922人选择“规则复杂、放弃剁手”;1151人选择“本想薅羊毛,结果被薅”;364人选择“机智如我,跳坑高手”。不少网友在跟帖留言中表示,“只有简单粗暴的直接打折才是真打折”“我所知道的一些商品,打折后比平时还贵”“一直关注和收藏的常用商品,突然贵了好多”……

据电商专业调查机构统计,电商大促后往往出现消费者爆发式投诉,问题集中表现为:先涨后降、虚假宣传、定金不退、发货迟缓、退换货受限、信息泄露、快递延误等。

指南一:防范主播“带节奏”。今年直播带货无疑是最火的业态。然而,一些主播身上绚丽夺目的同款同价衣服,到了消费者手中黯然失色,“卖家秀”和“买家秀”差别巨大。此外,一些商家及带货主播“钻空子”,虚假宣传、质量掺水、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此,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要提高对商品的判断能力,对于低价、小众的商品应当理性购买;其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有取证维权意识,及时保留网红推荐图片、视频等作为证据;遇到消费维权“瓶颈”时,可以选择向消协等部门投诉,甚至提起法律诉讼。

指南二:提防折扣“难兑现”。据不完全统计,电商推出的玩法包括秒杀折扣、百亿补贴、消费券、现金补贴、现金红包、优惠券叠加等。其中,部分商家的预付定金直减的活动,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不少消费者未仔细区分“定金”和“订金”,丧失了“后悔权”。此外,部分商品悄悄偷偷换“身价”,商家“先涨后降”玩套路。部分商家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甚至出售质量较差的商品。

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落入商家“套路”。好消息是,打击“先涨后降”有了制度“撑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5日公布了《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针对经营者在开展促销时“先提价、再折价”的现象,明确规定折价、降价的基准等。经营者开展价格促销活动有附加条件或者期限的,应当显著标明。对于“先涨后降”的消费套路,消费者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反馈。建议电商平台建立相应的价格保护机制,避免商家虚抬价格。

指南三:留心快递“慢吞吞”。“双11”期间,商家的发货能力有限,面对大量的订单压力,发货慢也将影响用户体验,部分打着“闪电发货”的商家也不能及时发货。对此,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签收时先验货后签收,对于未经同意就放代收点的物流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指南四:谨防骗子“搭便车”。在购物狂欢的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双11”,通过假冒电商客服、快递物流,以“解决售后”“退货退款”为名实施诈骗。消协提示,消费者千万不能贪图价格便宜,登录陌生网站或者点击不明链接进行交易,更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进行私下交易,以免吃亏上当。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遭遇各类诈骗陷阱的,消费者可以向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昨日“定金人”,今日“尾款人”——聊聊“双11”定金预售那些事

即时 | 2020-11-11 07:01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昨日“定金人”,今日“尾款人”——聊聊“双11”定金预售那些事

新华社记者周圆、赵文君

“冲啊,尾款人!”随着带货主播的这声吆喝,今年“双11”掀起第一波购物高潮。

买!买!买!屏幕前,数亿消费者争分夺秒“剁手”。不到两小时,近百个品牌交易额破亿元。与此同时,新梗“尾款人”席卷各大社交平台。

所谓“尾款人”,来源于电商平台的预售活动,是指那些支付定金,参加预售活动,之后还需支付尾款的消费者。在快活的空气中,今年许多“尾款人”秒变“收货人”。

11月1日凌晨,在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荣女士支付尾款6分钟后,就收到预定的口红。更有网友晒图,付完尾款不到1分钟快递就进了快递柜……快递送达速度之快,网友不禁感慨“简直是邻居给自己发的货”“快递比外卖还快”。

“凌晨下单,早上收货。”今年快递为何这么快?其中定金预售功不可没。菜鸟网络国内供应链总经理黄巍表示,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快递企业根据大数据分析进行仓储调度。今年更是首次将预售订单提前下沉到配送网点和社区,待买家付完尾款后,就开始“最后一公里”配送,分钟级送达成为普遍现象。

定金预售模式并不新鲜,今年部分电商平台将“双11”预售活动提前到10月21日开启,加上带货主播的宣传,有统计显示,“定金预售”成为仅次于“直播活动”的热门子话题,并衍生出“定金人”“分期人”等网络新梗。

“预售模式对消费者和商家是双赢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认为,消费者通过预售活动能提前锁定爆款商品,并且还能享受“定金膨胀”“付定金立减”等优惠。对于商家而言,预售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开展计划性生产和仓储,降低企业成本等,“预售活动能够营造更加稳定的消费环境,帮助买卖双方做出理性的选择。”

但同时,“付尾款后才能退款是否合理”“想退款发现居然发货了”“定金不能退”……关于定金预售的争议相继上了热搜。

北京的李女士像守岁一样,顶着黑眼圈,熬到凌晨,“付尾款时发现预购的13件商品中,有四五件的价格和正常购买没有区别。”因为付定金时同意了定金不退协议,自觉没有“薅到羊毛”的李女士计划先付了尾款,再申请退款。

但李女士申请退款时,电商平台以维护系统稳定运行为由,暂时关闭申请退款渠道,早上再次申请退款时,其中一件商品已经发货,“套路太多,防不胜防。”

像李女士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预售活动猫腻多,其中“付尾款后才能退款是否合理”成为众多“尾款人”关心的问题。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赵虎律师表示,按照法律规定,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定金是不予退还的。同时,法律也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物品,7天内可以无理由退货,商家需要退回全部价款,包括定金。

“消费者可以通过申请7天无理由退货来退回定金。”赵虎认为,消费者不能退定金,但能退货,这就很容易造成快递资源和商家运营资源的浪费。如果网购平台能够及时开放退款申请,则可以有效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新一轮“双11”预售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尾款人”如何“避雷”呢?

针对预售活动,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地消费者协会相继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者参与预售活动时,下单前务必确认好消费需求,切莫因促销优惠而冲动支付定金;定金支付后,要及时关注商品进展,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尾款,避免因违约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在支付尾款时还要留意支付的金额是否与当时承诺的优惠一致,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


记者观察:“双十一”,“买买买”变成“算算算”?

即时 | 2020-11-11 07:01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记者观察:“双十一”,“买买买”变成“算算算”?

新华社记者樊曦

年度“剁手节”“双十一”又来了!定金、尾款、津贴,你都知道吗?“养猫”、组队、领红包,你都做了吗?跨店满减、新人优惠、限时秒杀,你都试了吗?

各大电商平台设计的促销规则,让“买买买”变成了“算算算”。很多消费者摇晃着早已远离数学的脑袋拼命思考,到头来才发现比平时没便宜多少。

近几年来,“双十一”花样越玩越多,促销规则复杂烧脑,套路满满。有人在网络购物平台抢了900多个红包,实际优惠金额累计不到10元,花费了巨大精力,最后只有满满的失落感;有的商家号称“限时抢购”“爆款秒杀”“巨惠特卖”,实际上却是“先涨后降”;还有的优惠对消费期限、商品品类、消费金额等设置“门槛”,达不到就不能享受……难怪不少人感叹,不是我管不住自己的手,是平台太会玩、太能玩。

宏观上看,“双十一”激发了消费热情,推动了经济发展。微观上看,商家为促进销售而创新促销手段也无可厚非。但某些游戏规则的设计着实让人有坠入云里雾里之感。消费者一边担心“不买就错过一个亿”,需要不需要的东西扫了一大堆,一边算上半天也算不清,最后发现时间花了不少,钱没省下几毛。

这样的促销方式实在让消费者有点消受不起。有网友感叹,自己已经从计算折扣变成了被算计,引发不少共鸣。

“双十一”成交量的不断扩大反映了大众的认可,但漂亮的销售数字并不代表商业模式的完美无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应该是理性繁荣的市场。如何让“双十一”重归简简单单打折、实实在在让利,让商家和消费者真正共享数字平台的方便快捷,也许是销售狂欢过后各方都该冷静思考的问题。


快递包装有了绿色产品认证

即时 | 2020-11-10 23:01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赵文君)绿色、环保的快递包装长啥样?记者10日从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已正式落地实施。

今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以联合公告形式发布了《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包装箱、胶带等10种在快递行业中使用量大面广的产品,被列入首批快递包装绿色认证目录。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介绍,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需要满足资源节约、环境无害、消费友好等方面的特性要求。比如,采用天然、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原材料,严格控制产品重金属含量,无刺激性气味,可多次循环使用,胶带使用少,可回收等。

以常见的纸质快递包装箱为例,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箱必须使用回收纸或回收植物纤维作为基础材料,并对铅、汞等金属含量进行严格控制;产品封装采用卡扣、拉链等设计,少用或不使用胶带封装;产品气味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使用环保的水性油墨印刷且印刷面积不超过规定比例。

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副主任侯延波说,由于快递包装产品缺乏权威的绿色认证,没有统一标识,造成消费者识别难、寄递企业采购和使用难、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难。开展快递包装产品绿色认证,可以有效化解上述问题,有利于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部门联合规范线上经济秩序 商家再不用站队“二选一”

即时 | 2020-11-11 09:42

三部门联合规范线上经济秩序——

商家再不用被迫站队“二选一”

本报记者 孔德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11日 第 11 版)

“双11”来临,线上经济火热发展的同时,一些商家被迫站队“二选一”、促销规则暗藏玄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为破解这些线上经济存在的难点痛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三部门日前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会议强调,互联网平台企业要直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不断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共同促进线上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会议从九个方面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不得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竞争。不得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和违法进行经营者集中等行为;不得滥用优势地位强迫商家站队“二选一”,对平台内经营者的选择平台行为实施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条件;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自觉维护线上经济竞争秩序。杜绝刷单、刷评、炒信等失信造假行为,不得发布浮夸的直播带货“战报”虚增流量,不得从事商誉诋毁、裹挟交易等违法违规竞争行为,或依托算法推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进行“隐形”不正当竞争行为。

加强线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治理。严格落实产品质量责任,严控假冒伪劣商品宣传和销售流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协助执法部门查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安全治理。严格履行入网经营者资格审查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保证入网经营者注册、许可证明文件的真实性,不得销售来路不明、渠道非法、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食品。

加强广告审核。严格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提高广告品位。

加强平台内商品和服务价格管理。加强对价格促销方案的事前审查,加强对虚假打折行为的管控,不得借助自身优势地位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依法落实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产品“三包”等规定,积极探索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创新。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使用与保护,严格防范个人信息数据被泄露和滥用。严控各类平台和App过度收集用户数据且泄露和滥用,避免电信欺诈等次生风险发生。

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遵守《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

会议强调,“双11”后,市场监管部门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密集出台一批规章制度。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公布了《经营者集中审查暂行规定》《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接下来还将制定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平台经济行业的反垄断指南》等一批规范线上经济发展的制度措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督促指导平台企业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履行法定义务,落实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线上经济公平竞争秩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