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母亲”的命运之变

一场命运的邂逅,一场历时11年的苦苦追寻,感动中国,走向世界。

 资  讯 

“春运母亲”何以感动亿万国人

即时 | 2021-02-06 08:04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题:“春运母亲”何以感动亿万国人

新华社记者肖文峰、周科、叶前

11年前,新华社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捕捉到的一位年轻母亲返乡的生动瞬间,让千万读者泪目。照片中,她肩背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拎着破旧双肩包,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

连日来,“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登上各大新媒体平台热搜榜。亿万网民又一次被这位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名叫巴木玉布木的母亲所经历的苦痛和如今的苦尽甘来深深打动。

  这是1月22日拍摄的身着彝族服饰的巴木玉布木。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从一次喧闹车站的陌生偶遇,到远隔数千里之外的重逢,苦苦寻找了11年的一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陌生人”,记者举重若轻的描述背后,是翻天覆地的生活巨变和穿越时空的人性光辉。

这是爱和奋斗的暖心传递

这个故事中有着令人心痛的情节。11年后的重逢,照片中的母女已“天涯相隔”。那本是巴木玉布木的第二个女儿,那年生病因为缺医少药,不幸夭折。

作为母亲,巴木玉布木尽力了。她之所以做出在那时家人和乡亲们看来“大胆”的外出务工的决定,正是为了那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不要跟自己一样,永远走不出这座大山。”巴木玉布木至今记忆深刻。

自那之后,很长时间,她没有再出去打工。

母亲,从来就是一个与爱、责任密不可分的名字。

在那一年后的2011年,她有了第3个孩子。可命运似乎又一次与这个母亲“开了玩笑”,这个孩子出生后不到10天,巴木玉布木又一次经历生死离别。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在当地集镇一家服装店给孩子挑选衣服。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那时候,桃园村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外面,出行靠的是马车,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不少孕妇都是在家里生产,小孩子生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巴木玉布木说。

一次又一次打击,让巴木玉布木痛不欲生。那些年,她陷入悲伤,一度绝食,人一下瘦了十几斤。

“阿依,你身体要紧,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丈夫安慰她。

苦痛,没有让巴木玉布木害怕再次扛起母亲的责任,在家人的劝慰下,她又振作起来。

她后来又有了孩子,都在县城医院出生,医药费全免,如今都已健康长大。

这是一个坚韧的奋斗故事。

生活的变化,又一次从“全新的尝试”开始:巴木玉布木夫妇试着种烟叶。

这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顺利,甚至一开始就“碰了钉子”:第一年,因技术不好、经验不足,烟叶收成并不好,长出来的烟叶七零八散。

他们并没有就此被吓倒,而是不断学习种植技术,更重要的是,把勤劳发挥到了极致。

种植的面积从6亩增加到15亩,这是巴木玉布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她到半山腰上找荒地,也从石头缝中尝试辟出一块块试种地。

荒地杂草丛生,夫妻俩起早摸黑除草;地里石头多了,他们敲出一块块碎石,再从泥土里分拣出来;下一场暴雨,被冲走泥巴的地里剩下的又是石头,他们又重新翻一遍。

夫妻俩凭着这股韧劲,终于看到烟叶从半山腰的石头堆里露出头来。

巴木玉布木和丈夫靠着双手,拼出了如今渐渐红火的日子。

这是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在家中整理脱贫材料。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巴木玉布木家的变化,是奋斗的结果,也和时代相连。

看到她的故事后,有读者的留言可谓朴实:她的坚强和苦痛,属于我们的时代;她的乐观和幸福,同样属于我们的时代。

让巴木玉布木家改变命运的烟叶种植,就是精准扶贫政策下产业扶贫埋下的种子。从扶贫干部到技术员,从提供烟叶苗到手把手技术指导……巴木玉布木家得到了各级扶贫力量的帮助,得以打开了新世界。

这不是巴木玉布木一个人、一家人的经历,千千万万个家庭同样发生巨变。

拼版照片:上图是巴木玉布木童年住过的村庄(1月21日摄);下图是她现在居住的桃园村(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思佳 摄

巴木玉布木的家乡大凉山,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经过8年多的精准扶贫,凉山州累计减贫105.2万人、207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广大贫困群众过上了“睡有床铺、衣有储柜、炊有灶台、餐有桌凳、洗有热水、烤有火炉、娱有电视、包里有钱、出门有硬化路”的新生活。

如今的桃园村,通了路、通了电、通了网、通了自来水,和巴木玉布木一样,村里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盖了房、增了收,孩子们上了学。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给小女儿王雪琪喂食。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巴木玉布木的儿女们,老大已上初一,最小的女儿今年也要入幼儿园了。二女儿成绩优异,当了班长。这次期末考试,她又考了100分。巴木玉布木笑得咧开了嘴。

拼版照片:上图是大女儿巫其拉布木介绍自己曾经住过的房间(1月20日摄);下图是巫其拉布木在自己的新房间整理衣物(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巴木玉布木的经历,正是追梦时代最有力的例证、最生动的故事。

国务院扶贫办披露,截至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过去8年里,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在这一代人手中得到历史性解决,这之中,包括巴木玉布木和她的一家。

这是美好生活的接续前行

奋斗的脚步,没有停下。

  2月4日,巴木玉布木在渔排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成功脱贫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又有了新的梦想。过完彝族新年后,2月1日,她从四川凉山老家来到位于福建沿海的霞浦县,与丈夫巫其石且和丈夫的妹妹、妹夫会合,在那里开启渔排海参养殖的新生活。

福建省霞浦县是海产大县,眼下正是海参生长旺季。从霞浦县溪南镇西安码头乘快艇大约5分钟就来到了巴木玉布木工作的渔排。渔排上,巴木玉布木与丈夫正俯身将一笼笼海参提起打开,然后投入海带、小鱼料,再关上盖子放入水中。

从大山来到大海,几天下来,从未在海上生活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脚下渔排的摇晃和强劲的海风,养殖海参的工作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多起床备料,约7点开始喂养海参,喂完1400余笼海参一般要忙到中午。辛勤的劳作可以给夫妇二人每月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

  2月4日在渔排上拍摄的巴木玉布木(右)与丈夫巫其石且。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据渔排老板介绍,巴木玉布木工作的海域有一万多名来自四川、云南、贵州的外出务工者,养殖的海参大概到清明节前后就可以收获,到那时这些人将到别处寻找其他的工作或回乡继续从事自己的农活。

巴木玉布木说:“这里有亲人及同乡相伴,每天忙完也会给家里的父母及小孩电话报平安。现在成功脱贫了,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奋斗的脚步,并不孤单。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巴木玉布木的故事刷屏,正是因为和此刻正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你、我、他产生了最强烈的情感共鸣。无论你在当地加班加点就地过年,还是为了抗疫继续坚守,无论你是经历磨难还是和顺致祥,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又一次迈开脚步,继续坚定前行。(参与记者:李力可、姜克红)

凉山“春运母亲”的新年愿望:赚更多钱,让孩子过上好生活

即时 | 2021-02-05 10:42

(新春见闻)凉山“春运母亲”的新年愿望:赚更多钱,让孩子过上好生活

中新社福建宁德2月5日电 题:凉山“春运母亲”的新年愿望:赚更多钱,让孩子过上好生活

作者 叶茂 李巧鸿

2010年春节前,一张肩负、手提行李,怀抱婴儿的女子进站瞬间的照片感动无数人,她被称为“春运母亲”。

时隔11年,这张照片的主角被找到。主人翁叫巴木玉布木,32岁,是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的一名彝族妇女。

“新年愿望就是赚更多钱,让孩子过上好生活。”在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东安渔排上,巴木玉布木4日笑着对记者说道。

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天津、江苏、湖南、福建……这些年,为了支撑家庭,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把中国跑了个大半。

四天前,在亲友的介绍下,巴木玉布木和丈夫巫其石且,辗转来到了“中国南方海参之乡”霞浦县务工。渔排上,巴木玉布木和丈夫穿着雨靴、戴着手套,将一个个蓝色塑料桶从水中提起,打开盖子、喂养海参,再关上盖子,放入水中。

巴木玉布木说,彝族每年农历十月过年,现在留在霞浦过年打工,是为了赚更多钱、改善生活。

当天14时许,结束一上午的劳作后,巴木玉布木一家人在屋内围桌吃午饭,四菜一汤,以肉为主。

“第一次见到大海,也没吃过海鲜,尽管刚来霞浦,但已经慢慢习惯了海上生活。”巴木玉布木说,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忙到下午1点就好了,相较在深圳务工,这里每天的工作时间较短。

霞浦人民的热情好客,让巴木玉布木感动不已。为了让他们待得住、留得下,渔排老板将他们居住的木房,换成了约60平方米的铝合金房。两室一厅一卫的新房宽敞明亮,沙发、彩电等家具一应俱全。

“以前没住过这样的房子,很开心。”巴木玉布木称,老板很好,工资待遇很高,和丈夫一个月一共能拿到1万元人民币左右。

为鼓励外来务工民众,溪南镇党委政府当天为“春运母亲”送上了春节慰问金以及大米、油等生活物资。

据介绍,溪南海域像“春运母亲”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有1万多人,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此,溪南镇将联合各个渔排开展“春节海上渔排送温暖”活动,并送上防疫物资。

过去,巴木玉布木就想多挣钱,吃得饱。如今,她还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不要什么都不懂,只能干苦力活。”(完)

“春运母亲”命运之变,是脱贫攻坚最生动的故事

即时 | 2021-02-05 10:35

一场命运的邂逅,一场历时11年的苦苦追寻,感动中国,走向世界: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连发4条推文,向海外受众介绍新华社记者从自己拍下的一张照片为起点,历时11年寻找一位彝族母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正是新华每日电讯2月2日的融媒体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

立春时节,“春运母亲”的故事,如一缕暖阳,击中人心。有网友说,“也许是年纪大了吧,这报道看哭了三次。”

这故事,让人们看到了“爱与温暖”,看到了“生活哪怕辛酸,我们也要努力向前”,更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仅在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后台,留言就达11000多条;新华每日电讯微博话题“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浏览量突破2亿;各大央媒等300多家主流媒体转发。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破圈”刷屏。

“春运母亲”为什么引起那么多人强烈的共鸣?因为——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肩背比人还高的超大行囊,左手拎着破旧双肩包,右手揽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11年前,“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矮小的身躯、柔弱的双肩扛起母亲的重任。一图胜千言,震撼之下,很多人因此走进公益、慈善、扶贫的行列。

这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不管我们生活多难,我们都要往前走。”外出打拼、试种烟叶……巴木玉布木不断地与贫穷较劲。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生动写照。

这是一个关于巨变的故事。11年前的那趟归程,巴木玉布木坐了两趟火车,用了三天两夜,如今只需十多个小时;那一年,中国高铁还不足1万公里,如今已达3.79万公里。而春运,基本已“无新闻”,“买票人挤人,坐车人叠人”的窘境早就进入了历史。像高铁和春运一样,祖国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2月4日在渔排上拍摄的巴木玉布木(右)与丈夫巫其石且。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关于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群众圆美好生活梦想的故事。是脱贫攻坚,给巴木玉布木的家乡——令人牵挂的深贫地区大凉山带来巨变,她和乡亲们,住上了大雨漏不进、寒风吹不进的房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她家,三室一厅的钢筋水泥房里家电齐全;“顿顿都有大米饭,有蔬菜也有肉吃”;孩子们健康阳光,都有学上……这些,她“小时候做梦都想”。

巴木玉布木的梦,是大凉山贫困群众的梦。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精准扶贫号令时,巴木玉布木的家乡凉山州还有51万贫困人口,山高坡陡的越西县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经过8年精准扶贫,越西县8.2万个贫困家庭,都像巴木玉布木家一样从土坯屋、茅草房搬进了通电、通水、通路、家电齐备的安居房。

巴木玉布木的梦,更是中国梦。2020年11月23日,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像巴木玉布木一样,过去8年,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反贫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渴望却难以企及的小康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梦圆。

巴木玉布木的命运之变击中人心,其实是伟大的脱贫攻坚温暖了人心,是脱贫攻坚最有力的例证、最生动的故事。

成功脱贫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又有了新的梦想。过完彝族新年,她与丈夫到福建养海参,开始了新的奔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亿万中国人民,正像巴木玉布木一样敢于追梦,只争朝夕。在党的领导下,汇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新时代的中国,一定能够写下更多“春天的故事”。(记者 李洪磊)

读者之声

@鹏娃:扶贫真是我国最伟大事业之一。

@李充:精准扶贫最生动、最独特的例子!

@蓝调江南:很欣慰,看到了他们艰苦奋斗的身影,看到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新面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鲁滨:如同初次看到照片一样,再次看到仍然感到震撼,不同的是实现了脱贫既让人感到欣慰,又让人回想起脱贫扶贫的艰难历程。祝愿祖国未来更加欣欣向荣,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庞庞:小家的变化都反映着国家的变化。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小蓬头:这位母亲的笑容让我联想到《山海情》中的水花,面对苦难又坚毅又充满力量!

@清风徐来:牵挂了11年的照片有了答案,满意的答案。有党和政府的关心,这位母亲和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江律师:我们不单单要歌颂母爱的伟大!我们还应该歌颂这些年来各行各业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国人原先的出行困境以及很多其他困境有了普遍改观!希望越来越好!

@康师傅:有温度的新闻,看到的是一个个亲切可爱的人和我们共同经历的时代。

@如月:有视频,有图片,文字细腻,情感细腻,时间跨度大。新华出品,真的是精品!

  【相关阅读】从山到海——“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开启海上养殖新职业

从山到海——“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开启海上养殖新职业

即时 | 2021-02-05 09:52

2月4日,巴木玉布木(右)与丈夫巫其石且在喂海参。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刚刚搬进渔排新居室的巴木玉布木露出笑容。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巴木玉布木在渔排上忙碌。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巴木玉布木(中)、丈夫巫其石且(右)与妹夫在预备喂养海参的海带。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在渔排上拍摄的巴木玉布木(左)、丈夫巫其石且(左二)及丈夫的妹妹、妹夫。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巴木玉布木(左)与丈夫巫其石且往渔排新居室搬运行李。为了照顾未在海上生活过的一家,雇主专门准备了更加舒适的渔排新居。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在渔排上拍摄的巴木玉布木(右)与丈夫巫其石且。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巴木玉布木(左)与丈夫巫其石且在渔排上休息。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4日,巴木玉布木向离去的记者挥手告别。 过完彝族新年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日前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夫妇二人与同来的妹妹、妹夫负责一千多箱海参的喂养与日常管理。 几天来,从未在海上生活过的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逐渐适应了海浪翻滚与脚下渔排的摇晃,海参喂养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他们每天5点起床备料,7点开始喂养海参,一直忙到中午结束。巴木玉布木说,现在成功脱贫,但仍然要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春运母亲"命运之变,是脱贫攻坚最生动的故事

即时 | 2021-02-05 09:07

一场命运的邂逅,一场历时11年的苦苦追寻,感动中国,走向世界: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连发4条推文,向海外受众介绍新华社记者从自己拍下的一张照片为起点,历时11年寻找一位彝族母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正是新华每日电讯2月2日的融媒体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

立春时节,“春运母亲”的故事,如一缕暖阳,击中人心。有网友说,“也许是年纪大了吧,这报道看哭了三次。”

这故事,让人们看到了“爱与温暖”,看到了“生活哪怕辛酸,我们也要努力向前”,更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仅在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后台,留言就达11000多条;新华每日电讯微博话题“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浏览量突破2亿;各大央媒等300多家主流媒体转发。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破圈”刷屏。

“春运母亲”为什么引起那么多人强烈的共鸣?因为——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肩背比人还高的超大行囊,左手拎着破旧双肩包,右手揽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11年前,“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矮小的身躯、柔弱的双肩扛起母亲的重任。一图胜千言,震撼之下,很多人因此走进公益、慈善、扶贫的行列。

这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不管我们生活多难,我们都要往前走。”外出打拼、试种烟叶……巴木玉布木不断地与贫穷较劲。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生动写照。

这是一个关于巨变的故事。11年前的那趟归程,巴木玉布木坐了两趟火车,用了三天两夜,如今只需十多个小时;那一年,中国高铁还不足1万公里,如今已达3.79万公里。而春运,基本已“无新闻”,“买票人挤人,坐车人叠人”的窘境早就进入了历史。像高铁和春运一样,祖国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2月4日在渔排上拍摄的巴木玉布木(右)与丈夫巫其石且。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关于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群众圆美好生活梦想的故事。是脱贫攻坚,给巴木玉布木的家乡——令人牵挂的深贫地区大凉山带来巨变,她和乡亲们,住上了大雨漏不进、寒风吹不进的房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她家,三室一厅的钢筋水泥房里家电齐全;“顿顿都有大米饭,有蔬菜也有肉吃”;孩子们健康阳光,都有学上……这些,她“小时候做梦都想”。

巴木玉布木的梦,是大凉山贫困群众的梦。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精准扶贫号令时,巴木玉布木的家乡凉山州还有51万贫困人口,山高坡陡的越西县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经过8年精准扶贫,越西县8.2万个贫困家庭,都像巴木玉布木家一样从土坯屋、茅草房搬进了通电、通水、通路、家电齐备的安居房。

巴木玉布木的梦,更是中国梦。2020年11月23日,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像巴木玉布木一样,过去8年,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反贫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渴望却难以企及的小康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梦圆。

巴木玉布木的命运之变击中人心,其实是伟大的脱贫攻坚温暖了人心,是脱贫攻坚最有力的例证、最生动的故事。

成功脱贫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又有了新的梦想。过完彝族新年,她与丈夫到福建养海参,开始了新的奔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亿万中国人民,正像巴木玉布木一样敢于追梦,只争朝夕。在党的领导下,汇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新时代的中国,一定能够写下更多“春天的故事”。(记者 李洪磊)

读者之声

@鹏娃:扶贫真是我国最伟大事业之一。

@李充:精准扶贫最生动、最独特的例子!

@蓝调江南:很欣慰,看到了他们艰苦奋斗的身影,看到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新面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鲁滨:如同初次看到照片一样,再次看到仍然感到震撼,不同的是实现了脱贫既让人感到欣慰,又让人回想起脱贫扶贫的艰难历程。祝愿祖国未来更加欣欣向荣,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庞庞:小家的变化都反映着国家的变化。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小蓬头:这位母亲的笑容让我联想到《山海情》中的水花,面对苦难又坚毅又充满力量!

@清风徐来:牵挂了11年的照片有了答案,满意的答案。有党和政府的关心,这位母亲和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江律师:我们不单单要歌颂母爱的伟大!我们还应该歌颂这些年来各行各业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国人原先的出行困境以及很多其他困境有了普遍改观!希望越来越好!

@康师傅:有温度的新闻,看到的是一个个亲切可爱的人和我们共同经历的时代。

@如月:有视频,有图片,文字细腻,情感细腻,时间跨度大。新华出品,真的是精品!

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

即时 | 2021-02-05 08:46

2010年春节前

一张肩负、手提行李

怀抱婴儿的女子进站瞬间的照片

感动无数人

她被称为“春运母亲”

近日拍摄者周科找到了她:巴木玉布木

她和丈夫目前在霞浦渔排上打工

带你走进她十一年来的拼搏励志路

“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在福建霞浦从事渔排养殖工作。(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张羽 摄)

“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在福建霞浦从事渔排养殖工作,第一次见到大海!虽然辛苦,但可以赚到钱。(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张善方 摄)

点击观看视频。“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正在干活。(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张善方 摄)

点击观看视频。“春运母亲” 霞浦欢迎您!(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张羽 摄)

背景链接>>>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她在霞浦养海参

这是一次11年的寻找。

2010年1月30日,当天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周科 摄

就是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摄影部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

2011年,该照片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

“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人深思的照片!”

“肩上扛的是生活,怀里搂的是希望。”

“当妈之后就看不得这类图了,看了就忍不住眼泪。”

……

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并成为“春运表情”。每到春运,人们总会想到这位母亲;每逢母亲节,网友便会发布这张照片来颂扬母爱。

11年来,众多的询问和反馈,让记者开始后悔当年“没有留下那位母亲的联系方式”。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也让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

随着信息一点点地拼凑,照片一张张地对比,不久前,当年那位母亲,轮廓越来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围坐在火塘旁,伴随着跳动的火苗,周科终于结束了寻找,与11年前那名自己镜头里的年轻母亲相遇了。

“一次喧闹车站的陌生偶遇,到远隔数千里之外的重逢,苦苦寻找了11年的一名没有只言片语的陌生人啊。”周科感慨,这些年自己带着相机走过更多的陌生城市,然而,这名曾在自己镜头里出现的陌生人却成了11年的牵挂。

中国日报网评:致敬11年前“春运母亲” 在奋斗中读懂感动中国故事

即时 | 2021-02-04 09:48

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报纸以一个整版的篇幅,用《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这样的标题报道了十一年前一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故事。这个照片讲的是,2010年1月30日春运第一天,四川女子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不到半天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其中一位网友留言相信感动了所有人:那张11年前的照片,我也一直保存着,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了现在她家的幸福美好生活,我很欣慰,也很感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周科/摄)

故事回忆到2010年1月30日,比人还要高的巨型行李包裹压弯了她的身躯,左手提着的又大又鼓的背包几乎拖在地上,右臂紧紧揽着一个穿着干净整洁的婴儿。背是弯的、头是昂的、眼睛是向前看的,而眼神,是坚毅的。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这张照片:背上背的是生活、左手提的是远方、眼里看的是家乡、右臂抱的是生命。

那时候的中国,铁路发展落后,路网还不完善,高铁刚刚起步,运输能力十分紧张,春运还会被戏称为一场“战斗”;那时的南昌,作为江西省会,还只有一个客运火车站,未通高铁;那张照片,被新华社命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那位“为母则刚”的女子,叫巴木玉布木,彝族人,当时21岁。

对孩子的爱、对回家过年的渴望、外出务工的不易、面对生活的坚韧,在一张照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位女子,被称为“春运母亲”;这张照片,瞬间击中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心结”。

那个被偶然抓拍的瞬间,被无数中国人挂念了11年。在全世界的“视线”之外,她一直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全世界”:走出山村在南昌打过工,也重新回到农村,种植起了烟叶;经历过两个子女的离世,如今三个子女正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茁壮成长。经历了悲壮与疾苦,克服着无常与磨难,她一直在努力的活着,希望一直陪伴着她节节开花。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6亩到15亩,从收入几千元到几万元,再到2020年突破10万元,实现脱贫;虽然自己没有上过一天学,三个子女却都在读书,大女儿读初一、次女读小学、小儿子上幼儿园,知识,为她们的人生与家庭赋予了更多可能。

这一切,与时代紧密相连。看,这像不像近期热播的《山海情》讲述的故事?他们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改变命运的理想,抗过了挫折与苦难,踏踏实实劳动、认认真真生活,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与扶持下迈向新台阶。

今天的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春运,便利、舒适、安全;今天的高铁,是中国闪亮的名片,造福全世界;今天,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奋勇前行,在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浪潮壮阔翻涌,巴木玉布木,就是这时代里的一朵浪花,“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11年,从21岁到32岁,巴木玉布木目光依旧坚韧、她家里生活越来越好。这,不正是当代中国,最振奋人心的故事吗?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也都在如此,用力活着。(向帅)

“春运母亲”见证铁路春运发展

即时 | 2021-02-04 09:47

傅 煜

还记得11年前那个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吗?在2021年春节前夕,这个平凡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不禁勾起了许多人对春运的回忆。

2010年的春运第一天,一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直击人心。照片中的“春运母亲”叫巴木玉布木,她的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过去位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她不得已才选择外出到南昌打工养家糊口。照片记录的,正是她结束打工生涯,赶着返回大凉山老家的一幕。当时的铁路网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和密集,对于扛着大包小包并怀抱婴孩的巴木玉布木来说,从南昌回一趟老家的行程可谓费时又费力。

如今,铁路建设不断完善,每年的春运都有着不一样的新变化,服务保障也在持续优化。11年前的那趟归程,巴木玉布木用了三天两夜,现在只需十多个小时。不仅速度有了大幅提升,铁路的发展也为“春运母亲”们联通了一条幸福大道,加快了偏远山村群众向大城市融入的步伐,助力乡亲们脱贫致富、增收创收。今年春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铁路部门重点打造了“无接触式”智能服务,全力为旅客创造着健康安全出行环境。

11年沧桑巨变,“春运母亲”见证铁路春运发展。展望未来,一张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的现代化铁路网将徐徐展开,人们将会以更从容的心态踏上团圆之旅。

未来网评:“春运母亲”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奋斗者的共鸣

即时 | 2021-02-04 09:43

“有一种浪漫的相遇,叫久别重逢;更美好的,是重逢之后,发现你过得很好”。这两天,相信有无数中国人因着一段共同记忆,深刻体会了这句话。

时间拨回到2010年1月30日。她身躯如弓,背着比自己还要高的巨大行李;她左手如钳,吃力地提着又鼓又大的黑色书包,紧贴地面却没有拖到地上;她右臂如港,即使周遭嘈杂、步履维艰,穿着整洁的孩子依然在怀中安然小憩;她目光如炬,坚毅地看向前方。

她叫巴木玉布木,彝族人,当时21岁。这一瞬间,在南昌火车站被新华社记者周科记录了下来。照片被命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巴木玉布木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春运母亲”。母爱、离乡、打拼、回家、过年……在一张照片中交融,把生命的质感与生活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瞬间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牵挂”,编织起一个时代的“心结”。

11年后,又一年春运开始之际,终于找到了“春运母亲”。这11年,是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波澜壮阔的11年,也是巴木玉布木生命中爬坡过坎的11年,折射出脱贫攻坚、国家升腾、交通发展、命运变迁等太多内涵。

那趟归程,巴木玉布木花了三天两夜,如今只需要14个小时;在被抓拍后的1年时间里,她有两个孩子因医疗条件落后、交通不畅不幸夭折,如今她的三个孩子都在茁壮成长;那时她的家乡,还是看不到希望的“穷乡僻壤”,想要挣钱就只能外出打工,如今,通过种植烟叶、果树等经济作物,家庭年收入从几千元到了10万元,成功脱贫。

巴木玉布木的每一步,都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学习种植烟叶,是“精准扶贫”结出的果实;2018年,她获得国家4万元的建房补贴,住上了三室一厅、家电齐全的大房子;依据国家政策,她还享受到医疗和教育方面的资助,她自己没上过学,但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她的故事,正是过去8年间,我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生动缩影。

她,也许只是壮阔东方潮中的一朵浪花,却是自己的“全世界”。每一个奋斗者都是“中国故事”的主角。真正让无数国人与她心心相连、同歌同泣的,并非翻了百倍的收入、15亩的土地、焕然一新的生活,而是那份最质朴的倔强与努力。她也许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与追求,也许只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一个“路人”,可她认真活着、努力劳动,希望生活得好一点。这是11年前,我们从她的坚毅的眼神中读出的,也是今天我们从她灿烂的笑容中感受到的。

于是我们明白,“春运母亲”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她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生活不易,但人间值得。我们由衷地为她高兴,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份祝福、一份期待、一份继续努力的动力。

巴木玉布木的故事,是你我他/她的故事,是中国千千万万奋斗者的共同故事。如今,贫困人口已经圆了千百年来难圆的温饱梦,全体国人正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也应该自豪,这样的壮美画卷,是我们所有人一笔一笔共同绘就的。

背负生活、怀抱希望,昂起头、向前走,与国运共升腾,与时代同欢歌。祖国,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你。

引人泪目的“春运母亲” 有每个平凡人用力生活的影子

即时 | 2021-02-04 09:45

引人泪目的“春运母亲” 有每个平凡人用力生活的影子_评论频道_中国青年网

引人泪目的“春运母亲” 有每个平凡人用力生活的影子_评论频道_中国青年网

今天,一则相隔11年的重逢暖闻,让无数读者看到后感慨万千。

2010年春运首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画面中,一位年轻的母亲踽踽而行,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左手紧拎的背包眼看就要拖地,右臂还要揽着襁褓中的婴孩。漫漫路途中,她正抬头望向前方,一双大眼睛显得笃定而有力。

一张照片,折射出多少在外打拼的艰辛,为母则刚的坚韧和千里返乡的殷切。人潮再挤,行囊再重,路途再难,也挡不住与家人团圆重逢的信念,挡不住悉心呵护怀中子女的温暖,挡不住把日子好好过下去的勇气。这个“春运表情”之所以直击心灵,引得无数人戳心“泪目”,也正是因为它像极了每个平凡人坚定前行、努力生活的样子。

经历了11年的漫长寻找,记者终于在千里之外的大凉山重逢这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看到当时的状态,连她自己都惊讶又感慨。当年,由于庄稼收成有限,日子举步维艰,为了贴补家用,也为了让孩子将来有更多发展机会,她毅然决定走出大山,外出打工。照片中的她,刚刚结束在南昌5个月的砖厂打工生涯,赶着带娃返回大凉山老家。

十余载风云流转,如今与记者再度相逢,巴木玉布木的生活已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模样:他们家的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2020年的10万元,顺利住进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孩子们也获得了更优越的教育机会。随着家庭顺利脱贫,日子越过越好,再次出现在记者镜头中的她,眼神依旧坚定,面容却愈发舒展从容了。

行李早已不用背那么多,火车早已不用坐那么久,拮据窘迫的愁云早已随时光消散,巴木玉布木翻看多年前“春运表情”时的讶异,又何尝不是对这些年国家发展、社会变迁最真实生动的注解。脱贫攻坚的成绩绝不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关乎一个个像“春运母亲”这样的鲜活人生。面对凉山彝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境况,是一个个扶贫干部辛苦付出,把群众生活难点与扶贫工作发力点紧密结合的努力,让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等一个个问题被破解,为每个小家庭的奋斗发展保驾护航。

美好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的,用力前行的人不会被辜负。穷则变,变则通。十多年来,或许前路屡有荆棘,日子时有难题,但巴木玉布木没有像记者此前担心的那样消沉下去,而是坚信“无论是生活的贫困,还是遭遇的不幸,我们都要勇敢向前”。土地贫瘠,她便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发展特色生产;自己没上过学,却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立志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用网友的话说,她是以迎难而上的精神、用心生活的智慧,活成了自己人生剧本中的“大女主”。

一张照片,一次重逢,之所以能引发众多网友的感动,也许正在于它包含了太多真挚动人的情感层次:人生难免坎坷,生活总有负重,但坚定前行的姿态总能让人重获满满的能量,缓缓流淌的时间总能让人有感于奋斗带来的改变,千里返乡的努力也总能引发无数游子的共鸣。引人泪目的“春运母亲”,有每个平凡人用力生活的影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