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将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资  讯 

总书记为何要求向袁隆平学习?

即时 | 2021-05-24 16:00

天天学习丨总书记为何要求向袁隆平学习?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总书记曾多次与袁隆平见面,称其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总书记为何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应该向袁隆平学习些什么?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梳理总书记与袁隆平的四次交流,与您共同学习领悟。

两张照片

在会议现场,袁隆平拿出两张超级杂交稻照片递给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站起来,身体前倾,伸手接过照片。

总书记问:“这个是?”

袁隆平答:“这个像瀑布一样的是超级稻。”

总书记说:“超级稻,真是颗粒饱满啊。你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们国家包括整个世界,现在还是要为粮食安全积极奋斗。全世界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我和很多国家在谈合作时都谈到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很多人都提到对我们农业的先进科技特别是杂交水稻这方面的合作。所以我们这项事业是造福祖国人民、造福世界的一项事业。”

亲切交谈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同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谈,了解水稻育制种产业发展和推广情况。

2018年4月12日,正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总书记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同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谈,了解水稻育制种产业发展和推广情况。

听到我国科研人员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屡创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习近平十分高兴。他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十分宝贵。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袁隆平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

现场视频显示,习近平和袁隆平在台上进行了简短交流。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一封回信

2020年,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在新时代创新创造创业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决心。

2020年5月29日,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向他们以及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收到回信的袁隆平很兴奋,他说:“我很高兴收到习主席的回信鼓舞,我也一定会带领团队,朝着新目标,继续奋斗。”

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如今,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已经稳定超过800斤。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目前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2021年5月9日,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袁隆平奋斗一生的“伟大的事业”,关乎中国饭碗,是“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家属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

即时 | 2021-05-24 16:00

中新网长沙5月24日电 5月24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家属在告别仪式后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

答谢辞全文如下:

尊敬的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2021年5月22日,我们敬爱的父亲带着造福世界的梦想和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依恋,不幸与世长辞了。他的去世,让我们感到万分悲痛。

今天,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家父的追悼会,在此,我谨代表家属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父病重期间,中央领导及相关部委领导同志,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及省保健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厚爱,多次前往医院看望我的父亲。家父逝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属给予了亲切慰问,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对他的后事给予了具体周到的安排,家乡九江市委、市政府,德安县委、县政府领导专程前来慰问吊唁。作为家属,我们心存感激,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在家父生病期间,给予家父精益求精的治疗和亲人般护理关怀的301医院及湘雅医院的领导和全体医护人员,是你们艰辛的努力与付出,使父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免受痛苦。

家父年轻时就树立了“让天下百姓吃饱吃好”的梦想,并积极践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理想。在他职业生涯中,党和政府对于杂交水稻事业给予了高度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各级领导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父亲的“禾下乘凉梦”逐步变成现实。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也得到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密切配合和支持,父亲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正在初步实现。父亲的艰辛付出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由此获得共和国勋章以及三十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在此我要对大家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谢。

家父去世后,社会各界自发组织悼念活动,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大家对父亲的敬重与爱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父在湖南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及安江农校工作期间,单位领导及同事也给予了默默的付出和倾力支持,使得父亲能够全身心的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中。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家父生前,对我们子女及孙辈关爱倍(备)至,他踏实做人,勤恳做事,使我们耳濡目染,受益终身。敬爱的父亲,您放心的走吧,我们会竭尽全力孝顺好母亲,培养好后辈,以此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行动,回报社会。

家父走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践行家父的理想。秉承您“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遗愿,砥砺前行,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再次叩谢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及来宾。

袁隆平同志家属

2021年5月24日

特写:送别袁隆平

即时 | 2021-05-24 15:40

新华社长沙5月24日电  题:特写:送别袁隆平

新华社记者 袁汝婷、刘芳洲、周勉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

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

5月24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铭德厅门口,挽联写着: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

哀乐低回。袁隆平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阳光透过天花板的玻璃洒落在他身上。他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袁隆平的遗孀邓则一袭黑衣,坐在轮椅上。她的头微微侧着,没有朝着遗体的方向,右手紧紧握住左手,放在大腿上。她的左手戴着一枚戒指。

5月24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这是袁隆平的夫人邓则(中)在遗体送别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10时15分,铭德厅内开始默哀。

吴俊穿着一件衬衣,站在默哀人群中,衬衣是袁隆平送给他的礼物。这位“80后”是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也是袁隆平的弟子。

袁隆平的助理辛业芸,眼圈泛红,始终沉默地看着邓则的方向,面露担忧。

人们面朝遗体,从右至左绕灵一周,与邓则等家属握手,一些人缓缓说出“多保重”。邓则反复说着“谢谢”。

不久后,孩子们推着轮椅,陪着邓则来到遗体正前方。邓则突然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袁隆平遗体前,跪在地上,埋头哭泣。

铭德厅外,长沙明阳山仿佛被人潮淹没。拥挤的人群中,许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见到一朵朵明黄和雪白的菊花——人们把手中的鲜花举过头顶。

5月24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这是市民前往明阳山殡仪馆送别袁隆平。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70岁的农民周秀英和家人来到这里。“知道他走了,一定要来送送他,我们种田的,对他有感情。”她抹着眼泪说。

25岁的青年胡胜涛来到这里。他早晨7点乘坐高铁从广州赶来,下午就要返回。10小时路途,只为深深鞠一躬。“人太多了,我只在遗像前待了不到一分钟,可是很值得。”

江苏的母女张秀华、王宇辰,结束深圳的旅程专程赶来。“90后”王宇辰说:“我想和妈妈一起,来向袁爷爷道别。”

前往殡仪馆的柏油路被人群挤满。

年轻的外卖骑手,骑着摩托车缓慢穿行。外卖箱里,有满满一箱金色稻穗。下单的人来自广东、福建、重庆……

路的左边,身穿蓝色衬衣的“雷锋车队”举起悼念横幅。一排出租车整齐停着,车窗玻璃上贴着“免费接送车”字样。司机刘浩辉说:“上百台出租车自发组织起来,免费接送从外地赶来的人们。”

路的右边,42岁的水电工郭庆伟站在一辆棕色的商务车旁,车里堆满了口罩。他和朋友买了8000余个口罩,从23日上午9点起为群众免费分发。“昨晚几乎没合眼,我想为他做点什么。”

许多人前往摆放袁隆平遗像的明阳厅。人山人海,却格外静默。

一名身穿白衣的中年妇女半跪在遗像前,放下一碗青豌豆。这是袁隆平生前爱吃的菜。她哽咽着说:“您要记得好好吃啊。”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

这一天,长沙气温23℃。科研工作者说,这是适宜杂交水稻生长的温度。


袁隆平最后的送别

即时 | 2021-05-24 15:40

中新网长沙5月24日电 题:袁隆平最后的送别

记者 白祖偕 刘双双

5月24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生前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这位科学家表达最后敬意。

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终其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发布后,社会各界悲痛万分。在院士离世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不少民众自发前往,在院门前留下悼念花束。还有人特地扯来青翠的禾苗,寄托无尽的哀思。灵车从医院到殡仪馆的所经之处,车辆自觉静止、喇叭齐鸣。无数各地民众自发夹道护送袁老,撕心裂肺地反复呼唤“袁爷爷,一路走好”。

连日来,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设立的吊唁厅里,献花队伍从凌晨排到了深夜。有人不远千里、万里赶赴长沙,就为送袁老最后一程;不少人在网上下单,托快递小哥敬献鲜花。

社交网络上更是溢满悲痛,大家在网络吊唁厅线上献花、燃烛、点“星”,遥寄哀思。网民纷纷留言缅怀,在对这位“稻田守望者”表达感激与敬意的同时,更有不少年轻一辈发出“以身承志继往开来效袁公”的心声。

24日清晨,长沙一改连日的连绵阴雨,天空如洗、鲜花含悲。

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成了一片“花海”,层层叠叠堆放着寄托全国各地民众哀思与不舍的鲜花,其中还不时夹着几束金黄的稻穗。就读三年级的张慕辰小朋友在稻穗中配上了一幅自己画的“禾下乘凉梦”,画中的“袁隆平”略显年轻,站在高高的稻穗下说“我的梦想实现了”;画的右边还有一封“给袁爷爷的信”,稚嫩的话语和笔迹让人潸然泪下。

悼念民众也把想说的“话”制成卡片放在鲜花中。“先生之风,山高稻长,有幸与您共处一世,国士无双,愿先生一路走好。”“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亲爱的、敬爱的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的字字句句,写满了对袁隆平院士的不舍与怀念。

7时许,带着口罩、手捧鲜花的民众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有人甚至还推着行李箱。因追悼仪式举办地可容纳人数有限,民众在殡仪馆专门设立的群众悼念厅送别袁隆平,其中不乏有白发苍苍的老者、父母牵着的青少年、结伴而来的青年,密密麻麻排起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尽头。

川流不息的人群,传递着连绵不断的哀思。65岁的张家界慈利县人金美桃特地带着孙子前来送别袁隆平院士。经历过吃不饱年代的她哽咽地说,她在家常常教育孙辈要珍惜粮食,“希望袁隆平再多活十几年”。来自广西南宁的龙德琴带着孩子赶来长沙悼念。收到龙女士从机场酒店赴殡仪馆的订单后,长沙滴滴司机黄金波直接取消了订单,说要免费送母女俩过去。他说,袁老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巨星,是他必追的“星”。

10时,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开始。挽歌奏响,哀乐低徊,现场全体人员垂首默哀。

悼念大厅庄严、肃穆、简朴,两侧整齐摆放的花篮和花圈,诉说哀思。上方悬挂的袁隆平遗像,是他65岁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照片。照片里,袁隆平面带微笑,目光坚毅且炯炯有神地望向远方。袁隆平遗体覆盖着鲜红的国旗安卧在鲜花丛中。

送别仪式极尽简单,没有悼词。吊唁者向袁隆平遗体三鞠躬,围绕灵柩一圈,与袁隆平做最后的告别。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长居世界领先水平。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他还多次赴世界各地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为人类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完)

袁隆平对年轻人最大的期盼

即时 | 2021-05-24 14:59

今天,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你长眠我常念。送别的日子,不禁忆起他对年轻人的喜爱和期盼。在被问到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时,袁隆平说,“希望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靠这些年轻人。”听到了吗?这就是袁隆平对年轻人最大的期盼。


全民悼“杂交水稻之父”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回归

即时 | 2021-05-24 14:58

中新社长沙5月24日电 题:全民悼“杂交水稻之父”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回归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刘双双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离世,享年91岁。互联网上、雨中街头、大学校园,人们不约而同献上敬意与哀思。

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消息,民众从西面八方涌来医院挥泪送别。更多的民众则手持花束,夹道等待灵车的到来。灵车缓缓驶上街道,民众冒雨追随车队撕心裂肺地反复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上演雨中“十里长街送袁老”的泪目画面。车队驶经各个路口,所有车辆均集体让行,鸣笛致意。

连续两日,全国各地前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为袁老献花的民众在雨中排起长队。许多不能来现场悼念的,就在网上下单,委托快递小哥前去献花致哀。吊唁厅外花海如山;“未见您人,却蒙您恩!一路走好,舍不得您”“吾辈当视您为楷模”……鲜花中各式话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位科学家的尊崇和景仰。

只要是袁隆平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都在举行追悼活动。他生活、工作了37年的“第二故乡”湖南洪江市安江镇,悲伤气氛笼罩着这座“杂交水稻发源地”小镇,万名民众臂上缠着黑纱,胸前佩着白花,自发走上街头为袁隆平送别。

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发起追思热潮。微博、微信朋友圈,与悼念袁隆平相关的话题持续热搜、刷屏;袁隆平的网络吊唁人次破800万。尖叫、鲜花、掌声,在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年轻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

在长沙工作的河北人高旗上学时就被袁隆平勇于探索、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感动,工作后也一直关注袁老的科研工作。因加班没时间去现场悼念,他在网上悼念厅哀悼。

“虽然我和袁爷爷不曾相识,但在我心里,他是时代英雄、时代楷模,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一生都奔走在解决人民温饱的道路上。即使荣誉满身,但他从未停止奋斗,没有买过豪车,没有住过豪宅,连国家送给他的别墅都改成了水稻实验室,令人敬佩!”因为“年轻人要为理想而奋斗,不是为了钱”这句袁老送给年轻人的箴言,高旗始终怀揣理想努力工作,希望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长沙,因前往殡仪馆悼念的人太多,全城鲜花店的菊花都被抢光。“店里的菊花今天一早就没货了,现在整个长沙都缺菊花,很多花店老板紧急联系云南供货商空运,还有的批发商把江西的菊花种植大棚都包了。”在长沙天心区开花店的曾珍说,前来买花的都是年轻人,他们很多人还带着孩子去祭奠袁老先生。

袁老的骤然离去,为何能引发全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悲痛与追思?这与他的大爱、付出和科研精神密不可分。袁隆平以赤子之心牵挂苍生饱暖,其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他让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称,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

“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带着这两个梦想,这位真正的耕耘者,“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去世前两个月,他仍坚持在海南杂交稻基地工作;病危之际,每天都挂念水稻问天气。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一个人福祉一个国家,一个人润泽整个世界。”排队一小时为袁老献花的“80后”曾伟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万千市民前往追悼国之栋梁、民之福者袁隆平先生,队伍有增无减。”曾伟说,像袁隆平这样的心怀国之大者,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理应成为“顶流”,值得全民悼念。

吃着袁老培育出的大米长大的中国楼宇经济知名专家夏效鸿是袁隆平的崇拜者。从媒体上获悉袁老去世消息,他惊讶、悲伤、失落,关注着民众送别的每一个动态。“以前,从媒体上看到大多是许多粉丝哭喊着为明星送行、献花、守夜,却鲜见人们为科学家送行、献花,这种风向正在转变。”夏效鸿说,民众为袁老送行,并非只是吃过他的大米,而是袁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斗志与干劲,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丰碑,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素不相识的市民才会有发自内心的送行,弘扬的是崇尚科学家的正气。

“年轻人对袁老情真意切的自发悼念,说明他们开始真正明白国家振兴、民族兴旺靠的是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回归和一种宝贵的社会风向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梅志罡说,当代年轻人已逐渐从浮躁转型脚踏实地生活、奋斗,“只有这样,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才有希望。”

“全民自发悼念与追怀袁老,是一次集体致敬,会形成强大示范效应,让社会更加正气浩荡,是一个值得点赞的好现象,说明科学家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年轻人热衷于追星的风气正在改变,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日渐变浓。”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成胜说,在“95后”“00后”眼中,袁老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国之功勋,民之福泽。虽然,袁隆平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他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会纷纷接棒,秉持袁老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一步步向前开拓,在广袤的大地上接续奋斗。(完)

​ “谢谢你们,让我们医食无忧”——榕学校师生缅怀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即时 | 2021-05-24 14:09

东南网5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5月22日, 我们的祖国痛失两位共和国脊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岁。两颗巨星陨落,国人泪目。为了表达对两位院士缅怀之情,不少学校通过创作歌曲、举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缅怀活动。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教师创作歌曲《丰收》追思袁隆平

因你丰足,再无饥谨。痛失国士,何以致哀?今天上午10:00,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举行。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老师们,用一首学院教师原创歌曲《丰收》,送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该歌曲由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音乐表演教研室副主任庄锡清作词。福州门虫合唱团音乐总监欧君阳作曲、编曲,福建著名青年歌手曾彭飚演唱。

庄锡清老师表示,在无数的鲜花与掌声面前,袁隆平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科学家的使命,依然坚持在田间奋斗。他曾说过:“我希望青年科学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不断努力。”“他用一生践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目标,也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无数青年人投身农业技术发展研究工作。他收获的是粮食,也是播种精神,《丰收》是对他一生追求的最好诠释,我们在缅怀的同时,更要将他的光与热继续传承下去。”庄锡清说。

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谢谢你们,让我们医食无忧”

微信图片_20210524124951.jpg

鼓一小开展特殊的主题晨会,缅怀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 鼓一小供图

 为表达对两位院士的深深敬意,学习和弘扬院士精神,5月24日,鼓一小开展了一次特殊的主题晨会,全体师生深切缅怀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江畅老师在国旗下讲话时表示,这两位年过九旬的国士,一位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另一位的一生写满了“拯救”二字,他们用一生的奋斗和坚守让我们过上“医食无忧”的日子,诠释了国士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的心里,装的是人民,是国家,是世界!

微信图片_20210524124941.png

同学朗诵诗歌《谢谢你们,让我们医食无忧》鼓一小供图

来自校小导游班的学员陈韬屹和洪梓薇朗诵了诗歌《谢谢你们,让我们医食无忧》。两位院士,他们是最勇敢的人,保护中国医食无忧;他们是最明亮的星,指引人们砥砺前行。

鼓一小的同学们表示:“感恩袁隆平爷爷和吴孟超爷爷,虽然你们走了,但是报效祖国、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和中华民族融于一体,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袁爷爷您放心,‘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就交给我们实现;吴爷爷您放心,我们会努力成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我们定会学习你们的院士精神,践行‘日新’校训,努力学好本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袁隆平创造了科研史上的协作典范

即时 | 2021-05-24 09:23

今天,送别! 怀念袁隆平!

即时 | 2021-05-24 09:10

建宁:“袁老题名是对我们的鼓励”

即时 | 2021-05-24 09:01

东南网5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陈晓星)走进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展览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园区题写的“福建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几个字尤为引人注目。袁老去年为产业园题名的往事,在建宁县副县长柯良发的脑海里一幕幕呈现。

“袁老为产业园题名是对建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做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的鼓励。”他说。

建宁县是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优势产区,全国每十颗杂交水稻种子,就有一颗来自建宁。去年,建宁县现代农(种)业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去年8月6日,柯良发带队来到位于长沙市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拜访,与公司第一副总裁尹贤文交流建宁产业园的情况,并诚请袁老先生为建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园题名。好消息很快传来。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前,90岁高龄的袁隆平欣然应邀在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为“福建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题名,并落款:“袁隆平 二○二○.九.十七”。

“袁老先生说,‘我懂得建宁,是制种大县’,还让我转告说,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如果身体情况允许的话,欢迎你们再来长沙。”那时,尹贤文发来的消息让大家倍感振奋。

“昔日尽心世人饱腹,今朝痛悼勋章袁公。隆平精神永驻园区,建宁种业奋发新功。”大家纷纷表示,袁隆平院士的题名,时刻提醒我们传承隆平精神,学习他的崇高风范,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为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新贡献。

五夫镇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那片山水田园的牵挂

即时 | 2021-05-24 09:00

东南网5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赖昊拓)“田园五夫,稻香世界”,当人们选购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研基地出产的大米时,会在袋子上看到这清瘦有力的八个字。这批大米,记录着袁老对一片山水田园的深深牵挂。

2017年7月,武夷山市成功申报五夫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为提升综合体的农业科技水平,院士工作站成了规划设计中的重点项目。“2018年5月,我随武夷山市领导前往长沙拜访袁隆平院士,他亲切接待了我们。”谈及袁老的音容笑貌,武夷山市田园办业务负责人焦新轻记忆犹新。

交谈中,朱熹曾在五夫镇建立“社仓”,使“故虽遇歉,民不缺食”的故事,唤起了一直心系三农的袁老的共鸣。袁隆平表示,自己愿意为五夫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会商结束后,他欣然写下“武夷山国家级田园综合体”11个字,还说“我一定要亲自到武夷山五夫镇,查看杂交水稻培育示范情况,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山水人文”。

2018年5月10日,袁隆平与武夷山市政府签订共建“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从此工作站在五夫镇正式落户。袁隆平派出了他的专业技术团队进驻院士工作站,开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此外,工作站还将为当地提供乡村振兴智力支持、涉农企业科创服务、农民合作社培训,并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

近年来,五夫镇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测产了“巨稻6号”(亩产1676斤)、第三代杂交稻“三优1号”(亩产超2400斤)、“超优1000改”等高产水稻品种,为其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运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华全媒+|袁爷爷留下的这粒种子,我们如何传承

即时 | 2021-05-24 08:57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题:袁爷爷留下的这粒种子,我们如何传承

新华社记者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用一生诠释着这句话。

有人说,从此春种秋收均与怀念有关。袁院士的逝世,让人们缅怀与痛惜。他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财富,让人们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重温袁隆平院士一生的不朽成就,激励我们接力前行。

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不懈奋斗。

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为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杂交稻研究和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杂交稻主要在中国,年应用面积约为2.2亿至2.5亿亩。经过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努力,创制了一大批育种材料,育成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新品种。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这是我们的大国基石,正是袁隆平这样的前辈们付出的努力,使我们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说。

“袁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创新,贵在创新是他的精神。”钱前表示,下一步要运用新技术简化杂交稻制种过程,丰富种质多样性面对水稻产业新需求,利用超级稻分子设计模型加快育种进程,把这项事业发展好。

种子,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正在无数后来者和奋斗者之中传承。

目前,我国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成熟,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仅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里的科学家就有100多位。

原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发松研究员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水稻科研,全国各地水稻研究院所蓬勃发展。“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成长很快,他们中很多都是袁先生的学生,已经成为杂交稻育种攻关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面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袁隆平曾这样鼓励同学们。

他在给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是一名“85后”科研工作者。为了落实袁院士半年前布置的任务,他和同事们计划在湖南省内外的10多个地点开展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干农业虽然很苦很累,但袁院士一生的执着与坚守,会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杂交水稻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在讲述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时,袁隆平院士的话语让人难忘。

为了造福更多人,一粒种子的事业正在加速推进。

杂交稻今后如何发展?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继续追求高产,通过现代育种技术,挖掘高光效育种材料,不断释放品种潜力。另一方面注重品质改善,更加注重稻米适口性,满足人们新需求。

下一步,我国将加强水稻(包括杂交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水稻育种研发,通过突破现代生物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驱动现代育种技术快速升级迭代,持续培育突破性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看准目标,怀揣理想,坚持不懈,袁先生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说,我们要秉承他心系人民,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放弃、不断追求的精神,努力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人民幸福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袁爷爷,我会好好吃饭”……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如此留言。

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粒粮食,或许正是每一个普通人,向立志让人们“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的袁爷爷,表达的最真挚的敬意。(记者于文静、张泉、白田田、许舜达、陈凯姿)

新华述评: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即时 | 2021-05-24 08:55

新华社长沙5月23日电 题: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新华社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谢华安:袁隆平创造了科研史上的协作典范

即时 | 2021-05-24 08:54

2013年4月10日,袁隆平院士(前排左二)、谢华安院士(前排左三)和朱英国院士等科技工作者在福建南繁育种基地视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供图

东南网5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袁隆平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惊闻袁隆平逝世的噩耗,中国科学院院士、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难掩悲痛。在他看来,正是袁隆平带领全国大协作,推动了杂种优势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与异花授粉作物不同,水稻雌雄同花、自花授粉,要开展杂交育种,难度非常大。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野生雄性不育单株——“野败”,找到了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密钥”。通过全国大协作,这场“绿色革命”犹如星星之火在全国燎原。

谢华安表示,袁隆平的基础研究成果与无私分享的育种材料,为全国各地水稻育种事业提供了源头活水,“创造了科学研究历史上的协作典范”。

在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之初,福建省农科院水稻雄性不育利用研究协作组育成的“V41A”具有开花习性良好、不育性能稳定、繁殖制种方便等优点,成为生产上广泛利用的不育系,在省内以及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大面积引用。“V41A”的育种材料,正是1971年冬从湖南引进,源自袁隆平的研究成果。

上世纪80年代,高湿高热的福建是稻瘟病高发区,三明、南平等水稻主产区大规模受灾。“一丘田,三只鸡都吃不饱。”正是在这场大协作中,谢华安团队选育出具有优良抗稻瘟病基因型且丰产广适的杂交稻新品种——“汕优63”。

1981年,谢华安将“汕优63”三重复对比试验报告,带到了一场全国行业会议上,请袁隆平审阅指导。“袁老师耐心地翻阅我的报告,听取我的汇报,当即表态,‘汕优63’要参加第二年的全国南方稻区杂交稻区域试验。”得到前辈的肯定和支持,谢华安倍感振奋。

“汕优63”不负众望,在区试中表现优异,推广后凭借强大的杂种优势,成为全国主要稻区争相种植的品种。

1986年,全国杂交水稻顾问组专家会议在福建召开。袁隆平见到谢华安的第一句话就是:“老谢,你的‘汕优63’已经是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了,祝贺你!”多年后,这句鼓励言犹在耳,谢华安坦言当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袁隆平先生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爱护与支持,可见一斑”。

此后,“汕优63”长盛不衰,连续16年保持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之最,累计推广近10亿亩,其中1991年就推广近亿亩,在世界稻作史上实属罕见。福建水稻育种也屡创佳绩,在超级稻育种、两系稻育种、超级再生稻育种和高产栽培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两位水稻育种领域的专家大拿,交集不止于此。多年来,每次到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基地,谢华安都要到袁隆平团队的基地走走看看。袁隆平常常亲自带着他到田间,一起比较品种特性,讨论技术问题。

“农业生产关系方方面面,应该发挥各方优势,为农业起到科技支撑作用。”谢华安认为,袁隆平不仅具有艰苦钻研的精神,更具有面向未来的科学远见,“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科学家们的聪明才智,共同永攀科学高峰”。

“如今,我们不仅深切缅怀袁隆平先生,更要继续发扬他为国为民的崇高思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继续永攀科学高峰,不断朝着突破杂交水稻一系法等奋斗目标勇往直前,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展现担当。”谢华安说。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长悼念袁隆平

即时 | 2021-05-24 08:44

这是5月22日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悼念袁隆平逝世的文章截图。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在社交平台发文说,非常遗憾得知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我谨代表马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并以我个人名义诚挚哀悼。”拉纳里韦卢说,正是由于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并得益于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其设立在马达加斯加马希齐非洲分中心的合作,马达加斯加的水稻种植者才得以将产量从每公顷3吨提升到10吨。“通过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愿袁隆平消除饥饿的愿景在马达加斯加得以实现。”拉纳里韦卢说。

新华社发

1  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