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资  讯 

福气满满|春花荼靡 谷雨辞春

即时 | 2022-04-20 09:17

谷雨至 百谷生 春播春管进入关键期

即时 | 2022-04-20 08:46

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此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阳光雨露遍洒山河,处处春风草木荣。至此,全国大江南北春色逐渐脱去,即将进入夏季。

1 谷雨至百谷生 春播春管进入关键期

谷雨时节正是桃花盛开之际,我国很多地方有谷雨“洗桃花水”的风俗,一些地区还有“走谷雨”的习俗,就是在谷雨日走亲戚,或是到野外走一走。“走谷雨”习俗寓意睦邻友群、亲近自然。还有很多地方有谷雨吃香椿的习俗,也就是“吃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 隋斌:2010年,联合国将谷雨节气到来的当天,确立为“中文日”,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充分彰显了节气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巨大影响,有力提升了中华文化软实力。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到了谷雨,雨水逐渐增多,气温快速回升。但此时的“雨”,已不再是此前的“细雨霏霏”,而是“雨如谷粒”,每年的第一场大雨也多在这个时候出现。

农谚讲,谷雨到,百谷生。谷雨是越冬作物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迎来了一年之中农事活动最为繁忙的时节。

2 江西新余:现代农机装备助力早稻生产

谷雨时节,南方早稻栽种迎来高峰。生产情况如何?来看记者在早稻大省插秧一线的探访。

江西新余是早稻主产区。今年,当地大面积推广早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不仅效率大大提高,产量也会增加不少。

江西省新余市新荣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傅林钦:行距和间距也非常标准,通风性很好,对禾苗的光合作用非常好,还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在增产方面也有所提高,一般比手工插秧一亩地(增长)100到150斤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农技人员将提前浸泡催芽好的种子放入无人机里,提前规划好飞行路线后,伴随着无人机飞行,一粒粒种子从天而降,有规律地播种到平整好的土地上。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沙头村种粮大户 胡春花:无人机播种一亩田省半斤种子,这个无人机撒得又很均匀,好方便,也很省时间,也节省钱。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早稻意向面积达7100万亩,比上年稳中有增。目前,早稻栽插过七成,秧苗长势好于上年。

3 安徽亳州:防治小麦赤霉病 确保丰产丰收

谷雨时节是小麦穗期病虫害的高发时期,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5.9亿亩次,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是小麦穗期病虫防控的攻坚决胜阶段。

各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行动,带动群防群治,提高防控效果和效率。

安徽亳州是全国产粮大县,记者来到这里时,当地正在组织统一防治小麦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抽穗扬花期赶上连阴雨,就可能造成赤霉病大流行。一旦错过防控窗口期,小麦感染病菌,就会减产,品质也会下降。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 朱志富:我们今年的药物全部由政府来采购,我们也全部实行统防统治。另外对个别不适合统防统治的地块,我们把药物发到户,我们确保做到户不漏田,做到全覆盖,确保今年的小麦丰产丰收。

惊蛰·雷鸣春晖万物长|行律千年——二十四节气微纪录片

即时 | 2022-03-05 22:26

image.png

“一声春雷响,万物长苏醒”。惊蛰时节,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生长的力量喷薄而出。让我们一起跟随王雷为惊蛰发声,愿所有美好不期而遇!

监制:李晓云

编辑:常颖

校对:王云霞

古诗里品“惊蛰”,感受春日之美

即时 | 2022-03-05 15:02

新华社天津3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郭方达)“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古称“启蛰”,标志仲春开始。此时节,推开窗,明丽的春色映入眼帘。这惹人的春色藏在乍响的雷声、初绽的桃花和忙碌的农耕中,也藏在那一首首唯美的古诗中。这一抹抹春色在字里行间流淌,令人沉醉。

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生。古代的诗人们也留下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等诸多描写“春雷乍响”的名句。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过后,春催万物,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气温和地温不断升高,土壤解冻,春风化雨,杏花、桃花、蔷薇等纷纷进入花期。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油菜花也在惊蛰前后开放。“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瓦片在雨点的催促下成了自然的钟磬,杏花、桃花等纷纷绽蕾,正是送香添色的好时节,提着竹篮的姑娘,踏着青石板,绕着杏花香,穿街走巷;“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春风拂过,明媚娇俏,缀满桃花的枝头微微颤动,或吹落几片芳菲,大地便有了春的色彩。

从惊蛰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一年之计在春耕,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惊蛰来了,春忙也来了。四时五谷,皆始于此。

春忙如故,农事寻常。除了春光春色,古代的诗人们也将目光瞄向田间地头,捕捉农人的身影和农事的繁忙。“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这些诗句,既提醒农人不要误了农时,也描绘出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一雷惊蛰始!惊蛰日,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即时 | 2022-03-05 14:56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题:惊蛰日,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3月5日将如期而至。

春雷响,万物长。紧随雨水节气而来的惊蛰,呈现的是“一雷惊蛰始”的春光春色,传递的是“耕种从此起”的农事物候,唤醒的是蛰伏已久的大地梦想。

惊蛰,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惊蛰的到来,是春天的真正开始,一切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初雷响春绽放

春雷惊百虫,万物复生机。说起惊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春雷惊醒蛰伏已久的动物。其实,惊蛰原来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叫惊蛰。

“启是一种渐变,惊似一种突变,容易使人联想到雷。”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宋英杰说,实际上,所谓“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说的是温暖的气息使蛰虫从冬眠中渐渐醒来,春暖唤醒万物。

天气变暖,春回大地。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黄河流域通常在清明之后迎来初雷,新疆、黑龙江等地更晚,但在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侧耳细听,春雷在天边响起。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惊蛰来临,桃花盛开,如霞似锦;五日后,黄鹂陌上争鸣翠;再过五日,鸠鸣声声,春天走向深处。

牛犁动春耕忙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不仅唤醒了各种花鸟昆虫,也唤醒了农耕的人们,吹响了春耕春灌的号角——

在云南,勐海县曼洪村的村民连日来忙碌于田间。成片的稻田里,他们或插秧、或施肥。

在湖南,株洲市酒埠江灌区南干渠正在灌溉着1.95万亩农田,秧苗在渠水灌溉下生机盎然。

在河北,磁县东小屋村村民利用跃峰渠的水灌溉麦田,并为小麦适度追肥。村民王军说,跃峰灌区的渠水流过他家的2亩多麦田,小麦迎来了“生长水”。

受去年秋汛影响,冀晋鲁豫陕5省有1.1亿亩小麦晚播约半个月,小麦苗情复杂、长势偏弱,各地在春回大地后积极行动起来,确保夏粮有个好收成。

在山西,有“春风摆柳,媳妇变丑”的谚语,说的是俏媳妇忙于农事,顾不上打扮而“变丑”。实际上,这当然不是“变丑”,劳作之美换来的将是夏粮丰收的喜悦。

人勤春来早。时下,在广袤田野上展开的耕耘和灌溉,正在确保一个更好的丰年;人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续乡村振兴,奔向更美好前程。

艳阳照向未来

惊蛰时节,正值九九时令。

寒去暖来,九九艳阳天。正如诗中所写“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也如歌中所唱:“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惊蛰是播种希望的节气,今年的惊蛰,别有时代的“春雷”和“艳阳”。

惊蛰前一天,北京冬残奥会开幕;惊蛰日,北京冬残奥会开赛,就残奥冰球、轮椅冰壶、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等项目展开角逐。

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体现了人类追求团结、和平与进步的梦想。对冬残奥会而言,尤其释放了促进更具包容性社会的力量。不向命运屈服,勇敢挑战极限,只要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惊蛰前一天,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惊蛰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全国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带来人民鲜活的意愿,又一次响起“春天合奏”,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

播下希望的种子,静待收获的时节。在这个孕育希望的春天里,让我们携手出发,一起向未来。

惊蛰丨春雷乍响,万物生长

即时 | 2022-03-05 11:17

春雷降临,冬眠的蛰虫惊醒而出走。这一时节的来临也意味着万物复苏,同时提醒人们要重振精气神,迎接新挑战!

中医药名师话节气

即时 | 2022-03-04 14:58

中医药名师话节气丨雨水篇

即时 | 2022-03-04 14:58

今日雨水 | 万物复苏萌动 草长莺飞

即时 | 2022-02-19 20:49

央视网消息:今天(2月19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寒冷渐远,暖阳和细雨开始浸润大地,万物复苏萌动,草长莺飞。

根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每年立春后15天就是雨水节气。

雨水时节,我国的降水形式上开始由雪转变为雨。这一时期,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湿气流逐渐活跃,向北遭遇冷空气,从而导致南方及黄淮地区乃至更北方降水量增多。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 唐志强:从过去历史的数据统计看,尤其是在中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三分之二的第一场春雨是在雨水这个节气下来的,所以也反映了事实,反映了降雨的实际情况。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农业生产劳动而形成的,雨水这个节气降水的数量也会增加,这也有利于我们进行播种。

雨水时节正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大麦、小麦等越冬作物陆续返青,进入拔节孕穗期,对于水量的控制十分关键。在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此时的降水量常常还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若发生春旱应及时春灌。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 唐志强:在淮河以南地区,又因为雨水的时候降雨量比较大,还要防被淹了。要注意疏通沟渠,让水流得更加顺畅。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

即时 | 2022-02-11 09:38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

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核心阅读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在适应不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泼的生命力

立春已至。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四季的起点。“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句简洁明快的立春物候,勾勒出初春时节的大地景象。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如何助益当代人的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节气文化。尤其近年来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温,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增强,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每到立秋,湖南省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庄稼成熟,丰收在即,人们吹笙、歌唱、舞蹈,庆丰年、祈幸福。而今,花垣赶秋活动丰富多彩,周边群众也纷纷聚集在“秋场”,观赏和参与舞龙舞狮、八人秋千、上刀梯、武术等活动。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间。在礼敬“秋”的节气文化基础上,焕发更多文化活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群众于春分社日举办的节令文化活动。集会演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人们交流农事经验和养生之道;唱社戏、踩高跷、放河灯,文娱活动精彩纷呈。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馆中的文物要“活起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如此。二十四节气只有着眼群众需求,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传承创新“送春迎夏”仪式,对传统立夏仪式展示内容进行选择提取;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借力文艺形式,实现多元传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以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亮点,受到人们喜爱;纪实节目《24节气生活》采用实景场地拍摄的记录方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

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通俗晓畅、朗朗上口的童谣中,深受欢迎。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编织等,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石阡说春”“班春劝农”“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三门祭冬”等,相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适应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泼的生命力。

而今,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作者 林继富 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平昌冬奥总导演:北京冬奥开幕式有国际范 24节气倒计时很精彩

即时 | 2022-02-06 07:50

海外网2月5日电 2月4日晚,曾担任韩国平昌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宋承桓,在现场观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为韩国广播公司(KBS)担任解说员。他高度评价称,本届冬奥会开幕式让他感受到中国的从容和国际范。

据韩联社报道,宋承桓认为,相较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此次开幕式让他感到中国变得更加“从容”。他还说,整场开幕式“简约”而又不乏“国际范儿”,这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浩大的惊呼声,但我感觉很独特”,谈到一团“微火”点燃主火炬的大胆创新方式,宋承桓表达了肯定。而对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惊艳开场,他不吝称赞,“张艺谋身为电影导演,开幕式的色彩选择和场面调度都很出色。以精彩绝伦的影像之美展现了画面。”

宋承桓今年64岁,演艺生涯长达50年,曾出演《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等影视作品。他不仅是一位老戏骨,还先后担任过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解说员。

北京冬奥会前夕,宋承桓面临失明的风险,但仍坚持担任解说员,并努力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称希望帮助受众感受开幕式的趣味和感动。(海外网 刘强)

《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在京发布

即时 | 2021-10-16 10:03

这是《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拼出的折纸模型(10月15日摄)。

10月15日,《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由故宫博物院和御鉴文化合作编撰,青岛出版社发行,是一套集阅读、手工制作、卡牌游戏和AR建筑重现等多种使用形式于一体的图书,为5-10岁儿童精心设计,重点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文物以及二十四节气等知识。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这是《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10月15日摄)。

10月15日,《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由故宫博物院和御鉴文化合作编撰,青岛出版社发行,是一套集阅读、手工制作、卡牌游戏和AR建筑重现等多种使用形式于一体的图书,为5-10岁儿童精心设计,重点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文物以及二十四节气等知识。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0月15日,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新书发布会上致辞。

当日,《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由故宫博物院和御鉴文化合作编撰,青岛出版社发行,是一套集阅读、手工制作、卡牌游戏和AR建筑重现等多种使用形式于一体的图书,为5-10岁儿童精心设计,重点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文物以及二十四节气等知识。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这是《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拼出的折纸模型(10月15日摄)。

10月15日,《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由故宫博物院和御鉴文化合作编撰,青岛出版社发行,是一套集阅读、手工制作、卡牌游戏和AR建筑重现等多种使用形式于一体的图书,为5-10岁儿童精心设计,重点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文物以及二十四节气等知识。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0月15日,小朋友在新书发布会上体验制作《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

当日,《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折纸盒子由故宫博物院和御鉴文化合作编撰,青岛出版社发行,是一套集阅读、手工制作、卡牌游戏和AR建筑重现等多种使用形式于一体的图书,为5-10岁儿童精心设计,重点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文物以及二十四节气等知识。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二十四节气农事图鉴

即时 | 2021-09-23 18:28

今日秋分,迎来收获时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第4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致敬所有辛勤劳动,期盼风调雨顺,福满中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