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茶香细袅

2021-11-29 09:10:2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朱子的“武夷精舍”很快要建成了,就差一处饮茶的场所,他把目光投向了溪流中的那块巨石。

“武夷精舍”其实不精。按朱子的说法“视缚房之间,制度殊草草”。如果要说“精”的话,那就是朱子亲自谋划,匠心独用。诗人韩元吉这样介绍:“元晦躬画其中,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最为人们称道是饮茶之处。

五曲隐屏峰西,溪之中流,巨石屹立。其上可环坐八九人,石中有凹坑,自然为灶,可以煎茶品茗,俨然是天然茶室,既不费一石一木,又尽享溪山之胜。

朱子喜不胜收吟道:“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神仙曾在此煮茶,留下的石灶在水的中央,饮罢香茗登上双舟相并的方舟去了,而茶香却细细袅袅,从古到今。《茶灶》引得众人诗心大发。杨万里、袁枢、董天工等欣然唱和。宋诗人陈梦庚说:“此水此茶颂此灶”。然而遗憾的是,就像朱子新题写“茶竈”被人误解那样,他与茶的渊源鲜为人知。

朱子诗文中写茶的委实不多。不少人认为《春谷——次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中的第六首是茶诗。诗曰:“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根手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歌留人醉,锦障何妨为客开。饮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

此诗作为茶诗读起来颇为可疑,问题出在第二句的最后一字,大部分文本均为“裁”字。“栽”与“裁”让全诗意义完全不同。若为“裁”字就与茶无关。句中“灵根”是对植物根苗的美称,意为长生之身。《老子·黄庭经》曰:“玉池清水灌灵根,灵根坚固老不衰”。唐朝吕延济注“灵根谓身也。”而“裁”为“节制、调养。”专家们认为,此诗表达主人在有如蓬莱仙境的武夷山修身养性。此地虽然偏僻但芳香长驻不败,山谷寒冷,蜂蝶还未全部飞来,晒布岩像织女织就展开的红裳,让流连忘返的客人醉在其中,锦屏般的隐屏正为客人缓缓打开。饮罢何处醒心?但见远山叠障,翠绿无边。秀野刘丈是武夷山人,官至朝散大夫,退休筑室武夷山城南。朱子与其唱酬多达九十余首,吟遍刘氏园台榭花木,包括瓜果蔬菜,诸如木耳、芋魁、蔊菜等,但无一首茶诗,除这首疑似以外。

然而朱子与茶特别是武夷茶息息相关,可以说武夷茶的种植至品饮全过程全部参与。朱子出知漳州时,在州府百草亭园圃种植武夷茶,而且在当地大力推广。他采茶、饮茶,《茶坂》一诗写道:“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携筐采茶北岭西,采制清茶供品饮,一喝顿觉精神好,寒窗打坐不觉困,谢绝被枕不用眠。朱子还咏过“茗饮瀹甘寒,抖擞神气增。顿觉尘虑空,豁然悦心目。”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朱子把茶的地位看得很高。方外道友圆悟禅师逝去,他以茶相奠:“香茶供养黄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摆手临行一寄声,故应离合未忘情。炷香瀹茗知何处,十二峰前海月明。”

朱子以道为命。他的学说本身与天地万物贯通,茶更不例外。他经常以茶释理。学生林夔孙请教《大学》“诚意”概念,这是儒家“八条目”中的重要一条。孔子曾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意为: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对于坏的,要像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对于好的,就要像见美色一般。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心意诚实、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务必谨慎地对待自己独处的时候。此中道理,朱子以茶释之:“如这一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底滋味,便是有物夹杂了,便是二。”按朱子讲解,一致为善去恶,有如茶的纯粹,那就是“一”,也就是“诚意”;如果茶掺了杂,那就是“二”,也就不是“诚意”了。直观达意、大道至简。

很多人认为朱子的祖先担任管理茶叶、征收税赋“茶院”职务,因而与茶有历史渊源。按照束景南先生的考证,朱子“先代世系,目前真正可信的可以上溯到茶院公朱環”,而朱子是其九世孙。但‘茶院’并不是官职,按“唐五代并无‘制置茶院’的官。朱環只担任过衙前指挥和婺源县制置的官,也没任过制置茶院的官。”朱氏宗谱、族谱都是用地名来指称某某府君的,绝无用官名指称。所谓“茶院府君”应是指居住地,一个古城与“茶院”同音的婺源万安乡松岩里的叫“茶源”的地方。这个美丽的“附会”引出了朱子与茶的天生缘分。朱子出生之日,举行洗儿之礼,父亲朱松以《洗儿二首》记之。有人说“洗三朝”所用的汤水就是“月团”饼茶所泡。朱子去世前三年,身陷“庆元党禁”冤案,避难闽东,又一次来到古田“蓝田书院”,人们请他题写“引月”,落款时不好落自己的姓名与字号,随手一笔“茶仙”,不经意间将他与茶的关系定格。朱子曾说武夷茶“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这是对武夷茶至高无上的评价。学生曾以“茶本苦物,吃过却甘”请教,“问‘此理如何?’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礼本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朱子告诫人们循理守理,是严肃刻苦的,但你做到了,则能和顺快乐,有如饮茶一样苦尽甘来。朱子赋道于茶,而茶也烛照了朱子。朱子闻道、释道、创建大道,克己复礼,受尽磨难: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晚年蒙冤,但始终不改中兴儒学的初衷,最后集理学之大成,实现人生最大价值,赢来身后无限哀荣。细细品味朱子人生,总觉得他一应如茶。(张建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