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岚岛旅游 > 正文

平潭苏澳镇友谊村:铺好生态底色 做好发展文章

2018-05-21 13:27:12 丁云/文 江信恒/摄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张哲昊   我来说两句

远山含黛,近水隐翠。漫步在苏澳镇友谊村小道,绿树环绕,花香扑鼻。13年前,友谊村还是一个不见绿意的偏远村庄,在平潭积极推动和友谊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实施清洁家园专项行动、大绿化工程,友谊村先后获评“省级绿化示范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迎来一场乡村蝶变。“要想乡村发展得好,首先要打好生态‘底子’,打通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真正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友谊村党支部书记高诚光说。

实施绿化改造 获评“省级绿化示范村”

走进友谊村,水体清澈、鲜花环绕。村道两旁,绿树成荫;田地里,村民们正忙于耕种,花生、地瓜、蔬菜等农作物焕发着生机。而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处处绿意盎然。

今天的友谊村,是省级绿化示范村。但在13年前,友谊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垃圾随意堆放,溪水浑浊。“村内除了周边少量的防护林外,几乎没有绿树。”友谊村党支部书记高诚光说,“绿意”几乎成为友谊村的“奢侈品”。转变从2005年开始。友谊村村委会组织村民在村内开展清洁家园专项行动和绿化行动,初步制定了友谊村的发展规划。

2012年,我区开始实施大绿化工程,除了对防护林的修复种植外,乡村绿化也成为重点绿化对象,78个绿化村先后被扶持建设,友谊村就是其中一个。多年来,友谊村结合村内气候特点,种植下了近3000株的乔木,包括榕树、高山榕、木棉树等树种;此外还种下近万株的灌木,包括非洲茉莉、扶桑、三角梅等树种,让鲜花和绿树相互搭配。截至目前,村内绿化面积达1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25%,村庄绿化率达30%。2016年,友谊村也列入了省级绿化示范村。

升级村容村貌 保留乡村独特韵味

在友谊村村内,溪水清澈干净,周边还设有凉亭、小桥和一些休闲设施。茶余饭后,村民们喜欢到凉亭、小桥等处转转,聊聊家长里短。友谊村位于苏澳镇西南部,是一个行政村,辖上鹤厝、下鹤厝、北郑以及芹山四个自然村,与平潭著名景观“石牌洋”仅有两公里之隔,打造乡村旅游路线是友谊村的发展方向。

打实乡村基础设施,升级村容村貌成为继绿化改造后的又一重要工作。2017年,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庄名单中,友谊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得益于这个契机,友谊村获得了平潭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资助,升级村容村貌有了资金保障。

“友谊村有条大溪,从村子东北一直贯穿到西南边,溪水清澈见底,常年不干涸。”友谊村村委会主任高扬英说,大溪是村内的特色,经过这些年的清理和景观配套,如今村民们终于有了休闲之地。

“美丽乡村建设并非大拆大建,而是利用当地的特色,体现乡村的独特韵味。”高扬英说。不仅如此,友谊村还在村内的多个角落配备垃圾桶,聘请环卫工人,及时清理村内垃圾,保持村貌干净整洁。

寻求发展转型 打造森林花果式村庄

农业是友谊村的传统行业,地瓜和花生是村里最常见的农作物,村民还会种一些蔬果。如今,随着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友谊村正逐步朝着乡村旅游发展路线迈进,如何结合友谊村实际,寻求发展转型路径成为友谊村摸索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全力响应支持绿色发展,铺好生态‘底色’。”高诚光说。为此,友谊村的村干部们积极参与树苗的栽种和养护,种植中遇到难题,就向区内的林业部门咨询。就这样,友谊村的树苗从最初的几百棵,慢慢变到了如今的几万棵。

“最害怕的就是台风和病虫害,我们平潭台风多,一到台风天树木容易被摧毁。”高扬英说,平日大家都会去查看每棵树是否发生病虫害,一经发现就立马整治,如果遇到台风天,还要用木桩给每棵树加固。

高诚光告诉记者,为了让村内的景观更加别致,村干部们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看到好看的树种或者花种,都要去询问其特质,看下是否适合在村内种植,以及如何引进村内种植。近期,高诚光组织种植了一批龙眼、无花果和台湾青花梨等果树。

“我们准备通过结合村内原生态的绿化景观,进一步提升绿化质量,建设成一个森林花果式村庄,利用种植果树和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来实现村民增收,以带动形成村内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高诚光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